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临床应用出发,首先确定糖尿病与消渴的关系。进而指出糖尿病临床辨证、治疗当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当遵各项实验室指标为依据;辨证当抓气阴两伤、血瘀等症状之各有偏重以辨证论治,其中尤重气阴两伤、脾肾俱亏、络脉瘀阻之病机。临证之中遵此原则样定方药,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证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yelodysplasticsyndrome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 ,主要特征是骨髓 (bonemarrow ,BM)出现病态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属中医之“虚劳”、“血证”、“内伤发热”、“瘀证”范畴。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就本病的辨病与辨证论治及西医药治疗的不同阶段的中医药运用问题 ,总结如下。1 关于辨病MDS的辨病应以西医的诊断标准为主 ,即患者有贫血、兼有发热或出血的临床表现及外周血 (blood ,BL)全血细胞减少 ,或…  相似文献   

3.
疑难病辨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疑难病是诊断疑惑、治疗困难的病证。疑难病的治疗贵在辨证,其辨证方法主要是从症辨证,通过辨主症、辨兼症、辨客症确定证名,然后随证论治。提出疑难病的病因以痰、瘀、郁、虚四者为主,治疗应着重治痰、治瘀、治郁、治虚,或兼而治之,并要求做到有胆有识,有方有守,如此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自拟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89例病人分为消乳癣汤治疗组52例,用乳癖消对照组治疗37例,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占55.77%,好转20例占38.46%,未愈3例占5.77%,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治愈10例占27.03%,好转18例占48.65%,未惫9例,占24.32%,总有效率75.67%.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拟消乳癣汤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中医外治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以下简称本病)是乳房部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疾病,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为特征,一般经前加剧而经后减轻。好发于20~44岁妇女,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本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多由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所致。西医治疗多用激素制剂,能暂时缓解症...  相似文献   

6.
观察乳康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并与乳癖消对照,结果治疗组90例有效率为98.4%,治愈率为83%,对照组40例有效率为77.5%,治愈率为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观察表明乳康汤具有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并能调节机体内功能及改善血液流变性,对肥胖症,脂肪肝,高血脂症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乳腺增生病与子宫肌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子宫肌瘤属祖国医学“症瘕”范畴。笔者于临床观察17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发子宫肌瘤者有44例,占25%;其中58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并发子宫肌瘤者20例,占34.5%。现就乳腺增生病与子宫肌瘤的关系及辩证施治法则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乳增生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结合黄体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寻找消乳增生合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O例符合乳腺增生病(中度或以上)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消乳增生合剂,治疗前后测激素水平,以近红外线乳腺检查和高频B超检查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对照组30例服乳增宁。结论:消乳增生合剂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9.
痛证的辨治思路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认为痛证的病因病机包括不通则痛、毒损致痛与失荣而痛;论治原则是重者治标为主、轻者治本为主;治疗方法包括辨证治痛与辨经治痛;详细审察病机是提高痛证疗效的根本,不通可不痛,虽通也可痛,不通之痛与失荣之痛常相兼夹;精心配伍用药是提高痛证疗效的关键,对间接止痛药与直接止痛药、广效止痛药与专效止痛药、归经止痛药与引经止痛药、散寒止痛药与清热止痛药进行适当配伍,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疑难杂病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疑难杂病的难治原因,概括了疑难杂病的辨证要领,总结了疑难杂病的治疗经验,主张在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多法联治、主次分治、久病奇治、守方缓治、重剂急治、中西合治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蔡芳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57-1758
目的观察乳癣Ⅰ号、乳癣Ⅱ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已婚123例和未婚33例,给予经前口服乳癣Ⅰ号,经后口服乳癣Ⅱ号;对照组80例口服乳癣消胶囊及维生素E胶囊。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乳癣Ⅰ号和乳癣Ⅱ号周期治疗乳腺增生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笔者采用千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乳癖舒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年龄最大48岁,最小27岁,均为已婚患者.其中27~30岁10人,41岁~48岁50人.病程最长者为3年以上,病程最短者为半年.在临床上均能在乳腺内触到肿块,均有乳房胀痛或刺痛,均为单纯乳腺上皮增生症.  相似文献   

14.
乳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口服乳康方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消结安口服液治疗,均服用2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乳康方对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疗效均较好,无显著差异(P>0.05);乳康方对患者乳房疼痛及月经异常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结论:乳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阳病证兼见胃肠症状的病机及辨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病是外感热病的初级阶段。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当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以营卫不和、正邪相争为其病机特点,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是其主要脉证。然临证所见,外感热病患者常伴见纳差、恶心、腹泻等胃肠症状。笔者在认真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谨就太阳病证兼见胃肠症状的病机及辨治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康乳散结巴布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我院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将门诊乳腺增生病患者2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18例采用康乳散结巴布剂,选择乳房肿块和痛点显著处外敷,2d更换1贴,14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118例采用乳癖消贴膏外敷,1d更换1贴,14d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外用康乳散结巴布剂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康乳散结巴布剂治疗乳腺增生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无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杨华  李宇晖 《中外医疗》2007,26(24):50-50
目的 观察"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口服中药"乳癖汤",一日一剂,每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21例患者中治愈5例,好转1 5例,无效1例治疗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95.23%.结论 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单侧乳腺增生疗效优于双侧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辨证施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成年妇女最为常见的乳腺疾病。为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数量增多,纤维组织增加,即非炎症又非肿瘤。中医无此病名,据文献记载和临证的表现,附合中医乳癖的范围。《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结核于乳房内,小者如梅,大者如李,按之坚硬,不移不动,核随喜怒消长,时时隐痛或不痛,皮色如常”。其病因多责之于气郁。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指出:“由肝脾二经之气郁,结滞而成”。说明本病是由肝郁气滞,淤阻不通或气郁,冲任失调形成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全面的综述,主要从传统中医分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标准及个人经验分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手段、统计学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渗透分析,为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心衰病从六经辨治的思路。【方法】结合心衰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分别从《伤寒论》的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进行辨证论治。【结果】心衰病在太阳经感受外邪发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衰病出现消化道淤血则病入阳明经,症见腹胀、便秘等阳明热证;心衰病外邪未尽,正气已衰,发展为少阳病,如呼吸道感染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少阳不治入里,太阴脾肺受损,津液运化疏布失调,水湿内停,出现肺水肿及外周水肿;入少阴经,心肾综合征显现,心肾阳衰、水饮泛滥,病入危重;至厥阴如阳气不升,则阴阳离绝,五脏六腑阳气亏竭,至脏厥死证,既心衰病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依据六经辨证特点,分别提出心衰病治法方药。【结论】心衰病可按六经辨证进行诊治,初步形成心衰病六经辨治思路和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