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的少见神经内分泌肿瘤,约74%发生于消化道,占消化道肿瘤的0.4%~1.8%。正确认识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征、内镜及超声内镜特点,对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总结了5年来我院确诊的胃肠道类癌共43例,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恶性肿瘤,以消化道最为常见,本文对近年来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内镜下治疗进展作一评述,以利于提高相关知识和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32  
目的 评价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怀疑黏膜下肿瘤者进行内镜超声检查,根据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黏膜剥离-肿瘤摘除术、高频电切术及硬化治疗.结果 73例良性间质瘤起源于黏膜肌层,7例直肠类癌位于黏膜固有层;脂肪瘤13例、异位胰腺17例、胃底静脉曲张5例、囊肿6例起源于黏膜下层;95例良性间质瘤及21例恶性间质瘤起源于固有肌层,1例类癌侵及固有肌层.61例源于黏膜肌层及8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8例脂肪瘤、8例异位胰腺及7例类癌经内镜切除,4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3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良性间质瘤、18例恶性间质瘤、2例脂肪瘤、2例异位胰腺及1例类癌经手术切除.病理符合率为97.97%.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对黏膜下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镜对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80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20例消化道类癌的内镜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类癌中,1例为胃类癌,直径为1.0 cm,表面略有糜烂,边界清楚。1例为阑尾内口旁类癌。直径约1.2 cm,表面发黄。其余18例为直肠类癌。直径在0.3~1.0 cm之内;形态为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性肿物,表面光滑,色泽微黄,质地较硬,边界清晰。活检钳触之活动度好;以上20例患者均经内镜活检病理证实或经超声内镜证实为类癌。结论胃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结合超声内镜及病理检查是确诊消化道类癌的有效方法。而内镜黏膜切除微创治疗是早期治疗消化道类癌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食管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临床上诊断较困难,日前国内外应用色素内镜诊断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期病变,但由于内镜下染料喷洒的差异常致使染色不够均匀,易造成假阳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是一种新兴的内镜技术,它利用滤光器滤掉内镜光源光波中的宽带光谱,仅留下窄带光谱用于诊断消化道各种疾病[1-2],可精确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皮形态,更好区分胃肠道上皮,如Barrett食管中的肠上皮化生、胃肠道炎症中血管形态的破坏,以及胃肠道早期肿瘤腺管开口类型(pit pattern)的不规则改变,从而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率.我们以病理组织学作为诊断标准,探索NBI在中老年人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声内镜对直肠类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直肠类癌是起源于消化道APUD细胞系统的肿瘤,多发生于消化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内镜检查通常表现为黏膜下肿物,与其他黏膜下肿物鉴别较为困难。而EUS的应用使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08年10月我院应用EUS指导进行透明帽辅助的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resection using the cap,EsMRC)治疗的直肠类癌患者18例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EUS指导直肠类癌诊断及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自体荧光内镜应用于临床已十余年,但其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仍存在争议。目的:评估白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9年6~11月于上海仁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确诊或疑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病灶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行自体荧光内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其诊断准确性。结果:白体荧光内镜对早期癌的检出率为86.7%,对进展期癌的检出率为95.5%;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2%、94.0%、93.3%、94.8%和94.1%。结论: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高敏感性,对检出形态特征不明显的病变较普通内镜有更大优势,易于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可疑病灶并确定其发生部位和范围,可精确指导活检,对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在胃肠道类癌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4例病理确诊的胃肠类癌患者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类癌患者常因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就诊发现,部分为无症状查体发现。胃肠类癌多为黏膜下隆起病灶,PitⅠ型;大的肿物可表现为息肉样,Pit Ⅲ型;少数为恶性类癌,Pit Ⅴ型。29例行超声内镜检查,超声内镜下表现为低回声或低回声为主病变,边界清。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12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32例。除1例恶性类癌诊断半年后全身转移死亡外,余43例内镜下切除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1例复发。结论胃肠类癌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内镜下可对胃肠道类癌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多原发癌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消化道癌以单发多见 ,但多发亦并非罕见 ,我院 10年间经内镜诊断消化道多原发癌 18例。我们对 18例消化道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8例消化道癌患者均经内镜及病理活检确诊 ,符合Warren提出的多原发恶性肿瘤及MoerteL提出的 6个月以内为同时性癌的诊断标准。男性 16例 ,女性 2例 ,男女之比为 8:1。年龄 40~ 70岁 ,平均年龄 5 8岁。内镜检出率为0 .0 73 % ,占同期消化道癌检出数的 0 .87%。2 .胃镜检查 :18例共 3 6个癌灶属进展期两灶癌。其中食管癌 +胃癌 7例 ,占 3 8.89% ;胃多源癌 9例 …  相似文献   

10.
背景:近年来消化道类癌的检出呈上升趋势,正确认识其内镜特征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内镜在消化道类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2011年8月于淮北市人民医院行局部内镜切除术的21例消化道类癌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内镜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以直肠类癌最为多见(14例),多位于低位直肠;胃类癌多位于胃体大弯,1例十二指肠类癌位于球部前壁。多数消化道类癌呈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分布网状毛细血管,球部类癌中央稍凹陷。12例患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8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例行高频电切术。20例患者病变完整切除,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对于未超过黏膜下层的小的消化道类癌,EMR和ESD是可靠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道类癌的内镜下诊断、治疗、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内镜下诊治,经病理确诊并随访的胃肠道类癌72例.总结其常规内镜诊断、内镜下超声诊断、病理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结果 共确诊并成功随访上消化道类癌26例,下消化道类癌46例,单发65例,多发7例,肿瘤大多为偏黄色广基扁平、丘状或隆起质硬结节,活动度不明显.超声内镜多表现为位于黏膜下层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成功治疗单发类癌51例,治愈率96.2%(51/53);EMR治愈多发类癌3例,治愈率3/7,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类癌的重要手段,内镜下超声探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来源及层次,并可为内镜下治疗提供依据.EMR及ESD为根治早期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新型内镜诊断技术及图像优化技术的问世,消化道早期癌的检出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新型内镜治疗技术的出现及推广推动了消化道早期癌的微创治疗,但我国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治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以我国消化道早期癌内镜诊治现状为基础,就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治策略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类癌(carcinoid)又称类癌瘤(carcinoid tumor),是一组来源于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可引起类癌综合征(carcinoid syndrome)。常见于消化道(>80%),次为肺、支气管(约10%),罕有纵膈、肝、肾、卵巢等零星报道。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普及,使类癌发现率增加,带动了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此文就胃肠道类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规范化治疗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化病理学检查是判断内镜下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国内缺乏一套完整的消化道早癌病理诊断标准及流程,导致病理与临床内镜诊断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消化道早癌规范化病理学检查及诊断需要内镜和病理医师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5.
类癌(carcinoid)又称类癌瘤(carcinoidtumor),是一组来源于嗜铬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可引起类癌综合征(carcinoidsyndrome)。常见于消化道(〉80%),次为肺、支气管(约10%),罕有纵膈、肝、肾、卵巢等零星报道。随着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普及,使类癌发现率增加,带动了其研究的不断深入。此文就胃肠道类癌的流行病学、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诊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肿瘤伴发消化道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例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收集70例GIST中,8例伴发消化道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标记CD117、CD34、Vimentin等。结果伴发消化道癌的8例GIST(4例良性,3例交界性,1例恶性)中,胃腺癌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2例,结肠腺癌1例。2种病变位于同一器官者4例,位于消化道不同部位4例;2种肿瘤均不相连,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腺癌6例,鳞状细胞癌2例,且临床及组织学均未能同时诊断出2种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Vimentin、CD34均为阳性8例;CD117阳性7例,阴性1例;S-100灶性阳性2例;SMA、Desmin只有1例小灶阳性表达。结论GIST与消化道上皮性肿瘤同时发生者并不少见,临床应重视对本病的诊断,内镜活检结合术中探查、术后病检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提高其柃出率。  相似文献   

17.
在胃肠道领域,人工智能的辅助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消化道良恶性溃疡的诊断主要通过内镜及超声内镜成像进行初步诊断,而人工智能能够辅助图像分析进行准确的评估,提供比传统分析更多的信息.因此,本文对消化道疾病,特别是良恶性溃疡及消化道肿瘤的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及超声内镜下特点。方法对153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最终经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明确诊断。结果确诊消化道平滑肌瘤51例、胃肠道间质瘤37例、脂肪瘤30例、类癌21例、异位胰腺7例、神经鞘瘤3例、错构瘤3例和血管球瘤1例。超声内镜对平滑肌瘤、间质瘤、脂肪瘤、类癌、异位胰腺、神经鞘瘤、错构瘤和血管球瘤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92%、100%、71%、71%、0、0和100%,其总诊断符合率为86%,明显高于内镜总诊断符合率(70%)。结论超声内镜可明确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大小、起源、回声、生长方式,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病理学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病历资料,对临床特点、胃镜结果及病理分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有上腹痛、消瘦、消化道出血等表现,内镜表现有溃疡型、结节型、弥漫浸润型、肿块型,病理类型主要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 老年人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但无特异性,内镜所见易误诊、漏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窄带成像(NBI)内镜利用窄带滤光成像技术,突出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细微腺体结构及微血管形态,提高黏膜表面对比度,有利于黏膜细节的可视化,凸显白光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病变内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在诊断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判断肿瘤浸润范围和预测临床分期,判断息肉和溃疡性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