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新光  王海燕  张东杲 《眼科》2000,9(5):309-312
青光眼特征性的改变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已有实验证实,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的方式。因而保护神经节细胞免于继续受损已成为青光眼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神经营养,谷氨酸及其受体和钙离子,凋亡基因的表达等方面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提出可能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良姜素对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高良姜素组、高眼压组和高眼压+高良姜素组,每组12只(12眼)。对照+高良姜素组和高眼压+高良姜素组大鼠接受高良姜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和高眼压组大鼠则接受相同剂量二甲基亚砜溶剂滴眼。于造模后第0~28天监测大鼠眼压,并于造模后第28天处死大鼠,收集各组大鼠右眼球,并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各组大鼠视网膜中GFAP、Toll样受体4(TLR4)和NOD样受体3(NLRP3)表达。从4只4 d龄大鼠视网膜中分离RGC,分为空白组、光气组和CoCl2+高良姜素组。光气组和光气+高良姜素组RGC与200μmol·L-1 CoCl2一起孵育48 h,光气+高良姜素组RGC中加入20μmol·L-1高良姜素干预48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RGC的凋亡率及相关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并采用ELISA检测空白组、光气组和光气+高良姜素...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其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眼病,导致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进行性死亡和视神经纤维丧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机理是复杂的,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了,本就其可能的原因及其保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光眼是一种主要致盲性眼病,该文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是怎样死亡的,为什么该细胞死亡程序被激发,以及未来可有效地治疗青光眼的可能性这几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兔的实验性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是否有凋亡参与。方法 前房注入固定的红细胞悬液使免眼压升高,分别在术后7,14,21,28天处死动物,取视网膜组织,TUNEL标记染色,电镜观察。结果 电镜下可见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特征为典型的凋亡早期特征-核浓染。免疫组TUNEL法实验组发现神经节细胞凋亡,而正常对照组没有发现。结论 实验性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有凋亡参与。这为通过调探凋亡而治疗青光眼的视网膜视神经损伤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K-801对大鼠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al cells, RGC)的保护作用。 方法:制备SD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慢性高眼压+生理盐水对照组、慢性高眼压+MK-801处理组,各组12 只。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处理后1, 4, 7和10d)谷氨酸含量、视网膜总厚度和内层厚度、RGC数目及RGC凋亡情况。 结果:在各时间点,慢性高眼压大鼠(MK-801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均较空白对照组高(P<0.05); MK-801处理组视网膜谷氨酸含量比同期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表明MK-801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视网膜总厚度和内层厚度均大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RGC数目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MK-801处理组RGC 层凋亡阳性细胞的表达少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结论:MK-801可通过阻断谷氨酸介导的神经毒性作用,对慢性高眼压RGC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丁  陈琛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1144-1148
高眼压一直被认为是引起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重要机制,但是临床发现部分青光眼患者即使眼压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不能阻止视神经的进一步损害。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萎缩不仅是高眼压导致的视神经受压萎缩,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光眼的视神经改变是一种视神经病变,原因有多种,但均表现为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这一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过程是一种缓慢的凋亡过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缺血、缺氧造成的细胞损害;第二阶段是受损的退变细胞释放有害物质引起基质的改变和损伤。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过度凋亡是青光眼病理改变的基础。M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的主要神经胶质细胞,对于维持神经元的完整性、代谢、内环境稳态以及信号转导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对Mller细胞研究的逐渐深入,发现Mller细胞不仅参与了青光眼性RGCs的凋亡机制,而且还参与了RGCs的代偿性保护机制。那么Mller细胞是如何对RGCs起作用,它又是通过什么机制参与青光眼引起的RGCs凋亡以及代偿性保护作用呢?就这些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背景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与青光眼的视神经损害密切相关。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补充具有短暂的保护作用。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神经营养因子可在眼内长期表达,但是否对青光眼动物的视神经具有持久的保护作用有待研究。目的评估AAV介导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在DBA/2J小鼠眼内的表达及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清洁级DBA/2J小鼠10只从4月龄起,每月使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眼压。6月龄时左眼玻璃体腔内注射AAV介导的BDNF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AAV—BDNF—GFP)1μ1,右眼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注射后3个月心脏灌流后取出视网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计算存活的RGCs数目并进行比较。结果DBA/2J小鼠4月龄时AAV—BDNF—GFP眼眼压平均为11.90mmHg,对照眼眼压为11.40mmHg。实验眼与对照眼眼压5月龄时均开始升高,8月龄时达到高峰。从4月龄到9月龄,实验组和对照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0.61,P=0.11—0.90)。玻璃体腔注射AAV—BDNF—GFP3月龄后视网膜可以观察到GFP阳性细胞,转染率为46.33%±8.08%。AAV—BDNF—GFP组实验眼的平均RGCs的密度为(3168.13±1319.33)mm^2,对照眼为(2024.81±796.38)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2)。结论AAV介导的BDNF对DBA/2J小鼠RGCs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葛薇  徐哲  刘升强  王朝晖  邵彦  韩浩  李静敏 《眼科研究》2012,30(12):1080-1084
背景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黄芪多糖(APS)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可增加再生神经蛋白的表达并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修复,但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再生作用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探讨APS对急性高眼压状态下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抽签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APS组和高剂量APS组,每组各10只。低剂量APS组和高剂量APS组大鼠自实验开始每日分别给予APS500mg/kg、2000mg/kg(均溶于2.5ml生理盐水)灌胃,模型对照组仅给予2.5ml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药2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个组均抽取0.2ml房水继而单眼前房注射等体积甲基纤维素使眼压升高至22mmHg(1mmHg=0.133kPa)以上制作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后5d,过量麻醉法处死动物,摘除该眼球制作视网膜石蜡切片,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视网膜的形态结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和计算各组大鼠RGCs的凋亡率。ImageProPlus5.1软件测量各组大鼠视网膜厚度和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大鼠成模后5d,模型对照组、低剂量APS组和高剂量APS组大鼠的眼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00、-10.700、-11.300,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形态正常;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水肿,细胞排列紊乱;低剂量APS组视网膜可见空泡样变性,但视网膜细胞排列较模型对照组整齐,视网膜水肿减轻;高剂量APS组视网膜水肿较明显。低剂量APS组视网膜厚度、外颗粒层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值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00、-14.770、-11.640,P〈0.01),但高剂量APS组外颗粒层及视神经纤维层厚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80、-0.460,P〉0.05)。低剂量APS组大鼠caspase-3蛋白阳性RGCs百分比及RGCs凋亡百分率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caspase-3蛋白:F=87.710,P=0.001;RGCs凋亡:F=272.84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00、-8.600,P〈0.01),高剂量APS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aspase-3蛋白阳性RGCs百分比及RGCs凋亡百分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00、-6.400,P〈0.05)。结论500mg/kgAPS可有效抑制急性高眼压模型大鼠的视网膜水肿及RGCs的凋亡率,对急性高眼压大鼠的RGCs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Ling ZH  Sun XH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5):391-397
目的 研究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照实验研究.选用造模成功的慢性高眼压雄性SD大鼠72只,眼压>22 mm Hg(1 mm Hg=0.133 kPa).右眼为慢性高眼压眼,左眼为假手术对照眼.根据慢性高眼压模型建立的时间(手术结束时开始计算),将实验鼠分为6组(2、12 h,1 d,1、4、8周),每组12只鼠.正常组SD大鼠12只,平均眼压12.56 mm Hg.分别取实验各组(慢性高眼压)、假手术组及正常组大鼠4只眼球,冰冻切片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及Müller细胞的GFAP表达情况;分别取实验各组(慢性高眼压)和正常组大鼠4只眼球,在视网膜铺片上进行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星形胶质细胞计数并观察其形态;分别取实验各组(慢性高眼压)、假手术组及正常大鼠4只眼球的鼻侧半视网膜,在视网膜铺片上行小胶质细胞标记物OX4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小胶质细胞计数并观察其形态;取剩余的颢侧中周部视网膜,半薄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并进行Müller细胞计数.对不同时间点慢性高眼压组与正常组大鼠细胞表达数最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 慢性高眼压模型建立后2 h,即有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出现;1 d后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开始增加,为(327.40±68.32)个/mm2;1周后小胶质细胞的数量达到高峰,为(965.06±86.63)个/mmw,与正常组小胶质细胞数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56,P<0.01);其后小胶质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慢性高眼压模型建立后12 h,星形胶质细胞及Müller细胞开始呈现活化状态;4周时两种细胞的活化程度达到高峰,以后活化程度逐渐下降,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结构上出现明显异常,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变得粗短、僵硬,胞体的星型结构破坏;但慢性高眼压组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及Müller细胞数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6,1.89;均P>0.05).结论 在慢性高眼压条件下,小胶质细胞可能是视网膜最早发生病理学改变的组织;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出现明显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其结果不仅将加速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同时也会形成不利于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的视网膜微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金胺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生理盐水在前房内加压灌注制作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然后腹腔内注射美金胺或生理盐水,分为美金胺治疗组和急性高眼压对照组各20只,另设健康对照组大鼠8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2'-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检测大鼠RGCs caspase-3和凋亡细胞的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无caspase-3与凋亡细胞表达。急性高眼压对照组在高眼压6h后视网膜出现凋亡细胞,逐渐增加至24h达高峰,后逐渐减少,72h时仅有少数凋亡细胞;caspase-3表达改变与凋亡细胞表达相似。美金胺治疗组的变化规律同急性高眼压对照组。急性高眼压6,24和72h后凋亡细胞与caspase-3的表达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细胞凋亡可能在视网膜急性高眼压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美金胺对RGCs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 青光眼可以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据报道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修复作用,其是否对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保护作用尚少见报道. 目的 观察CNTF对大鼠急性高眼压眼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双眼采用眼前房平衡盐液加压灌注法建立大鼠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前2d左眼玻璃体内注入0.5μg CNTF 5μl,右眼以同样的方法注射磷酸钠溶液5μl,另取3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造模后1、3、7、14 d过量麻醉法处死动物并摘除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学切片后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进行形态学观察,光学显微镜下计数RGCs数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RGCs层谷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各层排列整齐,细胞边界清晰;模型对照组大鼠RGCs细胞膜、细胞核均发现异常改变,有细胞空泡样变;CNTF治疗组大鼠造模后变性的RGCs数量少.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3、7、14 d CNTF治疗组RGCs数目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造模后3~7d,CNTF治疗组RGCs层谷氨酸阳性细胞数分别为(5.50±1.04)个/3个高倍视野和(6.00±1.41) 个/3个高倍视野,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的(9.00±2.91)个/3个高倍视野和(10.83±1.94)个/3个高倍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而造模后1d和14 d两组间谷氨酸阳性细胞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78、0.180).结论 CNTF能够下调急性高眼压眼谷氨酸在RGCs中的表达,从而对RGCs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姜黄素( Curcumin,Cur)对实验性急性高眼压家兔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家兔按照随机等分的方法分为3组,即姜黄素干预青光眼模型组(姜黄素组)、未给予姜黄素干预的青光眼模型组(青光眼组)和不经任何干预措施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应用前房灌注升高眼压的方法给姜黄素组和青光眼组的家兔建立急性高眼压模型,急性高眼压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姜黄素组家兔玻璃体腔注射比例浓度为0.1mg/0.1mL的姜黄素,青光眼组家兔玻璃体腔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注射1次,共7d。正常对照组不做上述任何处理直接取眼球。实验完成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组家兔眼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hy-1的表达并计数。结果:姜黄素组和正常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hy-1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光眼组和正常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hy-1表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姜黄素组、正常组和青光眼组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密度分别为20.3±2.7、21.5±1.8和15.1±2.3个/高倍视野。结论:在姜黄素作用的急性高眼压模型家兔的实验中,姜黄素可以通过提高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Thy-1的表达,表明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急性高眼压状态下家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推测姜黄素可能对视网膜在特定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 研究表明雷帕霉素(Rapa)可延缓人大脑细胞的衰老,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时脑组织代谢活动,对中枢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属于中枢神经组织,但Rapa是否可对外伤后RGCs具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Rapa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缺氧损伤大鼠RGCs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大鼠RGC-5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及50、100、200、400和600 μmol/L CoCl2组,于细胞培养后24 h和48 h采用细胞生长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采用200 μmol/L CoCl2处理细胞以诱导建立RGC-5细胞缺氧损伤模型,然后将培养的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不同浓度Rapa干预组,Rapa干预组在缺氧模型细胞培养液中添加Rapa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1、0.4、1.6和6.4μmol/L,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生长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采用JC-1染色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促凋亡基因bax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200 μmol/L CoC12作用RGC-5细胞后24 h细胞相对存活率为(70.51±5.00)%,与正常对照组的(100.00±3.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功构建细胞缺氧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0.4、1.6、6.4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904,P=0.000),其中0.1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7.7%和25.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下降了0.4%、6.3%和1.4%.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1 μmol/L Rapa干预组细胞中bax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21、3.52±0.30和1.66±0.2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034,P=0.000),其中模型对照组细胞中bax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0.1μmol/L Rapa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Rapa可对CoC12诱导的缺氧RGC-5细胞发挥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下调细胞中促凋亡分子bax的表达,并提高RGC-5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Notch-1对视网膜前体细胞(RPC)向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分离培养胚胎14 d龄Sprague-Dawley大鼠的RPC,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含有Notch-1反义寡核苷酸链和无关序列寡核苷酸链的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14 d,倒置相差显微镜每天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情况,Thy1.1标记RGC并进行计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PC都能分化为多种视网膜细胞类型,包括Thy1.1阳性的RGC,但两组RPC向RGC分化的百分比不同。实验组和对照组RGC的百分比分别为(16.57±4.31)%和(31.19±6.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4,P<0.001)。结论Notch-1对RPC的分化具有负向调控作用,阻断Notch-1能促进RPC向RGC分化。(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7, 23: 101-103)  相似文献   

19.
Ji J  Chang P  Pennesi ME  Yang Z  Zhang J  Li D  Wu SM  Gross RL 《Vision research》2005,45(2):169-179
We developed and characterized a mouse model of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cellular and genetic mechanisms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 (RGC) death. IOP was unilaterally increased in C57BL/6J mice by photocoagulation of the episcleral and limbal veins. IOP was measured using an indentation tonometer. RGC survival was measured by retrograde labeling using DiI applied to the superior colliculous. The mechanism of RGC death was investigated using TUNEL staining, immunostaining for cleaved caspase-3, and Western blot for Bcl-2 and Bax expression. RT-PCR was used to measure changes in Bcl-2, Bax, Bad, Bak, P53, ICE and Fas. Mean IOP was increased in the treated eyes from 13+/-1.8 to 20.0+/-2.8 mmHg at four weeks and 17+/-2.2 mmHg at eight weeks. RGC loss was 15.6+/-3.4% at two weeks and 27.3+/-4.5% at four weeks after laser photocoagulation. TUNEL staining and caspase-3 positive cells were increased in the ganglion cell layer (GCL) in the treated eyes and seldom found in the control eyes. Bcl-2 expression in control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le Bax express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less than in experimental group. This mouse model resulted in a consistent, sustained increase in IOP with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RGCs in the treated eye. The RGCs in eyes with elevated IOP were TUNEL-positive, with increased caspase-3 and decreased Bcl-2, consistent with apoptosis as the mechanism of neuronal cell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