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2898例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可用于临床危重病人的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和胃肠外营养支持(PN)。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外科1976~1995年10月行中心静脉置管术2898例。置管方法有插管法、射管法和导管透导管法。所用材料有聚乙稀导管、硅橡胶导管和聚氨...  相似文献   

3.
于俊相 《医疗装备》2021,(6):150-15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时间、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有时也应用于深静脉高价营养及浅表静脉穿刺困难者[1],我院近5年来,共做中心静脉穿刺1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刚  师中奇 《现代保健》2010,(19):35-36
目的 探讨交流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的方法及应用.方法 286例患者均选择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统计穿刺成功率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8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达98.96%,其中12例(4.20%)发生并发症,并经妥善处理恢复.结论 锁骨下静脉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较优选择.  相似文献   

6.
张翠兰 《工企医刊》1994,7(3):35-36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常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笔者谈谈术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一、气胸:气胸不常发生,仅在穿刺点较低且肺尖高于第一肋骨时,行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才发生。对自觉症状不明显者可不处理,但若有严重呼吸困难及胸痛者,应立即行胸腔置管减压。二、出血与血肿: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的穿刺易发生误穿邻近的动脉而造成纵隔血肿。由于血液由颈根部向下流入纵隔,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借助于血管超声机应用微插管鞘技术行PICC的患者设为观察组(45例),经传统方法盲插置管患者设为对照组(60例),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静脉炎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行PICC可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经肘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采用引导针经肘部静脉穿刺将导管插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入术。因其穿刺点在肘部静脉,比较直观,穿刺成功率高,最大限度地减少静脉反复穿刺置管对组织和血管的损伤,有效预防长期输液治疗的并发症(如热源反应、血管硬化、空气栓塞),简化护理程序及工作量,又便于患者及家属学习掌握,日益受到护理人员及家属的认可,我院近几年开展经肘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26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完成的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32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32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前路134例,一次成功121例(90.3%),二次成功13例(9.7%);中路159例,一次成功146例(91.8%),二次成功13例(8.2%);后路35例,一次成功29例(82.9%),二次成功6例(17.1%),误穿颈动脉5例(1.5%),致血肿1例(0.3%),发生相关性感染8例(2.4%),无血气胸发生。结论颈内静脉中路穿刺置管法具有定位准确、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用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300例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患者,对其中15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辅助穿刺(观察组),其余150例常规体表定位穿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0%(147/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139/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用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方法 300例需行中心静脉穿刺的患者,对其中150例应用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辅助穿刺(观察组),其余150例常规体表定位穿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的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98.0%(147/1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7%(139/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波听诊器用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较深入地探讨了神经内科临床中穿刺困难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的20例穿刺困难患者实施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有关资料。结果:有19例患者置管成功,成功率高达95%;仅有1例失败,占5%。结论:神经内科穿刺困难患者采用颈内静脉置管术是实现静脉通路维持的重要手段,实用性较强,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手术室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方法:对2018年8月~2020年8月在本院手术室治疗的患者98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选择表面解剖标志定位下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分析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对比,观...  相似文献   

14.
盘瑞兰 《现代医院》2005,5(10):77-78
目的探讨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1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98%,误穿股动脉18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严格掌握穿刺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选择正确的穿刺方法,加强术后护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6月以来收治的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168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右侧组以及左侧组,右侧106例,左侧62例,右侧组患者给予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左侧组患者给予左经锁骨下穿途径,分析其穿刺效果。结果右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28%(101/106),未成功的5例患者改行左侧锁骨下穿刺均得到成功,患者发生并发症率为1.89%(2/106);左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62/62),没有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在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上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其是安全的,可行的,使其成为至今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肠外营养支持输液途径,因为该操作方法穿刺部位在锁骨下方胸壁,该处较为平坦,可以满意地消毒,穿刺导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越关节,易于护理和更换,不影响病人头部与上肢关节的活动,利于置管后的护理,只要操作者受过大量的训练,本治疗方法是相对安全的。两种穿刺途径都能够取得较好的穿刺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种途径,另一种途径作为替补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郑雪梅 《医疗装备》2021,(24):177-178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静脉内心电图辅助定位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8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PICC置管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操作步骤进行PICC置管,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环血容量不足时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方法:对132例休克、心、呼、肾衰和晚期癌肿及恶液质患者,采用改良后静脉留置针和“J”型金属导丝先行引导的方法,在不同的体位下进行了经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结果:平卧位时颈外静脉充盈度佳的为89例,穿刺失败10例,5例肥胖和14例休克患者各失败1例,8例患者于坐、侧卧和侧半卧位下完成穿刺。择期手术者穿刺全部成功。留管时间最长180天,平均27.80±3.76天。结论:即使循环血容量不足的病人采用本法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亦较高,且不受体位的影响,几乎没有并发症,就是失败也可在不变动体位的状态下直接改为同侧颈内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相关性感染原因,提供预防对策。方法对两所医院11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置管后发生无菌性静脉炎8例,感染率为7.14%;血流感染1例,感染率0.89%;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渗出22例,发生率为19.64%,原因与操作者的技术、导管的维护和病房环境状况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插管技术及无菌技术的培训,在充分保障病房清洁的情况下加强置管的管理与维护,才能有效预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CentralVenousCatheter,CVC),在外科病人中长期应用的方便性、优越性及并发症。方法自1997年至1998年期间,对60例外科病人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与60例外科病人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前瞻性研究。研究观察指标包括:三种不同型号的单腔PICC导管、导管尖端的置管位置、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CVC)进行相应比较。结果PICC置管成功率为95%(60例置管/63例穿刺)。PICC与CVC置管时间平均为13天(6~98天)与14天(7~104天)。PICC组中,53例病人(88.3%)于治疗结束时拨除导管;3Fr导管(20G穿刺针)阻塞率(4/20,20%)高于4Fr导管(18G穿刺针)阻塞率(2/20,10%)和SFr导管(16G穿刺针)阻塞率(1/20,5%);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为5%(3/60),PICC导管接头破裂1例(1.7%);置管导管尖端异位5%(3/60)。CVC组中仅1例(1.7%)置管导管尖端异位。两组均无置管所致的导管感染、气胸及血气胸发生。结论PICC可以安全地应用于需要中-长期接受各种输液、肠外营养液、化疗以及抗菌素治疗的病人。这种新方法不但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静脉输液  相似文献   

20.
王彦生 《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23-123,125
目的具体总结分析采用气道加压对全麻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效果影响情况,为后期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开展提供参考性依据。方法对该院需要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132例全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66例,其中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手控呼吸维持气道压力20cmH20时以及暂停机械通气时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体效果(进针深度、穿刺成功率、回抽血液运行状态以及气道加压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结论临床实践证明采用气道加压对全麻患者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