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舒洛地特、银杏叶及缬沙坦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90例代谢综合征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舒洛地特组(SG组,舒洛地特静脉注射治疗)、银杏叶组(GG组,银杏叶静脉注射治疗)、缬沙坦组(VG组,缬沙坦口服),各30例,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小板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缬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影响。方法检测88例老年早期DN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西洛他唑、缬沙坦及二者联合治疗1、3个月时UAER和β2-MG的变化。结果血糖、HbA1c、肾功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缬沙坦及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血压明显降低(P0.05);西洛他唑及联合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下降(P0.01)。UAER和尿β2-MG的变化:治疗1个月时与治疗前相比3组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治疗3个月时较治疗1个月3组下降明显(P0.01);其中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1)。结论西洛他唑或缬沙坦对早期DN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而二者联合治疗效果更佳,这对控制早期DN提供了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肥胖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肥胖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与治疗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胰岛素控制血糖、抗凝、调脂、戒烟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30 mg.持续治疗12 w后,测量体重、身高,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在吡格列酮治疗12w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UAER、β2-MG、HbA1c、FPG、TG、LDL-C、BMI均明显下降,HDL-C则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UAER、β2-MG、HbA1c、FPG、TG、LDL-C、BMI均下降明显,HDL-C则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治疗肥胖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降低尿β2-MG、降脂、降糖、降低体重、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成3组,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组、缬沙坦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GM)、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肝(Scr)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治疗后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组及缬沙坦组UAER及尿β2-MG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组较缬沙坦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3组治疗后MA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糖尿病肾病患者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DN(Ⅳ期)的疗效。方法 86例DN(Ⅳ期)患者常规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胶囊,舒洛地特组在口服缬沙坦胶囊的同时肌注舒洛地特注射液,两周后口服舒洛地特胶囊。两组均治疗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SBP、DBP、Scr、BUN、UA、血清胱抑素C(Cys-C)、24h尿钠排泄量、24hUA1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Scr、BUN、UA无明显变化(P>0.05),SBP、DBP、Csy-C、24hUA1b、24h尿钠排泄量、尿α1-MG、β2-MG、NAG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舒洛地特组Csy-C、24hUA1b、尿α1-MG、β2-MG、NAG明显降低(P<0.01)。结论舒洛地特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更有效地降低DN患者的UA1b。  相似文献   

6.
高峰  胡秀芬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1):767-768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压正常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口服西洛他唑片(50 mg,bid);对照组30例,予口服安慰剂维生素B1(10 mg,bid),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UAER明显下降(P<0.01),下降幅度达51.6%,约3%病人仅有轻微头痛反应.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西洛他唑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尿白蛋白的排泄,对糖尿病早期肾病具有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1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糖尿病临床肾病组,4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4组mALB、血清CysC和β2-MG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无肾病组尿mALB、血清CysC和β2-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尿mALB、血清CysC和β2-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临床肾病组尿mALB、血清CysC和β2-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CysC和β2-MG与mALB呈正相关。结论:尿mALB、血清CysC和β2-MG都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1~2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1~2期,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30 mg/g,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m2的患者,根据用药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和缬沙坦组,每组32例。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为100 mg/d,血压不达标患者联合使用吲达帕胺、氨氯地平、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缬沙坦组以缬沙坦80 mg/d为主,部分患者因血压不达标,联合使用上述降压药物。所有患者均采用起始联合给药,且在1个月内血压控制达标。3个月后再次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沙库巴曲缬沙坦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从180.78 mg/g降至62.89 mg/g,缬沙坦组从172.82 mg/g降至84.83 mg/g,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比缬沙坦组下降更为显著(P <0.01)。结论 在降压幅度相当的情况下,与缬沙坦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进一步降低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水平。支持沙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生物学方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30例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患者、28例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浆PAF和UAER水平.结果 (1)正常对照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UAER、血浆PA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排除代谢因素影响后,2型糖尿病组中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相比血浆PAF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UAER与PAF正相关,相关系数0.68,尤其在微量白蛋白尿组,相关系数达0.74.结论血浆PAF增高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过程,它的检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观察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岛市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 MAU)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其最佳切点。方法选取青岛市3 506人年龄在20~70岁、无明确糖尿病病史的研究对象,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血HbAlc,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血HbAlc预测MAU发生的最佳切点。结果 (1)不同血HbAlc水平患者的UAER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血HbAlc水平的增高,其UAER水平亦随之升高(P0.01);(2)HbAlc水平与UAER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由ROC曲线得到HbAlc预测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切点为6.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和75.3%。结论 (1)HbAlc水平与微量白蛋白尿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评估微量白蛋白尿患病风险的指标;(2)HbAlc≥6.3%作为预测微量白蛋白尿发生的最佳切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与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肾病(DN)中发生的作用.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1SI)、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等代谢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UAER与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ISI、甘油三酯、尿酸、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Persean相关显示UAER与IS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糖化血红蛋白、年龄相关;在以UAER为自变量的线性多元回归分析中显示在P<0.05水平有ISI、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肌酐进入回归模型.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白蛋白尿时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减低和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对MAU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控制及肾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随机将9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30例,缬沙坦组28例,氨氯地平加缬沙坦组(联用组)32例,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肌酐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血压、血肌酐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明显下降(P<0.05,P<0.01),氨氯地平与缬沙坦单用时其下降幅度比较无明显差异,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时其下降幅度与两药单用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压,减少UAER,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DM-MA)36例,不伴微量白蛋白尿的(DM-NA)29例,正常对照组(NC)20例.3组患者均行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测定,并计算HOMA-IR评估组织胰岛素抵抗,根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DM-MA组与DM-NA组HOMA-IR均高于NC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DM-MA组HOMA-IR示明显高于DM-NA组(P<0.05),而且HOMA-IR与UAER呈独立相关(r=0.4875,P<0.01).结论与DM-NA相比,DM-MA有更严重的IR,IR是MA尿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应用雷米普利与缬沙坦组(治疗组)和单用雷米普利组(对照组)治疗24周,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二者联合用药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结论雷米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并可进一步降低UAER,更有利于保护肾功能,其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APP)与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78例年龄46~82岁,常规尿蛋白(U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在正常范围的高血压病患者的APP水平,根据APP将患者分为两组,<60mmHg为A组,≥60mmHg为B组。测定两组患者UP、SCr、BUN、尿微量白蛋白(UMA)、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水平。结果两组UP、SCr、BUN、Uβ2-MG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B组UMA为2.5±1.2mg/L,A组为8.7±2.3mg/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UMA与APP呈显著性正相关(r=0.43,P<0.01)。结论APP高的高血压病患者较APP低者的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更明显;APP越高,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缬沙坦治疗代谢综合征合并微量白蛋白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微量向蛋白尿(MAU)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对照组(A组)、MS(B组)及其合并MAU(C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和UAER、CGRP、NO、ET水平。结果UAER、CGRP、ET及NO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组被缬沙坦干预后CGRP、NO水平升高(P〈0.01),UAER、ET水平下降(P〈0.01)。CGRP、ET、NO分别与UAER相关(P均〈0.01);CGRP与ET负相关,与NO正相关(P均〈0.01)。结论缬沙坦对MS合并MAU患者的UAER、CGRP、NO及ET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正常对照组6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高血压病患者110例,糖尿病(非胰岛素治疗)患者92例,分别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微量白蛋白(Alb),在降压降糖基础上并用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2周,测血尿β2-MG和尿微量Al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血尿β2-MG、尿Alb均较高,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后,血尿β2-MG、尿Alb、较治疗前减低(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均使血尿β2-MG和尿微量Alb升高,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更甚,抗氧化剂普罗布考有助于降低尿微量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胰岛素(FINS)和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低(IGT)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9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瘦素、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FINS、血清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指标.结果女性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高血压合并IGT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和UAER显著高于对照组及糖耐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低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其中肥胖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者;微量白蛋白尿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者;血清瘦素水平与UAER、性别、HOMA-IR、脉压、FINS、尿β2-MG等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Backward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UAER、HOMA-IR和脉压与血清瘦素相关最显著.结论肥胖者多呈现瘦素抵抗,高血压合并IGT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此阶段可能已存在早期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DM)患者的尿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通过对80例2型DM患者及30例正常人测定Hcy、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尿素氮(BUN)、肌酐(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据UAER作为指标,将全部80例DM患者分成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组(UAER<30mg/24h为Ⅰ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UAER≥30mg/24h、<300mg/24h为Ⅱ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UAER≥300mg/24h或尿蛋白定量>500mg/24h为Ⅲ组).四组的Hcy进行统计学的比较.结果Ⅲ组比Ⅰ、Ⅱ组(P分别为<0.01、<0.05)、Ⅱ组比Ⅰ组(P<0.05)及Ⅰ、Ⅱ、Ⅲ组均比对照组(P值分别为<0.05、<0.01、<0.01)的血浆Hcy水平高.存在高Hcy血症的2型DM患者,其UAER升高即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高Hcy血症的患者.结论高Hcy血症与2型DM的尿白蛋白呈正相关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尿白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86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 μg/min,32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 μg/min≤UAER< 200 μg/min,297例)和显性白蛋白尿组(UAER≥200 μg/min,60例),比较3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Stepwise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评价胆红素对UAER的影响.结果 显性白蛋白尿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分别是(8.4±3.7)μmol/L、(2.3±1.2)μmol/L和(6.1±3.0) μmol/L]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是(10.6±4.8) μmol/L、(3.1±1.7)μmol/L和(7.4±3.5) μmol/L]和正常白蛋白尿组[(11.3±6.3)μmol/L、(3.5±2.8) μmol/L和(7.8±4.3) μmol/L]显著降低(P<0.01或P<0.05).TBIL(r=-0.084,P=0.027)、DBIL(r=-0.110,P=0.005)与UAER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胆红素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性因素,应重视胆红素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