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MZ)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72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4例)和曲美他嗪组(38例),常规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拮抗剂,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共治疗8周,对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曲美他嗪应用8周后,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8%(P〈0.01),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6%(P〈0.01),心绞痛程度明显改善(P〈0.01)。②运动持续时间延长19%(P〈0.01),运动总做功增加24%(P〈0.01),运动至ST段下移1mm的时间延长25%(P〈0.01),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减少19%(P〈0.01),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收缩压和率压积(心率×收缩压)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③其中心悸2例,便秘2例,均无需停药。结论在传统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可以使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加,缺血阈改善,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及耐受性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 (TMZ)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6 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2例 )和曲美他嗪组 (36例 ) ,常规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 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 /或钙拮抗剂 ,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 2 0mg每日 3次 ,共治疗 8周 ,对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曲美他嗪应用 8周后 ,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 :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5 8% (P <0 .0 1) ,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 5 6 % (P <0 .0 1) ,心绞痛程度明显改善 (P <0 .0 1)。②运动持续时间延长 19% (P <0 .0 1) ,运动总做功增加 2 4 % (P <0 .0 1) ,运动至ST段下移 1mm的时间延长 2 5 % (P <0 .0 1) ,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减少 19% (P <0 .0 1) ,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收缩压和率压积 (心率×收缩压 )均没有明显变化 (P <0 .0 5 )。③其中心悸 2例 ,便秘 2例 ,均无需停药。结论 ①在传统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 ,可以使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 ,运动耐量增加 ,缺血阈改善 ,且耐受性良好。②曲美他嗪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 ,其抗缺血机制可能与其直接的细胞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确诊的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A组,35例)和曲美他嗪治疗组(B组,3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mm时间、缺血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B组(77.1%)(P〈0.05);且A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持续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mm的时间均较B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8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加服曲美他嗪60天)和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以平板运动试验等为考察指标;结果治疗后60天平板运动试验显示治疗组总运动时间(min)、最大代谢当量(MaxMET)明显增加,峰运动ST段平均下移(mV)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分别为单用麝香保心丸组(50例)、单用曲美他嗪组(50例)和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组(40例)。统计和分析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日耗量、改善心电图压低总和改变等。结果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组能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缩短24h心肌缺血总时间以及∑ST等,且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0%(16/40)和95.0%(38/40),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无效率为5.0%(2/40),显著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47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随机分组。 A组(曲美他嗪),B组(单硝酸异山梨脂)。观察曲美他嗪抗心绞痛的疗效、心电图的改变及副作用。结果:(1)抗心绞痛:显效率A组75.5%;B组73.4%,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心电图的改变:A组61.7%;B组36.7%,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3)副作用:A组1.0%;B组36.0%,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曲美他嗪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改善心电图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丽媛  郭琳 《当代医学》2011,17(31):139-13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脏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138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在1周内经2次运动,试验结果为阳性且运动持续时间变异低于10%,给予TMZ20mgtid,联合应用单一的β-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的硝酸脂治疗12周。结果服用曲美他嗪前相比较,运动持续时间和总工作量显著提高(P〈0.001),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mm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01)。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与其他常规药物联用对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能增加运动量,可以作为该病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8.
彭志坚  蔡建生  李继锋  章少波 《河北医学》2009,15(12):1416-141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64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n=32)及B组(n=32):A组为常规药物治疗;B组为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每日3次,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结果,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耐量、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运动耐量、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所需时间、运动至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及运动持续时间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缺血阈值,增加缺血预适应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小成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6):783-78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结果用药5周后2纽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用药量、心电图改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比较:曲美他嗪组总有效率83.67%,对照组总有效率61.2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曲美他嗪可获得更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曾凡源  杨平珍 《微创医学》2005,24(2):177-179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与传统药物相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除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传统药物治疗外,加用曲美他嗪;对照组32例用传统药物治疗.连续观察4 w,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缺血时间、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的缩短更为明显(P<0.05),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无影响(P>0.05).结论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下降最大幅度和总缺血时间有良好的效果,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临床症状和活动平板心电图疗效以及耐受性。方法 20例男性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每组10例,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或安慰剂,3次/d,疗程8周。交换曲美他嗪组和对照剂治疗,再治疗8周。分别在第1、8、16周进行3次临床评估及活动平板心电图检查。结果 与安慰剂相比,曲美他嗪组运动耐量提高,运动持续时间、至心绞痛发作时间、ST段下移1 mm时间延长(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绞痛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能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与常规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62例不适宜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常规治疗1周后分为曲美他嗪治疗组(30例)和单纯常规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显著减少,心功能指标改善(P<0.001),但这些有益作用在曲美他嗪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01)。曲美他嗪治疗组中仅2例发生轻度胃肠道反应。结论 曲美地嗪与常规药物联合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The use of beta adrenoceptor blockade in the treatment of rest angina is controversial, and the effects on severe angina of partial agonist activity in beta blockers are unknown. Eight patients with effort angina and seven with effort and nocturnal angina and seve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ere studied initially when they were not taking any antianginal drugs. Pindolol 5 mg thrice daily (with partial agonist activity) and atenolol 100 mg daily (without partial agonist activity) were given for five days each in a double blind randomised manner. Diaries of angina were kept and treadmill exercise testing and ambulatory ST monitoring performed during the last 48 hours of each period of treatment. Daytime and nocturnal resting heart rates and the frequency of angina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atenolol compared with pindolol (p less than 0.01). The duration of exercis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e frequency, duration, and magnitude of daytime and nocturnal episodes of ST segment depression on ambulatory monitoring were reduced by atenolol. Reduction in resting heart rate is important in the treatment of both effort and nocturnal angina. Partial agonist activity in beta 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may be deleteriou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gina pectori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72014.4)、万方数据库(19892014.4)、万方数据库(19892014.4)、EMBASE(19742014.4)、EMBASE(19742014.4)、PUBMED(19662014.4)、PUBMED(19662014.4)数据库检索有关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观察组应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以静息和运动时最大心率下降值、ST段压低1 mm阈值、运动时最高血压值和运动持续时间等5个方面的加权均数差(WMD)为疗效指标,以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对危险度(RR)为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4 58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439例,对照组2 143例。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静息心率下降值优于对照组(WMD=4.83,95%CI 2.392014.4)数据库检索有关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观察组应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以静息和运动时最大心率下降值、ST段压低1 mm阈值、运动时最高血压值和运动持续时间等5个方面的加权均数差(WMD)为疗效指标,以2组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对危险度(RR)为安全性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包括4 582例患者,其中观察组2439例,对照组2 143例。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静息心率下降值优于对照组(WMD=4.83,95%CI 2.397.28,P=0.000 1);运动最大心率下降值优于对照组(WMD=7.22,95%CI2.607.28,P=0.000 1);运动最大心率下降值优于对照组(WMD=7.22,95%CI2.6011.85,P=0.002);ST段压低1 mm阈值优于对照组(WMD=12.04,95%CI 2.8411.85,P=0.002);ST段压低1 mm阈值优于对照组(WMD=12.04,95%CI 2.8421.25,P=0.01);运动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WMD=31.80,95%CI 25.7621.25,P=0.01);运动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WMD=31.80,95%CI 25.7637.84,P<0.01);运动时血压最高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StdWMD=0.02,95%CI-0.5237.84,P<0.01);运动时血压最高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StdWMD=0.02,95%CI-0.520.56,P=0.9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RR=2.43,95%CI1.330.56,P=0.9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RR=2.43,95%CI1.334.45,P=0.004)。结论伊伐布雷定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确诊为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严格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吸氧及抗心绞痛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予以口服二硝酸异山梨醇脂;治疗组予以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20mg,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85.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mm所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心电图ST段下移、T波倒置、24h缺血总负荷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传统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疗效肯定,同时还能够增加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与合心爽联合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服用合心爽不能有效控制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40例,被随机分为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组和单用合心爽治疗组,经治疗后评价两组心绞痛发作频度。结果;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后患心绞痛的每周发作次数、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缺血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有明显下降。结论:合心爽不能有效控制的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联合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能明显增加临床疗效,而不影响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伴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病患者平板运动实验的特点。方法  71例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高血压病患者 (HP)与 6 4例有心前区疼痛发作的非高血压患者 (NHP) ,均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 发现两组敏感性 (86 .5 % ,82 .6 % )、阴性预测值 (75 .0 % ,6 5 .2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特异性 (83.3% ,4 4 .19% )、阳性预测值 (92 .6 % ,6 2 .7% )、准确性 (82 .8% ,6 6 .2 % ) ,NHP组高于HP组 (P <0 .0 5 )。HP组病人平板运动试验发生心电图ST段下移时间比NHP组延迟出现 (P <0 .0 1)。其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最大ST段下移幅度大于冠脉造影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试验假阳性率增加 ,这部分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段下移延迟出现 ,且最大ST段下移幅度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即根据病情常规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硝酸类药物等;杏丁组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丁注射液,用法为20ml杏丁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疗程。结果:杏丁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杏丁组在治疗后平均心肌缺血总时间明显减少而平均心肌缺血减少时间明显增加(P〈0.01),在降低血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方面,杏丁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对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的影响.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红花黄色素组(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酌情采用阿司匹林、硝酸酯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利尿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10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30d.于用药第2周和第4周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及心电图疗效,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用药2周和4周后,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及心电图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其持续时间,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