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晓梅 《医学综述》2011,17(5):738-741
哮喘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以喘憋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疾病,患儿易于病后发生哮喘,长期随访观察22.1%~53.2%患哮喘,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作为婴幼儿时期两个重要的喘息性疾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显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影响、特应质、喂养方式等诸多因素有关。现仅从遗传、免疫、感染等方面阐述其可能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上腺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喘憋状态的平喘效果及其副作用观察。对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两者之间关系及平喘的共同之处进行探讨。方法对48例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患儿在常规应用氨茶碱、激素、给氧、镇静剂后无缓解时,应用肾上腺素平喘治疗,0.1%的肾上腺素注射每次0.01ml/kg,如无明显缓解喘憋时,10-15分钟,重复使用一次。3—5分钟喘憋缓解,为显效,3—5分钟内无缓解,10—15分钟重复一次后,喘憋略缓解为有效,无效为重复使用后喘憋仍无缓解。结果48例患者中,39例显效(81.25%),有效者为9例(18.75%),无一例无效者,上述观察中无一例出现中枢兴奋(烦燥、不安、震颤、头痛、头晕等反应),无血压突升,无心律失常,无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肾上腺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重症喘憋效果好,未发现不良反应,毛细支出管炎平喘治疗与支气管哮喘治疗上有着相同之处,且从病理与发病机制上有着潜在因果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治疗与哮喘持续状态治疗方案相同。毛细支气管炎正确、有效、彻底地治疗对支气管哮喘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早期干预提供试验室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总IgE,伊红染色法检测EOS计数。结果(1)喘息性支气管组血浆总IgE(T-IgE)和EOS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哮喘急性发作组(P<0.05)。(2)哮喘组血浆IgE和EOS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哮喘发作组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组的血浆总IgE和EOS计数之间都有正相关关系(r=0.750,0.573,P<0.01)。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和哮喘存在有部分相同的发病机制。对评分小于5分的喘支患儿,如EOS计数和血浆总IgE升高,并且具有特应性体质的,则应尽早按哮喘进行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4.
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皮质激素预防哮喘发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吸入皮质激素与预防儿童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 5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间断吸入丙酸倍氯米松1.5-2年后,测其骨密度值。随访3-4斫,并测其气道反应性。结果 52例中有4例发展为哮喘,而对照组50例中16例发展为哮喘,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超声雾化蒸馏水激发试验(UNDW)显示吸入治疗组3例阳性,而对照组13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吸入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吸入皮质激素治疗有利于预防哮喘发病。  相似文献   

5.
6.
李巍 《包头医学》2021,45(1):33-34
目的: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哮喘与分子遗传学检验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年5月~2020年1月时间段就诊于本院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对患儿实施分子遗产学检验,以检验结果为依据,对其与哮喘之间的关系实施分析.结果:相对比于二次发病,首次发病遗传风险性降低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对高风险患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ICS)能否有效地预防毛细气管炎(ABI)患儿日后发展为哮喘。方法:应用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配合储雾罐、面罩规范化吸入治疗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的患儿162例至少6个月,并以151例第一次毛细支气管炎愈后未作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结果:治疗组患儿哮喘发病率14.9%,对照组哮喘发病率为47.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规范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明显降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良  刘建英  宋青松 《河北医学》2006,12(12):1235-1236
目的:观察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吸入激素治疗的预防效果。方法:对1999年11月至200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22例进展为哮喘,哮喘发生率为10.1%。其中急性期症状控制后继续吸入皮质激素6个月组哮喘发生率为2.9%(2/69),吸入3个月组为6.7%(5/75),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不作任何干预组为20.5%(15/73)。三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3.64,P<0.01)。自身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家族遗传性疾病史、父母吸烟的患儿哮喘发生率较无以上因素的患儿高(P<0.05或0.01)。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易发展为哮喘,应尽量避免高危因素、早期防治。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预防RSV毛细支气管炎日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介苗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的效果。方法 3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予发病后再次接种卡介苗,予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PPD皮试,并随访2年,观察喘息发作情况,25例未接受卡介苗的毛支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卡介苗接种后PPD平均硬结直径大于干预前及对照组恢复期,2年内喘息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卡介苗可促进毛支患儿PPD皮试阳转,可降低毛支患儿发展的哮喘的机率。  相似文献   

10.
对34例毛细支气管炎后演变为哮喘的患儿的调查发现:哮喘均在病后1年内发生.23.5%患儿在幼儿期症状消失,20.5%患儿在学龄期前症状消失,学龄期仍有发作者为56%。运动诱发哮喘(EIA)试验显示EIA阳性率为58.8%。提示气道高反应性可长期存在,其原因与过敏素质和处于发育期的呼吸系统受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应用新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对4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远期随访,以运动诱发哮喘(ExerciseInducedAsthmaEIA)检测气道反应性。结果显示随访组71.2%发展为哮喘,其中37%和17%分别在学龄期前和学龄期临床痊愈,仍有发作者占随访总数的32.6%。运动诱发哮喘阳性率为46.9%,提示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对预测今后发生婴 幼儿哮喘是否有意义。方法:检测60例首次患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急性期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绝对及相对计数,并在该组患者3周岁时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后有无反复发作喘息将随访到的43例患儿分成3组:无喘息发作、可疑哮喘组、哮喘组,同时记录哮喘家族史。结果:哮喘组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嗜酸粒细胞数(M,98//mm3)明显多于无喘息发作组(0/mm3)和可疑哮喘组(0/mm3),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嗜酸粒细胞增多与无嗜酸粒细胞增多比较,今后发生婴幼儿哮喘的比率差异显著(P<0.05),而有无哮喘家族史、男女性别差异在发生哮喘的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嗜酸粒细胞增多以后更易发生婴幼儿哮喘。  相似文献   

13.
Wistar大鼠随机分3组,每天组予环磷酰胺组(CP)8mg/kg·d×4W,ip;冲击组予CP56mg/kg·d×4W,ip;对照组予生理盐水1ml/d×4W,ip。结果:①睾丸生精细胞损伤:每日组重于冲击组;②血睾酮(T)含量每日组显著低于冲击组(P<0.05);冲击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③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影响:冲击组轻于每日组;④血FSH、LH含量与垂体重量:每日组与冲击组皆正常;⑤血BUN、Cr水平:3组皆正常.说明CP冲击疗法对睾丸间质细胞损伤较轻;CP除直接损伤睾丸组织外,可能还对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特异性IgE与EC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Phadiatop法)和其中的46例同时作了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有67.7%是由吸入性变应原所引起,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有关,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与血清ECP小平是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说明EC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吸入型(外源性)哮喘的变态反应水平,可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发病关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日本CHEST公司生产的气道反应测定仪(Astograph TCK-6100H),对哮喘,鼻炎和对照组30例进行了非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通过呼吸阻力的变化测定气道反应性,根据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和分析气道敏感性。结果:哮喘组气道反应性增高为93.3%(28/30),鼻炎组73.3%(22/0),对照组10%(3/30),呼吸阻力水平各组间比较,哮喘组和鼻炎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哮喘和鼻炎患者均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表明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的基因(PTEN)在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中表达的变化及其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哮喘组,以卵蛋白制成哮喘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TEN在气道中的表达,RT-PCR检测气道PTEN 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大鼠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厚,PCNA表达显著增强,PTEN表达则显著减弱,两者呈负相关(r=-0.823,P<0.01).结论 PTEN基因失活可能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锦州地区130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 VE、过氧化脂质及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妊娠妇女血清 VE、过氧化脂质及总胆固醇含量均高于非孕妇。血清 VE 与总胆固醇含量呈明显相关。但过氧化脂质与 VE 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血清过氧化脂与 VE 之间关系可以反应体内过氧化与抗过氧化两个系统之间的基本关系,提示机体是否遭受自由基损伤。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红细胞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红细胞酵母多糖花环法和APAAP酶联法分别测定哮喘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和C3b受体花环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增高,C3b受体花环正常,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均降低。CD3、CD4T淋巴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存在负相关性,r分别是-0.28和-0.39  相似文献   

19.
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IgE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病人的血清IgE升高明显(P<0.01),与肝脏损害程度一致,IgE随HBsAg滴度增加而增高,HBV—DNA和HBeAg阳性者与阴性者之间IgE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提示:血清IgE能准确地表示肝脏损害程度,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Ⅰ型变态反应的有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20例直肠癌病例的性激素受体进行了检测,证实性激素受体(包括 ER,PR,AR)除存在于其靶器官组织细胞内以外,同样存在于非靶器官的癌组织中,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提出对直肠癌性激素受体阳性病例仍可辅以内分泌治疗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