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2种方法的不同特点。方法:90例气管切开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48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B组(42例)行传统气管切开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P〈0.05~0.01)。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  相似文献   

2.
周海青 《中外医疗》2012,31(11):63-63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的疗效不同。方法对116例危重病人施行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操作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快,感染率低。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适合在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危重症监护室(ICU)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P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疤痕大小、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PT组40例手术时间7.15±3.12分钟,出血量11.95±8.20ml,切口愈合时间3.5±1.7d,颈部疤痕0.3±0.22cm2;OT组44例手术时间19.62±6.95min,出血量27.72±8.70ml,切口愈合时间7.6±2.2d,颈部疤痕0.9±0.58cm2。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颈部疤痕大小、切口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比较PT组优于OT组(P<0.05)。结论:改良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项微创、快速、安全的急救技术,是ICU患者行气管切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两种手术的不同特点.方法42例病人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n=19)应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造口术,Ⅱ组(n=23)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记录两组病人在切开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大小、置管后气囊破裂等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比Ⅱ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减少感染,气管损伤小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小等优点.结论Ⅰ组比Ⅱ组有明显优势,但两组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Portex气管切开器械.为158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PDT,并对PDT适应证、操作要点及并发症等进行了探讨。结果 1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切口愈合后瘢痕小,并发症发生率仪3.2%(5/158)。结论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需要气管切开的机械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PDT组,30例)及传统外科气管切开术组(SCT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操作时间,皮下气肿,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伤口愈合后疤痕大小,操作导管气囊破损情况.结果操作时间:PDT组(6.3±1.6)min,SCT组(16.4±4.1)min,(P< 0.05);术中出血量:PDT 组(4.1±2.7)ml,SCT组(14.6±3.8)ml,(P<0.05).与SCT组相比,PDT组患者伤口长度及皮下气肿发生率均明显降低.皮下气肿及意外脱管率均明显低SCT组(P<0.05).PDT组术后无意外脱管,SCT组4例意外脱管;PDT组无继发感染,SCT组有继发感染2例;伤口愈合时间为(2.0±1.5)d,明显早于SCT组(4.0±2.0)d,(P<0.05)SCT组手术过程中有3 例导管气囊破裂.均由气管软骨划破,而PDT组无气囊破裂现象发生.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有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皮下气肿,伤口愈合快和疤痕小等优点,利于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危重患者,其中颅脑损伤有13例,脑出血有17例.有25例昏迷,5例合并多发伤,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分析预后良好率;气管切开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过程出血量;患者皮下气肿、套管脱出、插管失败、肉芽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预后良好,良好率为93.33%.30例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皮下气肿,无套管脱出、插管失败、肉芽形成等并发症发生,发生率3.33%.30例患者中气管切开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过程出血量分别为(7.39±2.77)min、(1.39±0.12)cm、(6.61±2.59)mL.结论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手术组织损伤,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无肉芽形成或套管脱出等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术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气管造口除采用传统手术切开方法外,还对多种采用经皮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导管的技术进行了临床研究。本文就我院ICU采用经皮旋转穿刺气管造口术这一新技术和传统手术切开方法为120例病人行气管造口术,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文涛  常静 《微创医学》2007,2(6):589-590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单、快速的床边气管切开方法,广泛适用于院外急救、上呼吸道阻塞、昏迷、呼吸衰竭及不适宜气管插管的特殊病例,但操作不当常引发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麻醉科对61例患者操作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6月进行气管切开术共61例,男40例,女21例,年龄21~75岁,平均53岁。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4例、胸科术后肺通气功能不足12例、破伤风喉痉挛2例、呼吸功能衰竭靠气管插管维持气道通畅患者5例。1.2方法本组均采…  相似文献   

10.
开颅术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87例开颅术后行PD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皮下局部有出血,6例患者有气管套管异位,2例有肉芽组织形成,3例有感染,5例皮下气肿.结论 并发症的发生与术者对气管切开术的熟练程度及解剖层次的掌握、术后良好的护理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 PDT)自1985年首次被应用到临床,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PDT已有三种方法应用于临床:Ciaglia法、Portex法、Fantin法[1].近年来以Portex公司技术为代表的PDT在国内外急危重病领域广泛应用.笔者所在医院分别于2008年3月~2010年10月共开展7例PDT,为患者打开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现就PDT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造口术(PT)和常规气管切开术(ST)2种气管造口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159例患者分为2组,PT组85例,ST组74例,比较2组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操作时间和地点的不同。结果:PT、ST组手术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8.1、3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组、ST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25.7%,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PT组91.8%在ICU完成,ST组68.9%在手术室完成。结论:PT操作快捷,易于掌握,可在床边安全进行,可作为气管切开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2月-2009年5月入住我院综合ICU内的危重患者病例18例,均行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其中重型颅脑外伤1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及重症肺炎2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3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3±19)岁;体重40-85kg,平均体重(66±11)kg。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是开放气道常用的急救技术之一,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pereutaneous tracheostomy,PT)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相比.具有操作方便、时间短、出血少、可单人在床旁实施、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我院于1999年6月起开展“经皮穿刺气管置管术”并进行相应改良,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气管切开损伤大、操作复杂等不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自1985年Ciaglia等[1]应用于临床后, 经过多年的改进,已经日趋成熟.由于其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我科2008年2月~2009年3月先后为15例患者实施了PDT,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方法:对应用PDT的15例患者,对适应证的选择、手术的时间、操作难易、优缺点、器械改进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8分钟,有1例损伤气管后壁,术后剧烈咳嗽,痰中带血。结论:PDT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过程安全可控、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ultrasound guided 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USPDT)与常规方法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ICU的应用,评估US-PDT的穿刺准确性、安全性。方法需行气管切开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5例和54例),分别经超声和常规评估后入选为US-PDT组(51例)和PDT组(43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困难度、一针穿刺成功率、明显并发症及穿刺成功时进针深度。结果超声评估和解剖方法评估后,2组实施PDT的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困难程度、一针成功率、手术时间、进针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及明显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需处理的出血情况,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可提高PDT实施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减少出血的发生。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经皮扩张法行气管切开术,观察其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生命体征的波动等,与100例传统的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结果 PD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手术切口长度也明显短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组(P<0.01),对生命体征的影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微创的、快捷的急救技术,适合于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20.
徐嘉贺  凌文通  吴文军 《吉林医学》2011,32(13):2572-2573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及其在神经内科中开展应用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7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与2009年仍行传统气管切开的6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及其在神经内科中开展应用的作用及意义。结果:2010年行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76例患者及2009年行传统气管切开的68例患者均为一次成功,两者比较,经皮穿刺气管切开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感染少、气管损伤小及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小等优点。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开展和应用就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