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动脉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的基础病变,2007年ESC/ESH首次将其列入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评估指标中,作为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之一[1].目前临床实践中能够反映动脉硬化的客观指标包括从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或组织)中测得的医学生物标记物和一系列反映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生理参数变化的结构功能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与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体检者352例,依据血压水平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110例,正常高值组105例,高血压组137例。入选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动脉硬化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常高值组TNF-α及动脉硬化指数[(44.21±9.81)pg/ml,0.42±0.13]高于正常血压组[(26.91±12.35)pg/ml,0.36±0.15],低于高血压组[(59.74±23.38)pg/ml,0.4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高值组血浆TNF-α水平与动脉硬化指数呈正相关(r=0.575,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硬化指数与TNF-α相关(标准回归系数=0.272,P<0.01)。结论血压正常高值者动脉硬化指数与TNF-α相关,炎症参与了高血压前期动脉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24h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EH患者119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1例,年龄60~80(68.18±5.88)岁。根据BMI不同水平,分为体质量正常组(正常组)31例:18.5kg/m2≤BMI24.0kg/m2;超重组52例:24.0kg/m2≤BMI28.0kg/m2;肥胖组36例:BMI≥28.0kg/m2。分析BMI对ABPM参数间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超重组和肥胖组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日间收缩压(dSBP)、日间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nSBP负荷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日间舒张压变化标准差(dDBPSD)、夜间收缩压变化标准差(nSBPSD)和夜间舒张压变化标准差(nDBPS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nSBPSD[(12.01±4.24)mm Hg(1 mm Hg=0.133kPa)vs(10.99±4.02)mm Hg,P0.05]、nDBPSD[(9.07±3.49)mm Hg vs(8.09±3.21)mm Hg,P0.05]均明显高于超重组。BMI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nSBP负荷和nDBP负荷为老年EH患者B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EH患者BMI与ABPM参数之间有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267例拟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得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并计算Gensini评分。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19例,非冠心病组48例;将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62例,双支病变组71例和3支病变组86例;对所有病例按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分为Gensini评分低分组86例(≤15分)、中分组92例(16~42分)及高分组89例(≥43分)。测量患者24h动态血压并计算AASI。结果冠心病组AASI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0.51±0.13 vs 0.46±0.15,P0.05)。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AASI水平显著升高(0.53±0.14、0.51±0.12 vs 0.46±0.15,P0.05),单支病变组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中分组和高分组AASI显著高于低分组(0.51±0.14、0.52±0.13 vs 0.45±0.14,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性别、AASI、踝肱指数与Gensini评分独立相关(β=0.224,P=0.001;β=0.145,P=0.025;β=-0.261,P=0.000)。结论 AASI对老年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动态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与否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心、脑、肾各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顾分析。结果两组脑卒中、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动态血压参数与各种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不同。结论24h动态血压各参数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不同,血压负荷、昼夜血压曲线消失和血压波动幅度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何皓颋 《心脏杂志》2009,21(4):514-51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方法 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将11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杓形组(n=37)、非杓形组(n=45)和反杓形组(n=30),并测定及计算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结果 3组年龄,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病程和全天及白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AAS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改变与动态动脉硬化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压晨峰、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212例入选高血压病例监测24h动态血压,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根据IMT增厚与否分为IMT正常组(84例)和IMT增厚组(128例),计算血压晨峰值及AASI;根据是否存在血压晨峰现象,分为血压晨峰组(120例)和无血压晨峰组(92例),观察血压晨峰、AASI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中AASI[(0.42±0.13)比(0.68±0.14)]及血压晨峰值[(25.94±4.57)mmHg比(36.57±8.41)mmHg]明显升高(P<0.05);与无血压晨峰组比较,血压晨峰组中AASI[(0.43±0.13)比(0.71±0.14)]、IMT[(1.01±0.20)mm比(1.25±0.17)mm]显著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压晨峰、AASI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1.22,0.51,P均<0.05)。结论:血压晨峰和动态动脉硬化指数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与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肾损害指标间的相关性和预测早期肾损害能力的优劣。方法 选取253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24h PP、PPI、AASI、S-AASI)和早期肾损害指标(mA1b、eGFR)等。分析四种指数与早期肾功能受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四种指数在预测和评估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价值。结果 偏相关分析显示,24h PP、PPI、AASI、S-AASI与mA1b/C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0.448、0.613和0.632,P<0.05);与eGFR呈负相关(r分别为-0.308、-0.254、-0.399和-0.352,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4h PP、PPI、AASI、S-AASI是影响eGFR的相关因素。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ROC曲线下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S-AASI、AASI、24h PP和PPI(AUC分别为0.692、0.686、0.681和0.655),其诊断的准确度均为中等,其中S-AASI灵敏度最高,而PPI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四种动态血压相关动脉硬化指数对EH早期肾脏损伤的预测价值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与脑小血管疾病(SVD)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SVD包括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病变(WML)。根据WML级别分为低级别WML组52例和高级别WML组54例。根据LI数目分为非LI组22例,单发LI组22例,多发LI组62例。根据血压类型分为杓型血压组10例,非杓型血压组96例。结果与低级别WML组比较,高级别WML组夜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h舒张压明显升高(P0.05,P0.01)。多发LI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升高[(135.5±13.5)mm Hg vs(125.6±9.0)mm Hg,(129.1±19.6)mm Hg,(67.0±8.7)mm Hg vs(61.8±5.8)mm Hg,(59.9±7.9)mm Hg,1mm Hg=0.133kPa,P0.05],夜间血压下降幅度较非LI组和单发LI组明显减小[(-3.8±6.9)%vs(3.1±6.5)%,(1.7±8.2)%,P0.01]。非杓型血压组多发LI发生率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62.5%vs 20.0%,P=0.024)。结论中国男性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是SVD的一种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动态血压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老老年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4h收缩压变异性(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SBPV)、24h舒张压变异性(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DBPV)、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AASI)、动态脉压指数(ambulatory pulse pressure index,APPI)等;并对患者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结果与LA 0级比较,1级、2级、3级的24hSBPV、24hDBPV、AASI、APPI增大(P0.05);与LA 1级比较,2级、3级24h-SBPV、24h-DBPV、AASI、APPI增大(P0.05);LA 3级的24h-SBPV、AASI和APPI显著高于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A 0级、1级比较,2级、3级的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和总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V(r=-0.8697,P=0.000)、24hDBPV(r=-0.6709,P=0.002)、AASI(r=-0.8373,P=0.000)、APPI(r=-0.5991,P=0.007)与MMS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LA程度越重,24hSBPV、AASI、APPI越大;24hSBPV、AASI可能作为LA、认知功能下降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血压正常者250例,根据血压诊断标准分为血压正常(正常组)169例和隐性高血压(隐性组)81例,及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50例。监测24 h动态血压。并采用大动脉测量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其反射波;采用PWV测定仪测量颈桡动脉PWV(crPWV)。结果隐性组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舒张压、中心脉压、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末压、增强压、crPWV明显高于正常组,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脉压、LDL-C是crPWV的主要影响因素(β=0.268、β=0.313、β=0.311,P<0.01)。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明显升高,提示动脉弹性下降,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脉压、LDL-C是影响动脉僵硬度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老年人群动态血压参数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年龄≥80岁的老老年人238例,以血压≥160/95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标准,分为高血压组(134例)和对照组(104例),并进行臂-踝脉搏传导速度(baPWV)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用Pearson分析动态血压各参数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baPWV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偶测收缩压,24 h、昼间和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收缩压负荷及舒张压负荷均高于对照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舒张压下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baPWV与偶测血压;24 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昼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是老老年人群动脉僵硬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动脉僵硬度与动态血压、脉压、心率及血压负荷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中,24h动态血压及夜间血压下降幅度与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相关性。方法以96例男性高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均行头颅MRI检查和动态血压监测,并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根据LI的数目,将患者分为无/单发LI组25例和多发LI组71例。结果与无/单发LI组比较,多发LI组患者的夜间平均收缩压明显升高(P=0.01),夜间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组患者的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冠心病史、高血压病程、总蛋白、尿素、肌酐、尿酸、TC、TG、HDL-C、LDL-C、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LI组患者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在高龄高血压患者中,夜间血压异常升高及昼夜节律的异常可能在LI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24h动态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为临床降压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074例患者分为两组,高血压组748例,非高血压组326例。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监测血压,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其他相关指标。结果高血压组降压治疗后24h动态血压水平与非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大部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动态24h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在正常范围,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高血压家族史、吸烟、糖尿病、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病史等人数比率以及体重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组。结论高血压组较非高血压组更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脉压是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应注意适度降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心电图的特点,并结合临床分析,为临床高龄老年高血压防治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入选老年高血压患者214例,按年龄分为两组,A组:高龄老年组(≥80岁)96例;B组:低龄老年组(60~79岁)118例。采用24h动态血压和24h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技术,记录血压和心电图变化,同时采集多次住院病历,观察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控制情况,心律失常以及靶器官损害发生情况。结果高龄老年组的大部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24h动态血压水平两组之间仍有明显差异,高龄老年组心律失常、心脑血管事件次数、糖尿病、体重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等均显著高于低龄老年组。结论与低龄老年组相比,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肾损害明显,其24h动态血压水平与动态心电图改变及肾损害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脉压指数特征及其对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65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按脉压指数水平分层:≤0.400(103例),0.401~0.500(124例),≥0.501(38例),分析高血压患者昼夜及不同脉压指数的动态血压特征及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结果高血压患者夜间脉压较昼间明显降低(P<0.01);脉压指数昼夜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脉压指数增加,高血压患者平均收缩压(24 h、昼间、夜间)、平均脉压(24 h、昼间、夜间)、收缩压最高值、收缩压变异性(24 h、昼间)、夜间收缩压负荷值明显升高;而平均舒张压(24 h、昼间、夜间)、舒张压最低值、昼间舒张压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明显下降(P<0.01)。随脉压指数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P<0.01)。结论脉压指数较脉压更有利于对患者动脉硬化做出准确评估,且对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不同部位及不同外径脑小动脉硬化程度的差异。方法通过回顾性观察38例脑梗死(脑梗死组)及15例对照病例(对照组)脑小动脉的病理变化。两组按小动脉管径大小又分为<50μm、50~100μm及>100μm。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不同外径小动脉硬化指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脑梗死组外径<5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为138.55±76.67,明显高于其他直径(P<0.01),外径>100μm间的小动脉硬化指数为78.07±32.06,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74,F=38.795)。脑梗死组白质中<50μm的小动脉硬化指数为152.86±87.83,明显高于灰质的127.97±64.76(P<0.05,F=13.457)。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小动脉外径越小,硬化程度较高;白质小动脉更易受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节律及晨峰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38例,根据24h动态血压节律分为杓型节律组61例和非杓型节律组77例。另根据血压晨峰情况再分为血压晨峰组79例和非血压晨峰组59例。检测各组微量白蛋白尿(MAU),采用适用于中国人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与非杓型节律组比较,杓型节律组MAU明显降低[(22.67±10.81)mg/L vs(38.92±16.34)mg/L,P<0.01],GFR明显升高[(105.93±16.47)ml/(min·1.73 m2)vs(90.61±10.73)ml/(min·1.73m2),P<0.01]。与非血压晨峰组比较,血压晨峰组MAU明显升高,GFR明显降低(P<0.01)。非杓型血压节律及收缩压晨峰是影响MAU及GF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4h动态血压节律异常及晨峰现象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具有交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弹性功能与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男性患者60例,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分为血压控制良好组(30例)和血压控制不良组(30例)。应用美国DP200M动脉仪进行肱动脉弹性测定,在美国ACL3000plus凝血分析仪上采用比浊法测定vWF。结果血压控制良好组血管弹性指标(系统动脉顺应性、系统动脉阻力、肱动脉扩张性、肱动脉阻力)明显好于血压控制不良组(P<0.05)。血压控制不良组vWF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组(163.57±40.50)%vs(131.27±30.99)%,再发脑梗死比率增高(30.00%vs6.67%),且血压控制良好与否和vWF增高、血管弹性指标的改变呈正相关(OR=5.00,95%CI:1.51~16.56;OR=6.91,95%CI:2.16~22.10)。结论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弹性功能异常,并与vWF的失衡有关。针对性控制血压及进一步控制vWF的失衡对原发性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脉压指数(pulse pressure index,PP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471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计算夜间PPI,按夜间PPI水平分为2组:低水平组(241例)PPI<0.46,高水平组(230例)PPI≥0.46,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肌酐、血钙和血磷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比较2组各指标及夜间PPI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TC、TG、LDL-C、HD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肌酐、血钙、血磷及降压药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显著高于高水平组[(38.47±20.20)nmol/Lvs(34.18±12.78)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低水平组比较,高水平组25羟维生素D3水平缺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夜间PPI与25羟维生素D3和年龄独立相关。结论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中,低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3可能是PPI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