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字差错示例如下(箭头后为正确用字):饱合→饱和,即发性→继发性,纵膈→纵隔,线形、线型→线性,记数→计数,机率→几率,粘膜→黏膜,罗音→哕音,反应→反映,松驰→松弛,观查→观察,图象→图像,心率失常→心律失常,倍受观注→备受观注,愈复期→恢复期,神经未梢→神经末稍,海棉→海绵,服帖→服贴,从新→重新,基因片断→基因片段,辩证论治→辨证论治,电子病例→电子病历,瘀血→淤血,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典》用家兔法检测 2 0 %甘露醇注射液的热原。本文用鲎试剂对甘露醇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检测的可行性探讨。鲎试剂法检测热原已被各国广泛使用 ,但在使用过程中有时发现假阳性反应 ,即非内毒素引起的G因子→活化G因子 激活→ 凝固酶原→凝固酶 激活→ 凝固蛋白原→凝固蛋白→凝胶。且G因子鲎试剂排除了某些药物激活G因子这一旁路的干扰 ,使鲎试剂对内毒素发生反应具有专一性。参照《中国药典》二OOO版二部中的干扰抑制试验原理及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 2 0 %甘露醇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与家兔法进行比较 ,以求探索甘露醇注…  相似文献   

3.
单侧颞浅动静脉顶支吻合治疗大面积头皮撕脱伤一例金心施秋勤蔡庭华患者女,23岁。于1993年5月25日头发被机器卷入,致大面积头皮撕脱伤,伤后四小时送来本院。来院时检查见患者神志清,头皮从右枕→左枕→左顶→左额→右额→右颞→右耳廓上1/5→右颈项发际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国外有研究发现线粒体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和tRNASer基因mt12258C→A突变可能与糖尿病发病有关,但该突变是否与中国人群糖尿病发病相关尚未见报道。调查该突变在中国人家族性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 方法:①实验对象:于2004-08/2006-05从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建立的“中国糖尿病家系库”中选取无亲缘关系的糖尿病家系先证者770例,另外选择同期该研究所收集的无亲缘关系的309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纳入对象均为汉族人,均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合基因直接测序方法检测tRNAGlu基因mt14709T→C和tRNASer基因mt12258C→A突变。③实验评估:收集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①在家族性糖尿病组中发现9例(1.17%)mt14709T→C突变,在正常对照组中发现5例(1.62%),两组间mt14709T→C突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348,P =0.56)。两组均未发现mt12258C→A突变。②家族糖尿病组中mt14709T→C突变携带者和非携带者之间临床特点(年龄、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线粒体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和mt12258C→A突变可能均不是中国人线粒体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原因,其中tRNAGlu基因mt14709T→C突变是中国人线粒体的一种基因多态。  相似文献   

5.
细胞色素P4502D6 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机体解毒系统多态性在帕金森病(PD)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以阐明PD遗传易感性的实质。方法选择PD病人100例和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正常人100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等技术检测细胞色素P45O2D6(CYP2D6)基因的A、B两种引起酶活性缺乏的突变率和C188→T、G4268→C及C2938→T三种引起酶活性降低的多态性频率。结果结果发现PD病人CYP2D6基因A、B突变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它们的危险度均在2倍以上;而且,PD病人CYP2D6基因的C188→T、G4268→C和C2938→T的频率也较正常对照组高,尤其是具有C2938→T等位基因者患PD的危险度提高了2.58倍。结论PD病人CYP2D6酶活性缺乏和降低的基因突变率均高于正常人,提示解毒酶CYP2D6缺陷与PD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迷走神经→延髓内脏带(MVZ)→杏仁中央核的儿茶酚胺能通路是否参与了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抑制癫痫的调节;是否存在由迷走神经→延髓内脏带→海马的直接投射参与抑痫。方法 将逆行追踪剂WGA—HRP注入大鼠—侧杏仁中央核或腹侧海马,48h后,给予迷走神经刺激,观察MVZ内WGA—HRP逆行标记的细胞、Fos蛋白、TH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杏仁核注射组大鼠MVZ内可见HPR/Fos/TH二重标记的细胞;海马注射组MVZ内未见HRP逆标神经元,但HRP逆行标记与Fos阳性双重标记细胞出现存隔区和下丘脑室旁该。结论 提示迷走神经→延髓内脏带→杏仁中央核的投射通路直接参与VNS抑痫过程,而且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有关;迷走神经→延髓内脏带→隔区、下丘脑室旁核中继至海马的间接通路也参与了抑痫。  相似文献   

7.
由应用电脑打字到二进制的数字化排版印刷→期刊网站→平面电子期刊→多媒体电子杂志→行业网站→行业网站群,短短十几年的时间,IT技术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 如今的编辑,早已遗忘了古老的铅字排版,当采集语言就可以同步转化为精美的文章在时空中任意的屏幕上传播时,信息的来源早已远远地超过了纸载体的限制。 CRTER纸媒体杂志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从2000年追到2007年,CRTER的编者们学着赶着跑着,终于以多媒体的手段网站群的身份跻身于浩瀚的互联网世界中…… CRTER网站群,犹如IT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而这浪花的实质构架该是什么?根据IT界的定义,它是一个由统一规划建设的若干个能够相互共享信息,并按照一定的隶属关系组织在一起,既可以统一管理,又可以独立管理且自成体系的网站集合。 在这一概念下,CRTER将8年时间构筑的12个中文域名、3个英文域名的15个网站整合为一个集合群体,取名为“CRTER网站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颞叶癫痫放电在颅内外的传播方式。方法对无法通过无创手段定侧、定位而高度怀疑为难治性颞叶癫痫的病人行双颞钻孔颅内电极植入术,同步记录10-20头皮脑电和双侧蝶骨电极。对最终确诊的颞叶癫痫病人,分析其同步记录脑电图,测量颅内癫痫起源传播到颅内外各个电极点的时间间隔。研究发作期放电的颅内外传播方式。结果颞下、海马、颞极和颞叶外侧各部位起源的癫痫在颅内外传播有各自的方式:①颞下→对侧海马或颞下→同侧蝶骨→对侧蝶骨→同侧前或中颞头皮→对侧前或中颞头皮;②海马→同侧蝶骨→对侧海马或颞下→对侧蝶骨→同侧前或中颞头皮→对侧前或中颞头皮;③颞极→对侧海马或颞下→同侧蝶骨→同侧前或中颞头皮→对侧蝶骨→对侧前或中颞头皮;④颞叶外侧→同侧中颞头皮→同侧蝶骨→对侧前颞或颞下→对侧蝶骨→对侧前或中颞头皮。结论了解各部位颞叶癫痫放电的颅内外传播顺序有助于癫痫灶的定侧、定位。  相似文献   

9.
建立经鼠视神经孔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物模型,并间隔48、96小时次注血,以探讨其致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特点。结果发现注血后基底池多量积血。3次注血的第2天,颅底动脉内皮细胞肿胀,胞浆出现空泡,有的内皮下基质增多,平滑肌细胞菜,不规则圆形或多角状突起,血管外膜炎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0.
两次注血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犬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两次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大的动物模型,两次注血间隔48小时,两次注血后立即取脑见大量的血液沉积在脑底大血管周围;于第一次注血前与第二次注血后的第五天行椎动脉造影证实DCVS的发生率为100%,其中60%重度痉挛;33.3%中度痉挛;6.7%轻度痉挛。电镜观察证实痉挛动脉管壁各层均存在形态学改变。本实验提示两次注血,致DCVS是一个恒定、可靠、发生率高、操作简便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犬SHA后CVS血浆,CSF中NPY,ANP含量动态变化及巴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方法 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犬SAH后血浆,CSF中神经肽Y,心钠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 单纯注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血浆,CSF中NPY,ANP含量较注血前及同期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单纯性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NPY含量开始升高,CSF中ANP含量亦在注血后30min升高,血浆ANP含量则在第2d开始升高,至第7d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温岭散发性帕金森病(PD)线粒体DNA(mtNDA)基因突变与国人散发性PD相关性.方法 对88例散发性PD患者和60例正常健康人的基因位点G1719A、G4580A、C7028T进行扩增,将其异常结果进行基因测序,确定基因突变发生位点.结果 在PD患者G1719A附近有4例1711(G→A)1738(A→G),3例1738(A→G),1例1664(G→A)突变;在G4580A附近有1例4476(A→G),1例4638(A→G),1例4651(→T)突变;在C7028T附近有1例6984(C→T),1例6979( G→C) 6984(C→T),3例7083(C→),4例6963(G→A),1例6910(C→A)突变,共发现11种突变类型,对照组无发现突变位点.结论 散发性PD患者存在线粒体基因位点突变,预示线粒体基因突变参与了P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丹参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兔枕大池2次注血法制作实验性兔SAH模型,放免法测定SAH后2d、4d、7d时的血及脑脊液中的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于第2次注血后30min从耳缘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后1次/d(2ml/kg),至第7d,测定时间点同上。结果丹参组在第2次注血后血浆及脑脊液中ET含量较对照组高,较单纯注血组低,而CGRP较对照组低,较单纯注血组高。结论丹参可以通过抑制CT升高和CGRP降低达到防止SAH后CVS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观疗法治疗酒依赖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测试了12例酒依赖患者,并与全国常模对照,应用集中内观治疗。结果 成功7例,失效5例。 结论 内观治疗是一种对酒依赖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部分性癫是一组临床综合征 ,预后良好 ,包括良性罗兰多区癫、儿童良性枕叶癫以及最近被报道的良性额叶癫。近年来 ,已有学者注意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现将我中心有关的资料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 1 2例 ,其中男 8例 ,女 4例。发病年龄在 1 5岁至 1 3岁之间 ,平均 7 1岁。均符合良性部分性癫的诊断标准 ,随诊时间 3~ 5年。病程中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观察放电部位的迁移 ,结果示枕区→罗兰多区 3例 ,额区→罗兰多区 1例 ,额区→枕区 2例 ,枕区→额区 2例 ,罗兰多区→枕区→罗兰多区 1例 ,额区→枕区→额区 1例 ,枕区→罗…  相似文献   

16.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脑出血、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用方法.术后血肿腔注药是彻底清除血肿的重要措施。我们使用三通阀做连接物,使注药、闭管、引流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体的第I相解毒系统障碍与帕金森病(PD)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选择PD病人100例和正常人100名,利用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PCRRFLP技术,检测细胞色素P4502D6(CYP2D6)基因的突变。比较PD病人与正常人之间多态性频率的差异。结果XbaIRFLP分析可见PD病人组44kb等位基因频率,以及44kb/44kb纯合子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在病人组A、B、C188→T、C4268→C、C2938→T点突变频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使患PD的危险性提高,危险度达20倍左右。结论解毒酶CYP2D6基因突变增加患PD的危险性。这提示解毒酶缺陷可能是PD遗传易患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内观治疗(naikan therapy)是日本学者吉本伊信于1937年开创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也被称为自我观察法。内观疗法的最常用方法是集中内观疗法。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保护性的治疗构造和技法,对于自我比较脆弱的患者也能给予关怀式的心理援助,是一种能让人进行深刻自我洞察的心理疗法。笔者就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修时实施内观治疗的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摘要:B→O血型改造在平战时紧急条件下的输血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章扬培教授课题组利用基因工程,成功实现了B型血向O型血的转变,从而使国内的血型改造研究获得重大突破。为实现B→O血型改造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研制了一套B→O血型改造装置,实现了B→O血型改造工艺的自动化,将单次血型改造时间缩短到了手工操作的1/4,并且实现了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密闭性,在使用一次性无菌管路耗材的情况下,从外部条件上满足了B→O血型改造结果用于临床的要求,为B→O血型改造在临床上的广泛推广奠定了基础。文章重点介绍了B→O血型改造装置控制系统的研制情况,包括软件及硬件系统的设计。该控制系统为B→O血型改造过程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途径。 关键词:B→O血型改造;控制系统;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体的第Ⅰ相解毒系统障碍与帕金森病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PD病人100例和正常人100名,利用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PCR-RFLP技术,检测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的突变。比较PD病人与正常人之间多态性频率的差异。结果 XbaIRFLP分析可见PD病人组44kb等位基因频率,以及44kb/44kb纯合子的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且在病人组,A,B,C188→T,C42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