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参照国际临床指南制订标准,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结合循证医学原理,在古今文献回顾分析、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成药系统综述、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咨询等系统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证候特点、辨证用药规律等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并经讨论制定。《指南》旨在规范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诊疗,促进中医诊治稳定型心绞痛水平的提高,以期为从事冠心病防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急腹症临床诊疗规范化问题和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传承问题,提出基于不完备知识库的关联规则挖掘(AMIE)+随机游走的诊疗推理算法,通过推荐病例的个性化诊疗方案,为基层医生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方法 采集中西医结合诊疗急腹症的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和临床诊疗指南文本数据,完成知识抽取任务,构建基于Neo4j的急腹症知识图谱。在基于本体规则推理的基础上,使用基于相似证候的规则推理扩展证候推荐结果中Jaccard相似度大于阈值的证候组合;使用语义路径覆盖算法计算症状节点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将症状节点分为10类,扩展同一类别的症状节点,并使用随机游走算法搜索证候连通的症状节点,扩展证候与症状节点的连接规则,以实现AMIE+随机游走的知识推理。结果 急腹症知识图谱包括1 320个节点和2 464个关系,根据知识推理的链接预测评价指标,对比3种算法在急腹症辅助诊疗应用上的推理结果;AMIE+随机游走算法通过扩展相似证候连接规则和证候-症状的连接规则来补全知识图谱,相较于基于本体规则的知识推理算法,其曲线下面积(AUC)高出15.18%,其精确度高出30.36%,实现了更准确有效的知识推理。结论 该研究运用知识图谱技术将急腹症的中西医诊断和疗法用药进行可视化,辅助基层临床医生直观查看诊疗过程和数据关系。提出的诊疗推理算法实现了在“病-证-诊-治-方”层面上的个性化诊疗方案推荐,能够辅助基层医生进行疾病诊疗和临床决策,有助于名老中医诊疗经验和临床指南的知识共享及推广应用,提高基层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中西医结合急腹症诊疗过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知识图谱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搜索技术的结合越来越广,成为了近年知识服务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目前知识图谱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可视化分析,尚无能够支持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和知识服务领域的中医知识图谱。本研究使用了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伤寒论》桂枝汤类方的小型知识图谱,可以实现对桂枝汤类方的证、方、药的可视化分析以及检索等功能。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为今后将中医类知识图谱与深度学习技术相结合应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尝试用知识图谱的技术将名老中医医案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予以形象的表现,用可视化的方式剖析中医医案中蕴含的名老中医诊疗经验。方法:基于中医药行业术语规范标准将文本形式的医案转换为符合图谱要求的结构化数据;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定义图谱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XML的三层模型实现系统架构;采用ECharts作为可视化工具,将中医医案知识结构化、层次化的关联予以呈现。结论:通过知识图谱将"平面化"的中医医案进行"多维度"呈现,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临床病案中所包含的疾病、证型、治法、处方、药物之间的关系,并基于知识图谱进行渐进式的学术思想发现,可为更好地研究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和临床知识总结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名老中医诊疗冠心病心绞痛临证经验,发现其中隐性知识,对提升冠心病心绞痛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数据挖掘技术运用现状、在传承名老中医诊疗经验中的运用、存在问题、措施及展望4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由专业人员规范数据,引入全新数据挖掘方式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等方式进行数据挖掘,为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梳理现有文献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病-证-治-方-药”知识框架和概念逻辑关系,构建中医药治疗DPN的知识图谱,促进中医药治疗DPN的文献中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 以中国知网中有关中医药治疗DPN的文献为主要数据来源,通过人工标引构建中医相关概念和实体,并建立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Python 3.7处理形成结构化数据,并基于Neo4j 3.5.34图数据库构建知识图谱。结果 该知识图谱在模式层定义了方剂、中药、证型等12种节点标签,以及包含、对应、选择、组成这4种关系类型,形成了具备中医诊疗逻辑的知识图谱,可支持中医药治疗DPN证候要素、证候类型、治法等节点及各节点之间关系的查询与发现。结论 该研究基于文献数据探索性构建了中医药治疗DPN的知识图谱,汇聚了中医药治疗DPN的多种方式,包括内治法及外治法等,并从证素分析、证型组成至治法选择形成了辨证分型治疗DPN的全链条知识结构,可为文献数据服务于临床、科研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可为中医文献知识可视化、中医药知识服务智能化、中医标准化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名老中医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设计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并进行应用。方法 首先,设计深度学习和正则表达式相结合的医案文本实体抽取方法,对非结构化医案文本的疾病、症状、病机和中药实体进行自动抽取;其次,定义实体关系,利用HAN方法计算实体之间的相关性,形成“实体-关系-实体”三元组;最后,利用图数据库Neo4j进行知识存储、Gephi进行可视化展示并在名老中医诊治肺癌医案上进行应用验证。结果 知识抽取模型对医案实体抽取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别为88.49%、90.02%、89.25%,各指标优于对比方法;通过实体相关性计算共提取了1077条三元组,并成功构建了知识图谱,能够反映名老中医诊治肺癌“病-症-机-药”之间的关系。结论 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名老中医临床医案文本知识的抽取、组织和表达问题,实现了从医案文本到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过程,相关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以为名老中医诊疗知识图谱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设计、构建《伤寒论》知识图谱,梳理古籍文字的逻辑关系并可视化展示,深入挖掘隐性知识,充分利用潜在价值。方法 首先探讨知识图谱的基础理论与构建技术;其次采用人工标引的方法提取《伤寒论》中语义实体,梳理语义关系,利用Python处理所形成的逻辑数据,并基于Neo4j构建知识图谱,将古籍条文以“病脉证并治”的形式储存和展示。结果 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定义了病证、证候表现、脉象等12种语义类型,形成13种语义关系及其约束规则;数据层从《伤寒论》中共提取3731个节点和5416条连边;构建出具有中医诊疗逻辑的知识图谱,可形成病-证、方-证、方-药等关系网络,实现逻辑推理和智能问答应用。结论 改进了以往中医药知识图谱结构欠缺逻辑的不足,为《伤寒论》服务于中医临床、科研与教学等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此即未来中医古籍知识可视化、中医药知识服务智能化以及方药推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雏形。  相似文献   

9.
1992年~2007年,笔者辨证治疗冠心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绞痛,心电图ST段、T波改变。参照美国心脏病学院(ACL)制定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1999年)》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2000年制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1990年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基于方剂数据集的知识图谱,以系统性地展示方剂实体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首先建立方剂数据处理与知识图谱构建的规范化流程,获取方剂数据集,然后在4种常用命名实体识别模型中遴选最优模型进行实体抽取,最后利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知识图谱。结果:最终遴选出基于Transformer的双向编码模型-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BERT-BiLSTM-CRF)模型,从数据集中抽取出症状、中西医病名、中医证候等医学实体,平均F1值达90.55%,形成了规范的方剂数据集并构建了方剂知识图谱。结论:利用本文方法抽取出的医学实体为中医药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系统性展示方剂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可靠数据基础。所建立的方剂知识图谱实现了中药方剂的知识检索,不仅有助于发现方剂数据中的潜在知识与内在关系,而且为中医药领域的信息整合和知识发现提供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丁华永  彭华毅  林绥 《中草药》2018,49(4):847-852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麝香保心丸中26种无机元素(Li、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麝香保心丸样品以浓硝酸为消解试剂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26种无机元素的量。结果待检测的26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4,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10~2.987μg/L,定量限在0.035~10.000μg/L,回收率在79.88%~105.76%,RSD≤4.55%。测定的12批样品中Ca、Mg、Na、Fe量较高,均超过1.000 mg/g;Mn、Cu、Zn、Al、Ga量也相对较高,而Sb、Hg、Tl、Bi量相对较低,均在0.050μg/g以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麝香保心丸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ICP-MS法分析九味熄风颗粒中25种重金属及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娟  张海弢  杨素德  李家春  黄文哲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21):3185-3189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九味熄风颗粒中25种重金属及微量元素(Li、Mg、Cd、Sn、Al、Mn、Fe、Ti、V、Co、Zn、Ga、Cr、Ni、Tl、Pb、Cu、As、Be、B、Sb、Ba、Sr、Hg、Bi)的测定方法。方法九味熄风颗粒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进行测定。结果检测的25种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2,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9~16.051μg/L,回收率在70.75%~107.66%,RSD≤6.44%。测定的6批样品中Cr、Sn、Hg、Pb均未检出,Tl、Cd、As、Cu的量均较低或未检出,Cd≤0.011μg/g,Cu≤0.373μg/g,Tl≤0.021μg/g,As≤0.571μ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九味熄风颗粒中重金属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蜂蜜炼制前后黄酮类成分种类和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辅料蜂蜜炼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变化。方法参考《中药药剂学》,对不同来源的6种蜂蜜进行炼制。供试品经固相萃取法富集黄酮类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HPLC-TQ-MS)法测定,Thermo Accucore RP-MS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柱温30℃。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扫描分析。结果蜂蜜中共检测到12种黄酮类成分,包括黄酮苷元、二氢黄酮苷元和异黄酮苷元。黄酮苷元有8种:槲皮素、桑黄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芹菜素、汉黄芩素、高良姜素和白杨素;二氢黄酮苷元有3种:短叶松素、柚皮素和乔松素;异黄酮苷元染料木素。不同蜜源蜂蜜所含黄酮类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6个蜂蜜样品炼制后,都发现了蜂蜜中没有报道过的芦丁和芸香柚皮苷,12种检测到的蜂蜜黄酮类成分在炼制后其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椴树蜜的槲皮素、桑黄素、木犀草素、山柰酚、芹菜素、汉黄芩素、乔松素和白杨素量均有增加,短叶松素、柚皮素和高良姜素量没增加反而还有下降的;洋槐蜜中除芹菜素量增加不明显外,其余均有所增加,尤其是槲皮素和桑黄素增加的较为明显;百花蜜和枣花蜜12种黄酮类成分量均显著增加。结论炼制可造成蜂蜜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康玉  刘先华  王斌 《中草药》2018,49(14):3292-3297
目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建立桂枝茯苓胶囊(GFC)中29种无机元素(Li、Be、B、Na、Mg、Al、Ca、Ti、V、Cr、Mn、Fe、Co、Ni、Cu、Zn、Ga、As、Se、Sr、Mo、Cd、Sn、Sb、Ba、Hg、Tl、Pb、Bi)的测定方法。方法 GFC样品以浓硝酸为消解试剂经微波消解后,以Ge、In元素为内标,以灌木枝叶标准物质作为质控标准物质,采用ICP-MS法测定其中29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待检测的29种无机元素在各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12~4.105μg/L,定量限在0.045~14.500μg/L,平均加样回收率在79.88%~105.76%,RSD≤4.55%。测定的12批样品中Ca、Na、Mg含量较高,均超过300μg/g;Fe、Mn、Sr含量也相对较高,而有害元素Be、As、Cd、Sb、Hg、Tl、Bi含量相对较低,均在0.030μg/g以下。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适用于GFC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赵一懿  郭洪祝  傅欣彤  陈有根 《中草药》2017,48(10):1991-1997
目的建立银杏叶制剂中25种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剂型银杏叶制剂中无机元素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25种无机元素量,绘制无机元素指纹谱图,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25种无机元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50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值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1.35%~108.86%,RSD在0.05%~4.45%。银杏叶制剂中检测了25种无机元素量,并绘制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发现其谱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银杏叶片中元素Hg、Al、Cr的量较高,有害无机元素的量超标应引起关注。结论通过无机元素在银杏叶制剂中的组成分布及其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为银杏叶制剂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leteness, Qigong is described as a method uniting external and internal paths to insight, and this can be perceived while practicing it. The common principle which we approach in every Qigong exercise is named the Dao. In quantum physics, there are also phenomena showing an underlying unity: entanglement of atomic systems.  相似文献   

17.
正As known,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QC)and quality assessment(QA)in the produc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is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Some of the well-known analysis methods,such as IR,UV,HPLC,NMR GC-MS,and LC-MS have been applied 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QC of CMMs and have gained significantimpact and advancement in modern analytical fields.In fact,the variables of CMM quality are caused by intrinsic and  相似文献   

18.
In 2002, an already available shock wave device was modified according to my suggestions to enable its use for the st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Since then, the device has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ore than 1 000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正The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a journal with an international scope(ISSN 1672-3597,CN 31-1908/R,Bimonthly),is embodied by‘Springer Verlag'Database,Index Copernicus(IC)and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 and Citations Data(CSTPCD).You can search full text on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672-359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三黄泻心汤(Sanhuang Xiexin Decoction,SXD)中13种指标成分(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探索SXD煎煮过程中成分动态变化和分布规律,揭示SXD复合分散体系的制剂特征。方法 按照SXD传统煎煮方法制备煎液,建立样品中13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同时测定方法,检测各指标成分在汤剂、离心上清液、离心沉积物中的含量;进一步地,分别制备浸泡结束、刚沸腾以及煎煮不同时间后的样品进行测定,绘制SXD煎煮过程中13种指标成分动态变化和分布规律图,分析煎煮过程中各成分在汤剂、离心上清液和离心沉积物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SXD煎液中,含量最高的指标成分为黄芩苷(15.496 mg/g),其次为小檗碱(3.048 mg/g),含量最低的指标成分为大黄素甲醚(0.046 mg/g);离心沉积物中黄连碱、小檗碱含量分别为离心上清液的4.13、3.44倍,离心上清液中黄芩苷、汉黄芩苷、芦荟大黄素含量分别为离心沉积物的2.04、2.76、1.33倍;煎煮过程中,自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