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改变我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救治现状,国内以广州军区总医院及上海胸科医院为首,相继成立了基于胸痛中心的STEMI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嘉定区中心医院自2016年5月12日成立嘉定区胸痛中心,截止2018年4月30日共收治了9 002例胸痛患者,其中STEMI患者363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203例。通过医疗资源整合、建立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及优化院内胸痛救治流程,有效缩短了患者门-球(Door to Balloon,D2B)时间,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总结胸痛中心5年建设主要做法和体会,分析胸痛中心建设意义、重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在胸痛中心基础上建立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管理持续改进机制对胸痛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某三甲综合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管理中持续改进的具体作法,选取急诊PCI的STEMI患者,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结果:胸痛中心管理持续改进后,急诊PCI的STEMI患者的首份心电图时间、首份心电图至其确诊时间、肌钙蛋白获得时间、D-to-B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平均住院日都明显缩短,院内死亡率降低,远程传输心电比例提升。结论: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管理中,通过不断持续质量改进,强化了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提高了时间管理和质量意识,提升了胸痛患者救治效率,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胸痛中心规范建设通过认证前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总结基层胸痛中心建设和区域协同救治策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20年8月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原东莞市常平医院)基层胸痛中心认证通过前后诊治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前的156例患者纳入A组,胸痛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联合体外心肺复苏及心脏介入应用于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难点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我院胸痛中心开展的ECPR共47例临床资料及院内生存率,观察胸痛中心相关指标结果。结果 ACS院内死亡率及STEMI院内死亡率总体下降,ECPR院内生存率整体稳定35%以上。结论 以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联合ECPR及心脏介入治疗,能加强团队协同性,提高抢救效率,从而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率,降低ACS及STEMI院内死亡率,对促进患者安全及改善胸痛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医院于2020年9月开展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活动,实施搭建心电网络平台、增设胸痛专科门诊、召开联席会议、丰富胸痛知识宣教方式等措施,将2020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113例STEMI患者设为持续改进前的对照组,将2021年同期收治的128例STEMI患者设为持续改进后的观察组,对比两组STEMI患者救治的质控指标和经济学指标。结果:持续改进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远程心电图传输比例和绕行急诊比例有所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首份心电图至确诊时间、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胸痛中心持续改进机制进一步缩短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时间,为患者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层胸痛中心的建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意义,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东莞市常平医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临床路径进行救治,观察组给予基层胸痛中心绿色通道进行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冠脉造影及PCI手术情况、出院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及院内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正常率及PCI手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胸痛中心的建立可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痛中心管理模式与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救治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云南省急救中心收治的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胸痛中心管理模式进行急救的522例为观察组,实施急诊绿色通道进行急救的32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院前、院内急救相关指标、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胸痛中心(CPC)模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医院行CPC模式PCI救治的65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于医院行常规诊疗流程PCI救治的65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救治效果、心电图完成时间、从接诊至导管室时间、从接诊至PCI时间及住院时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心肌酶谱回落率高于对照组,院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完成时间、从接诊至导管室时间、从接诊至PCI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因心血管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C模式PCI救治有利于提高STEMI患者的救治效果,缩短从接诊至PCI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而总体的救治水平还很不尽人意.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危险,准确筛查出肺栓塞、主动脉夹层以及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减少误诊、漏诊及过度治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建立胸痛中心势在必行,它对增强医生对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院从2010年始开始建设胸痛中心,按照可实践、可推广和可评估的要求,边设计、边研究、边实践,依托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导联心电、血压等生命监测信息远程实时传输系统,于2011年3月27日率先在国内建立了规范化的胸痛中心,除了不断优化院内诊治流程外,更注重院前救治和社区医疗急救网络的建设,在短短的半年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心血管疾病有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胸痛中心的建立是为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和规范化流程。在当前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下,利用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开展远程医疗,解决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促使三级医院与120急救中心、社区医生获得有效连通,使胸痛患者得到更及时、更高水平的专业救治,实现院前、院内、院后患者救治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从而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干预,最大限度地减少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某三甲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过程,以期为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该院从组织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技术开展等方面加强管理,并将相关医疗资源进行整合。结果:通过多学科密切协作,以及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优化了救治流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化学融合”。结论:通过高级卒中中心的建设,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卒中救治能力,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若干问题,以优化胸痛诊治流程,减少胸痛确诊时间,缩短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抢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方法:通过集中授课,分部门培训,现场演练,进修学习和经验总结组建优良规范化胸痛中心护理队伍。结果:各部门护理分工明确,操作熟练,缩短流程时间。结论: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中,训练有素的优良护理队伍在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危重胸痛病人的救治,时间就是生命。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与长宁区、市急救中心紧密合作,从急救120、社区医生、胸痛中心、居民等维度,通过流程标准化、工作信息化、救治协同化、宣教社区化建设,建立了"社区—胸科"一体化的社区联动救治模式,缩短了从病人发生胸痛或前兆到首次医疗接触的时间,提升了救治效果。建议要进一步优化胸痛中心布局,减少基层转诊延误时间,优化信息化快速反应力,提升自我保健判断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创建省级救治中心的策略。方法:在创建省级胸痛、创伤、卒中救治中心的活动中,积极运用PDCA循环法,构建、完善了区域急救网络运行实践,优化了救治流程。结果: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明显好转,我院胸痛、创伤、卒中中心顺利通过省卫健委的现场评审,被正式确认为江苏省级三大救治中心。结论:省级救治中心的创建工作是个系统、综合的工程,PDCA循环法在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始于2016年3月的苏州健康市民"531"行动计划,明显加速了苏州地区各级医院创伤中心及其区域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笔者详细介绍苏州地区历时5年创伤中心和区域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历程、经验和存在问题,为尚未建成或正在建设创伤中心同道提供参考资料,试图在急诊医学这一平台完善创伤中心及其体系建设,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创伤中...  相似文献   

17.
优化医院急诊抢救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当前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以胸痛中心建设为例,通过完善急诊建设体系,以规范的制度流程为保障,以前沿的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整合后的区域急救网络为目标,对接院前急救系统,对急危重症进行快速分诊分流,优化绿色救治通道,提升了急危重症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胸痛中心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心绞痛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接诊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从2022年1—6月接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按照性别、年龄(性别相同,年龄加减2岁)1∶1匹配对照组的原则选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护理小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各项救治措施的建立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以及完成院内专科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0,P=0.111)。观察组患者纠纷事件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14.29%(5/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5,P=0.426)。结论 与胸痛中心常规护理流程相比,胸痛中心护理小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痛中心建设对胸痛患者诊疗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急诊科4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实验组,患者经绿色通道收入急诊胸痛中心救治,早期予以心电图、心梗三项等检查,快速识别胸痛类型,做出正确处理,并在短时间内转患者入专科治疗。另择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41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对照组,患者依照急诊科一般流程救治。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检验时间与分诊时间,统计患者救治成功率,评价预后。结果:实验组胸痛中心ST段抬高型心梗平均检查时间(18.3±1.5)min,平均分诊时间(27.1±1.8)min,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ST段抬高型心梗救治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44%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胸痛疾病因素中,冠心病相关心源性疾病构成比较高。急诊胸痛中心能够快速识别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大提高本病临床诊断效率,缩短诊疗时间,对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建设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就诊胸痛中心(CPC)的患者进行病因调查,并评估CPC建设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的影响。方法调查2017年7月—2018年6月因胸痛在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胸痛中心诊治并在国家胸痛中心(CCPC)登记的2 958例患者,分析胸痛患者病因,其中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定义为胸痛中心组。另外,从病案系统检索胸痛中心建立前2016年7月—17年6月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136例定义为非胸痛中心组。比较胸痛中心建设前后STEMI患者再灌注时间差异。结果 2017年7月—2018年6月,因胸痛就诊胸痛中心的患者共2 958例,其中STEMI 210例(7. 10%),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 209例(7. 07%),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264例(8. 92%),非急性冠脉综合症(ACS)心源性胸痛963例(32. 56%),主动脉夹层16例(0. 154%),急性肺栓塞6例(0. 20%),其他非心源性胸痛1 185例(40. 06%),放弃诊疗原因不明40例(1. 35%),诊断中21例(0. 71%)及其他44例(1. 49%)。在210例STEMI患者中有158例(75. 24%)接受了急诊PCI术。胸痛中心组较非胸痛中心组明显缩短进门-球囊(D2B)时间(74±56 vs 92±69 min,P <0. 05)。结论胸痛中心就诊患者中STEMI占7. 10%,NSTEMI占7. 07%以及UAP占8. 92%;胸痛中心模式能显著缩短STEMI患者D2B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