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预后差。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ICC的唯一有效手段。淋巴结转移(LNM)作为影响ICC患者手术预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已有多数指南建议在ICC根治性切除术中常规行淋巴结清扫(LND)。然而,关于ICC根治性切除术中LND的范围及其对患者预后的价值,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故笔者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对ICC根治性切除术中LND所存在的争议及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I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诱因尚不明确,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是其常用诊断方法,术后病理是诊断金标准。ICC总体治疗效果并不让人满意,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是该疾病的治疗难点。本文就ICC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远期预后差。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ICC的唯一有效手段。而近年来,随着对ICC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分期、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等外科治疗策略也在发生着转变。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最新研究进展,针对ICC的外科手术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的肝脏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由于缺乏针对性的筛查手段和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大多数ICC明确诊断时已经是晚期,给ICC的治疗带来巨大困难。目前,根治性手术切除仍是治疗ICC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一些不可手术切除或只能行R1切除、淋巴结转移阳性的ICC,经动脉化疗栓塞、局部消融、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累及下腔静脉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治疗的多学科团队(multi disciplinary team,MDT)讨论。方法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于2020年9月诊治的1例疑难I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ICC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治疗决策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该患者初步诊断为肝恶性肿瘤,侵及右侧肾上腺及下腔静脉,经MDT讨论后决定行手术治疗。该患者成功实施了肝肿瘤联合右侧肾上腺和部分下腔静脉根治切除及血管重建,手术时间300 min,术中出血约600 mL。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符合ICC诊断,下腔静脉和肾上腺可见癌组织累及。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于术后2周出院,已获访半年,规律行以吉西他滨为基础联合铂类的化疗方案6期,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ICC起病隐匿,侵袭性强,初步诊断可依据影像学检查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测确定;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经MDT讨论制定包括手术策略、局部治疗及全身治疗的综合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病。该病可引起胆道梗阻及胆汁淤积,继而增加结石的发生率,而机械梗阻及反复炎症刺激将加重胆道梗阻,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胆管炎、肝萎缩、肝硬化等,甚至诱发胆管癌变。肝内胆管癌(ICC)是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有着恶性程度高、手术根治率低、术后复发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因此也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ICC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众多研究表明,肝胆管结石是ICC的高危因素之一,在结石长期的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下,胆管上皮沿着增生修复、不典型性增生、癌前病变的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演变成ICC。因此,根据致病因素与结石相关程度将ICC分为结石性肝内胆管癌(HICC)和非结石性肝内胆管癌(NHICC)。外科手术仍是ICC的主要治疗方式,早期根治性肝切除术可有效提高ICC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预后。作为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地区,近年来HICC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随之攀升,因而针对HICC的综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HICC为中心,归纳出HICC与NHICC的围手术期处理要点差异,以期为HICC患者在整个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内提供个体化、精准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式,从而达到提高诊断率、精准治疗、加速康复、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内胆管癌(primary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指起源于二级及以上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肝脏原发恶性肿瘤5%~30%[1]。ICC在浸润方式和肉眼形态上与肝外胆管细胞癌相近,但在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上又明显不同于肝外胆管细胞癌。本病症状隐匿、早期即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回顾性对我院2005-2010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细胞癌13例术前漏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患者的预后差异,分析影响I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92例I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53例)和非手术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并分析影响ICC患者生存时间因素。结果:手术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同期非手术组患者(60.35%vs.28.21%、39.66%vs.7.69%、17.24%vs.0,均P0.05),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非手术组患者(24个月vs.9个月,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I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ICC对患者预后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对ICC患者应该尽可能采取手术治疗措施以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及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ICC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1例"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对四川省肿瘤医院于2017年5月收治的1例"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患者进行诊断、围手术期处理以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实现肝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结果患者因"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就诊,门诊误诊为"肝门胆管癌"并收治入院,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修正诊断为"肝细胞癌伴胆总管癌栓"。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认为,肝癌伴胆管癌栓虽是肝癌的晚期表现,但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建议积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治疗计划及方案包括:首先对患者进行经皮肝穿刺右侧胆道引流;待胆道引流1个月、肝功能恢复后进行肝癌切除联合胆总管及癌栓切除。该患者成功实施胆道引流以及手术切除,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可,随访半年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多学科诊疗模式不但可减少"梗阻性黄疸伴肝门胆管占位"的误诊,同时可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ICC患者肝内胆管组织(肿瘤组)和30例肝内胆管结石仅合并慢性炎症患者肝内胆管组织(炎症组)及3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正常组)中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肿瘤组、炎症组、正常组中、TGF-β1与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呈依次降低,而caspase-3的阳性表达呈率依次升高(均P0.05);在ICC组织中,TGF-β1与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917,P0.01),且两者与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890,P0.01;r=-0.894,P0.01)。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均为肝内胆管结石相关ICC预后的独影响因素(均P0.05),TGF-β1与survivin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各自的阴性表达患者(χ~2=13.192,P=0.001;χ~2=10.536,P=0.002),而caspase-3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其阴性表达患者(χ~2=5.469,P=0.023)。结论:TGF-β1、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肝内胆管结石相关ICC组织中表达异常,三者可能共同参与了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高度恶性的肝脏肿瘤,侵袭性极强,预后极差。ICC起源于胆管,位于肝脏,既属于原发性肝癌,又可属于胆管癌,归类不明确,病理分型仍存在争议性。ICC高危因素众多,但诱导发生机制尚不明确。ICC早期症状常无特异性,也无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增强CT和MRI是最主要的评估方式...  相似文献   

12.
肝内胆管癌(ICC)具有恶性程度高,发现晚,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润及肝内播散等特点,导致患者预后较差。根治性手术仍然是目前唯一可以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式,但存在根治性切除率低、术后容易复发等诸多难题以及肝切除范围和切缘宽度确定、淋巴结清扫与否等诸多争议。辅助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放化疗尚无规范、有效的方案,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正处于临床探索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发现ICC在基因突变、信号传导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上展现出高度的异质性。笔者从ICC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点的异质性出发,结合ICC治疗策略和新的综合治疗理念,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癌(ICC)是源于二级及以上胆管上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其不良的预后源于对其发病机制认识不足、早期诊断方法匮乏和治疗手段有限。对ICC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有助于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本研究旨在探讨促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ICC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意义及其与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ICC患者手术标本(I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30例正常肝内胆管组织标本中HMGB1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CD31的表达),分析HMGB1表达与MVD与I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两者在ICC组织中的相关性,及两者对I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HMGB1的表达与MVD计数均表现为在ICC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胆管组织明显依次降低(均P<0.05)。HMGB1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与HMGB1有关(均P<0.05);MVD计数与肿瘤血管浸润明显有关(P<0.05);在ICC组织中,HMGB1的表达量与MVD计数呈明显正相关(r=0.330,P=0.008)。全组ICC患者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5.4%、36.9%、7.7%。HMGB1阳性ICC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HMGB1阴性ICC患者(χ~2=6.278,P=0.012),高MVD计数ICC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MVD计数ICC患者(χ~2=5.101,P=0.024);具有HMGB1阳性与高MVD计数两种特征的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只具有其中一种特征或两种特征均无的患者(均P<0.05)。结论:HMGB1在ICC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ICC的侵袭转移以及预后情况关系密切,作用机制可能与HMGB1通过各种信号通路系统诱导肿瘤微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侵袭转移有关。HMGB1可作为ICC患者预后评估、治疗方案选择的参考指标,以及提供了靶向药物开发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癌(ICC)是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近年来IC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该病发病隐匿,初始时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依赖于血清学、影像学和或病理学,且中央型或伴肝硬化者还须同肝门部胆管癌、混合型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等鉴别。肝切除术目前仍是ICC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惟一治疗方式,但仅有少部分能够获得根治性切除机会。ICC容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术前准确诊断及评估是精准外科治疗的基础,但术中是否常规行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尚无定论。肝移植在ICC中的治疗价值亦存在争议。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ICC的远期效果尚缺乏强有力的临床证据。由于ICC术后的高复发率,对于高危复发病人的辅助性治疗也备受关注。全身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为不可手术的中晚期ICC提供了治疗选择,但疗效仍需更多确切性证据。近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为ICC的系统性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癌(IC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ICC患者预后不良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淋巴结清扫在ICC淋巴结分期、预后指导及辅助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ICC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清扫开展了深入研究,但国内外不同研究结果和共识对ICC淋巴结清扫尚存在不同的认识和推荐,同时淋巴结清扫范围、清扫数量及清扫方法各不相同,相应研究结果也略有差异。本文结合近期研究成果对淋巴结清扫范围、清扫数量、清扫方式、临床价值、适宜人群和前瞻性临床研究等ICC淋巴结清扫相关问题作一概述,以期明确本领域研究热点、焦点和难点,为提高ICC综合整治水平助力。  相似文献   

16.
肝内胆管癌(ICC)作为第二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虽然R0根治性切除是首选的可治愈方法,但ICC诊断时仅12%~40%病人可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手术后5年存活率也仅为25%~40%。通过辅助化疗和区域治疗降期后可使部分晚期ICC病人获得行根治性手术或肝移植的机会。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作为有益的补充,对于有基因突变作用靶点的选择性病人可能会延长生存期。以肝胆外科为主,包含影像科、病理科、肿瘤化疗科、放疗科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诊疗团队,通过多学科讨论模式,结合病人具体病情,采取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手段,才能使ICC病人获得最优化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7.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 is well known to have a very poor prognosis. Aggressive surgical strategies in the treatment of ICC, including major hepatectomy, have been reported to afford patients the best chance for significant survival. Recent advancement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concerning live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ve dramatically improved the results of major hepatectomy. However, surgical treatment of biliary malignancy is complex and is known to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of blood transfusion. We describe a Jehovah's Witness patient with ICC and concomitant bile duct invasion who had a successful right trisectionectomy with bile duct resection,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Rouxen-Y hepatico-jejunostomy without blood transfusion. A multidisciplinary preparation was crucial in obtaining this positive outcome. Importantly, bloodless liver transection techniques with inflow clamping, meticulous dissection, and hemostasis should be utilized for major hepatectomy in a Jehovah's Witness. The success of this case may alert clinicians to consider a hepatectomy as a possible op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CC in a Jehovah's Wit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