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佳  俞雪华  孙菊凤 《妇幼护理》2022,2(3):724-726
目的 探讨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对老年女性卒中偏瘫患者希望水平、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8 月至 2021 年 12 月在本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6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1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 察组还实施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比较护理前、护理 4 周后两组患者希望量表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评定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 4 周后,观察组患者希望量表评分总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上肢评分、肢体运动功能量表-下肢评 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P<0.05)。结论 对老年女性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皮格马利翁效应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 希望水平以及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1日~2019年6月1日治疗的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病耻感[采用精神疾病内在病耻感量表(ISMI)]及意念功能[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GSES评分、WCST中总应答数(Ra)及完成分类数(C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ISMI评分、WCST中错误应答数(Re)及持续性错误数(Rpe)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角色认同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服药依从性,降低病耻感,改善意念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冥想放松训练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首次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心理、物理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4周的冥想放松训练,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精神疾病病耻感量表(SSMI-C)、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比较实施冥想放松训练前后病人病耻感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SMIC、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SSMI-C、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结论]冥想放松训练可以有效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病耻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治疗的97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病耻感[采用病耻感内在体验量表(ISMI)]、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ISMI、WHOQOL-BREF评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给予积极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病耻感,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现状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 选取南京市4 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或门诊的17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 使用炎症性肠病感知病耻感量表、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量表、服药依从性量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及自制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感知病耻感得分为( 76.07 ± 38.72)分,其中43.5%的患者存在中、重度感知病耻感。感知病耻感总分与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得分呈负相关(r=-0.508~-0.343,P<0.01),与焦虑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14~0.558,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知病耻感独立解释患者生活质量变异的6.8%~21.0%,对服药依从性变异的解释为7.2%,分别占患者焦虑抑郁变异的26.4%和31.2%,以及自我效能变异的12.8%~17.0%。结论 炎症性肠患者普遍存在感知病耻感,在控制人口学、疾病资料后,感知病耻感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加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引起医护工作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信息支持对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96例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精神科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信息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对方式、病耻感、自我管理能力及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面对评分及自我管理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屈服评分、回避评分及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信息支持能有效提高稳定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轻患者的病耻感,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疾病,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病耻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IKAP模式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效果。方法将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按住院号尾数奇数、偶数分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锻炼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及出院1月时呼吸功能锻炼坚持率。结果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锻炼时每分钟呼吸次数较对照组少、出院1月时呼吸功能锻炼坚持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促进患者自觉积极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依从性。方法将59例将进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随机选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院时就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次数及术后3d内咳嗽排痰的主动性。结果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天锻炼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咳嗽排痰,观察组也较对照组积极、主动。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效能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呼吸功能锻炼的影响,促进患者自觉积极进行术前呼吸功能锻炼,从而提高依从性。方法将59例将进行腹部手术的男性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随机选为观察组28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入院时就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指导。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平均每次锻炼时间、每天锻炼次数及术后3 d内咳嗽排痰的主动性。结果观察组每次锻炼平均时间较对照组长、每天锻炼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术后咳嗽排痰,观察组也较对照组积极、主动。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能提高患者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效能地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护理对腹膜透析患者精神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随机抽签结果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延续性护理,观察12周。干预前后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Herth希望量表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希望水平,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检测生化指标,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后两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Herth希望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erth希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量表总分及饮食依从、液体摄入依从、透析方案依从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肌酐、尿素、磷和钾含量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尿素、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系统健康教育.观察2个月.于健康教育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干预后由主治医师评定服药依从性.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健康教育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服药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系统健康教育能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对其自我效能感、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126例2019年9月~2022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慢性肝病问卷(CLDQ)、Herth希望量表(HHI)、心理应激、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医学应对问卷MCMQ、Child-Pugh评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CLDQ、HHI、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面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心理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屈服、回避、Child-Pugh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65%,高于对照组77.78%;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应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改善肝功能,提升自我效能感、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缓解心理应激,建立疾病的正确认知,提升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心理护理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6月31日收治的46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应激水平[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干预前后应对方式[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干预前后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住院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β-HCG)降至正常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CSQ量表积极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消极维度评分均低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住院时间、血β-HCG降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断指再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0例断指再植患者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相应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疼痛护理、知识宣教和社会支持等。结果本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完全依从21例(70.0%);再植指功能康复效果优良26例(86.7%)。结论应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实施相应护理可提高断指再植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赋能教育理论结合聚焦心理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采用聚焦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赋能教育理论,比较两组的希望水平、自我效能感、负性情绪。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Herth希望量表得分、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赋能教育理论结合聚焦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食管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缓解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和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感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60例精神障碍患者给予12周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予病耻感自评量表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对病耻感和社会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在于预前后对病耻感自评量表和社会功能评估量表的各因子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12周心理护理干预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和社会功能有明显的变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减低患者的病耻感和促进社会功能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女性不孕症患者疾病知晓度、情绪、自我效能感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阶段性健康教育,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疾病知晓度、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女性不孕症病耻感量表及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疾病知晓度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疾病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女性不孕症病耻感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为88.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精神分裂症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D和N-BP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后患者抑郁情绪,减轻症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叙事理论的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1日~2021年4月30日80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叙事理论的死亡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死亡态度、焦虑、抑郁、失志感及病耻感水平。结果:两组干预后死亡态度量表中的死亡逃避、死亡恐惧、逃离接受维度评分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死亡态度量表中的趋近接受、自然接受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死亡态度量表中的死亡逃避、死亡恐惧、逃离接受维度评分及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态度量表中的趋近接受、自然接受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失志感及病耻感评分中度及以上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叙事理论的死亡教育可改善晚期癌症患者的死亡态度和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其失志感和病耻感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