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研究组口服银杏叶片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片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时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升高趋势,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叶片与丹参片治疗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均有效,且安全性高,依从性好,但银杏叶片疗效显著优于丹参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认知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评定患者的认知状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认知状况各项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状况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349例老年贫血患者为贫血组,选择同期我院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 MSE)检测评价2组认知功能,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时间地点定向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能力等和MMSE总分的差别;贫血组患者根据贫血程度分成轻中度和重度贫血组,比较2组认知障碍发生率和MMSE评分的差别.结果:贫血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43.84% vs 10.67%,P=0.001);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重度贫血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和MMSE评分显著大于轻中度贫血组(P<0.05).结论:贫血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主要表现为计算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贫血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素水平与抑郁症状、生活能力、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将32例伴有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将27例无抑郁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阿尔茨海默病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抑郁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定患者疾病状况,同时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激素T4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FT3水平均低于正常范围;研究组治疗后T4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且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T4水平与抑郁症状、日常生活能力有关,FT3水平与认知功能衰退有关;抗抑郁治疗能有效降低T4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病发后均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根据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认知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波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可有效刺激脑神经生理活动,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徐瑊  吴洪宇  桂芹 《妇幼护理》2022,2(16):3850-3852
目的 探讨基于ACE-star模式的健康教育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涟水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ACE-star模式的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训练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干预前增加,且研究组的Harris及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依从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84%)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 采取基于ACE-sta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干预,可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联合康复训练,观察6个月.于康复训练前及训练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结果 康复训练6个月末,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病情总估计、总积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1);总消极因素、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迟滞因子分均显著低于训练前,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能显著缓解各种精神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4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及训练,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以同期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方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功能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纪杜娟  王延贞  颜瑞雪  赵丽 《妇幼护理》2022,2(16):3786-3788
目的 分析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脑梗死病患8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跌倒效能和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护理前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跌倒效能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跌倒效能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护理前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跌倒次数少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三位一体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够改善消极情绪,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和跌倒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探讨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帕金森患者52例,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 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选择4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情况。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强化康复训练,其中包括强化记忆训练、与生活相关的康复训练、思维推理、计算能力及注意力等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估治疗前后的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8.8%,MMSE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MMSE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可明显提高( P<0.05),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结论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工娱疗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社区工娱治疗,对照组不参加任何社区工娱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干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结论社区工娱治疗能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补肾益智法结合认知训练综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8月接受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认知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在认知训练基础上口服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补肾益智法治疗,连续治疗21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简易智力评估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简易智力评估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益智法结合认知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精神状态,减轻痴呆等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游戏类有氧训练对轻中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辅助治疗效果。 方法 根据观察实践需求及病患入选标准,从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筛选7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游戏类有氧训练。于入选时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睡眠质量等进行评价,并于治疗结束后进行治疗满意度问卷调查。 结果 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2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oCA、ADL及SPIEGEL评分[分别为(24.3±3.5)分、(20.1±4.2)分和(20.8±3.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88.6%,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轻中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基础上辅以游戏类有氧训练,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及提高生活质量,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在轻中度老年认知障碍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技能和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沟通技巧训练,观察8周.于训练前及训练8周末,采用沟通技巧自评量表评定沟通技巧,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定社会功能改善状况,对两组评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训练8周末,研究组沟通技巧自评量表评分较训练前显著下降(t=2.63,P<0.05),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训练后沟通技巧自评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沟通技巧训练,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的能力,改善人际交往和社会功能状况,对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结合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常规药物及运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传统OT训练,每次50min,每周5次,疗程4周;试验组予VR联合传统OT治疗,其中传统OT训练每次20min,VR治疗包括BioMaster数字OT训练及Flextable数字OT训练每次各15min,共50min,每周5次,疗程4周。采用简化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和香港版偏瘫上肢功能测试(FTHUEHK)、Barthel指数(BI)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各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用以判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FMA-UE评分、FTHUE-HK分级、BI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FTHUE-HK分级、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治疗比单侧传统作业治疗更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2例,依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伸护理服务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药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肢体功能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训练.观察12周.于康复训练前及训练12周末,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 康复训练12周末,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较训练前有所降低,对照组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康复训练前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训练后观察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康复训练能延缓老年痴呆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站立数字作业治疗(OT)对卒中后肩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均进行为期4周、每周5d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揿针治疗,主穴取患侧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配穴取合谷、中渚、后溪,留针4h后取下,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站立数字OT训练,20 min/次,1次/d。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上肢部分(FMA-U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分别评定肩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2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VAS评分显著降低、FMA-UE和MBI评分均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揿针联合站立数字OT训练可有效减轻卒中后肩痛患者的肩部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智力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注意力、语言、定向、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记忆、抽象能力等认知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中风后遗症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激活和重建,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效果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8月我院收治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进行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 研究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病人恢复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及语言能力等功能,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