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面中部掀翻及改良半面掀翻径路鼻内镜辅助治疗鼻科疾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30例患者,采用面中部掀翻术4例,半面掀翻术3例,改良术式23例。改良术式采用以患侧为主的上颌窦根治术切口,不作鼻小柱贯通切口,先完整剥离健侧的鼻中隔皮肤、黏软骨膜和骨膜及鼻底黏骨膜,不作健侧前庭切口,保留健侧鼻腔软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再作鼻中隔软骨及患侧皮肤、黏软骨膜切口与鼻前庭弧形切口,掀翻患侧半面中部软组织并联合鼻内镜切除病变。结果:所有创口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3年,4例面中部掀翻术后鼻前庭狭窄1例;3例半面掀翻术中鼻中隔穿孔1例;改良术式联合鼻内镜23例无并发鼻前庭狭窄和鼻中隔穿孔等症。结论:面中部掀翻及改良半面掀翻径路联合鼻内镜,术野暴露充分,面部不留瘢痕,手术操作方便、安全;改良术式健侧鼻腔术后不必填塞,无鼻前庭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传统的方法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1992年,汪吉宝等报告扩大下唇下径路面中部掀翻术及其改良术式,治疗鼻腔鼻窦疾病18例,效果尚好,且其中16例为一侧鼻腔鼻窦病变,故将其改良式暂称为唇下径路半面掀翻术,我们用此术式治疗鼻腔鼻窦肿瘤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手术方法:全麻下,于上唇龈沟,从中线向患侧切至第一磨牙,直达骨面,切开梨状孔,按汪吉宝氏切法,但不切穿鼻中隔前端,紧贴骨面剥离,充分暴露解剖标志,将面部软组织向上掀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鼻腔鼻窦肿瘤病人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28~78岁,平均46岁.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0例,上颌窦血管瘤4例,上颌窦浆细胞肉芽肿1例,双鼻腔、筛、蝶窦软骨瘤1例.病程6个月~10年.全部病例术前均作鼻窦CT扫描.16例中仅1例因软骨瘤侵犯双鼻腔、筛窦、蝶窦达前颅窝底而行双侧改良面中部掀翻术切除肿瘤;另15例病变仅位于一侧鼻腔及鼻窦,均以单侧改良面中部掀翻术完成手术.病人仰卧,肩下垫枕,气管插管全麻,切口局部注射适量0.9%氯化钠加1‰肾上腺素,以减少出血.切口:①双侧唇龈沟上0.5cm切开粘骨膜,若病变仅限于一侧,则该切口达对侧尖牙或第1磨牙上方即可.沿骨膜下分离软组织,术侧达眶下孔,对侧达梨状孔,暴露上颌骨前鼻棘;②鼻小柱与鼻中隔间贯通切口,在相当于大翼软骨内侧脚和鼻中隔软骨前缘之间作贯通切口达鼻前庭底;③鼻前庭底部切口,从切口②末端继续向外下沿前庭底部相当于梨状孔下缘作皮肤切口,达鼻翼软骨内侧,至此②③切口互相连接成"C"形切口.与经典面中部掀翻术切口圈状省略了鼻侧软骨与鼻翼软骨切口.同时,沿梨状孔缘外切开鼻腔外壁粘膜.用2根纱条由双侧鼻前孔穿入,将上唇、鼻锥前部、面中部软组织牵拉向上翻起,可暴露面中部骨性结构,根据肿瘤部位及手术需要,切除上颌窦前壁、内壁及上颌骨额突后切除肿瘤.本组1例双侧鼻腔、筛窦、蝶窦软骨瘤,达前中颅底,经此法切除全部肿瘤.术腔均以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填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介绍鼻外进路矫正外鼻及鼻中隔畸形。方法 采取改良Rethi’s切口。作双侧鼻翼缘至鼻小柱下端蝶形切口。分离鼻骨椎与软骨椎表面的舌形骨膜及软骨膜复合组织瓣。从两侧大翼软骨间进路矫正鼻中隔偏曲。大翼软骨部分移植矫正鼻尖畸形。鼻骨重新对位固定,矫正鼻梁鼻背畸形。鼻骨椎与软骨椎结合区复位、缝合、固定,防止鼻骨椎与软骨椎呈阶梯状,保持鼻梁平直。对骨椎怀软骨椎结合区已破坏者,取髂骨外板移植于鼻骨骨膜  相似文献   

5.
面中部脱袖套进路治疗鼻腔、鼻窦和颅底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全麻。4%可卡因麻醉鼻粘膜,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浸润双侧龈顿沟、尖牙窝和瞪大孔,鼻腔依中隔成形术方式浸润麻醉。做4个切口:①双侧软骨间切口(中隔软骨与侧鼻软骨);②鼻中隔小柱贯穿切口;③双侧唇下切口从一侧上颌骨粗隆至对侧上颌骨粗隆;④双侧梨状孔切口至鼻前庭。分离款起鼻背部软组织及双侧上颌骨骨膜,保护眼下神经。锐性分离面中部骨结构上的软组织,继用两条导管目前鼻孔插入,从唇下切口引出,将面中部软组织向上牵拉到眉间和眼眶水平。切除鼻骨和上颌骨额突。向上分离眶骨膜暴露眶底,向外扩大翻…  相似文献   

6.
鞍鼻畸形的发生与鼻背边缘周围的三角软骨片的逐渐吸收有关。中隔软骨内结合部间压力系统是鼻中隔软骨中平衡的压力系统。根据此生物力学特征.作者提出了一种改良的软骨切开的设计。其方法是在中隔软骨的凹面做几个与异苦相平行的全厚层切口,再做几个与之相垂直的切口,凸面作楔状切除。随机抽样接受鼻中隔矫正术的病人1160例进行随访,从术后11个月到7年。将常规切开及改良软骨切开在术后鞍鼻畸形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常规切开法的鞍鼻发生率为1.8%,而改良法则未发生技鼻。对照手术前、后鼻腔气道阻力的改变,结果:两种方法都能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再次矫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鼻中隔矫正术火败的37例患者行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再次矫正手术,手术切口即在鼻小柱后方、鼻中隔软骨尾端前缘,上自鼻中隔软骨尾端顶部,向下延至鼻腔底部;然后沿此缘依次切开皮肤及黏膜,暴露软骨膜,自前向后将鼻中隔黏膜及粘连的纤维组织切开分离,切除偏曲部分骨质。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鼻中隔偏曲矫正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鞍鼻或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改良切口的鼻中隔再次矫正手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术方式,可以对两侧鼻中隔黏膜之间粘连的纤维组织直接进行切开分离,具有…m少、视野清晰、容易分离、黏膜张力小不易损伤、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大大降低了鼻中隔再次矫正术的难度和风险,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标准面移位进路术治疗颅中窝底前外侧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10例原发于翼腭窝、鼻咽部并向颅中窝海绵窦旁、颞下窝或翼颌间隙呈扩张性生长的较大良性肿瘤行单纯改良标准面移位进路和颅面联合进路2种术式切除,术中对面部切口、上颌骨拆卸、复位、固定、窦内黏膜取舍及鼻腔外侧壁保留等做了部分改进。结果:术后平均随访3年2个月,成功9例,死亡1例,无出血、感染和移位骨坏死脱出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标准面移位进路术治疗颅中窝底前外侧良性肿瘤,手术安全,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解剖生理知识是任何外科手术的基础,鼻科手术自不例外。施行鼻部手术若由于不掌握解剖造成失误,将会引起鼻畸形或失去功能。鼻骨锥体是由两块鼻骨、鼻额棘和上颌骨鼻嵴组成。软骨锥体由上、下外侧软骨所组成,它与骨锥体呈纤维性联接,在两锥体之间接触的这一区域称为“keystone区”。它有外科上的重要性,因为严重的外伤或手术时的不慎可以引起鼻畸形。上外侧软骨的末端并不接连于鼻中隔,因此它们可以或多或少自由地移动。它们与鼻中隔一起形成了内孔或鼻瓣,这是鼻通道最狭窄的部  相似文献   

10.
作者自1975年以来,采用经面部进路或与颅前窝联合进路术式,保留上颌骨表面-眶上-筛骨骨膜瓣,切除侵犯颅底或鼻咽部、颞下窝,蝶窦、筛窦及口咽部巨大肿瘤。本文报导19例:鼻咽纤维瘤16例:筛-额粘液囊肿1例,鼻部神经胶质细胞瘤1例,筛窦腺瘤1例。手术方法:(1)切口:鼻测切开直到鼻小柱向下延及人中至上唇皮肤-粘膜缘切开,暴露两侧鼻前庭及前磨牙牙槽突。(2)暴露并细心剥离面部骨膜瓣:对上颌骨表面、鼻腔外侧壁及眶上等处行骨膜下剥离,并保留好骨膜瓣。切断眶下神经、血管,以便在上颌骨表面获得更大的骨膜瓣。游离泪道管至关重  相似文献   

11.
唇下径路半面掀翻术治疗鼻部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腔鼻窦肿瘤切除术,传统的方法采用鼻侧切开术治疗^[1-2],1992年,汪吉宝等报告扩大下唇下径路面中部掀翻术及其改良术式^[3],治疗鼻腔鼻窦疾病18例,效果尚好,且其中16例为一侧鼻腔鼻窦病变,故将其改良式暂称为唇下径路半面掀翻术,我们用此术式治疗鼻腔鼻窦肿瘤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额、筛窦切除术是治疗慢性额、筛窦炎的常用方法,由于术后鼻额管狭窄,结果常不满意。许多医生放置扩张管以维持鼻额管通畅, 因未即刻提供上皮衬料即使长期扩张达6个月,疾病复发率仍很高。1935年Sewall采用取自鼻骨部位的粘骨膜瓣为衬料,后经Boyden和McNaugt改良并推广。即于额、筛窦切除术后,以骨膜起子分离鼻骨粘骨膜,再用咬骨钳切除部分鼻骨和上颌骨鼻突,注意保留鼻骨下端和内缘少量骨质以防损伤鼻侧软骨或两侧鼻骨间  相似文献   

13.
鼻外进路鼻中隔鼻成形术直接暴露鼻的软骨和骨性结构,手术在直视下进行。儿童的鼻成形术主要是处理鼻中隔问题,本文旨在介绍作者在这方面的经验。1972~1984年间作者行鼻外进路鼻中隔成形术15例,男10,女5,年龄10~17岁,8例在15~17岁之间,有4例小于10岁。8例以往作过鼻中隔成形术。所有病例都有鼻塞,3例术前作了鼻腔气流阻力测定,1例术后重复测定,鼻腔气流阻力显著减低。手术:仰卧位,全麻气管内插管,以浸有5%可卡因液的棉片置鼻内15~20分钟,以含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浸润软组织,沿下侧软骨(即大翼软骨)外侧脚尾端边缘向内切开双侧鼻前庭  相似文献   

14.
伴或不伴眶内容剜出的上颌骨全切是上颌窦恶性肿瘤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其经皮肤切口是We-ber-Fergusson切口,虽暴露良好,但易发生下睑术后睑外翻和长期水肿等并发症.该作者介绍用延长的鼻侧切开切口行保留眶内容的上颌骨全切术,既能充分暴露术野完成手术,又能避免术后眼睑并发症.皮肤切口上端起自术侧眉毛下缘距眉内端外方1~1.5cm处,呈弧形向下通过内眦与鼻中线间的中点,继续延长达术侧鼻翼皱折处后绕鼻翼向内方至鼻中隔小柱基部,再转直角向下切开上唇(即改良的Weber-Fergusson切口).  相似文献   

15.
鼻中隔开放性整复术联合鼻骨骨折复位术治疗严重鼻外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骨和鼻中隔多发性骨和软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鼻中隔开放性整复术联合鼻骨骨折复位术,结果 本组27例均 次性恢复了鼻外观和双鼻通气功能。结论 该术式治疗严重鼻外伤,疗效确切,可避免严重鼻外伤因为受伤后早期处理不当所致鼻部畸形等弊端。  相似文献   

16.
面中部掀翻术及其改良术式配合鼻内窥镜治疗鼻腔肿瘤陶泽璋,王新春,黄小林,屈季宁自1993年2月~1994年12月,我科采用面中部掀翻术和半面中部掀翻术配合应用鼻内窥镜对6例鼻部肿瘤进行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男女各3例,年龄20~38岁。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给年轻及成年家兔切除不同量中隔犁骨后所产生不同结果的动物实验,同时也介绍了儿童和年轻成人损伤生长中的中隔软骨和面部骨性结构后所产生的结果。给年轻生长中的家兔切除中隔犁骨区和/或大量中隔软骨后,术后第四天就出现鼻生长减慢、切缘(牙合)关系错位和切牙过度突出的现象。实验动物死后解剖与对照组比较,可看到实验组鼻短小、严重下颌骨颌凸畸形、鼻骨和切牙骨较小等,畸形程度和严重性大致随切除中隔软骨量、切除时动物年龄及术后观察时间长短而定。如切除中隔软骨小量,鼻、牙畸形较轻;把中隔软骨  相似文献   

18.
报道采用颅鼻联合手术治疗两例广泛性前颅窝底及鼻眶筛蝶区恶性脑膜瘤,并介绍一种自行设计的以形成大块双鼻骨骨膜骨瓣下翻为特征的“)-(”形鼻外切口。认为联合手术的开展为切除类似的病变提供了可能,而该切口则不仅暴露好,为这些部位的手术开辟了新的径路,而且术后一般也不致产生鼻梁塌陷等畸形。  相似文献   

19.
鼻咽肿瘤能否彻底根除取决于是否充分暴露肿瘤并在健康组织上进行切除,过去的常规手术途径(经鼻天然孔道,经上颌窦-鼻,经腭,经腭-齿槽,鼻侧切开等)虽对一般的鼻咽血管纤维瘤疗效良好,但对于约占总病例20%的具有颞下窝、眼眶及蝶鞍等部扩展的病例,靠常规手术途径不可能切除完整,复发率高达40~60%。对广泛扩展病例以采用经颞下窝途径,先将面神经颞支向下方推移,使额弓、颞肌及下颌骨髁状突暂时移位后,暴露颞下通道的手术途径为  相似文献   

20.
鼻中隔成形术后效果常有不满意者,作者分析与鼻中隔上部未对偏曲进行矫治,而影响鼻瓣区上方气流通道。因此该文提出在鼻瓣区(NV)上方鼻中隔骨与软骨性偏曲,直至上方穹窿部(鼻骨下面)均应矫正。切除了中隔上方偏曲的骨与软骨使NV上方的气道增大。术前对鼻腔用内窥镜检和CT扫描影像分析。该作者介绍5年内由7位医师施行900例鼻中隔成形术,全麻下鼻中隔右侧半切口,分离两侧粘软骨膜,使中隔软骨与上颌骨峪、犁骨和筛骨垂直板游离脱位,剪除与筛骨垂直板接壤的条形软骨和骨,直达鼻骨下面,钳出,膜部复位,鼻腔填塞1~2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