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温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对相对取穴及其针刺先后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穴位相应,用主穴必用应穴,总结出了阴阳经穴相应,俞募相应,手足同名经相应等8种组成取穴法;临床应用时穴分主应,刺有先后,取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针灸甲乙经》中处方用穴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灸甲乙经》(下面简称《甲乙经》)中多为单穴处方,文中从腧穴的发现形式、配穴理论的发展及实用性分析了单穴处方存在的主、客观原因;病变部位的局部取穴及循经取穴是《甲乙经》中临证选穴的主要规律,并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其理论根源是《内经》中已有记载的腧穴理论和经络理论;临床辨证分类细致,强调辨证选穴。  相似文献   

3.
分析<内经>所载针灸处方规律,择穴有局部选穴、远部取穴和随证选穴三种原则,并体现出少而精、以经代穴、重视特定穴和顺应四时的择穴思想;配伍上有局部与远端选取穴的原则,包括本经配穴法、局远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和前后配穴法;组方上有局部与整体兼顾、腧穴主辅有别、施术先后有序和针灸方法各异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4.
徐笑  李君 《中医文献杂志》2023,(2):19-21+36
中医用灸法治疗黄疸历史悠久,大量经验效穴散在历代古医籍中。本文通过对古籍中灸治黄疸取穴的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分析,可知其具有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辨证取穴等特点;重视背俞穴及脏腑募穴的使用,常灸取督脉、任脉、膀胱经、肝经等经腧穴;并根据分型辨证组穴施灸,常用穴位包括脾俞、肝俞、胆俞、百会、中脘、章门、劳宫等。  相似文献   

5.
根据临床的不同情况,总结了针剌治疗时,针刺穴位的先后顺序,认为主穴配穴组方,先针主穴;急症首刺治标穴;慢性疾病先刺治本穴;疾病有先后,先病当先刺;以治法决定刺穴先后;特殊作用的穴位当先刺。  相似文献   

6.
灵龟八法定时取穴治疗声音嘶哑11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国光 《中国针灸》1997,17(4):230-230
灵龟八法定时取穴治疗声音嘶哑11例刘国光(河南省商丘县人民医院,476100)1临床资料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7个月。均经喉科检查,除1例有声带结节外,余均无异常。2治疗方法取穴:主穴取列缺、照海;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特点及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针灸治疗偏头痛的RCT文献,提取中医四诊信息,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20.0系统挖掘其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94篇,其中涉及配穴方案48例。主穴取穴主要在头部,以胆经穴为多,通过系统聚类得到5组腧穴组合;配穴的选穴主在四肢,以脾经、胃经、肝经、胆经穴为多,通过系统聚类得到6组腧穴组合。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主穴取穴注重局部取穴与辨经取穴的有机结合,而重在治痛;配穴取穴强调远部辨经、辨证取穴,而重在扶正祛邪。针灸治疗偏头痛的选穴重在培本祛邪,标本兼顾,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古代中风病针灸文献探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考查了清以前的记载处方完整的28部中医著作,以中风各症为纲,从取穴处方、刺灸法等方面,对其特点进行了探讨,从中可知:(1)古代针灸治疗中风病多从症选穴,用穴广泛;(2)半身不遂以手阳明、足少阳经为主,其他阳经和督脉穴为辅,基本用穴20个;(3)中风昏迷以急救穴和固护元气穴为主,基本用穴7个;(4)中风口、拘挛以局部取穴为主;(5)古代对中风病的治疗多选用艾炷灸法,而用针刺法较少。  相似文献   

9.
针刺取穴顺序是针灸辨证论治的一部分,辨证准确,施以相应的针序,可获良效.古籍记载及现代临床医家经验总结,针刺取穴顺序有其一定的规律.具体病证不同,针刺取穴顺序不同:中风先刺健侧,后刺患侧;痹证先远刺,后近刺;不寐之胃不和致卧不安,先和胃,后安神;特殊病症先刺特效穴.按病势病性定序:缓证先刺治本之穴,急证先刺治标之穴;虚实病证,先刺补虚之穴,后刺泻实之穴.按疾病传变定序:主客经传变定序;病有先后,先刺先病之穴.另有沿经气流注定序及先刺主穴,后刺配穴定序.临床中掌握一定的针刺取穴顺序规律,结合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可提高临床疗效术.  相似文献   

10.
针刺法为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2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绪斌  唐巍 《针刺研究》1998,23(3):228-229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27例。平均年龄34.5岁。病程2周~10年。未婚69例,已婚158例。患者经前列腺指检、前列腺液化验和B超检查后确诊。所有病例按临床辨证属脾虚湿困型90例,湿热下注型137例。治疗方法取穴:以中极、膀胱俞、次为主穴,脾虚湿困型配三阴交、足三里、中院,湿热下注型配阳陵泉、太冲、中诸、丰隆、风池。主穴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配穴根据证型和症状每次选用2~3个。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中院、足三里用补法,阳陵泉、太冲、丰隆、风池用泻法,其它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中极、膀脱俞、次穴诱导针感向会阴部放射,其…  相似文献   

11.
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后溪穴治疗落枕36例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医院(237006)朱兴中笔者根据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论,采用循经远道取穴法治疗落枕3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取穴主穴:后溪。配穴:阿是穴。2治法后溪穴位于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是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取穴...  相似文献   

12.
疼痛为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针灸治疗疼痛的卓越疗效已为世界所瞩目。治疗时常用的选穴原则有循经取穴、局部取穴、辨证取穴、经验取穴等。其中的经验取穴包括我们常用的经外奇穴或民间单验方等,而它们的穴性主治却并非用已知的经络理论可以解释得通。基于这种疑问,笔者...  相似文献   

13.
黄建军 《中国针灸》1995,15(1):44-45
穴法包括取穴方法和腧穴处方两个方面。窦默在取穴方面十分强调定位的准确性,总结了不少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取穴原则和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在腧穴处方方面,窦氏十分重视腧穴功能的特异性,倡用八脉交会穴和其它特定穴,选穴少而精,并注重选择针刺时机,这是他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影响耳压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压疗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病方法,影响耳压疗效的因素可归纳总结如下: 1 配方是否得当 配方好是提高耳压疗效的第一个环节,要有一个好的配方就要遵循一个配方取穴原则,耳压取穴原则与耳针相同,一般根据下列5个方面进行: 1.1 相应部位取穴 即根据人体的患病部位,在耳部的相应部位取穴。如肝病,取“肝穴”;坐骨神经痛,取“坐骨神经穴”等等。 1.2 藏象辨证取穴 是根据祖国医学藏象学说理论,按照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进行辨证取穴的方法,如目疾取“肝穴”,因藏象学说认为“肝开窍于目”;“肺主皮毛”故取“肺”来治疗各种皮肤病。 1.3 经络学说取穴 分为循经取穴及经络病候取穴。循经取穴,即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取穴,如偏  相似文献   

15.
阿是取穴法源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树剑 《中国针灸》2013,33(2):165-167
梳理阿是穴理论源流,认为阿是穴本质上是一种取穴方法,适用于所有腧穴的定位.此法导源于《内经》,是早期的主要取穴方法,与《内经》的腧穴形态相应,通过切诊揣度以取穴.这一取穴法可以广泛适用于腧穴的临床定位,而且阿是之法亦不局限于局部压痛.《千金要方》提出阿是穴的概念,在腧穴归经的背景下,渐渐演变为与经穴、奇穴平行的类穴.这一过程造成了临床取穴方法的变异:经穴、奇穴以骨度分寸法为主取穴,阿是穴则以寻按揣穴法定位,分类之后的取穴方法渐渐背离了经典与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东垣针法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针灸治疗思路。东垣针法的主要取穴规律为重用足三里;外感取背俞,内伤取腹募;善用荥穴、输穴。针对KOA,在局部取穴基础上,提出取腹募穴(中脘、天枢、关元)补脾胃;取土经土穴(阴陵泉、血海、梁丘、犊鼻、足三里、阳陵泉)同精导气,疏调脾胃气机;取肝脾肾三经输穴(太冲、太白、太溪),通经络、调脏腑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取穴规律,以期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取穴提供指导。方法: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针灸"为检索词,查阅中国知网(CNKI)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其中所选用的腧穴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腧穴的种类、归经、所属部位及使用频次。结果:纳入文献共34篇中,用穴共72个,其中十四经穴66个,经外奇穴6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461次(其中主穴117次,配穴344次);最常用的主穴有足三里、胃脘下俞、肾俞、脾俞、三阴交、合谷、关元、肝俞、曲池、太溪;归经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为主;特定穴中以背俞穴、合穴及经外奇穴为主;配穴主要以病变四肢取穴为主。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以背俞穴结合病变四肢取穴为主,主穴与配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4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2治疗方法21针刺疗法取穴:主穴取中极、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配穴:寒湿凝滞者,腹部穴加温针灸;肝郁气滞者,加太冲穴;肝肾亏损者,加肝俞、肾俞。操作:穴位常规消毒,选...  相似文献   

19.
取穴方法:取穴时,按照张氏法先在第二掌骨侧取穴。取穴原则;通常对应用于疚病部位的穴位正好是非常敏感的压痛点,这样的压痛点正好是需要进行按摩的穴位。但临床中也要依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全息理论选取穴位;也可根据疾病的不同性质选取不同的全息穴位.如:肺热引起的大便于结可取肺穴:又可依据中医脏腑功能辨证的原理选穴:如头疼取头穴。胃炎取胃穴。通经取下腹穴.坐骨神经痛取腰穴.胆囊炎取肝胆穴.操作;先按上述取穴方法,找到对应疾病部位压痛反应最强烈的点用拇指按摩.时间5~20分钟.频率每分130-150次.  相似文献   

20.
"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针法对老年心肌缺血模型大鼠Ca^2+-ATPase、Mg^2+-ATPase活性的影响,比较“双固一通”针法与常规取穴针法抗心肌缺血损伤的效应差异。方法清洁极老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四组:正常组、造模组、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关元穴、足三里穴为“双固”用穴,用二穴来固护先后天之本,内关穴为“一通”用穴,以疏通经络,祛除病邪;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取内关穴。以垂体后叶素快速腹腔注射心肌缺血造模;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a^2+-ATPase活性,磷法检测心肌组织Mg^2+-ATPase浓度。结幂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两组Ca^2+-ATPase,Mg^2+-ATPase均较造模组显著升高(P〈0.01);常规取穴针刺治疗组、“双固一通”针刺治疗组Ca^2+-ATPase、Mg^2+-ATPase、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常规取穴针法和“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Ca^2+-ATPase、Mg^2+-ATPase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双固一通”针法对缺血心肌Ca^2+-ATPase、Mg^2+-ATPase保护作用较常规取穴针法更为明显,固护正气在治疗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固护正气基础上的通泻病邪较单纯通泻病邪具有明显的促进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