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0
目的 总结与探讨影响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对1999年1月至8月在我院门诊接爱IVF-ET的36对不孕夫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nRH-a)/高纯促卵泡素(FSH-H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排卵方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并旨导经阴道取卵,培养后加入丈夫精子孵育,将高质量胚胎转移至子宫。结果 取卵356个,平均第周期取卵10.2个;受精率66.5% 相似文献
2.
3.
多精受精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多精受精对IVF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96个IVF-ET周期、5349个卵细胞的资料,比较有多精受精与无多精受精周期的获卵数、成熟卵比例、受精率、分裂率、卵裂胚胎数、妊娠率等指标。结果:有多精受精发生的周期,成熟卵比例、受精率以及分裂率分别为67%、76.7%和95.6%,均显著高于无多精受精周期(分别为60%、60.7%和88.7%),P<0.01。有多精受精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无多精受精周期(分别为25.7%和23.6%),但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精受精与卵细胞对精子的接受能力有关,预示较好的IVF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治疗不孕症的效果,方法:选择7例患者,对夫妻双方进行了必要的各项检查后,用GnRHa-FSH促排,取爱人精液,受精,培养,将受精后的胚细胞移植到宫腔,并用黄体酮进行了孕激素支持治疗,结果:胚移植第14天时查尿HCG,有2例患得出现(+),其中有1例患者因停止了孕激素支持治疗,发生阴道流血导致流产。另1例患者胚移植20天时,在B超下观察到了孕囊及胎心。结论:IVF-ET技术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是治疗难治性不孕症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患者阴道出血原因、妊娠率、转归。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12月就诊的1384周期IVF和ICSI患者。按有无出血进行分组,比较两组妊娠率,统计妊娠后出血转归。结果:出血组妊娠率79.24%(229/289),未出血组妊娠率31.87%(349/1095),差别有显著性(P<0.05)。胚胎停止发育86例14.87%、先兆流产84例14.53%、早产48例8.30%、生化妊娠5例0.87%、输卵管妊娠3例0.52%、宫内外同时妊娠2例0.35%、宫颈妊娠1例0.17%。结论:IVF-ET和ICSI后阴道出血患者妊娠率明显高于无出血者,妊娠后出血病因最常见为流产,继续妊娠率为57.64%(132/22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术 (IVF ET)后妊娠的系统管理方法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 ET、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术 (ICSI)、冻融胚胎移植技术 (FET)的 374个妊娠周期的结局、围产儿情况及其管理方法。结果 374个妊娠周期中 ,生化妊娠 19例 (5 .0 8% ) ,临床妊娠35 5例 (94 .92 % )。继续妊娠 85例。失访 11例 ,失访率为 3.10 %。流产 5 8例 ,流产率为 16 .34% ;宫外孕 11例 ,占 3.10 % ;宫内外同时妊娠 6例 ,占 1.6 9%。分娩 190例 ,其中多胎分娩 6 9例 ,占 36 .32 %。早产 6 5例 ,占34.2 1%。出生新生儿 2 5 9例 ,其中早产儿 10 9例 ,占 4 2 .0 8%。新生儿死亡 2例 ,占 0 .77%。死胎 4例 ,占1.5 2 %。新生儿畸形 3例 ,占 1.16 %。与在外院分娩者比较 ,于我院检查、分娩的妇女在流产、宫外孕、宫内外同时妊娠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在多胎分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体重儿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我院未发生孕产妇死亡、死胎及新生儿死亡。结论 建立完善的定期跟踪随访制度 ,加强围产保健 ,严密监护、积极治疗 ,可有利于保证IVF ET术后妊娠妇女的健康及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 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 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 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未成熟卵的体外成熟(IVM)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补救性应用进行总结,探讨影响其治疗结果的因素。方法在IVF-ET治疗中,对卵巢反应不良、卵泡发育迟缓和卵泡过多生长有发生过度刺激可能需要取消治疗周期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取卵后,对未成熟卵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进行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取卵周期33个,共获未成熟卵214个,进行体外培养后126个成熟;32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8例临床妊娠,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为25.00%(8/32);7例分娩8个健康婴儿。结论未成熟卵IVM技术是IVF-ET治疗不孕不育中有效的补充方法,可以补救未成熟的卵,减少患者取消IVF-ET治疗周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IVF-ET 治疗、因取卵日男方因素无法进行受精的患者9例,对其成熟卵子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解冻后进行卵胞浆内显微授精(ICSI),记录卵子复苏、受精、卵裂及移植后妊娠情况。结果9例患者共解冻复苏58枚卵子,复苏率68.2%(58/85);复苏后进行ICSI的成熟卵子中,受精40枚,形成胚胎34枚,受精率69.0%,卵裂率85.0%。7个移植周期共移植胚胎15枚,临床妊娠3例,临床妊娠率42.9%。结论人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可以获得一定的临床妊娠率,在IVF-ET中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1.
辅助生殖中受精的方式与自然流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在辅助生殖中不同的受精方式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助孕的481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的受精方式分为IVF-ET组和ICSI-ET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发生率.结果 ICSI-ET组的不孕年限、用促性腺激素(Gn)总量(支数)均低于IVF-ET组(P均<0.05),两组的的年龄、Gn启动剂量、用Gn天数、移植胚胎数、ET优质胚胎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T后妊娠总的自然流产率17.54%,其中受精方式为IVF妊娠者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分别为12.93%和4.08%,受精方式为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者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为20.83%和0.00%,两组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ART助孕妊娠者早期流产率与自然受孕妊娠者的早期流产率10%~15%相近,行ICSI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与行IVF妊娠者相比无差别.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09年1~12月经过IVF-ET治疗后获得临床妊娠的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窦卵泡数、促排卵药物(Gn)使用总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和移植胚胎数。结果:流产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窦卵泡数、Gn使用总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胚胎数、优胚数和移植胚胎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有关。加强对高龄不孕患者的监测,尽可能采取保胎措施,对防止IVF-ET术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后流产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治疗后获得尿妊娠试验阳性的563例患者进行分析,按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和分娩组,分析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单精子卵胞浆内显微注射(ICSI)、冻胚复苏移植(FET)妊娠后的流产情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5岁组流产率明显高于年龄≤35岁组(P<0.01);随移植胚胎数增多多胎率及流产率均增加;流产组血清泌乳素(PRL)水平高于分娩组。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流产的发生与年龄、移植胚胎数、血PRL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受孕出生的单胎试管婴儿的基本情况,以评价IVF-ET这一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0年5月至2010年12月实施IVF-ET出生的312例单胎试管婴儿,其中常规IVF-ET的婴儿251例以及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婴儿 61例为调查对象,选取同期自然妊娠分娩出生的单胎婴儿350例作为对照,比较3组出生后婴儿胎龄、体重、身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结果 前两组平均胎龄低于自然受孕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F组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稍高于自然受孕婴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常规IVF-ET及ICSI治疗后出生的婴儿体重、身长、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先天畸形和畸形发生率与自然受孕的婴儿比较,两者无统计学差异,IVF-E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给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男性因素不孕超促排卵低获卵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和卵子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授精方式对受精效果、胚胎发育潜能及助孕结局的影响,为明确ICSI指征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220个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超促排卵低获卵周期,将其分为IVF组(151例)和ICSI组(69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指标、受精、胚胎质量和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完全受精失败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完全受精失败率无显著性差异,但IVF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呈增高趋势;完全受精失败率呈降低趋势。结论 ICSI即无法改善非男性因素不孕超促排卵低获卵患者的受精情况,对提高其胚胎发育潜能及改善最终妊娠结局也无益处,不建议对该部分患者常规行ICSI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10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行部分ICSI受精情况的分析,探讨对于潜在受精障碍患者合适的受精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行部分ICSI的成熟卵母细胞共1850个,按可能存在受精障碍的原因分为5组:A组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共17个周期;B组少弱精患者,受精前前向运动精子密度(3~5)×106/ml,共28个周期;C组畸精症患者,畸形精子百分率大于95%,共8个周期;D组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共31个周期;E组无明确病因继发不孕患者,共25个周期.比较各组中IVF与ICSI受精方式受精率的差异.结果 A组与D组ICSI受精率分别为(72.2±34.1)%和(82.7±21.4)%,均高于相应的IVF受精率[分别为(53.1±38.8)%,(58.8±31.6)%](P<0.05);B组、C组与E组ICSI与IVF受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D组与E组ICSI正常受精率均高于IVF(P<0.05),C组ICSI与IVF正常受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与无明确病因原发不孕患者行部分ICSI可改善IVF受精率,而少弱精、畸精症及无明确病因继发不孕患者行部分ICSI未能改善IVF受精率,提示对于以上患者行ICSI受精是否必要.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长方案超促排卵(COH)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的变化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IVF-ET)的影响.②方法 将患者分3组:第1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LH>启动日LH,在COH中添加促性腺激素(HMG);第2组:HCG日的LH≤启动日LH,在COH中添加了HMG;第3组:HCG日的LH≤启动日LH,在COH中未添加HMG.比较3组患者的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种植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③结果 降调天数及剂量,启动日的E2、FSH,HCG日的E2、P,子宫内膜厚度,Gn总量没有统计学差异.组1、2间Gn天数无差异,均显著高于组3(P<0.01);组1启动日LH显著低于组2、3(P<0.01),组2、3间无显著差异.组1 HCG日LH显著高于组2(P<0.01),组3 HCG日LH高于组2(P<0.05).组1的获卵数低于组2(P<0.05),组1与组3、组2与组3间无统计学差异.移植胚胎数、可用胚胎率、种植率、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组1、2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无差异,受精率低于组3(P<0.01),卵裂率、优胚率高于组3(P<0.01).④结论 在卵巢达到降调标准后,启动日LH低于0.5IU/L,可能影响早期卵泡的募集和受精,适当添加HMG,有利于卵泡募集,获得较多的卵子,并有利于其成熟受精,即使血清LH未上升.在卵泡发育晚期,垂体逐渐恢复LH分泌,有利于IVF-ET结局.此外,添加HMG后血清LH水平并未同步上升,故不能根据血清LH水平决定HMG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女方病因中各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因女方原因行IVF-ET的原发不孕患者,根据不孕的主要因素分为4组。输卵管因素组、排卵障碍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及不明原因组。比较4组间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输卵管因素组胚胎种植率较高,但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因素组与排卵障碍组临床妊娠率较高,输卵管因素组临床妊娠率较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因素组的异位妊娠率较高,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预测IVF-ET结局中应注意输卵管因素特别是输卵管积液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鲜胚胎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后自然流产风险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新鲜胚胎与冻融胚胎移植妊娠后发生自然流产风险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新鲜胚胎移植(IVF-NET)397例及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新鲜胚胎移植(ICSI-NET)S4例、冻融胚胎移植(FET)75例助孕共计55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新鲜胚胎移植(NET)与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后的早期流产和晚期流产发生率。结果行IVF-NET妊娠者早期流产率为12.93%,ICSI—NET组早期流产率为2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4,P=0.473),两组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8。P=0.682)。NET组的早期流产率和晚期流产率与肿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780;χ^2=0.000,P=0.994)。结论行IVF-NET妊娠者早期流产率与自然受孕妊娠者的早期流产率相似,行ICSI-NET妊娠者早期自然流产率与行IVF—NET妊娠者无差异,行FEW妊娠者不会增加自然流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进行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301例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IVF/ICSI-ET治疗.将301例患者分为5组:A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均未压迫宫腔,共167例;B组为肌壁间肌瘤组且肌瘤不同程度压迫宫腔,共23例;C组为单纯浆膜下肌瘤组,共47例;D组为黏膜下肌瘤组且IVF/ICSI-ET治疗前行宫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共7例;E组为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共57例.选择同期因输卵管因素行IVF/ICSI-ET治疗、不合并子宫肌瘤的不孕症患者167例作为对照组.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将A组分为3个亚组:1个肌瘤组52例、2个肌瘤组60例、≥3个肌瘤组55例;按照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大小将A组分为2个亚组:<4cm组114例、≥4 cm组53例.分析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B、C、D、E组及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不同肌瘤数目亚组或肌瘤大小亚组间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无妊娠并发症及胎儿畸形发生,A组、E组与对照组妊娠并发症总发生率、胎儿畸形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的不孕症患者行IVF/ICSI-ET助孕的临床结局较好;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数目和大小、IVF/ICSI-ET治疗前行开腹或腹腔镜下肌壁间和(或)浆膜下肌瘤剔除术对不孕症患者的IVF/ICSI-ET助孕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