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冷盐水导管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初步疗效。方法:选择6例阵发性房颤行肺静脉及大静脉电隔离术。常规穿刺成功后做电生理检查同时行房间隔穿刺,用环状电极标测肺静脉的肌袖电位,并确定与心房之间的传导关系。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肺静脉及腔静脉,并于术后服用胺碘酮或普鲁帕酮,连续服用3个月,临床症状减轻且无房颤发生则可停药。结果:6例房颤患者中共隔离肺加上腔静脉22条,左上肺静脉8条,左下肺静脉6条,右上肺静脉4条,右下肺静脉2条,上腔静脉2条,平均每人3.7条。平均随访8个月。术后3个月1例无任何心律失常,2例有间断发作,2例有房性早搏无房颤发生(Hoher证实),1例术前持续性房颤术后为间歇发作.3个月后偶发。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都明显减轻甚至无症状。1例发生术中心包填塞,无1例行2次手术。结论:阵发性房颤采用冷盐水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对绝大多数患者是有效的,对另一少部分可以减少发作。  相似文献   

2.
盐水灌注导管电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盐水灌注导管电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阵发性房颤经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的病例,观察其手术情况、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以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68例发作频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术,共电学隔离大静脉230根,其中肺静脉208根(左上肺静脉68根、左下肺静脉49根、右上肺静脉49根、右下肺静脉42根),上腔静脉22根.电隔离成功226根,每个患者平均3.4根,即刻隔离成功率为98.3%.平均随访(8.2±3.0)月,(2~12)月,复发6例,3例进行了再次消融术,随访3~6月未见复发;另外3例放弃进一步消融手术;成功率达91.2%.6例复发病例平均在消融术后(8.2±2.8)月复发,但房颤发作频率和症状仍比消融术前轻.术中出现2例急性心包填塞(2.9%),经心包穿刺以及心包引流后好转,1例左上肺轻度气胸(1.5%),胸腔穿刺引流24小时后好转;没有发生肺静脉急性狭窄病例.结论 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它是目前治疗阵发性房颤一种很有前途的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3.
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慢性心房颤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詹贤章  廖洪涛 《循证医学》2006,6(3):147-150
4 背景 1994年Haisaguerre等首先报道了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近几年来,随着对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机制研究的深入,各种各样的心房颤动消融策略不断涌现出来并应用于临床,导管消融的适应证也从阵发性心房颤动扩展到所有类型的心房颤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脉消融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vein ablation,CPVA)是目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最常用术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患者术后常需要接受短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一次或多次的电复律以恢复窦性心律,而且有无症状性心房颤动复发存在。这些混杂的因素可能会使手术疗效被高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肺静脉口节段性电隔离(SPVI)和环肺静脉消融(CPVA)两种术式治疗阵发性房颤在方法学、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6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30例接受SPVI术,36例CPVA术,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相似。。SPVI组经验性电隔离四条肺静脉。CPVA组采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及双Lasso标测电极技术,分别进行环左、右侧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记录方法学参数:手术时间、射频放电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前和术后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和左房及肺静脉螺旋CT三维重建。结果 SPVI组的手术时间(137±36)min ,放电时间(36±10)min,与CPVA组手术时间(208±61)min,放电时间(76±17)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X线曝光时间(40±13)min),与CPVA组(46±20)min相似(P=0.113)。术后随访(407±150)d,SPVI组和CPVA组手术达到终点率(93% vs. 86% P =0.343)和治愈率(70% vs. 75% P=0.650)相似。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3% vs. 8%, P=0.511)。SPVI组3例,而CPVA组无肺静脉狭窄并发症;CPVA组2例脑梗死,而SPVI组无。两组各出现1例心包填塞。结论 CPVA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与SPVI术相似,而手术时间、放电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肺静脉节段性隔离(SPVI)与EnSite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CPVA)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入选共85例房颤患者,单纯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行肺静脉节段性隔离40例(阵发性30例,持续性10例);EnSite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45例(阵发性31例,持续性14例),随访均超过半年.结果 SPVI组成功率为65%,CPVA组成功率为84.4%,P=0.038.主要并发症发生率SPVI组为17.5%,CPVA组为6.7%,P=0.0845;肺静脉狭窄率在CPVA组为0%,在SPVI组为12.5%,P=0.0312.总手术操作时间在SPVI组为(200.4±37.0)min,在CPVA组为(226.5±26.1)min,P=0.002.X线曝光时间在SPVI组为(54.7±9.7)min,在CPVA组为(27.1±3.1)min,P<0.0001.结论 EnSiteNavX三维电生理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隔离导管消融治疗房颤较单纯肺静脉环状电极指导下的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更为有效且X线曝光时间更短,但手术操作时间较长;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但环肺静脉隔离组的肺静脉狭窄率较节段性隔离组低.  相似文献   

6.
邱小芩  林丽萍 《医学文选》2006,25(4):755-756
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肺静脉是应用射频能量消融诱发心房颤动的异位灶,从而根治心房颤动,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新技术。近年来的心脏电生理研究证实,阵发性心房颤动多是由局灶性房性早搏触发或发动的,这些早搏大多起源于肺静脉,通过射频导管消融技术进行阵发性房颤相关的肺静脉电隔离,可以有效地防止心房颤动的复发。文献报道为正常心脏形态的病人,由于右位心心脏完全转位,结构与正常心脏位置发生改变,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我科2006年4月应用射频消融电隔离成功治疗1例阵发性房颤的右位心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灌注盐水大头电极导管在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经普通大头电极导管消融失败的 1 1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常规穿刺静脉和放置电极导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应用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标测 ,确定靶点后以 3 0~ 5 0W能量消融。结果 :1 1例患者均消融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 91 .2± 2 3 .3min,放电次数 3 .5± 1 .9次 ,平均能量输出 3 7.6± 7.5W ,X线曝光时间 3 7.8± 1 8.9min ,所有患者术中无阻抗增高 ,无心肌穿孔及其它并发症发生。随访 4 .9± 1 .2个月 ,无一例复发。结论 :灌注盐水大头电极导管在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快速心律失常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比较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与递进式个体化心房基质消融术(SSC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6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CPVI组(38例)及SSCA组(24例);术中采用CARTO和Lasso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消融;术后对患者定期进行体表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者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未复发率等.结果 CPVI组和SSCA组的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33.32±6.03)min和(33.42±3.93)min,手术时间分别为(125.66±11.78)min和(131.13±10.47)min,两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随访时的未复发率分别为86.8%和62.5%,CPVI组高于SSCA组(x2=4.986,P<0.05).结论 在远期未复发率方面,CPVI似乎更有优势,但还需进一步观察、随访;提高房颤治愈率的根本在于对房颤机制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靶肺静脉单侧隔离及靶肺静脉双侧隔离的对比,评估不同手术方式对阵发性房颤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术中短阵的房颤心电图与标测的肺静脉靶点结合,确定房颤靶点。将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医院行房颤手术的69例患者分为靶肺静脉双侧隔离组和靶肺静脉单侧隔离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复发率的影响。结果 靶肺静脉双侧隔离55例,靶肺静脉单侧隔离14例。两组患者在3、6及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45%vs14.28%,9.09%vs28.57%,21.82%vs35.71%,均P> 0.05)。结论 对于存在单侧触发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靶肺静脉双侧隔离与靶肺静脉单侧隔离效果相同,因此仅隔离单侧靶肺静脉即可。  相似文献   

10.
刘少稳  杨延宗 《海南医学》2002,13(12):104-105
心房颤动 (atrialfibrillation ,AF)的非药物治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应用导管射频技术成功隔离肺静脉可以预防心房颤动的复发 ,但导管射频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学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 ,本文对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心房颤动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肺静脉隔离是否已足够 ?已有的研究表明 ,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成功电隔离大静脉肌袖 ,在没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情况下 ,可以使近 70 %的PAF患者免于房颤 ,这些患者平均成功进行了 3根大静脉或靶静脉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灌注超声导管输出能量、消融时间与消融结果之间的关系及其用于临床心律失常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全麻后通气支持下开胸制作心包吊蓝及暴露双侧股方肌。消融采用灌注超声导管。心脏消融点沿前降支排列 ,股方肌消融点沿肌束方向排列。输出功率与时间排列组合后各有 16个消融点 ,以探讨不同消融能量与时间组合后对股方肌及心室肌损伤的程度。结果 :超声导管对组织的损伤主要引起灶性坏死。心室肌消融时损伤范围与输出功率成正相关 ,与输出时间无关。输出功率为 2 0W时 ,损伤范围明显较其它输出功率组间小 ;输出功率为 3 0W、40W时 ,在各输出时间组 ,二者对组织的损伤无明显差异 ;输出功率增加到 5 0W后 ,在各输出时间组均可导致较大范围损伤 ,且与其它输出功率组间有显著差异。在股方肌损伤范围同样与输出功率相关 ,与输出时间无关。结论 :研究证实输出功率在 3 0W和 40W时 ,心室肌和股方肌损伤范围稳定可靠 ,输出功率高于或低于此值损伤范围均明显增加或减少。在输出功率不变时 ,损伤范围与输出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2.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8例房颤患者接受治疗,其中阵发性房颤29例,持续性房颤9例.6例行肺静脉电隔离术,32例行Carto指导下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消融终点均为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结果 38例患者术后即刻均成功迭到消融终点,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5d有8例出现了房性心律失常.2例复发患者中1例为持续性房颤转为阵发性房颤,再次行导管消融获得成功;1例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口服胺碘酮可维持窦性心律.其余36例患者均无房颤复发.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与导管消融有关的并发症.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优化导管射频消融术(optimize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ORFCA)和环肺静脉隔离术(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CPVI)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cather ab-lation,RFCA)治疗的阵发性AF患者随机分为CPVI组(n=40)和ORFCA术(n=44)。两组采取不同的消融术式,观察患者的左心房直径、房颤持续时间、左心室功能,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消融点数、手术时间、曝光时间等数据,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结果:通过对CPVI组和ORFCA组基本情况的比较我们发现两组的性别组成、年龄、发作病史、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功能、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种类方面无差别。CPVI组在消融点数、手术时间、曝光时间、成功率上均小于ORF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无差别。结论:ORFCA术具有和CPVI术相似的安全性,和相对较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冷盐水灌注导管在RDN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将其与普通消融导管进行对比,为该导管在RDN手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RFA)后严重肺静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房颤RFA 治疗的231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8例患者经 CT 血管成像(CTA)证实术后出现严重肺静脉狭窄。在行血管造影确定病变血管数量、部位及狭窄程度后,在病变部位置入支架,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手术治疗,共发现病变血管19支,均植入支架。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跨狭窄压力阶差、平均肺动脉压及血浆钠尿肽(BNP)水平与支架植入术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 <0.01)。最窄处肺静脉内径与支架植入术前相比明显增宽(P <0.01)。术后半年复查 CTA,2例患者共4支血管出现轻-中度再狭窄,给予高压球囊扩张后狭窄消失。扩张术后3个月 CTA 复查,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狭窄出现。结论支架植入术治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严重肺静脉狭窄近期疗效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绝经后女性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阵发性房颤患者186例(绝经后女性66例,绝经前女性30例,与绝经后女性年龄匹配的男性90例),在CARTO 3系统引导下行射频消融,对复发的差异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次射频消融治疗后随访中位数23个月,绝经后、绝经前女性和男性的成功率分别为72.92%、84.62%和7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存曲线分析Log-rank检验P=0.798).绝经不是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 绝经后女性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与绝经前女性、同年龄层的男性接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用可调弯鞘(Agilis NxT 鞘)对阵发性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进行导管消融隔离双侧肺静脉。方法 2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应用可调弯鞘支持下进双侧肺静脉行隔离术。穿刺房间隔,双侧肺静脉造影后,在EnSite VelocityTM v3.0指导下构建左心房几何模型,行双侧肺静脉电学隔离。结果 26例患者均完成环肺静脉电学隔离。平均手术时间为(165.7±48.1)min,平均放射时间为(25.0±9.4)min,其中房间隔穿刺透视时间为(1.3±0.5)s,应用环状电极建模时间(7.5±4.3)min,左肺静脉隔离时间(55±17)min,右肺静脉隔离时间(37±11)min。有1例患者发生心脏压塞,经心包穿刺后好转。随访6~12个月,有3例患者(11.5%)复发。结论 Agilis NxT可以应用于针对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环肺静脉隔离,可以减少导管在心腔内的操作,简化手术过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 necessarily produces an area of myocardial necrosis. However, the difference of the extent of myocardial injury between circumferential pulmonary vein isolation (CPVI) and 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 (CFAE)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F)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before.
Methods  Twenty-nine consecutive male patients (n=29) with either paroxysmal or persistent AF were selected for CPVI or CFAE ablation. The CPVI or CFAE abl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a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anatomical mapping system (CARTO). Serum cardiac biomarkers, for example,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creatine kinase (CK), and creatine kinase myocardial bound (CKMB) were determined by the Elecsys STATE immunoassay. 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were measured with echocardiography.
Results  Echocardiography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atrioventricular structure or function parameters between the CPVI group and the CFAE ablation group. Serum cTnT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FAE ablation group over the CPVI group at 12 and 24 hours after the procedure (P <0.05, respectively), and then it was reduced to a normal level after 48 hours. Serum AST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CFAE ablation group over the CPVI group at post-procedure, 4 and 12 hours after the procedure (P <0.05, respectively), and then it reached to a normal level after 24 hou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DH, CK, or CKMB levels between the CFAE ablation group and the CPVI group at any time point (P >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环肺静脉电融隔离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8例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房颤患者.其中23例阵发性房颤、5例持续性房颤.采用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Ensite navX)建立左心房、肺静脉的三维等时电势图和电解剖图,并在距离肺静脉口1~2 cm处行环肺静脉及其周围组织电隔离.消融终点包括:完成所有环肺静脉消融径线;全部肺静脉均达电隔离;阴性诱发结果.结果:28例患者均达到消融终点;手术的总操作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61.3±23.2)min和(38.0±6.8)min;随访6~17月,20例(71%)无房颤发作;8例(29%)有房颤复发,其中2例因其发作次数及时间均较术前明显减少未再消融,予以可达龙治疗可控制(术前可达龙治疗无效),6例行第2次消融,术中均发现肺静脉电位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第2次术后4例房颤无再发,2例仍有发作但未再消融,予以可达龙治疗可控制.术中及随访期间无任何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非接触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的环肺静电隔离是治疗房颤的有效而安全的方法.肺静脉既是房颤的诱发机制,亦有可能参与房颤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