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髂内或髂外动脉吻合对移植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移植动脉重建选择髂外或髂内动脉时移植肾血流参数、肾脏功能和血管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135例初次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平均年龄、HLA错配数目、淋巴细胞毒试验、冷/热缺血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免疫抑制剂应用方案相同。应用髂外动脉端侧吻合66例,髂内动脉端端吻合69例。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肾脏功能、彩色多普勒肾脏血流参数和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髂内动脉、髂外动脉组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肾功能监测指标(Cr:118.41 vs123.68μmol/L),移植肾主肾动脉、段动脉、大叶间动脉血流及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动脉重建选择髂内外动脉对移植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无明显影响,动脉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评价经皮肾动脉腔内成形术(PTRA)及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疗效。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肾动脉狭窄19例,其中男5例,女14例,平均年龄39.3岁(21~73岁),均符合血管成形术适应证,并排除了禁忌证。单侧肾动脉狭窄12例,双肾动脉狭窄7例。肾动脉开口病变4例,非开口病变1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8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其中4例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3.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特殊近端锚定区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中特殊近端锚定区的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7月至2005年7月对41例特殊类型腹主动脉瘤(瘤颈过短、严重成角、严重钙化、附壁血栓、形态不规则等)的腔内修复术中,根据情况分别采用近端裸支架跨肾动脉技术、覆盖部分肾动脉并肾动脉支架成形技术、针对成角选择合理产品、近端裸支架内支撑技术、近端延长支架型血管内支撑技术、“凹口”状支架型血管保留肾动脉技术来处理特殊近端锚定区的病变。结果41例EVAR中原发性近端Ⅰ型内漏发生率17.1%(7/41),随诊发现原发性内漏4例自愈,3例转化为持续性内漏,另发现4例继发性内漏。术后30d近端Ⅰ型内漏发生率17.1%(7/41)。无中转开腹手术及术中瘤体破裂、肾梗死等情况发生。结论对特殊近端锚定区的病例,通过相关技术处理可以使之适合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髂动脉硬化患者肾移植术5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髂动脉硬化患者的肾移植手术特点。方法51例糖尿病合并髂动脉硬化的肾移植受者共行肾移植术54例次。其中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直接端侧吻合13例次;切除硬化内膜,肾动脉与髂总/髂外动脉端侧吻合19例次;切除硬化内膜,肾动脉与髂内动脉钛环钉法端端吻合22例次。结果发生移植肾血流灌注不足致移植肾原发性无功能3例次,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9例次(17.6%),其余42例次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为心跳骤停)。随访11—70个月,1年人/肾存活率为89.8%/87.8%,3年存活率为84.4%/81.3%。结论糖尿病髂动脉硬化患者移植肾动脉吻合困难,为保证移植肾有充足的血流灌注,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吻合血管,并行硬化动脉内膜切除术。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肾移植术前应先行心肌再血管化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修复重建受损或畸形供肾血管对肾脏移植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1例供。肾有血管损伤或畸形的肾移植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进行的20例正常供肾肾移植病例作为对照组。体外血管重建的方法包括动脉端端吻合(3例)、端侧吻合(3例)、侧侧共干吻合(2例)、利用供体或受体髂动脉及其分支合并及延长供。肾动脉(3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年,两组患者均存活;血管重建组2例而对照组3例患者术后新出现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P=0.595),但未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组和对照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为27.3%和20%(P=0.484),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10.0%(P=0.719);术后1年两组内有移植肾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10±21)和(107±23)9μmol/L(P=0.66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择合适方法进行体外修复重建供肾受损或畸形的血管,不会影响肾移植的效果,并可以大大提高供体器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126例血管造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发生率及探讨患者ARAS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6例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肾动脉造影。以肾动脉狭窄(RAS)为因变量,临床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6例中24例有RAS,占19.04%;13例有明显RAS,占10.32%。24例RAS患者有28支狭窄肾动脉,狭窄位于肾动脉开El处为60.7%(17/28),肾动脉主干处为35.7%(10/28),分支处狭窄为3.57%(1/28)。64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18例有肾动脉狭窄,ARAS的发生率为28.13%(18/64);62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有6例存在肾动脉狭窄,ARAS发生率为9.68%(6/6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病变、高脂血症、吸烟、肾功能不全与ARAS病变密切相关。结论在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中老年患者中,ARAS的发生率为19.04%;在确诊冠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ARA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阴性者。冠脉病变、高脂血症、吸烟、肾功能不全是ARAS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运重建治疗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患者严重肢体缺血(CLI)的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21例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患者采用DEEP球囊行膝下动脉成形术。结果对69条病变血管进行球囊扩张,支架植入12枚,PTA成功率82.61%(57/69),其中2例术后行高位截肢,其余有效。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运重建可作为治疗糖尿病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肾动脉狭窄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ang KQ  Yuan C  Zhang WD  Yuan B  Xing T  Li T  Zhang Y  Song SH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9):1268-1270
目的评估肾动脉狭窄血管腔内治疗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33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因严重高血压或伴有肾功能不全而进行了肾动脉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术(PTRAS),随访7~49个月,平均(244-2)个月,观察手术对患者血压、肾功能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7.0%;2例(6.1%)术后4个月内死于心肌梗死;5例(15.2%)术前血清肌酐(Scr)≥177μmol/L,术后血压、Scr无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后17~28个月死于尿毒症;总的病死率为18.2%。术前Scr〈177μmol/L的患者,术后12、24个月,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下降,服用降压药物种类明显减少(P〈0.05)。结论无严重心肾疾病的患者,PTRAS能明显降低血压,稳定肾功能,减少口服降压药种类,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术前Scr≥177μmol/L的患者,术后病死率高,行PTRAS要慎重。肾保护装置可能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1,女性,28岁。查体发现左侧肾动脉瘤2个月,于2015年7月9日收入院。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三维重建提示:左肾动脉近肾门处一肾动脉分支动脉瘤,大小约2.5 cm×1.9 cm。出瘤动脉分为3支,分别供应肾脏下极和部分中极(图1A)。拟使用裸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肾动脉分支动脉瘤。遂于2015年7月17日行大动脉造影、左肾动脉瘤栓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34例术后并发血管疾病的。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4例患者中,并发移植肾动脉梗阻13例,移植肾动脉出血8例,动脉吻合口破裂7例,移植肾静脉梗阻4例,髂外动脉瘤和髂外静脉栓塞各1例。21例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作出诊断,其中10例进一步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明确诊断。5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中,3例放置血管内支架扩张后肾功能恢复良好,分别随访8、10、14个月,血肌酐维持在115~135μmol/L;1例将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的移植。肾动脉改为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术后至今1个月,血肌酐降至正常水平;1例MRA显示不完全狭窄,给予保守治疗,至今观察21d,血肌酐持续降低。3例静脉梗阻患者经手术解除梗阻,其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另2例随访13、36个月,肾功能恢复良好。1例髂外静脉栓塞患者术后死于移植肾破裂。其余患者均切除移植肾。结论。肾移植术后的血管并发症进展迅速,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手段,处理不及时往往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因此早期诊断非常重要,CDFI可作为首选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13例布加综合征(BCS)。男9例、女4例,平均39.9岁。其中下腔静脉(IVC)膜性阻塞10例,采用PTA单纯治疗;IVC节段性狭窄3例,采用PTA后置入自膨式金属内支架。术后IVC压力由术前3.77土0.79kPa即刻降至1.70士0.19kPa,IVC-右房压力阶差由2.58士0.73kPa降至0.18士0.12kPa。对其中12例随访3~44个月(平均18个月),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仅首例膜性闭塞者PTA后44个月IVC发生再闭塞。笔者对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病例的选择、内支架的适应症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膜性阻塞应首选PTA;对于节段性狭窄合理的治疗方法是PTA后置入内支架可有效阻止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动脉狭窄致致肾血管性高山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Palmaz支架,对7例大动脉炎、2例动脉弱样硬化,3例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动脉病变先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然后放置支架,术后患者行常规抗凝治疗,结果:12例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为100%,血压下降60-120/35-100mmHg近期随访-3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管高血压效果满意,创伤小,患者痛苦少,为肾动脉狭窄所致肾血管性高血压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动脉狭窄的支架管治疗〔BlamU,usw.MünchMedWschr,1997,139∶227(德文)〕经皮经肾动脉腔血管成形术是治疗肾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传统的PTCA技术治疗肾动脉狭窄的首次成功率仅在24%到35%之间,而复发率为15%~...  相似文献   

14.
介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RA)+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1995~1998年介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26例。对肾动脉硬化导致的肾动脉近端病变直接行支架植入术。对肾动脉硬化致肾动脉中远端病变及大动脉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性肾动脉病变先行PTRA术,效果不好或失败者行支架植入术。选择Palmaz支架。结果PTRA+支架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近期临床治愈改善率92.3%,随访治愈改善率86.4%。结论PTRA+支架植入术即时安全有效,治愈改善率满意,可作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病例患者女,28岁。因准备做乳房假体置入隆乳术入院。查体:左侧乳房外侧可触及2cm×1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没有压疼。左侧腋窝可触及2.0cm肿块,没有压痛。心率94次/min,血压115/80mmHg(1mmHg一0.133kPa),白细胞(WBC):6.1×10^9/L,嗜中性粒细胞(NEU)70%,淋巴细胞(LYM)30%;心界不大,心律整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无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16.
勇琴歌  曹镤 《护理学杂志》2005,20(11):53-54
目的 探讨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79例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1。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行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及术前准备、行为训练等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通知手术日、手术当日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通知手术日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当日晨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时照组(P〈0.01)。结论 术前知识讲解、心理沟通和行为训练可有效地降低经皮肾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内瘘血流量(Qb)及再循环率(R%)测定,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功能状态。方法在患者血液透析开始后30min及结束前1h采用超声稀释法测定内瘘功能。对内瘘血流量过低(Qb〈600ml/min)及过高(Qb〉1800ml/min)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内瘘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肱动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并排除血管腔有无狭窄。结果180例患者中的163例成功进行了内瘘功能测定,3例再循环率〉0,占0.02%。平均Qb(1010.3±662.6)ml/min,40例Qb〈600ml/min(24.5%,低流量组),104例Qb为600-1800ml/min(63.8%,正常流量组),19例Qb〉1800ml/min(11.7%,高流量组)。多普勒超声检查低流量组10例,高流量组7例。两组比较在头静脉内径、桡动脉内径、流速、肱动脉流速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稀释法评定血管内瘘功能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血管通路(包括自身血管和人造血管)功能监测的一种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胰肾联合移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2月至2001年12月间15例患者进行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以及1、3年人/胰腺/肾脏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 15例患者中,采用胰肾联合移植(SPK)12例,肾移植后再行胰腺移植(PAK)3例;9例胰腺移植于腹膜外,6例移植于腹腔内;12例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经膀胱引流,3例经肠道引流。患者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12例患者(SPK11例,PAK1例)移植后早期的空腹血糖为4.4~7.8mmol/L,无需应用胰岛素;3例应用胰岛素30-40d后,移植胰、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12例经膀胱引流的患者其尿淀粉酶为760-117000U/L,血清淀粉酶为91~480U/L。移植胰、肾共发生急性排斥反应5例次,总发生率为33.3%(5/15)。1年人/胰腺/肾脏存活率(%)分别为60.0/53.3/60.0;3年为33.3/20.0/26.7;1例随访满5年,胰腺和肾脏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可以有效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术前应对患者作全面检查,制定最佳手术方案,以提高人/胰腺/肾脏的近、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8(4):189-191
约90%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组对65岁以上老年人行肾动脉超声检查发现,肾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是6.8%,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增加。患者预后研究显示,呈进展性者临床预后通常较差,可以出现肾功能受损、肾脏萎缩、存活率降低,即2、5、10年的生存率分别是56%、18%、5%。为规范该病的治疗,延缓患者的存活年限,编辑部特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肾科的赵佳慧、程庆砾医师将循环杂志(Circulation),2006年,113期有关肾动脉狭窄的诊治指南编译整理,以敬读者。  相似文献   

20.
微创治疗髂静脉闭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机械性抽吸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髂静脉闭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73例髂静脉闭塞合并急性LEDVT患者,经皮穿刺股静脉置入滤器,插入8-14F鞘管后抽吸血栓。清除髂、股静脉血栓后,对造影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段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植入,对髂静脉闭塞合并混合型LEDVT行辅助溶栓治疗。结果219例(219/273,80.22%)血栓完全清除(Ⅲ级),49例(49/273,17.95%)部分清除(Ⅱ级),5例(5/273,1.83%)少量清除(I级)。PTA和支架植入术后治愈235例(235/273,86.08%),显效29例(29/273,10.62%),好转7例(7/273,2.56%),无效2例(2/273,0.73%)。随访3-6、7-12、18-24、25-36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4.87%(259/273)、93.73%(254/271)、87.08%(236/271)、84.13%(228/271)。结论机械性抽吸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髂静脉闭塞合并急性LEDVT疗程较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