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于原腹部手术切口的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1)。单纯直接缝合修补切口疝的复发率高达50%左右,对巨大切口疝修补更是外科治疗的难^(2)。我科2010年3月对1例腹壁巨大切口疝(〉10cm)行多点悬吊法腹腔镜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修补多发性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多发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收治1例腹部三次手术后共造成腹部四处切口疝的复杂病例,切口疝长径分别为12、9、6及3cm。采用疝修补缝合钉固定腹腔内大面积复合补片,行腹腔镜修补术。结果 腹腔镜一次修补4个腹壁切口疝手术成功,无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无腹壁切口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多发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在开腹手术中暴露多个缺损的难点,在腹腔镜手术中难度大大降低。腹腔镜多发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不但具有微创优势,而且更能发挥其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
腹壁切口疝是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壁切口突出的疝,是腹部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11%,不能自行愈合,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采用疝钉固定补片可完成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但一次性固定器等器械的高昂费用限制了其在基层医院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腹壁切口疝的腹腔镜修补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的一种方式 ,应用于治疗腹壁切口疝。与开腹腹壁切口疝手术相比 ,具有术后恢复快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等优势 ,应用逐步广泛。本文就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手术的操作、恢复、并发症及复发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11%[1]。欧洲疝学会将其定义为:在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查中可看到或可触及的原切口下的腹壁缺损,可伴有或不伴有腹壁包块[2]。切口疝的修补手术复杂,尤其是修补疝环最大距离≥10cm的巨大切口疝是一项较困难的手术[3],而且围手术期处理不当,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甚至造成病人死亡。近年来,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日臻完善,高科技补片材料的应用,以及围手术期支持治疗,病人的治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着重从巨大切口疝围手术期的处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3%~29%[1]。切口疝不能自愈,均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单纯缝合修补和无张力修补两种,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术式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ventral/incisional hernia repair,LVHR)最早报道于1993年。本文就目前开展的现状以及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腹部手术后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为11%~20%。单纯直接缝合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左右,故应用合成材料修补腹壁切口疝,特别是用于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已成为共识。修补材料有多种,聚脂材料因较多并发症而逐渐被淘汰。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聚丙烯和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材料,前者因易与腹腔内肠管粘连,  相似文献   

8.
<正>【内容简介】随着腹部手术量逐年增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导致的术后切口疝、造口疝也明显增多。相对于原发腹股沟疝甚至复发疝,腹壁疝手术难度都较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疝和腹壁外科在腹腔镜方面也有了较广泛的应用。在腹壁疝治疗中,腹腔镜技术成为许多临床医师的首选术式。理论上可以接受全麻开放修补手术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对26例术后切口疝患者应用腹腔镜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97 min,术后住院时间4~10 d。术后腹壁血清肿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1月至2008年8月16例患者腹壁切口疝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两例因粘连中转手术,手术时间65~85min,平均73min;术后2~48h患者下床活动,住院4—6d,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1例复发(6.25%)。结论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是安全可行的疝修补方法,遵循疝修补无张力的原则,具有患者痛苦轻、康复快等特点,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