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肢体恶性骨肿瘤及骨转移癌保肢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肢体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癌行瘤段切除假体重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本组共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0~72岁,平均28.4岁。原发肢体恶性骨肿瘤41例,其中骨肉瘤19例,骨巨细胞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8例,浆细胞瘤3例,尤文氏瘤1例,骨血管内皮瘤1例。骨转移癌21例,原发病灶分别为:肺癌9例,胃癌3例,肾癌2例,乳腺癌2例,甲状腺癌1例,颌下腺癌1例,原发灶不明者3例。对62例肢体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癌应用肿瘤段切除并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有:①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②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术;③瘤段切除髓内针骨水泥重建术。结果:术后随访5~42个月,平均14.2个月,41例恶性骨肿瘤中,术后无瘤生存21例,死亡4例,7例发生肺转移,3例发生其他部位转移,6例局部复发后截肢。37例生存患者患肢功能按Enneking骨肿瘤外科治疗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1.1%。21例骨转移瘤患者中,术后存活3个月以上者19例(占90.4%);术后疼痛消失15例(占71.4%),其余均有疼痛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恢复者11例(占52.3%)。结论:对可施行广泛切除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修复重建,行保肢治疗,可在治疗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肢体功能,对肢体骨转移癌行合适的保肢手术对提高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化疗栓塞和特制人工假体在治疗膝关节骨肿瘤重建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方法 :术前通过介入疗法对肿瘤骨供血动脉进行化疗栓塞 ,10~ 14d后行肿瘤骨广泛切除 ,同期使用人工特制假体置换重建膝关节功能。结果 :7例病人 ,随访 5~ 48个月 ,3例病人疼痛完全缓解 ,4例仅有轻微疼痛。关节活动范围 0~ 10 0° ,行走良好 ,除 1例出现肺转移外 ,均无出现局部复发。结论 :介入性化疗栓塞及特制人工假体治疗膝关节恶性骨肿瘤时 ,可保留肢体功能 ,防止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肢体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癌行瘤段切除假体重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本组共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072岁,平均28.4岁。原发肢体恶性骨肿瘤41例,其中骨肉瘤19例,骨巨细胞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8例,浆细胞瘤3例,尤文氏瘤1例,骨血管内皮瘤1例。骨转移癌21例,原发病灶分别为:肺癌9例,胃癌3例,肾癌2例,乳腺癌2例,甲状腺癌1例,颌下腺癌1例,原发灶不明者3例。对62例肢体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癌应用肿瘤段切除并修复重建治疗。方法有:①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②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术;③瘤段切除髓内针骨水泥重建术。结果:术后随访542个月,平均14.2个月,41例恶性骨肿瘤中,术后无瘤生存21例,死亡4例,7例发生肺转移,3例发生其他部位转移,6例局部复发后截肢。37例生存患者患肢功能按Enneking骨肿瘤外科治疗后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81.1%。21例骨转移瘤患者中,术后存活3个月以上者19例(占90.4%);术后疼痛消失15例(占71.4%),其余均有疼痛减轻;日常生活工作恢复者11例(占52.3%)。结论:对可施行广泛切除的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方法修复重建,行保肢治疗,可在治疗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肢体功能,对肢体骨转移癌行合适的保肢手术对提高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恶性骨肿瘤由骨组织原发或其他恶性肿瘤转移引起, 一般具有体积较大、对周围组织侵袭程度深、异质性显著及个体差异大等特点[1]。恶性骨肿瘤常发生于四肢、骨盆、脊柱等部位, 如骨盆肿瘤多侵袭范围大、与众多脏器关系密切, 不易完整切除, 广泛切除后患者局部解剖结构损伤大, 下肢运动功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对肿瘤切除和功能重建的要求甚高[2-3]。近年来, 随着新辅助化疗、放疗等医疗技术的发展, 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4-5], 保肢手术逐渐成为治疗骨肿瘤患者的标准手术方式。传统手术方案主要是术前依据影像学资料评估骨肿瘤的范围和安全边界, 结合术者的经验进行骨肿瘤病灶切除, 再通过标准组配式假体配合自体骨、同种异体骨或骨水泥进行肢体重建[6]。由于骨肿瘤具有异质性, 不同患者骨缺损形态不一, 个体差异较大, 手术方案的制定难以个性化, 因此可能因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或假体匹配度差等原因而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肿瘤复发、假体松动、移位等风险。目前, 个体化、精准化成为骨科、尤其是骨肿瘤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3D打印技术在骨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 传统骨肿瘤手术方式逐渐改变[7]。3D打印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儿童恶性骨肿瘤肢体功能的疗效。方法总结1983-2004年儿童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22例,手术方式依肿瘤部位,性质.范围,术者经验,医院客观条件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综合考虑,分别采用病灶刮除骨水泥髓内支架填塞术,瘤段切除灭活再植术,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瘤段切除异体骨关节移植术等方法重建肢体功能,同时联合全身和介入化疗。结果随访1-20年,存活5年以上者5例,2-5年者8例,1-2年者6例,1年内死亡者3例,其中发生转移5例。根据MSTS的评分系统评价本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效果满意。结论适当的手术方法联合完整的化疗方案有利于儿童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肢体功能重建,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并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肱骨近端是恶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切除与重建因肩关节的动力结构受到肿瘤侵犯而变得较为困难,有的结构必须为完整切除肿瘤而牺牲,有的则难以重建完整的动力附着。为实现肿瘤局部根治并最大限度地保留肩关节功能,不仅术前需要对肿瘤和患者进行综合评估,也要对术中如何完整切除肿瘤,尽量保留肩关节动力结构进行充分准备,根据骨和软组织缺损及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重建方法。该文对肱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切除后的常用重建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下肢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和肢体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 TQ  Guo W  Yang RL  Sun X  Qu HY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0):1550-1555
目的 分析下肢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估保肢后的肢体功能.方法 2003年11月至2010年1月,20例下肢肢体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接受保肢或截肢手术.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0岁.肿瘤位置:胫骨远端14例,腓骨远端3例,跟骨3例.肿瘤分期:ⅠB期3例,ⅡB期16例,Ⅲ期1例.除3例胫骨下端肿瘤截肢外,其他11例胫骨远端肿瘤行自体骨(4例)或异体骨(7例)踝关节融合手术,6例腓骨远端和跟骨肿瘤行自体骨重建手术.平均随访36.4个月.结果 5例异体骨踝关节融合和1例跟骨自体骨重建患者伤口延迟愈合,自体骨和异体骨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例异体骨出现吸收和不愈合(其中1例截肢,另1例更换为骨水泥临时假体),1例胫骨远端骨肉瘤术后11个月复发截肢,2例分别于确诊后22和48个月死于肺转移.患者2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2.9%和79.6%,12例高度恶性骨肉瘤的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0.0%.保肢患者功能MSTS评分为82%.结论 下肢肢体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的整体生存情况相对较好,保肢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是造成这一年龄段人群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近二十年来,保肢已经逐渐成为原发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所谓保肢手术是指在彻底切除肢体肿瘤的前提下保留患者肢体及功能,是相对于截肢而言的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恶性骨肿瘤瘤段截除后进行肢体功能的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主要的重建方法是使用人工关节假体来恢复骨骼的连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自体瘤段骨灭活再植进行保肢治疗的过程中组织修复及功能重建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收治的56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9~60岁,平均19岁.位于肱骨近段者9例,股骨远端30例,胫骨近段17例.成骨肉瘤32例,软骨肉瘤17例,恶性骨巨细胞瘤3例,转移瘤4例.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自体瘤段骨灭活再植修复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同时行软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按Mankin分级法评价保肢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等. [结果]本组优20例占35.7%,良11例占19.6%,可8例占14.3%,差17例占30%,治疗满意率70%.56例中无瘤存活38例,死亡12例,5年生存30例,生存率55%.其中51例随访时间超过10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除局部肿瘤复发以外,常见并发症有感染4例,骨折3例,关节面塌陷1例,关节强直5例,感染率仅7%.无内固定折断.[结论]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和自体瘤段骨灭活再植对四肢恶性骨肿瘤行有效的组织修复和功能重建,不但可以保留肢体,且保留的肢体具有良好的功能,为四肢骨骼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开辟了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髂骨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盆环稳定性重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髂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瘤切除后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联合异体骨移植或联合骨水泥(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重建骨盆环稳定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9年7月~2004年7月,采用完全切除重建的方法治疗16例髂骨恶性骨肿瘤,男9例,女7例。年龄16~80岁。原发性骨肿瘤10例,其中软骨肉瘤4例,骨肉瘤3例,尤文氏瘤2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根据Enneking肿瘤分期系统进行分期,ⅠA期2例,ⅡB期8例,髂骨完全切除后,均采用异体骨联合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重建骨盆环稳定。转移瘤6例,其中乳腺癌2例,肺癌1例,肾癌1例,甲状腺癌1例,前列腺癌1例,均为孤市性转移病灶;采用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或结合PMMA固定重建。术后观察重建并发症,局部肿瘤复发及植骨愈合情况,采用Enneking保肢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0例髂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获随访5~65个月,平均35.6个月。可疑深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2例,异体植骨不愈合1例;植骨愈合时间4.2~8.4个月,平均5.8个月,无排异反应;肿瘤局部复发2例,肺转移3例,死亡2例;8例生存者平均功能评分24.8(82.7%),其中优4例、良3例、可1例。转移瘤患者中位生存期11.8个月(4.6~48.5个月),4例患者生存超过1年;术后无深部感染,2例内固定松动均未使用PMMA,局部出现新病灶3例,术后患者疼痛均有明显缓解,并能负重行走;1年时随访,平均功能评分21.7(72.3%),其中优2例、良2例。结论 椎弓根钉一棒固定系统联合异体骨或PMMA对髂骨原发性及转移性恶性骨肿瘤全髂骨切除后骨盆环重建可以达到稳定的目的,其并发症低,功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肩胛带骨肿瘤的手术切除方式、重建方法,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71例肩胛骨周围骨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恶性肿瘤61例,骨巨细胞瘤10例.15例恶性肿瘤起源于肩胛骨,56例起源于肱骨近端.男42例,女29例;年龄11~62岁,平均36.5岁.手术方法:肩胛带离断术10例,单纯肩胛骨切除3例,肩胛骨切除、人工肩胛骨置换3例,部分肩胛骨及肱骨近端切除、假体置换8例,肱骨近端切除、假体置换47例.结果 1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肩周肌肉保留较好,术后MSTS功能评分平均28分.起源于肱骨近端的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三角肌止点处均予以切除,术后肩外展30°~60°,MSTS功能评分平均23分.37例肱骨骨肉瘤患者中4例(10.8%)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5例肺转移.7例转移患者均死亡.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患者出现肺转移死亡.3例尤文肉瘤患者出现肺转移死亡.5例肱骨及5例肩胛骨软骨肉瘤患者术后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肩胛带骨肿瘤切除、人工肱骨近端假体重建能保留完整肘部及手部功能、并发症少,是肩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术式;肱骨近端骨肉瘤和下肢骨肉瘤比较预后较好;肱骨近端恶性肿瘤行关节内肿瘤切除和关节外肿瘤切除肿瘤的局部复发率接近,提示对多数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可以采用关节内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骨肿瘤术前设计、切除与重建,探讨骨肿瘤精确切除和重建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实施计算机导航辅助外科治疗骨肿瘤患者39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16~59岁,平均36.6 岁;肿瘤发生于骨盆区20例,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6例,脊柱4例.术前利用计算机导航系统将CT和MRI的.dicom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精确显示骨肿瘤边界并标定,设计肿瘤切除范围,术中在导航引导下进行骨肿瘤的精确切除,并根据术前设计选择肿瘤关节假体或同种异体骨进行骨结构重建.术后评价肿瘤局部控制情况,按照MSTS93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术中解剖注册点与术前三维虚拟CT影像匹配性好,平均注册误差为0.52 mm(0.4~0.7 mm).36例患者按术前设计切除肿瘤并采用同种异体骨或人工假体重建骨缺损区.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和脏器损伤,肿瘤标本边缘病理检查显示切缘清洁无肿瘤.所有患者随访3~32个月,平均19.5个月.5例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其中骨盆3例,肢体2例;肺转移3例.MSTS93功能评分为24.8分(22 ~ 28分). 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利于避免肿瘤切除的盲目性和重建的随意性,减少肿瘤复发,提高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可延长假体在儿童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儿童四肢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是骨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必须兼顾规范化疗、肿瘤彻底切除、肿瘤切除后的结构和功能重建及保肢术后肢体长度的均衡。由于化疗、放疗、外科重建技术和生物材料研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儿童四肢恶性骨肿瘤患者可行保肢手术。由于瘤段切除必然包括生长板的切除,保肢术后往往带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波原位灭活联合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侵袭范围超过骨全长2/3)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6月至2012年4月对19例侵袭范围超过骨全长2/3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及转移瘤患者采用微波灭活联合假体置换术进行治疗。男12例, 女7例;年龄11~65岁, 平均47岁。原发恶性骨肿瘤11例,转移瘤8例。股骨远端8例、胫骨近端6例、肱骨近端3例、股骨近端2例。术前X线、CT显示骨干皮质破坏小于骨全长的1/3,而MRI显示肿瘤侵袭范围超过骨全长2/3。依据MRI确定截骨范围,定制肿瘤型人工假体。采用常规肿瘤假体置换入路,按广泛切除原则充分显露瘤段骨及软组织肿块。使用铜网保护瘤段骨周围软组织,用2 450 MHz微波将瘤段骨内部加热到50 ℃,持续20 min,按术前测量长度进行截骨,人工关节假体重建,逐层缝合组织及皮肤。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600 ml。随访10个月~5年,平均2.7年。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复发,带瘤生存;2例术后其他部位转移,死亡;余8例随访期间未出现复发或转移。6例转移瘤患者分别于术后5~20个月出现其他部位转移,死亡;2例随访期间未出现原位复发或转移。3例肱骨近端肿瘤患者术后肩关节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其余患者无关节功能受限。结论 微波灭活联合人工假体置换术治疗髓腔内广泛受累的四肢恶性骨肿瘤,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术后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保肢手术已成为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经典方法。保肢治疗的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要保存良好的肢体功能。保肢手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避免局部复发,第二个目的是尽可能多地保留功能。治疗格言为:“肿瘤第一,功能第二”。国内近20年来骨肿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巧娥  赵芳玲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26-827
对19例四肢骨肿瘤病人采用骨水泥、自体骨粒、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庆大霉素加内固定重建骨肿瘤切除骨段及人工关节治疗。术前给予心里支持,预防或减轻化疗并发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患肢护理,早期实施患肢功能锻炼。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除1例术后1年因发生肺部转移而死亡,其余病人重建肢体功能恢复良好。该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肿瘤切除彻底.重建肢体功能恢复快而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冷冻外科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评估液氮冷冻治疗肢体恶性骨肿瘤的价值。方法对54例肢体恶性骨肿瘤采用瘤骨液氮浸泡法,杀灭恶性肿瘤细胞,保留骨的原来结构,采用内固定术,恢复患者肢体的完整结构和功能。结果经过平均5年随访,本组病例按Enneking's肢体功能评价优良率68.5%;局部肿瘤复发率在11.1%,并发症为18.5%,关节退变为22.2%。肿瘤坏死率评价发现冷冻后肿瘤细胞完全坏死。结论液氮瘤骨灭活法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恶性肿瘤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对7例股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采用骨干人工假体置换,男3例,女4例;年龄28~76岁,平均61.8岁。原发恶性骨肿瘤4例,转移癌3例。术前常规行X线、CT及MR检查,通过MRI测量瘤段骨长度及软组织侵犯范围,再根据截骨长度选择骨干人工假体配件。取股骨近端外侧直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按肿瘤切除原则充分显露术前MRI测量的瘤段骨及软组织肿瘤并截骨,扩髓后安装骨干人工假体,依次缝合各层组织。术后切除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结果 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l,平均400 ml。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1例骨肉瘤患者术后1年因出现肺转移而死亡,3例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术后未出现术区复发及远处转移。1例乳腺转移癌患者术前多发转移,术后行综合治疗,带瘤生存;2例乳腺转移癌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原位复发或转移。7例患者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均无受限。结论 使用骨干人工假体对股骨近端骨干恶性肿瘤切除后结构性骨缺损进行重建,保留了邻近的髋关节及肌腱附着点,操作简单,住院时间较短,可早期负重,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股骨近端骨肿瘤的保肢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数字化骨库,并探讨其在骨肿瘤切除同种异体骨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薄层CT对现有骨库中的大段同种异体骨进行扫描,将所得断层数据输入自制的数字骨科管理软件,三维重建后建立数字化分析系统.利用数字化骨库找到匹配的骨重建材料,并在术前设计截骨范围和异体骨修整.2009年11月至2012年6月对11例骨肿瘤患者采用数字化骨库和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男7例,女4例;年龄13 ~42岁,平均24.7岁;其中骨巨细胞瘤3例,骨肉瘤5例,软骨肉瘤2例,尤文氏肉瘤l例.术后复查患处X线片并采用肌肉骨骼肿瘤学会93(MSTS93)评分系统评价肿瘤学结果和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应用数字化骨库可以明显缩短异体骨材料的选配时间,并明显提高异体骨选配的精确性.使用计算机辅助导航进行肿瘤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术前CT三维虚拟影像与实际解剖注册点匹配满意,注册误差平均为0.42 mm.11例患者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5.7个月;术后复查影像可见肿瘤切除范围与异体骨重建区域与术前计划完全吻合,肿瘤切除范围安全,边界完整,无肢体不等长或畸形发生;未见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关节塌陷,无明显免疫排异反应;异体骨与宿主骨愈合时间5~7个月,平均6.3个月.MSTS93功能评分平均为25.7分. 结论 建立的数字化骨库可在术前精确选择同种异体骨并完成手术设计,结合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可实现骨肿瘤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的个体化设计,可有效提高骨肿瘤手术治疗的安全和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三维多模态影像的3D打印技术用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9例;年龄17~73岁,中位年龄34岁。骨肉瘤5例,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2例,血管肉瘤1例,造釉细胞瘤1例,转移性癌3例。肿瘤部位:肱骨5例,尺骨2例,股骨3例,胫骨5例。病程2~8个月,中位病程4个月。术前基于三维多模态影像进行术前规划、计算机模拟手术、个性化假体及手术导板设计,3D打印骨肿瘤及重建模型、个性化假体及手术导板,并基于模型进行体外模拟手术。术中行膝关节置换2例,半肩关节置换2例,尺骨近端置换2例,保留关节干假体置换9例。观测肿瘤切除的外科边界、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美国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评分、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按术前规划完成手术,外科边界均获得广泛切除边界。手术时间80~240 min,中位数150 min。术中失血量100~400 mL,中位数200 mL。无术中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导致肢体功能明显受限发生。1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中位数24个月。2例患者因肺转移分别于术后6、24个月死亡。随访期间未出现局部复发,无假体脱位及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23~30分,平均25分。结论 基于三维多模态影像的3D打印技术能辅助肢体恶性骨肿瘤的精确切除和重建,从而获得良好肿瘤学及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