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功能性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我院自1990年6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功能性胰岛素瘤48例,现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 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功能性p NENs占75%~85%;功能性p NENs常见的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腺。其余的功能性p NENs均少见,统称为罕见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rare functional pancreatic neuroe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外科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08年6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胰岛素瘤患者包括功能性胰岛素瘤41例(91.11%)和无功能性胰岛素瘤4例(8.89%).应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前超声、术中超声、CT进行定位诊断.45例胰岛素瘤中,其中18例行腹腔镜下单纯肿瘤切除术,6例在腹腔镜下行脾脏切除术并胰尾部切除术;21例开腹,其中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肿瘤位于胰颈部,行胰腺颈部局部切除术并胰尾部-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开腹探查未发现占位.结论 胰岛素瘤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在这一领域具有卓越优势.  相似文献   

4.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38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内分泌肿瘤以胰岛素瘤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最常见,分别占57.9%和36.8%,恶性胰岛素瘤和多发性胰岛素瘤各占胰岛素瘤的13.6%,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中恶性占64.3%;21例(95%)胰岛素瘤成功术前定位和手术切除,1例多发性胰岛素瘤摘除术后 4年后复发,再次手术治愈;86%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以无痛性肿块入院,肿瘤平均大小为8.5cm,6例行胰体尾部切除,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肿瘤摘除,1例行囊肿内引流术,1例行活检术;全组术后并发胰瘘7例(18%)。结论 B超、CT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有效的诊断方法,肿瘤局部剜出与规范切除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方法,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楼文晖  吴文铭 《消化外科》2014,(12):919-922
1 前言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pNENs),原称为胰岛细胞瘤,约占原发性胰腺肿瘤的3%。依据激素的分泌状态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pNENs。无功能性pNENs占75%~85%。功能性pNENs约占pNENs的20%。常见的功能性pNENs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胰岛素瘤一般位于胰腺,而胃泌素瘤多见于十二指肠或胰腺;其余的功能性pNENs均少见,统称为罕见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rare function-al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RFrs),包括生长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激素瘤等。  相似文献   

6.
�����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腺内分泌肿瘤以胰岛素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及胃泌素瘤最为常见。肿瘤大小与症状轻重无关。该组胰岛素瘤为良性,其它60%为恶性,血管造影,门殂脉血激素水平测定及术中B超对胰岛素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7%,83%及100%。胰岛素瘤均行肿瘤摘除术;胃泌素瘤及MEN-I因合并症急诊行全胃切除术;胰高血糖瘤行姑息切除术;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恶性者因局部浸润及转移未予解除。结论 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外,胰腺内分泌肿瘤多有完整被膜,可行摘除手术。姑息切除亦可明显级解症状,即使为恶性,预后亦好于胰外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7.
常见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胰岛腺内分泌肿瘤的定位诊断价值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975~1997年收治的4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胰岛素瘤36例,直径小于2.0cm者3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8例,其中恶性6例,平均直径10cm,结果 胰岛素瘤术前动脉造影的阳性率为71%(10/14),术中触诊的阳性率为94%(34/36),切除率100%,术后并发症率36%,治愈率100%,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术前均可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1例功能性胰岛素瘤、胰岛细胞增殖症的诊治 作一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1977年1月~2005年1月,经手术治疗21例病人中男 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 3(20~64) 岁。病程3个月~8 年,平均3. 3年。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胰岛素瘤15例,恶性胰  相似文献   

9.
胰岛细胞瘤是由胰岛中的某一种细胞为主形成的肿瘤,可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分泌的激素常以一种为主,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其分泌的主要激素命名,其中以胰岛素瘤最常见,约占60%~90%,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血清激素正常,常无临床症状;胰岛细胞瘤除胰岛素瘤不到10%为恶性外,其他细胞瘤几乎50%以上为恶性.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的40例胰岛细胞瘤的诊治情况,做一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瘤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由于肿瘤过度分泌胰岛素导致反复发作的低血糖症,症状显著,危害性大,通常临床上持积极干预观点。定位诊断和外科治疗是胰岛素瘤诊治过程中面临的两个关键问题。定位诊断方面,传统影像学检查手段有了新进步,分子成像等新技术方法不断出现。外科治疗方面,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推广,手术方案的选择、术式利弊的权衡及术中操作的要点也成为业内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两类,后者常指那些无临床症状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这类胰岛细胞瘤不像胰岛素瘤,胃泌素瘤及肠血管活性肽(VIP)瘤那样,可以引起低血糖发作,顽固性溃疡和水样腹泻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胰岛素瘤约占胰岛素瘤的85%,多为单发,患者有明显内分泌紊乱的临床表现,92%以神经症状为主[1].其定性诊断不难,但由于瘤体常较小,术前定位困难.因此,术前明确原发病灶的位置及大小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十分重要[2].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胰岛素瘤是胰腺最常见的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然而很少有关于胰岛素瘤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文献计量分析这一方法描述近20年来胰岛素瘤领域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WoSCC)检索1999—2021年间与胰岛素瘤相关的出版文献,并以纯文本格式导入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数据使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处理,对作者、国家、机构、高被引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和参考文献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 863篇文献,包括19 310位作者,3 268个组织,83个国家/地区和1 005种期刊,文献共引用了来自7 494种期刊合计55 619位作者的85 078篇文章。其中,相关研究主要在美国进行,Lernmark A是最高产的作者,华盛顿大学是最主要的贡献机构,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是胰岛素瘤领域发文的主要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目前重点主要集中在“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ENTS Consensus Guideline”“Marker”“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年余诊治的72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84.72%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80.56%血浆免疫反应性胰岛素/血糖(IRI/G)比值>0.3。术前定位诊断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腹部超声78.13%,CT(平扫或增强)60.97%,多排螺旋CT胰腺灌注100%,MRI 37.50%,内镜超声(EUS)72.73%,选择性动脉造影(DSA)28.57%。术中超声联合扪诊诊断阳性率92.31%。肿瘤最大直径≤2 cm者占88.75%。37.5%的肿瘤位于胰头颈部,27.50%位于胰体部,35.0%位于胰尾部。81.58%的病例可行胰岛素瘤局部剜除术。病理诊断均为胰岛素瘤,65例(90.28%)为功能性胰岛素瘤,7例(9.72%))为无功能性胰岛素瘤;4例(5.56%)为多发性肿瘤,2例(2.78%)恶性倾向,1例(1.39%)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MEN-1)。结论:Whipple三联征和IRI/G>0.3可作为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应联合应用超声,CT,多排螺旋CT胰腺灌注,MRI,内镜超声和DSA多种方法进行术前定位。术中超声联合扪诊是简单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肿瘤的局部剜除术是多数胰岛素瘤的最佳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胰岛素瘤是胰腺β细胞来源的肿瘤,约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60%~80%,年发病率在(1~4)/100万.胰岛素瘤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导致多数患者在初次就诊时不能正确诊断,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33个月,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癫痫或者脑血管病接受长期治疗[1].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用静注钙来确诊有低血糖表现的胰岛素瘤的效果。作者对16名低血糖成年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10例发现胰岛素瘤,1例为胰岛细胞增生,5例诊断为反应性、功能性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症而未手术。这16名患者和4名非糖尿病志愿者还接受了静脉滴  相似文献   

17.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PNET)是一类少见的胰腺原发性肿瘤,占所有胰腺肿瘤的1%~2%~([1-2])。随着高分辨率影像技术的应用普及,PNET的检出率逐年升高。PNET可分为功能性及无功能性,功能性PNET(如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等)主要表现为激素过度分泌所致症状,而无功能性PNET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数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恶性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并对照良性胰岛素瘤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来收治的9例恶性胰岛素瘤临床资料。结果恶性胰岛素瘤患者多有严重的低血糖表现,手术和介入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结论综合治疗能改善恶性胰岛素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5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为无功能性,48例(87.27%)功能性胰岛素瘤均有典型的Whipple三联征表现,且血胰岛素/血糖比值(IRI/G)0.3。术前超声,CT,MRI,内镜超声(EUS),术中超声和选择性动脉造影(DSA)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83.64%(46/55),62.07%(18/29),40.00%(4/10),100%(8/8),90.00%(9/10)和40.00%(2/5)。胰岛素瘤剜除术48例次,胰体尾切除术5例,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3例,胰腺中段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肿瘤直径小于或等于2 cm者占95.00%(57个)。23.33%(14个)的肿瘤位于胰头部,33.33%(20个)位于胰体部,43.33%(26个)位于胰尾部,3例(5.46%)为多发性肿瘤。病理诊断均为胰岛素瘤,无恶性者。术后无低血糖症状发作,发生胰瘘1例。结论 Whipple三联征和IRI/G0.3可作为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依据。联合应用超声,CT,MRI和内镜超声多种方法进行术前定位。内镜超声在胰岛细胞瘤定位诊断中的阳性率最高;术中超声是有效的定位方法。肿瘤剜除术是胰岛素瘤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治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9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12例功能性胰岛素瘤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术前空腹血糖值和胰岛素阳性率分别为92%和89%,IRI/G和C-肽的阳性率达100%.术前腹部超声、CT和MRI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是75%、36%和0%,而术中扪诊结合术中超声的定位准确率达100%.术中血糖监测,10例在肿瘤切除后1 h内血糖上升1倍以上,2例1.5 h后上升1倍以上.随访7例,均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3例胰瘘.结论 对疑有功能性胰岛素瘤的病例,除检测血糖、胰岛素外还应检测IRI/G、C-肽.术中扪诊及超声是肿瘤定位的有效手段.监测肿瘤切除后血糖变化,结合术中快速病理可判定肿瘤是否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