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8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均排尿正常,血压平稳。结论在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做好降压、纠正心律失常、扩容治疗的用药观察。结果:5例经过精心的手术前后护理,均达到临床治愈,顺利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较大,而术前正确有效的降压、扩容以及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的密切观察、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其中4例为恶性。6例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3例获随访,时间3个月~20年。各有1例术后5年和20年复发,再次手术。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尿香草基扁桃酸是主要的定性检查手段,B超、CT、MRI是主要的定位检查手段,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气膀胱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5例,其中3例采用腹腔镜气膀胱切除肿瘤,2例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情况、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例腹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改开放手术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5 d,住院时间8~15 d;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时间7~14 d,住院时间15~20 d;5例患者术后随访1~3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气膀胱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手术创伤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2年5月32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过程.术前均行超声、CT、膀胱镜及儿茶酚胺(CA)和香草基扁桃酸(VMA)检查,32例术前均获得定位及定性诊断.所有病例术前准备10~14 d后,行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其中1例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32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病理均明确诊断,无恶变;术后均随访1~7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超声、CT、膀胱镜是最主要的定位诊断,CA 和 VMA 是最主要的定性诊断;手术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最有效方法,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仍是嗜铬细胞瘤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举  徐朝辉 《河北医学》2008,14(12):1403-1405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疗效。方法: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30例。结果: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0~200min,术中出血量40~300 ml。20例随访5~24个月,10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5例血压明显下降,均无局部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解剖标志清楚,手术安全性高,效果满意,可作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首选治疗方法,但其手术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术中应规范操作,术后应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0年来收治的6例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均为膀胱嗜铬细胞瘤,充分术前准备后,均顺利实施手术,术后血压均降至正常.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典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高血压,间隙性肉眼血尿和排尿时典型发作三联征,定位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等,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对本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手术切除肿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手术是目前治疗嗜铬细胞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但危险性大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及手术方法的改进 ,尤其是近年来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 ,死亡率已下降至 1%~ 5 %。我科自1994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 17例 ,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患者中男 7例 ,女 10例 ,年龄 14~ 5 9岁 ,平均30岁 ,病程 3个月~ 6年 ,主要症状是持续性高血压伴发作性加剧 ,头晕、头痛、心悸、多汗、视物不清。 17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 ,手术成功率达 10 0 %。2 护理2 .1 术前准备2 .1.1 心理护理 嗜铬细胞瘤由于自身的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我科行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14例患者,经医生正确诊断,治疗、护理上给予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科学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 1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均未发生高血压危象、肾上腺危象等并发症。结论科学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患者早日康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997年至2007年资料完整、经病理证实的膀胱嗜铬细胞瘤7例。结果7例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膀胱嗜铬细胞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和输尿管再植术(累及患侧输尿管口),2例行TUR-BT,1例行小切口腹腔镜辅助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6个月~2年,血压正常,无肿瘤复发。结论膀胱嗜铬细胞瘤为潜在恶性肿瘤,诊断需结合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嗜铬细胞瘤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体会,以提高治疗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4月至2016年6月治疗护理嗜铬细胞瘤3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麻下手术切除治疗,观察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0例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2例血压仍偏高,应用小剂量降压药。30例良性肿瘤无复发及并发症,2例恶性病例分别于术后1年8个月和2年5个月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常规应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术中、术后常规监测血流动力学,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对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视,嗜铬细胞瘤术后病死率已降到1%~5%。我院1995年1月~2003年8月收治并成功手术治疗8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现就一些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声像图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3年来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5例,其中血压升高3例,尿路梗阻1例,肉眼血尿1例,5例彩超检查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全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血压波动4例,5例经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间断性无痛血尿和排尿时疼痛、及血压突然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声像图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3年来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5例,其中血压升高3例,尿路梗阻1例,肉眼血尿1例,5例彩超检查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全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血压波动4例,5例经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间断性无痛血尿和排尿时疼痛、及血压突然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嗜铬细胞瘤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但危险性较大.我院1995-2001年共为5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实施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经医护密切配合,手术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6.
那新雨  刘宗元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46-1147
目的探讨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8例行膀胱部分切除,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随访3~6年,血压正常,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血尿、排尿时头晕、头痛、心慌及血压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症状,可应用B超、CT、MRI、^131I-MIBG及膀胱镜检查作定位诊断,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可作定性诊断。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7.
探讨肾上腺外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方法.方法:12例肾上腺外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在充分术前准备后, 经腹行肿瘤切除术.结果:12例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症状消失,尿香草基杏仁酸降至正常.结论:经腹手术是治疗肾上腺外和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有效途径,囊内剜除术可减少损伤和出血,膀胱镜检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铬细胞瘤是机体嗜铬性组织生长出来的一种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的肿瘤,90%位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是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种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充分、细致的术前准备,特别是血压的控制,以及术后严密的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起到重要作用.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5月共收治嗜铬细胞瘤患者5例,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均获成功,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0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无死亡。术后血压降至正常17例,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未达正常3例,其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在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中,只要充分做好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后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术后护理方式。方法:选取嗜铬细胞瘤患者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17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27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及血压和护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治疗组患者术后舒张压于收缩压恢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患者术后血压仍高于正常标准。半年后回访发现,患者血压情况良好,出院后未再次服用降压药物。结论:行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的预后与手术方法无关,但术后有效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