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状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1~6月,对许昌市东城区宾馆、酒店等娱乐场所从业人员1 67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67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7.16%,其中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73.01%,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64.66%;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为电视、广播、报刊的分别占64.96%、40.18%、57.19%;希望获得的艾滋病相关知识为艾滋病预防方法(占70.15%)、传播途径(占50.09%)和疫情形势(占31.10%)。65.25%表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同情理解,37.97%表示愿意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81%表示可以接受商业性行为,在商业性行为时愿意使用安全套的占69.73%。[结论]许昌市东城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模式及效果评价. [方法]对房山区西潞园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患者及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观察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咸食摄入率、参加体育锻炼率及干预前后血清钠、尿钠、血糖、血脂及血压等的变化. [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23.7%,咸食摄入率降低了18.4%,参与体育锻炼率增加了28.9%,血压及部分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变化. [结论]在社区开展高血压等慢病的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慢病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接受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有效防治高血压病的发病及保持血压稳定.  相似文献   

3.
基层医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为今后基层慢病健康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4月在全省17地市的20个县市区对基层医生就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基本防病知识及他们开展慢病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统一问卷进行了调查。[结果]基层医生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25.3%。世界糖尿病宣传日知晓率为58.2%,对重点人群进行过健康教育宣传的占38.3%,对重点人群进行过高血压、糖尿病筛查的占44.1%。[结论]基层医生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进行综合防治的水平较低,应加强基层医生开展慢病健康教育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并掌握新疆伊犁州直农牧民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对今后布鲁氏菌病防治和农牧民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制订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对布鲁氏菌病高发县(霍城、察布查尔县)随机抽取5个乡,每个乡3~5个村,每个村5户,对每户15~90岁范围内的养殖牲畜及与牲畜有接触的人员,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结果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40. 51%,其中40~49岁年龄组最高(54.67%), 30岁以下年龄组知晓率最低(12.32%);文化程度为高中及大专以上者知晓率最高(69.71%),不识字/少识字者最低(13.34%);汉族人群布病防治知晓率最高(75.43%),哈萨克族最低(23.65%);职业人群知晓率高于一般养殖人群,周围患布鲁氏菌病的农牧民知晓率明显高于周围没有患布鲁氏菌病的人(P0.05)。电视是农牧民最主要的接受知识的来源,其次是宣传单,最受欢迎的方式是讲座。结论伊犁州布鲁氏菌病高发县农牧民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及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进一步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平县职业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全面加强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普查方法,对西平县职业人群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职业人群179人,有效调查问卷177人,男性为主,平均年龄为46.72岁,职业以散养户为主,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调查人群对布鲁氏菌病基本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5.78%,对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00%。结论我县职业人群对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职业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及能力,切实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状况.[方法]整群抽样法对所有办理健康证人员进行血压测量及活动量调查. [结果]17岁以上70261名从业人员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25%.20~29岁以上26138名从业人员中,高血压患病率0.20%,30~39岁以上17196名从业人员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48%,随年龄增长丽上升,40岁以上从业人员中,高血压患者占61.5%,患病率为46%;高血压病分级以Ⅰ、Ⅱ级为主,占84.6%. [结论]高血压病防治对象以加岁以上人群为主,应合理膳食,科学健身以及定期开展高血压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南宁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工作中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形式对职业人群进行调查,调查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南宁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5.7%,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为78.8%;不同文化程度、职业类别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相同;不同工龄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不相同;文化程度越高,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工龄越小,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不同职业类别,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结论 南宁市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较低,应根据职业人群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张明玉  张昌庆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14-1015,1022
[目的]了解济南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法]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部分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青少年和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5724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8.80%。其中,城市居民85.81%、农村居民77.55%、校内青少年98.22%、校外青少年76.67%、农民工89.66%(P<0.01);男性为90.17%,女性为87.35%(P<0.01);15~20岁为90.68%,21~30岁为79.73%,31~40岁为81.09%,41~50岁为75.91%(P<0.01);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是电视的占27.39%,是报刊书籍的占23.60%,是宣传单或宣传栏的占19.20%。[结论]济南市一般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均达到了国家同期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布鲁菌病健康促进综合防治策略应用于渭南市蒲城县布鲁菌病防控工作中,评价综合实施效果,为布鲁菌病防控提供更有效策略。方法 2016年5月,选择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布鲁菌病高发地区,根据与羊只接触密切程度将调查人群分为一级目标人群和二级目标人群,同时将4~6年级学生纳入调查对象,实施一般性卫生宣传、针对性健康教育及干预引导。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干预前后一级目标人群健康行为形成率、不同干预措施对一级目标人群干预效果和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以此评价布鲁菌病健康促进综合防治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一级、二级目标人群、学生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3.45%(7 636/14 286)上升到干预后的90.28%(9 972/11 046)。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较干预前提高了34.76%、33.96%和41.12%。综合措施干预区、干预包发放区干预后一级目标人群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提高了31.56%和39.16%。2014年蒲城县新发病例96例,占全市17.33%(96/554);2015和2016年新发病例45和46例,分别占全市16.54%(45/272)、27.88%(46/165),2017年报告发病率下降,占全市24.3%(26/107)。结论通过实施综合防治策略大幅提高了渭南市蒲城县目标人群的布鲁菌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效降低了布鲁菌病发病率,遏制布鲁菌病的持续高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武汉市社区不同人群预防艾滋病现状及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武汉市选取6个有代表性的社区,每个社区按照4类人群抽取相对固定的社区管理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服务人员、城市居民,共计1336人进行问卷调查与干预研究。[结果]干预前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同,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外来服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4.5%和78.6%)明显低于城市一般居民(82.1%);干预前后(中期和终期)社区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率差17.7%和17.6%),各项指标都大幅提高,但不同人群提高幅度不一样,其中以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提高幅度最大(率差22.6%),其次为外来服务人员(率差17.4%)。[结论]4类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尤其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的城市社区外来服务人员及娱乐场所人员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丽芳  刘国平 《职业与健康》2011,27(13):1513-1514
目的全面了解石家庄市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传染病的感染情况,为更好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石家庄市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疾病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健康检查从业人员117 288人,共检出职业忌禁证232例,体检初检符合办证率为99.80%。在从业人员中检出病毒性肝炎、伤寒、痢疾、肺结核和皮肤病5种传染病共197例,检出率分别为0.05%、0.08%、零、0.03%、0.01%。伤寒检出率和构成比例最高,痢疾最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梅毒35例,检出率为0.09%。结论预防性健康检查工作起到了一定的防病效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是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白立新  高志军  梁政  郭洁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37-2340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4类企业员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下称《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和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对4类行业23家企业中的436名员工的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相关内容知晓情况、享受职业卫生服务情况、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渠道、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各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参差不齐,除"粉尘是职业病有害因素"和"危害因素可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相关知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和"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时间"、"知道《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内容"以及"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低知晓率。4类行业享受职业卫生服务除"参加上岗前培训"、"参加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定期更换个人防护用品"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不同,各类途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单位培训获得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比例最高,占71.79%。被调查者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职业病相关知识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想了解"常见职业病、职业多发病的表现及防治知识"的最多,占调查者的82.80%。结论 4类行业员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不同,应针对不同行业进行有侧重的培训,监管部门应在日常监管时把用人单位对职工的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落实职业卫生服务内容作为监管的重点内容,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减少职业损害和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体力与脑力劳动者因伤病导致缺勤的情况,探讨危险因素,为预防伤病减少缺勤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3896名体力劳动者与2719名脑力劳动者,调查其伤病缺勤及影响因素。[结果]体力劳动者年均缺勤天数(5.4d)比脑力劳动者(20.8d)低,体力劳动者随年龄增高而增加。体力劳动者的年缺勤率(24.0%)比脑力劳动者(65.6%)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和教育程度是影响体力劳动者伤病缺勤的背景因素,急性胃肠炎、恶性肿瘤、泌尿系感染等是导致缺勤的主要伤病;而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和年龄是影响脑力劳动者伤病缺勤的背景因素,肥胖、上呼吸道感染和糖尿病等是引起缺勤的主要疾病。[结论]导致体力与脑力劳动者缺勤的主要伤病存在差异,应根据不同劳动类型制定相应措施,预防疾病,减少缺勤。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宜昌市部分已婚女职工慢性宫颈炎患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亚玲  杨静 《预防医学论坛》2007,13(8):741-741,761
[目的]了解已婚女职工妇科疾病患病情况,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2006年1~10月宜昌市297名已婚女职工妇科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检出率为41.08%,30~岁与40~岁组明显高于22~岁组(P〈0.05),40~岁组明显高于50~55岁组(P〈0.05),企业职工慢性宫颈炎检出率明显高于干部和银行职员(P〈0.01)。[结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妇女均患有慢性宫颈炎,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进一步了解从业人群"五病"罹患情况,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平阴县20856名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累计体检从业人员20 856人,查出"五病"人员701人,罹患率为3.36%。其中,病毒性肝炎罹患率为3.16%,细菌性痢疾罹患率为0.12%,伤寒和副伤寒罹患率为0.05%,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罹患率为0.01%,活动性肺结核罹患率为0.02%。2005~2009年"五病"罹患率分别为3.11%、3.39%3、.41%、3.40%、3.46%。2005~2009年"五病"罹患率,食品从业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直接供管水人员分别为3.12%、4.47%、2.53%(P<0.01);男性与女性分别为3.97%、2.94%(P<0.01);17~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的分别为5.44%、3.67%、2.98%、3.11%、1.32%(P<0.01)。[结论]平阴县从业人群"五病"罹患率较低,病毒性肝炎仍然是罹患的主要疾患。  相似文献   

16.
刘丽丽  志强  张峰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19-2720
目的了解某焦油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情况,为企业防治职业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焦油企业2010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接触有害因素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合格率:毒物为97.38%、噪声为100%;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检出率:纯音电测听异常为12.90%,血压异常(偏高)为4.27%,尿常规异常为8.02%,B超异常为10.58%,心电图异常为0.47%。结论噪声和苯并(a)芘是该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必须加强防护措施,进行有效的个人防护。在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同时,还应注意心血管等相关疾病和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策略和方法。[方法]对该高校的教职工进行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教职工总患病率为61.33%,其中仅患1种慢性病的占30.39%,同时患2种慢性病的占18.66%,患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占12.28%,男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常见慢性病为高脂血症(23.14%)。[结论]高校教职工慢性病患病率与年龄组呈线性上升趋势,积极开展教职工医疗保健服务是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孙正义  窦斐 《职业与健康》2014,(10):1406-1408
目的评价2009—2012年天津市西青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西青区作为干预区。干预前后均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干预方法为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全人群及慢性病患者进行分类管理、定期随访。结果干预后居民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升高36.66%,其他生活方式疾病相关知识也有显著升高。其接受健康教育率提高27.54%,定期体检率提高6.92%,除饮酒以外的多数高危行为均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西青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已经初见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职业人群1617名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乔志  杜冰  苏小军  蔡培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114-2116
目的了解某石化企业职业人群超重、肥胖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该企业肥胖和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2009年该企业职业人群体检资料,对1617名22~62岁的职业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点。结果该企业职业人群超重率为34.0%,肥胖率为6.6%。超重、肥胖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男性现患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吸烟、饮酒习惯对肥胖的产生有显著影响(P〈0.05),肥胖与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P〈0.01)。结论该企业职业人群有40%以上的人超重或肥胖,超重或肥胖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岳秋梅 《职业与健康》2010,26(6):666-667
目的了解承德市2001—2008年,食品、餐饮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卫生的量化管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控制疾病的传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对前来体检的食品、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截止到2008年底,该市连续累计体检从业人员92096人。其中乙肝病毒(HBV)携带者2335人,阳性检出率为2.54%。肺结核(TB)患者387人,阳性检出率为0.42%。痢疾556人,检出率为0.60%。梅毒222人,检出率为0.24%,皮肤病465人,检出率为0.50%。结论承德市目前食品、餐饮行业人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加大卫生知识宣传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的力度,遏止传染病传播,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