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 ,把 5 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结果显示 ,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素氮 (BUN)、血清肌酐 (SCr)及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作用。提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苯那普利对肾脏的保护不单纯依赖于其降低系统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苯那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独给予苯那普利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82,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空腹血糖(FP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那普利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从多方面延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显著改善肾功能,大大提高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苯那普利是一种新型、长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独特之处。我院用苯那普利(Benarapril,以下简称B)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良好,同时用钙通道拮抗剂(CA)硝苯地平(Nifedipin,以下简称N)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及实验室已诊断明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那普利治疗6个月后DN患者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蛋白尿水平均有显著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6.
孙小燕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4,2(2):38-38
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微量蛋白尿与糖尿病病人血糖及血压的控制好坏有关,微量白蛋白尿出现后,必定会出现真正蛋白尿,本文通过对4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分析,结果苯那普利能有效地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微量蛋白尿水平,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缬沙坦联合小剂量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苯那普利5mg/d+缬沙坦80mg/d)、苯那普利组(苯那普利10mg/d)和缬沙坦组(缬沙坦80mg/d),观察期1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压、血糖(BG)、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钾(SK+).结果 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单独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合并高血压的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苯那普利治疗,共三月.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改善明β2-MG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柴苓汤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可明显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及β2- MG.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治疗。结果: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结论:苯那普利与缬沙坦联用可改善肾脏病理结构,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延缓肾脏损伤,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明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2):46-48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霉酚酸酯(MMF)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早期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苯那普利、霉酚酸酯(MMF)联用,对照组单用苯那普利,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对早期DN均有明显降低血压、UAER、SCr的作用,各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好,尤其降低UAER作用有明显差异(P<0.01),各组间FBG、CH、TG治疗前及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那普利联合MMF治疗早期DN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吉林医学》2016,(2)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霉酚酸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苯那普利、霉酚酸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苯那普利治疗,均坚持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AFR、Ccr、SCr、MAP、FBG、Hb AIC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UAFR、Ccr、SCr分别为(56.7±22.4)μg/min、(76.4±25.1)μmol/L、(57.6±23.4)ml/min,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P、FBG、Hb AIC分别为(76.7±7.4)mm Hg(1mm Hg=0.1333 k Pa)、(7.4±2.1)mmol/L、(9.6±2.4)%,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联合霉酚酸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佳,对降低血糖及保护肾功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已明确 ,糖尿病是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而微量白蛋白尿、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可作为判定糖尿病患者肾损害进展的可靠指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糖尿病肾病 (DN)的保护作用已被大量的临床和实验所证实 ,其机制除血流动力学效应外 ,更重要的是对肾脏肥大的抑制作用。但多数临床研究都是基于对合并有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的尿蛋白排出率的观察 ,尚无对糖尿病超早期、早期肾脏损害的保护性临床应用经验。本文对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病人的肾功能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自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对6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偶测血压(CBP)和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对比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阿期特拉、无锡制药公司生产)和苯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北京诺华制药公司生产)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和病人耐受性。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罗干兴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141-14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4期DN患者随机分为Ⅰ组(辛伐他汀组),Ⅱ组(苯那普利组),Ⅲ组(联合用药组),Ⅳ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FBG、TG、TC、CR、BUN、UAER。结果:Ⅳ组在治疗前后检测FBG、TG、TC、CR、BUN、UA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Ⅰ组、Ⅱ组、Ⅲ组检测指标中BUN、Cr、UAER、F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Ⅰ组和Ⅲ组检测指标中TG、T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治疗后Ⅲ组患者的BUN、Cr、UAER、FBG、TG、TC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患者(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在延缓其进展方面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了协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23例,常规治疗加用苯那普利联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那普利联合大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在减少尿蛋白、改善肾脏损害方面有可靠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蛋白尿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肌酐和蛋白尿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缬沙坦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其可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降低尿蛋白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外探讨血管紧张素化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作用,把5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结果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作用。提示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苯那普处对肾脏的保护不单纯依赖于其降低系统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