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控制性超促排卵(COH)过程中由于促性腺激素过度刺激导致卵巢形态改变的一种潜在的、可危及生命的医源性并发症。针灸作为中医学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治疗方式和手段,具有痛苦小、操作简便、见效快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OHSS的预防与治疗。其中普通针刺、电针、针刺联合灸法、穴位贴敷以及耳穴压豆等在防治OHSS方面收效良好,对近年来针灸防治OHSS的详细疗法、常用选穴以及作用机制等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2.
朱彦玲  冯艳奇 《光明中医》2011,26(2):221-22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1]是近年来应用促性腺激素(Gn)诱导排卵而出现的卵巢对Gn刺激表现过度反应引起的症候群,为辅助生殖中主要的医源性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在临床超促排卵方案治疗的患者中,OHSS的发生率约为20%,其中,中、重度发生率为1%~10%[2]。王丽娜教授从医30余年,充分发挥传统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应用促性腺激素(Gn)诱发排卵中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是促超排卵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等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不孕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重度OHS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按照1973年WHO提出的OHSS等级标准[1]进行诊断,Ⅰ级(轻度):双侧卵巢增大,多个卵泡和黄体囊肿,卵巢直径<5cm,下腹部可有轻压痛;尿雌二醇(E2)>550.0nmol/24h,血E2≥5505pmol/L,尿孕二醇(P2)>31μmol/L/24h,血黄体酮(P)>93.6nmol/L。Ⅱ级(中度):卵…  相似文献   

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勇 《江苏中医药》2006,27(3):13-14
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助孕治疗中.应用促超排卵药物极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y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其突出表现为:双侧卵巢增大及下腹胀痛。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酸碱失去平衡.血液呈高凝状态.少尿等,严重者可致肾功能衰竭、血栓、DIC甚至死亡。中医学尚无对应的病名。据其症状,可归属于“瘾瘕”、“腹痛”、“鼓胀”之范畴。现针对PCOS诱发OHSS临床病理诸环节进行分析.以探讨中医对OHSS的辨证论治方法。为临床证治寻求有效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补肾活血中药促排卵后排卵率、妊娠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的变化,研究补肾活血中药能否预防 OHSS 的发生。方法: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口服中药促排卵,对照组为单用 HCG肌注。连续观察治疗6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排卵率,妊娠率,OHSS发生率。结果:肌注 HCG 组与口服补肾活血中药组二者的排卵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妊娠率亦无显著性差异。补肾活血中药组的OHSS发生率低于HCG 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诱发排卵的效果和妊娠结局与肌注HCG 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可有效减少OHSS的发生风险,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是较为理想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6.
贺晓霞 《光明中医》2014,(6):1352-135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OHSS)是由辅助生殖技术或排卵障碍妇女促排卵后黄体阶段出现的医源性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卵巢极度增大、血管通透性增加腹水、胸水、心包积液、少尿和无尿及凝血功能异常,血栓形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多器官损害衰竭,严重的危及生命。本文就中药分型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体外授精(IVF)一胚胎移植(ET)周期超促排卵并发症,由于近年来使用促排卵药物和实施人工助孕技术治疗不孕症妇女的增加,而致OHSS的发生明显增多,此症是在给予克罗米芬或促卵泡生成素(FSH)/绝经期促性腺素(HM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之后出现的并发症,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自1997年2月应用IVF-ET技术为18例不孕症夫妇治疗20周期,在用促排卵药物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中度OHSS,占10%,2例均为妊娠病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OHSS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具有卵巢功能障碍(双侧卵巢呈多囊性改变)致月经紊乱或闭经、无排卵性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疮)、肥胖、类黑棘皮症等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西医治疗主要用克罗米芬诱发排卵,但受孕率不是很理想。本病属中医学"闭经"、"不孕"等范畴,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障碍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及多囊卵巢为基本特征,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PCOS不孕症临床多以激素促排卵治疗为主,但排卵率及妊娠率低且易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双胎妊娠、流产等并发症发生.中医药治疗PCOS不孕症具有一定的优势[1],全国名老中医蔡小...  相似文献   

10.
张宁 《江西中医药》2008,39(10):22-24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祛痰中药配合B超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治疗耐克罗米芬(CC)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耐克罗米芬PCOS患者用CC/HMG促排卵后,当优势卵泡直径达到12~14mm时,肌注HCG5000~10000U,32—36小时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治疗,同时口服中药,水煎服,日1剂,连用2—3个周期,检查穿刺后患者的内分泌、卵巢基础窦卵泡计数和排卵情况的变化,并随访其有无妊娠。结果:20例耐克罗米芬PCOS患者睾酮(T0)和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LH/FSH)比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础窦卵泡计数降到10个/卵巢以下。术后14例恢复排卵,其中6例自然排卵,8例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出现排卵。10例临床妊娠,无一例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技术可改善耐克米芬PCOS患者内分泌异常,减少基础窦卵泡计数,恢复排卵功能而妊娠。  相似文献   

1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应用诱发排卵或超排卵药物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医源性并发症,主要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多胎妊娠患者,偶见于自发排卵周期。临床表现为体重、腹围迅速增加,恶心、呕吐、腹泻,血液浓缩,白细胞增加,血氧不足,少尿或无尿,电解质紊乱,腹水、胸水,心包积液,消化道出血,血栓形成,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损害和功能衰竭,甚至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治疗不孕症时诱发排卵或超排卵,部分患者可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大量外渗并继发一系列的改变,从而导致腹水、胸水甚至弥漫性水肿、胃肠道不适、少尿、卵巢增大等,形成复杂的综合征.严重者需采取治疗性人工流产,中断妊娠,个别患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近年来,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此病有增多趋势.当今,如何减少并处理OHSS已成为试管婴儿技术的重点问题.笔者以辨证论治配合西医治疗本病获得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孕症是一种妇科慢性疑难病症,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排卵功能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以肾虚为致病之本,肝脾脏腑功能失调为重要病因。治疗以补肾调经为基本治则,配合疏肝解郁、健脾化痰祛除病理因素,提倡中西医结合,增效减毒以促孕育。  相似文献   

14.
<正>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行控制性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而出现的卵巢对Gn刺激表现过度反应而引起的症候群,为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发生率约为接受促排卵治疗患者的12%~15%[1],重度OHSS发生率约为0.5%~5%。偶尔见于自发排卵周期,尤其是多胎妊娠、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模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探讨其与OHSS的相关性,为临床上进一步治疗开拓新的途径。方法将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制成OHSS模型;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ELISA法检测血中VEGF和IL-6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卵巢黄体和子宫VEGF和IL-6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卵巢黄体中VEGF和IL-6明显表达,较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血清中VEGF和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和IL-6与OHSS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指青春期前后发病,卵巢泡膜细胞良性增生引起的雄激素生成过多造成月经紊乱、持续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一系列表现。PCOS患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为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PCOS属中医学“月经后期”、“闭经”、“崩漏”、“不孕”、“瘢瘕”等病症范畴。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PCOS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中医药治疗PCOS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肾虚血瘀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促排卵西药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针刺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疗程为1~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比较各组尿促性腺激素(HMG)的周期使用量,排卵、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S)、无反应周期发生情况。结果(1)针药组HMG周期使用量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中药组介于其他两组之间,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针药组及中药组的排卵周期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与针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针药组妊娠周期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OHSS、LUFS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针药组的无反应周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学角度探析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类严重医源性并发症。本文笔者运用传统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认为OHSS病机复杂,既有血溢脉外、血运不畅、阴血不足,又有水饮内停、痰凝瘀聚,更有肾精不足;其中血分是因、是本,水分是果、是标;本在血分失和,为瘀血、出血、阴血不足;血分不利引起水饮停聚,瘀血水饮又引起气机失调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提出OHSS的治法当以活血止血、补阴养血为主,行气利水为辅,化痰散结为佐,并自拟方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卵汤对排卵功能障碍型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卵巢动脉血流的改善作用。方法排卵功能障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克罗米芬组,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组及肾卵汤组,按照治疗方案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记录治疗后患者排卵成功率和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检测患者血清FSH、LH、T及E2;并采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记录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1)。结果肾卵汤能显著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且不易引起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对患者血清FSH、LH、T、E2及卵巢动脉血流RI值和PI值的影响与克罗米芬及HMG相似。结论肾卵汤能通过改善卵巢血循环,促进卵泡发育,提高促排卵的成功率,并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可广泛用于治疗排卯功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左归疏肝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排卵情况、血清睾酮(TSTO)水平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接受左归疏肝汤治疗,观察组67例接受火针联合左归疏肝汤治疗,评价两组疗效,统计排卵情况,测定血清TSTO水平,比较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卵数量、排卵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ST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妊娠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OHS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左归疏肝汤在增进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增加排卵数量与排卵例数、降低血清TSTO水平、提高妊娠率等诸多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