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会芳  刘亚东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02-102,104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2月42例50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改良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结果50眼全部植入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1及以上者47眼(94%),0.3及以上者42眼(84%),0.5及以上者31眼(62%),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3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其中2眼因继发性青光眼,术后检查发现术眼有视神经萎缩,1眼发现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好,简便,经济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再造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14例18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再造术.结果 术前18眼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均≤0.4,术后1周最佳视力≥0.5者14眼,术后1个月、3个月最佳视力≥0.5者均为17眼.术后术眼瞳孔全部接近圆形或椭圆形,部分患者瞳孔直径较术前偏大,无人工晶体明显偏位.14例患者18眼均未出现葡萄膜炎复发.术后瞳孔可保持圆形或椭圆形,术后瞳孔直径2.5~4.0 mm,对光反应良好.结论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再造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疗效显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视觉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贺贵云 《吉林医学》2015,(8):1557-1558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对56例(65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发现18眼前囊钙化,22眼后囊膜混浊,虹膜后粘连45眼,瞳孔瞳孔膜闭16眼;术后严重葡萄膜炎5眼;后发障15眼。术后3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0.5者37眼;但治术后视力提高程度比常规白内障差(P<0.01)。结论:对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尽管手术复杂,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可以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更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4.
葡萄膜炎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症。但是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导致虹膜后粘连及瞳孔膜闭,在小瞳孔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一定难度,我院自2002年1月一2006年12月共收治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12例(12眼)均行白内障摘除,Ⅰ期人工晶体植入,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本组40例(40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结果手术后随访3—5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0.5者28只眼,0.02—0.1者10只眼,眼前指数2只眼。2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8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水肿,经用处理后均得以恢复,均无持续性角膜失代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硅油滴残留、人工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硅油眼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对于硅油眼并发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5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者33眼(73.33%)。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晶体囊外摘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对20例21只眼进行手术。其方法是前房注入粘弹剂,沿瞳孔缘剪开3—4个切口。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结果:21只眼瞳孔5—6mm大小,其中18只眼视力进步(85.7%)。随访3个月以上15只眼中,10只眼(67%)视力≥0.5,低于0,4的5只眼(33%)均为眼后段疾病改变。结论:虹膜炎并发白内障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均能恢复有用视力而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行葡萄膜炎并发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中虹膜拉钩的使用。方法:25例(30只眼)患者,术中应用粘弹剂,并剪除瞳孔区机化膜,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扩大瞳孔,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虹膜根切术。结果:患者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可恢复基本圆瞳孔。结论: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能顺利进行葡萄膜炎并发严重虹膜后粘连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可取得较好视力并恢复基本圆瞳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王秀英  吴参  毕丽丽 《医学综述》2009,15(16):2541-2542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中小瞳孔手术处理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45例(45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在小切口下采用注水式截囊针剥离粘连及虹膜根切后,从根切口剥离或瞳孔缘切除或切开,形成瞳孔,完成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安全完成手术,术后反应较轻,术后视力≥0.4以上者占82.2%。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行葡萄膜炎并发严重粘连性小瞳孔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中虹膜拉钩的使用.方法:25例(30只眼)患者,术中应用粘弹剂,并剪除瞳孔区机化膜,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扩大瞳孔,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虹膜根切术.结果:患者术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可恢复基本圆瞳孔.结论: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在虹膜拉钩的辅助下,能顺利进行葡萄膜炎并发严重虹膜后粘连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可取得较好视力并恢复基本圆瞳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296例318只眼术后晶体前膜形成的观察及处理,分析晶体前膜形成原因及处理有效方法。方法 观察296例318只眼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给以散瞳、应用激素及r—tpA等药物治疗。结果 发现外伤性、先天性、并发性(青光眼术后及同时患青光眼、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疾病)白内障,术后前膜形成发生率高,经保守治疗后多好转,必要时行激光或手术治疗,其中以r—tpA前房内注射效果明显。结论 人工晶体前膜形成是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以外伤性、先天性、并发性(青光眼术后及同时患青光跟、糖尿病、葡萄膜炎等疾病)白内障为高,除病人的自身条件外,还与术者水平及手术因素有关,通过适时、恰当治疗,均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圈垫式劈核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79眼白内障应用圈垫器和切核刀进行劈核取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78眼患者一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3例眼术中后囊破裂,其中2眼后囊破口小,人工晶体仍植入囊袋内,1眼因后囊破口大,人工晶体于睫状沟植入.术后第1天角膜轻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眼外伤、青光眼、糖尿病及葡萄膜炎所致的小瞳孔并伴有白内障的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及植入人工晶体手术中采取双辅助切口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62眼双辅助切口组和63例64眼的对照组的伴有小瞳孔的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双辅助切口组术后1周视力≥0.5者41眼(61.1%),相比对照组31眼(48.4%)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后囊破裂发生率:双辅助切口组1眼(1.6%),相比对照组8眼(12.5%)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对于各种原因所致小瞳孔的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手术时应用双辅助切口,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视力恢复快而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伴虹膜缺损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伴虹膜缺损白内障患者17例(22眼)其中光学虹膜切除术后的先天性绕核性白内障9例(14眼)及外伤性白内障伴部分虹膜缺损8例(8眼),行白内障摘除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术中采取角膜进针、穿过缺损区域两侧虹膜、角膜出针、经白内障切口前房内打结方法瞳孔成形。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瞳孔近似圆形,矫正视力均≥0.3;无畏光及单眼复视症状。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瞳孔成形术是治疗伴部分虹膜缺损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儿童白内障手术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探讨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收治儿童白内障67例71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眼,外伤性白内障51眼,并发性白内障1眼,行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67眼,术后随访观察1-12月,结果:术后58眼(81.7%)脱盲(视力>0.05),44眼(62%)视力0.1-0.3,15眼(21.1%)视力大于0.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葡萄膜炎,瞳孔夹持,继发性青光眼,后囊混浊,弱视和斜视,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或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人工晶体植入,可有效提高患眼的视功能,而术后的弱视治疗对术后患儿视功能的重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刚 《微创医学》2011,6(4):323-32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可行性和技术要点。方法对24例(28眼)晶状体半脱位(范围≤120°)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作自闭性巩膜隧道切口,环形撕囊或截囊,摘除白内障,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术后观察视力、人工晶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8眼中有25眼成功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2眼因晶状体囊膜不全行人工晶体单侧袢缝线固定术,1眼因囊膜缺失行双侧袢缝线固定术;所有术眼人工晶体稳定、居中;术后矫正视力均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120°)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患者16例(16眼)患者,将10眼晶状体悬韧带离断范围<90°的患者,先行超声乳化摘除其晶状体核及皮质后,再植入晶体囊张力环(CTR);7眼离断范围>90°的患者,首先连续环形撕囊后,在囊袋内植入CTR,再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16例(16眼)患者在植入囊袋张力环后,均顺利完成超生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人工晶体无偏位或脱落,术后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结论:张力环囊袋内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晶状体半脱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粘连性瞳孔状态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17例(17只眼)粘连性瞳孔并发白内障,术中使用粘弹剂、器械分离松解粘连,剪切瞳孔区机化纤维膜“,U”形截囊,水分离、水冲法或注水圈套器托出法娩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随访6 ̄18月,术后视力>0.5者7只眼,>0.3者6只眼,0.1 ̄0.25者3只眼,视力同术前者1只眼。结论粘连性瞳孔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持续高眼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别对高眼压组23例(2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在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对照组2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在眼压控制后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两组术前眼压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眼压均控制在2.8kPa以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均比术前显著下降(P<0.01)。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发症有术中前房出血、虹膜脱出、术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前葡萄膜炎、人工晶状体表面渗出膜等,高眼压组比对照组出现机会增加,但两组均无暴发性脉络膜出血、角膜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出现并发症的机会较眼压控制后手术稍多,但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眼压时,本手术仍是安全和有效的,不仅可缩短病程和减少视力损失,而且还能取得与正常眼压下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同样的疗效,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反眉者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5例28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式巩膜隧道小切口,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同时配合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6者234眼(82%),0.3~0.5者30眼(11%),0.1~0.2者12眼(4%),<0.1者9眼(3%)。结论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并配合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于操作、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