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原发性小肠肿瘤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又无特异的检查方法,其诊断比较困难,容易延误诊治。我们1993-08/2004-08共收治30例,均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和方法 本院1980年1月-1992年6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共23例,男14例,女9例,男:女为1.56:1。年龄为37-80岁,平均发病年龄55.6岁。其中<40岁1例,40-49岁5例,50-59岁11例,60-69岁4例,>70岁2例。临床表现上愎痛15例,呕吐9例,黄疸10例,食欲下降9例,消瘦16例,上腹包块4例,呕血及黑便12例,伴有十二指肠梗阻者4例(17.4%)。23例中6例因消化道出血或黄疸待查收入内科,明确诊断后转入外科,除3例一般情况较差者外,其余20例均经手术冶疗。23例均经病理证实。10例经GI证实,9例由内镜确诊,4例接受剖腹深查而明确诊断,手术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4.
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肿瘤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小肠平滑肌肿瘤较少见,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且无可靠的检查手段,因此误诊率较高.为提高本病的诊断率,本文收集我院1969年至1993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平滑肌肿瘤20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平滑肌肿瘤,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70岁,以30~60岁居多.其中平滑肌瘤9例,平滑肌肉瘤11例.临床表现病程长短不一,从1天到12年,平滑肌瘤平均病程为2年,平滑肌肉瘤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小肠肿瘤非常少见,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常见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7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确诊的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男女比例为3:1。主要临床表现为柏油样便、腹部包块、腹痛和肠梗阻症状。原发性小肠肿瘤以空肠最为常见,良恶性比为1:3.4。44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中,29例(65.9%)为间质瘤,其中良性6例,低度恶性7例,高度恶性16例;5例(11.4%)为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9.1%)为腺癌;3例(6.8%)为平滑肌瘤;1例(2_3%)为平滑肌肉瘤;1例(2.3%)为类癌;1例(2.3%)为绒毛管状腺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多样,结合常见临床表现和有效检查方法有助于尽早诊断该病。 相似文献
6.
小肠平滑肌肉瘤26例陈伟光贝濂北京协和医院100730北京市邮电总医院(进修生)100032SubjectheadingsIntestinalneoplasms/diagnosisIntestine,smalLeiomyosarcoma/d...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报告我们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恶性平滑肌母细胞瘤6例.方法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38岁~73岁.瘤体位于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3例.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对肝转移2例,术中肝动脉结扎、冲击化疗、栓塞术;术后6例均采用口服中药和增强免疫剂配合化学治疗.结果随访分别为51,32,26mo死亡各1例,术后24mo复发再次手术后2mo死亡1例,至今8mo尚健在者1例.结论根据我们临床诊治体会,认为低张性十二指肠造影和B超检查是基层医院检查的首选方法,也是小肠肿瘤早期诊断的手段.对其手术治疗应按胃肠道癌肿要求进行根治术,如出现肝转移者,除了行小肠肿瘤切除外,我们还行肝动脉结扎、冲击化疗、栓塞术及术后综合治疗,其效果甚佳,2例均存活在24mo以上. 相似文献
8.
小肠出血诊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肠出血诊断问题。方法:对52例经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小肠钡灌等1项或多项检查及手术证实的小肠出血进行分析、结果:良性病变(82.7%)多于恶性病变(17.3%)。良性病变中以平滑肌瘤及血管病变为主,以便血而无呕血及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其临床特点。小肠钡灌可提高诊断率,但其应用受急诊检查条件差,插管困难等影响,本组仅作2例,ECT可以做为血管造影的预先检查项目。结论:本组血管造影21例,17例阳性,占81%,对小肠平滑肌瘤和血管病变确诊率高。对剖腹探查及术中肠镜仍未能发现病变者应慎重考虑是否切除肠段. 相似文献
9.
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目的分析总结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病理、诊断等特征.方法我院及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会议资料共报道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42%;30岁~50岁占785%;结石合并率285%;病理类型中以胆固醇息肉最多,占537%;腺瘤性息肉恶变率极高,达285%;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的诊断率最高,达925%.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相对年轻;病理类型以胆固醇类多见,腺瘤性息肉易恶变,特别是合并结石的息肉;临床诊断以B超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细胞DNA含量肿瘤相关抗原及其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异质性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和抗SSEA1,抗胃癌单抗MG7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35例胃癌和10例正常胃粘膜进行了DNA含量和SSEA1,MG7抗原表达的研究.结果正常胃粘膜细胞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及未分化癌的DNA相对含量分别为1160±0207,2176±0703,2214±0663,2206±0602,1196±0279和1665±0491,其中正常胃粘膜958%细胞为2C细胞,而胃癌常见>8C,>12C细胞,在直方图上分布弥散;同一类型的不同病例间,同一病例切片的不同部位呈明显的异质性,但印戒细胞癌的DNA含量接近正常.大部分胃癌标本中可检出SSEA1和MG7Ag,但分布及染色程度呈明显的不均质性.SSEA1,MG7Ag的表达与DNA含量无明显关系.结论DNA含量和SSEA1,MG7的表达是互相独立的,均与肿瘤的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1.
大肠肿瘤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的分子原位杂交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HPV16和HPV18感染与大肠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的HPV16和HPV18DNA探针分别在40例大肠癌和30例大肠腺瘤组织石蜡切片上进行原位杂交探测HPVDNA.结果受检大肠腺瘤组织HPVDNA阳性8例(27%),其中HPV16DNA5例,HPV18DNA3例,主要见于管状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大肠腺癌组织中HPVDNA阳性19例(48%),其中HPV16DNA14例,HPV18DNA5例.HPVDNA主要见于肿瘤细胞核中,少部分见于胞质中.研究表明,大肠癌组织中HPV16,18DNA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大肠腺瘤;且大肠绒毛状腺瘤中HP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管状腺瘤,阳性率接近高分化腺癌.结论HPV16,18型感染并整合至宿主细胞DNA中与肠癌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小肠良性肿瘤临床分析——附7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对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性肿瘤70例,就其主要临床表现和有关诊断方法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血常规、X线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小肠良性肿瘤中以平滑肌瘤和血管瘤为多,占82.86%(58/70),病变部位以空肠居首,占57.14%(40/70),无明显慢性腹痛而又反复大出血者,19例急诊血管造影阳性,手术证实的病变部位与造影一致,病理诊断符合率89.47%(17/19)。结论:血管造影对小脑肿瘤出血有定性及定位的诊断价值.小肠钡灌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剖腹探查应慎重,以期达到确诊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胃平滑肌肿瘤发病率低,我们1979年1月1日—1992年12月共收治14例,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各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男、女各7例。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51岁。病史最长8年,最短10天。上腹不适和疼痛9例(64.3%),腹部肿块8例(57.1%),上消化道出血6例 相似文献
16.
陈玉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7,(11)
肝腺瘤3例陈玉祥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618000主题词肝肿瘤/病理学;腺瘤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71病例报告例1男,41岁.因上腹部隐痛2个月,B超发现肝左叶包块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扪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2例王佐佑苗继延樊代明Subjectheadingscholangitis,sclerosing/diagnosis;cholangitis,sclerosing/therapy;cholangitis,sclerosing/s... 相似文献
18.
多种细胞形态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例周卫国程玉美主题词直肠肿瘤/病理学;黑色素瘤/病理学;黑色素瘤/外科学;直肠肿瘤/外科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5371病例报告男,52岁.大便干燥,带血伴肛周疼痛,下腹坠胀1mo.查体:慢性病容,消瘦体型....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临床病理学研究发展迅速,尤其是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了日本肝癌研究会,每2a汇总日本全国医院临床病理学资料.1组织分类汇总日本研究会报道的肝癌患者37962例,其中16038例(423%)经病理证实.在病理诊断中,1... 相似文献
20.
陈宣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2):148-149
目的小肠平滑肌肿瘤的模糊数学研究.方法首先用模糊聚类分析(FCA)把小肠平滑肌肿瘤335例分成4个子集.然后建立模糊模式识别(FPD)方法.用常规病理诊断(RPD)作对照.用FCA的结果作标准.结果FPD的符合率952%,而RPD为597%.为了方便,编制了小肠平滑肌肿瘤的专用诊断软盘.结论FCA的结果满意地克服了RPD的一些弊病,但它不能处理日常工作中某一病例的诊断,所以必须采用FP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