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收入院并施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8例,分为肺癌术后伴发LEDVT组36例和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患糖尿病、化疗情况、肿瘤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等多种因素。结果两组术后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T2DM)、术前是否行化疗、肺癌病理类型、肺癌分期、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提示肺癌病理类型、肺癌分期、手术方式等因素与肺癌术后LEDVT发生密切相关(OR=2.307、3.105、2.102)。结论肺腺癌、肺癌Ⅲ期、开胸手术是肺癌术后形成LE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肺癌患者在术前应评估发生LEDVT的风险,以期能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肺癌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术前介入化疗后在手术治疗中心性肺癌的结构分析,探讨此方法在外科治疗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Ⅲ期中心性肺癌患者术前给予介入化疗后再手术,通过对化疗前后癌灶大小变化,手术操作过程和病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灶缩小和癌肿灶性坏死改变,手术亦较易进行。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可以使癌灶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113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组63例,行术前化疗2个周期,其中CAP方案21例,MVP方案18例,NP方案24例,化疗后3周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先行手术治疗。实验组病期下调率、术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并发症、死亡率、术后生存质量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PCNSL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18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和(或)术后放疗和(或)常规CHOP方案化疗,生存期为3~18个月;3例患者手术确诊后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为主的方案化疗及鞘内注射药物等治疗,生存期均大于36个月。结论PCNSL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无特征性,诊断困难,易误诊;手术治疗、术后放疗及常规CHOP方案化疗的疗效欠佳,采用易通过血脑屏障药物治疗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非小细胞肺癌TNM分期的临床应用.方法 本组61例手术前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患者术前诊断Ⅳ期,选择化疗.其余5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进行胸腔内淋巴结活检并术中送冰冻病理,进行术中分期,相应采取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胸腔镜辅助开胸手术.对病理类型、淋巴结清除总数、淋巴结病理阳性数、术前术后TNM分期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58例行VATS手术检查:胸腔镜微创手术2例;VATS小切口肺叶切除34例;VATS辅助全肺切除18例;VATS辅助袖式切除4例.术中共活检淋巴结数目139枚,病理阳性数目39枚.术前术后的TNM分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术前胸腔镜胸内淋巴结活检,可进行术中分期,能正确选择治疗对策.在肺癌的诊断治疗中是一种更准确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规范化治疗方案在胃癌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1年3月所诊治的52例胃癌患者,采用临床规范化治疗,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治疗过程。结果 3例术前证实转移的未作手术,行姑息治疗;1例术前分期T1直接行手术;48例治疗前预行腹腔镜探查,15例探查发现腹膜转移,证实为M1,行热灌注化疗,然后姑息化疗,后期可耐受姑息手术10例,其余33例患者根据术前拟定程序行直接手术15例,先行新辅助化疗、评效后再手术18例,所有手术均达D2标准。手术住院时间7~70 d,平均11 d。手术时间120~190 min,平均145 min。术中出血约50~200 mL,平均125 mL。结论重视胃癌临床综合治疗模式,对于规范胃癌治疗,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手术加化、放疗的综合治疗一直是NSCLC的治疗模式。术前新辅助化疗观念的引入,使我们对NSCLC的治疗又有了新的认识,现总结我院27例NSCLC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荧光支气管镜(AFB)判断中央型肺癌浸润范围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入选患者行白光支气管镜(WLB)和AFB检查,分析WLB和AFB镜下肿瘤浸润范围、阳性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 共入选212例胸部病变患者,确诊肺癌182例;AFB镜下发现肺癌浸润范围比WLB更大者24例(13.2%,24/182),其中18例(9.9%,18/182)改变了治疗方法,15例改变了手术方式,3例终止了手术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鳞癌、CT影像可见肿瘤侵犯2个以上段支气管是独立预测因素,该两类患者使用AFB评估肿瘤浸润范围较WLB更大的比例更高.AFB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3.3%,阳性预测值为95.1%,阴性预测值为45.8%.WLB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72.5%,特异性为60.0%,阳性预测值为91.7%,阴性预测值为26.5%.结论 临床上AFB利于早期肺癌的诊断,肺癌患者术前应行AFB检查,以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张娜  祖兴旺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0):599-601
目的 探讨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辅助化疗对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经手术治疗的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用Pearson X2分析肿瘤大小的分布差异,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统计生存率,Log-rank进行差异性检验,并对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手术方式以及是否接受辅助化疗等因素进行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68.4%;肿瘤≤2.0 cm组5年生存率为75.9 0A,>2.0 cm且≤3.0 cm组为58.8%;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采样组5年生存率为53.0%,行肺叶切除加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组5年生存率为80.4%.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肿瘤大小、手术方式均为Ⅰ 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要求进一步提高肺癌诊断水平,积极行系统纵隔淋巴结清扫术,使患者及早获得更彻底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以磨玻璃样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识别及治疗的目的。方法 对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胸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确诊的14例以GGO为首要表现的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CT扫描征象、手术方式、病理类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以查体时发现多见(9/14),CT表现为陈旧性结核病灶并发混合密度GGO(mGGO) 12例;GGO与结核病灶位于同侧同叶4例。术前对患者进行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9例,术后继续行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6例。术前有3例患者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肺癌,其余11例为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证实。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10例,肺叶(GGO病灶所在处)切除加同侧异叶肺结核瘤局部切除2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肺结核病灶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10例,另4例依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符合陈旧性肺结核诊断;表现为GGO的早期肺癌病灶标本经病理检查确诊腺癌11例,鳞癌1例,腺鳞癌1例,大细胞癌1例。纵隔淋巴结病理检查均未见转移。本组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短期随访未见肿瘤复发、转移及结核复燃等。结论 GGO为表现的早期肺癌并发肺结核患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薄层CT扫描加动态观察有利于诊断。手术方式需在肺癌切除的基础上兼顾结核病灶的处理,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加手术切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对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20例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20例患者均获得病理诊断,无手术并发症。讨论电视纵隔镜对于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以及肺癌术前病理分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隐球菌病(P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C的病理和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肺隐球菌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3~67岁,中位年龄56岁。首发症状常为咳嗽、咳痰、胸痛和发热。影像学检查:5例显示团片状影,4例呈孤立性结节影,1例为混合病变,伴毛刺征及晕征等,术前8例考虑为肺癌,2例考虑特殊感染,无1例初诊为PC。后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均为肺隐球菌病。大体切面呈灰白色或灰褐色的瘤样肿块,镜下可见8例有多核巨细胞肉芽肿形成伴大量炎细胞浸润,2例病灶内肺泡结构破坏,明显纤维化;特殊染色显示巨噬细胞胞质及肺泡腔中可见具有诊断意义的圆形空泡状隐球菌孢子。结论:PC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病理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为肺癌、结核及结节病等疾病,其诊断主要组织学形态和特殊染色,术前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的诊断方法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外科肺活检诊断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06年1月至2018年9月54例行外科肺活检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4例患者中,37例接受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17例接受了开胸肺活检,术后最常见的病理诊断是机化性肺炎,48例(88.9%)患者术后获得明确的诊断,术后38例(70.4%)患者根据诊断结果调整了治疗方案。术前接受小创伤肺活检未明确诊断的患者,接受外科肺活检后96%确诊。按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二组。15例(27.8%)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9例(16.7%)气胸,5例(9.3%)肺部感染,3例(5.6%)脱机困难,3例(5.6%)呼吸衰竭,1例(1.9%)术后再次插管,1例(1.9%)术后出血,1例(1.9%)进行气管切开。术后30 d病死率为1.9%,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术后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在性别、年龄、FVC% pre、FEV1%pre、DLCO% pre、术前PaO2、术前激素使用情况和手术方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结合临床病史、胸部高分辨率CT、实验室检查及小创伤肺活检资料仍诊断不明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患者,外科肺活检可作为最后一项有意义的检查方法,其诊断率为88.9%。外科肺活检是一项相对安全且可靠的诊断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手段,但基础情况较差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外科肺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直径大于5 cm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12例,其中男性69例,女性43例,年龄28~76岁.对肿瘤直径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临床诊断确定病理的类型和病变的部位,统计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情况,生存复发数据等.结果 112例病患当中,109例于在全胸腔镜下完成了手术(手术时间134~225 min,术后引流量112~345 ml,平均住院12 d.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治疗直径大于5 cm肺癌上具有一定的疗效,适用于早期肺癌,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提高对菌阴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40例临床诊断为菌阴肺结核的患者均接受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月后,临床症状部分好转,仍不能排除肺部肿瘤的患者,同时进行纤支镜检查行病理活检、刷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找癌细胞、BALF涂片、BALF结核菌培养、BALF的TB-DNA。结果 40例患者中肺癌与菌阴肺结核共存25例(62.5%),肺癌4例(10%),菌阴肺结核11例(27.5%),40例患者进行BALF检查,其中36例患者的BALF的TB-DNA≥1.14×103,13例BALF结核菌培养阳性,2例发现癌细胞;40例患者中的16例纤支镜下有异常改变者,进行病理活检和刷检,其中13例患者病理为典型结核和肺癌并存,3例为典型结核结节;24例在病变部位行刷检,其中10例病理证实肺癌。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简单,镜下多种联合检测可提高菌阴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6.
自荧光支气管镜临床应用典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临床典型病例对自荧光支气管镜(AFB)的主要临床用途加以阐述.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自2009年6月至2009年9月联合应用普通光源支气管镜(WLB)和AFB检查的全部56例病例,并从中选取了7个典型病例对AFB的临床应用价值加以阐述.结果 1例是AFB诊断肺癌早期黏膜病变;1例是AFB纠正肺癌假阳性诊断;2例是AFB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指导手术范围的界定,决定治疗方式;2例是.AFB检查发现肺癌术后肿瘤残端复发及新发病灶;1例是发现异物的特殊病例.结论 WLB联合AFB较单独WLB检查在诊断早期中央型肺癌方面显示出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是筛查和诊断早期肺癌的有效工具,同时也能够指导术前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术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规范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为其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2年2月至2005年8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结果。结果总体有完整病理诊断的123例,占84·2%。其中经手术获得病理诊断的42例,占28·8%;未手术的104例中,经痰细胞学检查、淋巴结针吸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和支气管镜获得诊断的分别为31例(21·2%)、18例(12·3%)、15例(10·3%)和11例(7·5%)。经临床诊断(无明确病理诊断,依据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的23例,占15·7%。结论在治疗前对非小细胞肺癌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会使治疗更准确无误,对判定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癌合并慢阻肺不同发生率及病理类型差异.方法 共收集767例首诊原发性肺癌患者,分为肺癌组683例和肺癌合并慢阻肺组84例,统计肺癌合并慢阻肺不同指标相应发生率,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患者在多种情况下病理类型差异,并将非小细胞肺癌分为鳞癌组211例和非鳞癌组436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肺癌病理类型为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识别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 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156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肺癌病灶与肺结核病灶的关系、确诊时间、病理类型、确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以痰中带血为其常见的临床特征,CT影像以双肺上叶结节多见,部分病灶呈团块样病变;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同侧同叶19例(12.2%,19/156),病灶肺叶不同侧72例(46.2%,72/156),病灶肺叶部分重叠65例(41.7%,65/156);已知有肺结核病史后诊断肺癌者67例(42.9%,67/156),已知有肺癌病史后诊断肺结核者6例(3.8%,6/156),2种病同时诊断者83例(53.2%,83/156),平均确诊时间从11.4个月到12.5年不等;病理类型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均通过痰查癌细胞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找癌细胞获得明确诊断。 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CT影像特征,应及早明确诊断,对2种病进行早期同时治疗,以便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