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裤瑶人群三项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白裤瑶人群眼部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412名(男性208人,女性204人)白裤瑶人群的蒙古褶、上眼睑皱褶和睫毛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白裤瑶人群蒙古褶、上眼睑皱褶和长睫毛的出现率分别为58.49%、78.40%和89.56%,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3558、0.5352和0.6769。结论:白裤瑶人群蒙古褶、上眼睑皱褶和睫毛显性基因频率在两性间差异不明显,与其他民族人群显性基因频率比较,则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白裤瑶人群生物人类学研究的进展。方法:收集有关白裤瑶人群生物人类学研究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合、总结。结果:白裤瑶人群生物人类学研究主要限于体质人类学、群体遗传学和永生细胞库建立等领域。结论:对白裤瑶的研究领域尚有待拓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白裤瑶与南方其它少数民族群体的体质特征。方法:根据白裤瑶9项头面部测量指标和身高数据,与南方11种少数民族16个群体体质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白裤瑶与湖南侗族、贵州毛南族、云南苗族相接近。结论:南方少数民族体质特征与其居住的地理距离呈明显平行关系,分布距离靠近的民族的血统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里民人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在知情情况下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关岭县610名里民人(男性300人,女性310人)的发质、达尔文结节、门齿类型、唇厚、下颏类型、通贯纹和指甲类型7项人类学特征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里民人硬发质、达尔文结节、铲形门齿、厚唇、下颏前突、通贯纹、长形指甲出现率分别为54.4%、53.1%、91.3%、69.8%、43.3%、11.1%、60.7%。其中,男性分别为60.7%、60.0%、93.0%、76.0%、47.3%、19.3%、54.0%,女性分别为48.4%、46.5%、89.7%、63.9%、39.4%、3.2%、67.1%。除门齿类型外,其他6项遗传特征分布存在性别差异(P<0.05或P<0.01)。发质与门齿类型、唇厚、下颏类型,以及指甲类型与达尔文结节、门齿类型、下颏类型、通贯纹之间具有遗传关联性(P<0.05或P<0.01)。结论:里民人7项遗传特征的性别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且特征间遗传关联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白裤瑶是瑶族中民族特色保留较为完整的支系之一,自称“努格劳”,因其男子穿及膝的白裤而得名“白裤瑶”。其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我国白裤瑶分布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红水河以东,约东经107°33′~107°53′,北纬27°53′~25°8′一带山区。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县与贵州荔波县相接壤的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  相似文献   

6.
贵州毛南族9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贵州毛南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平塘县471名毛南族(男性237人,女性234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9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贵州毛南族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拇指类型、中指毛、环食指长和小指弯曲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91.3%、56.5%、24.6%、60.5%、25.1%、43.9%、31.2%、13.0%、96.8%。其中,男性分别为89.5%、57.4%、38.4%、57.0%、25.7%、43.0%、39.2%、9.7%、97.9%,女性分别为93.2%、55.6%、64.1%、24.4%、44.9%、23.1%、16.2%、95.7%。结论:贵州毛南族9个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特征存在一定差异,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7.
中国白裤瑶永生细胞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保存白裤瑶B淋巴母细胞永生细胞株.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同时加环孢菌素A法.结果成功地建立了含有44株永生细胞的白裤瑶永生细胞库.供血者身体健康,三代均为白裤瑶.结论建立永生细胞库,可永久保存白裤瑶特有的基因组,为民族起源、演进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细胞资源.  相似文献   

8.
白裤瑶人群耳垂基因频率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白裤瑶人群耳垂基因频率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收集白裤瑶人群耳垂形态学资料,根据Hardy-Weiberg定律计算耳垂显性基因频率T和隐性基因频率t。结果:白裤瑶人群耳垂显性基因频率T=0.3122(男性T=0.3103,女性T=0.3172),耳垂隐性基因频率t=0.6878(男性t=0.6897,女性t=0.6828),耳垂显性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裤瑶人群耳垂显性基因频率明显低于隐性基因频率,其遗传受民族、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白裤瑶妇幼卫生态度和行为改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世英 《广西医学》2002,24(1):86-88
在国际世界宣明会的经费资助下 ,在广西河池地区及南丹县各级政府的支持下 ,我院与南丹县妇保院于 1994年至 1999年 ,在白裤瑶族聚居区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进行了国内第一次白裤瑶民族(妇幼 )卫生态度和行为改变的课题研究。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多元指标进行观察分析 ,对研究的系列成果和课题价值作定性归纳和查新定位评价。1 对象范围与技术方案1 1 对象范围 :在里湖瑶族乡共 13个行政村 17882人口 (其中白裤瑶人口 116 2 5人 ) ,按类型抽样方法 ,从白裤瑶人口占 95 %以上的行政村中抽取实验村和对照村各 1…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仫佬族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342名仫佬族(男性156,女性186)的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等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贵州仫佬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的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24.6%、31.0%、38.0%、65.8%、12.9%.其中,男性分别为31.4%、25.0%、60.9%、62.2%、10.9%,女性分别为18.8%、36%、18.8%、68.8%、14.5%.结论:贵州仫佬族叠舌、卷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等5项群体遗传学特征分布存在性别差异,且特征间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贵州汉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684名汉族人群(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5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贵州汉族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耳耵聍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67.5%、18.0%、37.1%、60.4%、30.8%。其中,男性分别为68.8%、23.1%、38.7%、64.5%、33.9%,女性分别为67.1%、55.6%、16.1%、36.5%、58.89%、29.7%。叠舌率存在性别间差异(P〈0.05),卷舌与叠舌、耵聍与前额发际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贵州汉族5项遗传性状的性别间差异不明显,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12.
贵州汉族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汉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对684名贵州汉族(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4项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活体观察。结果:贵州汉族长睫毛、黑眼色、宽眼裂、水平型眼裂方向的出现率分别为67.5%、71.3%、72.4%、68.7%。其中,男性分别为68.3%、18.3%、71.5%、73.7%,女性分别为67.3%、32.5%、72.7%、66.9%。结论:贵州汉族4项遗传特征的性别分布存在差异,且彼此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贵州布依族7项人类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布依族部分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平塘县426名布依族(男性222人,女性204人)的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中指毛和小指弯曲7对遗传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贵州布依族卷舌、叠舌、前额发际、发旋、耵聍、中指毛和小指弯曲显性性状出现率分别为87.8%、54.0%、21.8%、60.8%、27.2%、23.7%、93.7%。其中,男性分别为83.8%、52.3%、28.8%、62.2%、25.7%、32.0%、94.1%,女性分别为92.2%、55.9%、14.2%、69.3%、28.9%、14.7%、93.1%。结论:贵州布依族7对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存在性别差异,且彼此相关性极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眼部遗传性状的分布特征。方法:对684名贵州汉族(男性186人,女性498人)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群体遗传学特征进行活体观察,并对其关联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贵州汉族人群睫毛、眼色、眼裂开度、眼裂方向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429 9、0.155 6、0.474 6、0.440 5、0.317 4、0.413 5。其中,男性分别为0.437 0、0.096 1、0.466 1、0.487 2、0.277 5、0.308 6,女性分别为0.428 2、0.178 4、0.477、0.424 7、0.332 2、0.458 7。眼色存在性别差异(P〈0.01)。眼裂开度与睫毛、眼裂方向,眼色与眼裂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关联性(P〈0.05或P〈0.01)。结论:贵州汉族眼部遗传性状的性别分布差异不明显,且部分性状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苗瑶民族迁徙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方法:对7个苗瑶民族群体的12项体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西瑶族,贵州苗族和湖南瑶族聚在一类;而白裤瑶与广西苗族、云南苗族聚为一类;湖南苗族为另一类。结论:探讨苗瑶民族迁徙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对研究苗瑶民族的起源、演进、遗传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