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室性期前收缩(VPB)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亦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俗称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在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及预后上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正确鉴别病理性室性期前收缩与功能性室性期前收缩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VPB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2.
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右心室流出道性室性期前收缩。1969年Rosenbaum就曾报道过该类室性期前收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顽固性单形性室性期前收缩多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  相似文献   

3.
室性期前收缩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可见于部分无明显病因可查者。发作频繁者或者属于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或是以并行心律方式出现的或出现RonT ,多属于心电不稳,可出现于各种心脏病患者中,若不积极治疗,极有可能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4.
<正> Hariman:我们面临的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千变万化,其中一个极端是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无猝死家族史的良性室性期前收缩。这类病人如无明显症状,最好  相似文献   

5.
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Jun  伍辉福 《心电学杂志》1997,16(4):209-211,222
为研究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分析57例符合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诊断标准的患者(I组)的相关参数,并与5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Ⅱ组)比较。I组中25例视原发性ST-T改变持续存在与否作逐日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100%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持续存在可预示进展到高Lown分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  相似文献   

6.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Wellens的定义,将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定义为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形成的异位心律。室速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极少数可见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正常人。与其他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不同,一旦发生室速且心室率较快时,病人常可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呈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平板运动试验在评价室性期前收缩与冠心病关系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 ,是由希氏束以下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的心室激动 ,即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也见于药物作用 ,电解质失调 ,一氧化碳中毒 ,对儿茶酚敏感 ,电击等 ;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健康人出现的“良性期前收缩”预后良好 ,不需药物治疗。临床上常见一些医生遇到室性期前收缩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结果出现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9月 6 0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平板运动试验 (ET)在评价不明原因室性期前收缩与冠心病关系中的价值。1 资料与…  相似文献   

8.
右心室间隔部希氏束附近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与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效果。方法 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5例,分析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特点;病人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于右心室流入道行激动与起搏标测,以心室激动较体表QRS波提早、消融导管远端起搏图形与体表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相似部位为消融靶点。结果 室性期前收缩QRS波形态:5例病人Ⅰ导联和Ⅱ导联QRS波均呈R型,Ⅲ导联、aVF导联以低振幅波为主,V1导联均呈QS型,胸导联较早转变成qR或R型(发生于V2或V3),V5、V6均呈高R型;室性期前收缩QRS波时限为110~120ms。5例病人分别于前间隔(2例)、中间隔(1例)、后间隔(2例)标测到消融靶点,放电后前间隔部、后间隔部病人室性期前收缩均消失,中间隔病人消融失败。无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随访8~30个月,成功病例未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室性期前收缩发作。结论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希氏束附近起源室性期前收缩体表心电图具有明显的特征,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导管标测与射频消融,消融此部位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病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患有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其症状可有明显的不同。如有些病人患有多发性的室性期前收缩,但无任何自觉症状。而另有一些病人仅偶发一次室性期前收缩却出现明显的症状。病人对室性期前收缩描述有种种。如“漏跳”、“胸部一次有力的冲击”、“下沉感”及“不适感”等。室性心  相似文献   

10.
<正>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diopathic ventricular arrhythmia,IVA)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中出现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诊断标准:室性期前收缩计数时间≥2分,平均每分钟多于5次),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其中右心室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益气复脉合剂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益气复脉合剂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颗粒安慰剂治疗,两组共治疗4周,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数量、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和中医证候积分均少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室性期前收缩和中医证候积分减少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益气复脉合剂可安全、有效地治疗不伴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2.
<正>夏宏器教授提出的室性期前收缩按患者群分类的新思考,有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也有自己几十年的随访观察的临床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现临床和机制研究功底,值得大家思考和学习。该思考联系临床实际,针对5种临床状况,将室性期前收缩分为5个类型人群: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离子通道疾病患者、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健康人群。目的是为了区分室性期前收缩的严重程度。但是,室性期前收缩的病因对治疗影响并不很大,倒是室性期前收缩的频率、联律间期、起源  相似文献   

13.
<正>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有和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均很常见。有些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很重的患者可能无症状,而一些仅有少数早搏的患者却有明显症状。近期一项Meta分析表明,临床未发现明显结构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高,但其中仅有一项研究用超声评价患者是否有结构性心脏病。目前,对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独立预后价值尚不清楚。早期研究表明,室性期前收缩增加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  相似文献   

14.
室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大多数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然而,频发的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可能与多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而且这类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发展成心动过速诱导的心肌病。因此,对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进行合理的临床评估至关重要。决定是否针对无症状性室性期前收缩进行治疗主要基于3个因素:基础心脏疾病、室性期前收缩的负荷、心功能状况。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治疗。导管消融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胡慧芳 《心脏杂志》2006,18(6):734-734
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期前收缩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功能性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潜在性危险,近1年我们观察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3年9月~2004年11月我院门诊及收住内科病房的患者93(男61,女32)例,年龄19~81(56±16)岁。入选条件:①器质性期前收缩(>30次/h)并有心悸等症状;②功能性期前收缩患者经祛除劳累、紧张、情绪、酗酒等诱因后,早搏无减少且伴有明显心悸等症状。其中器质性心脏病58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ST-T改变的发生机制。方法对房性期前收缩40例和室性期前收缩78例病人按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有无ST-T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期前收缩后的窦性搏动ST-T改变与心电图各间期的长短无关(P〉0.05),但室性期前收缩后的ST-T改变与室性期前收缩的配对间期有关(即提前量),室性期前收缩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前收缩后回转周期的长短对ST-T改变亦有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期前收缩后窦性搏动的ST-T改变的机制可能与电张力调整有关,是否与基础心脏病或心肌缺血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 (室早 )、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心室扑动 (室扑 )与心室颤动 (室颤 )等。由于室扑与室颤的治疗多在心肺复苏中讲述 ,本文只介绍室早与室速在循证医学广泛开展的今天应如何治疗。1 室早与室速的分类与危险分层室早与室速有多种分类方法。为便于治疗 ,以下分类较为适用 :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无器质性心脏病 ;②器质性室性心律失常 :有器质性心脏病。后者又分为单形性 (QRS形态基本一致 )和多形性 (QRS形态多变 )两种。为了正确诊治室性心律失常 ,必须熟悉其心电图特点 ,才能及时作出治疗决策。根据危险…  相似文献   

18.
<正>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s)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器质性及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对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称为特发性PVCs。以往研究认为,特发性PVCs是良性疾病,不需治疗,但近年来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明,频发PVCs可诱发可逆性心肌病变~([1-2]),并且提出了室性期前收缩诱发性心肌病(PVC-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P)这一概念。PICMP被定义为:除外任何潜在心脏疾病,左室射血分数小于50%的  相似文献   

19.
室性期前收缩是最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不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期前收缩,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但近10年的研究发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在某些条件下可导致左室重构,甚至诱发心力衰竭症状.这些条件包括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室性期前收缩负荷及室性期前收缩的起源部位和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的宽度.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可能与室性期前收缩时左右心室失同步、心肌细胞能量储备耗竭、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血流比失调导致心肌缺血、钙平衡失调、氧自由基损伤,以及β受体密度下调、反应性下降等多种病理生理因素有关.近来有学者提出“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的心肌病”的概念,和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一样,也可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未分类心肌病.  相似文献   

20.
房性期前收缩、结性期前收缩和室性性期前收缩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心电图形态有时会混淆,因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这三者的心电图主要区别见表1. 房性期前收缩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甲亢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等,特别是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多系房颤之前奏.另外,房性期前收缩也可发生于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时,或某些药物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主要使用异博定,但要注意不能和心得安一起服用,否则会引起心跳突然停博,房性期前收缩的病理意义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