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新 《国外药讯》2006,(12):30-31
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是结核病,而结核病是可治愈的。全球的结核病发病率每年增加1%,非洲增长最快,已占所有病例的近30%。2004年新结核病病例接近900万,其中80%发生在22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韩培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6):1242-1242
艾滋病病毒导致的免疫抑制让艾滋病患者非常容易感染结核病,而且让结核病的诊断变得更困难。在过去的15年中,结核病已经成为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的主要死因。艾滋病-结核病合并感染比单独感染结核病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提高,前者是14%,而后者只有0.5%。艾滋病.结核病合并感染常常被描述为“致死结合”。合并感染率的增加也让一般人群感染结核病的风险上升,这对于公共卫生有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抗结核药物问世以来,尤其自50年代“化学疗法”的成功,结核病的死亡率及患病率明显下降,发病率也相应的降低。天津市结核病死亡率,自解放以来约下降92.2%,患病率下降92.7%,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2000年-2001年南京市人群结核病患病率、儿童结核免疫水平、死亡率;并对近年来南京市结核病防制规划执行情况和结核病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了解南京市结核病的流行状况和人群危害程度,为制订未来几年南京市结核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市江宁区农村、溧水县农村、鼓楼区、六合县农村、哺口区城郊共抽样调查8051人。结果 南京市结核病患病率为522.4/10万;肺结核患病率为509.6/10万,男女比为2.33:1,涂阳患病率为216.6/10万,菌阳患病率为293.0/10万,空洞性患病率为63.7/10万;儿童结核菌素试验(PPD)阴性反应为69.2%,强阳性反应为12.8%;死亡率为12.2/10万;62.5%的肺结核病人为本次流调新发现,已知肺结核病人的治理管理率为53.3%。结论 本次调查初步了解了南京市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有关资料及其研究分析结果为政府制订控制结核病流行的决策和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性疾病。根据WHO发布的《2011年全球结核病(TB)控制报告》,患结核病的人数降到2010年的880万,结核病死亡数降到140万人,结核病死亡率在1990年和2010年之间下降了40%,除非洲之外,其他区域都可按期实现到2015年时使死亡率降低50%这一目标;但是流动人口剧增、结核菌与艾滋病毒双重感染和耐药结核菌病的增多均增加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难度,使得结核病疫情的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在艾滋病感染患者中结核的发病率则更高,艾滋病毒携带者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后,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34倍。  相似文献   

6.
我国结核病流行现状及控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核病是当今世界单一致病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当前世界上成年人传染病中主要杀手,已对国际公共卫生构成严重挑战。目前全球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000万,2002年新发病人860万,2002年因结核病死亡200万,新发成年病人中艾滋病感染者占12%,新发病例中多耐药病人占3.2%。  相似文献   

7.
呼吸衰竭是结核病死亡最重要原因(占80%),结核病人死亡原因中慢性呼吸衰竭者占60%;急性呼吸衰竭约占20%。因此,对结核所致慢性呼吸衰竭的研究、探讨和了解,对降低结核病的死亡率、延长结核病病人的寿命极为重要。结核病造成肺实质、支气管、胸膜等各部位的病变,用化学药物虽能治愈,但遗留下肺气管,胸膜  相似文献   

8.
自全国实行统一的结核病防治方案以后,结核病的诊疗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文献报道我国一些地区结核病治愈率提高到85%以上,死亡率降至4/10万以下。但是我县农村结核病死亡病人仍较多见,造成死亡的原因亦不尽相同。因此,探讨结核病死亡原因对于提高结核病防治水平,降低其死亡率是很有必要的。为此,笔者将收集到的我县农村部分结核病人的死亡情况作了较粗浅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蓬勃发展,危害人类几千年的结核病在近二三十年迅速地得到了控制。就我国而言,其死亡率也由解放初期的240/10万下降到28/10万。但是,结核病目前仍是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患病率仍高达0.7%左右,每年仍有不少结核病人死于无辜。究其原因,除因乱用药、中断治疗、产生并发症等因素外,不注意“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0.
76例结核病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结核病人死因结构的现状,为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0~2003年在某结核病防治专科医院住院期间76例结核病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结核病死亡以肺结核为主,肺结核死亡原因以慢性心肺功能不全、全身衰竭、咯血为主。死亡患者入院前不规律用药达73.8%,病程在10年及以上者占80.8%。死亡人数在50岁以上年龄组明显上升。结论 加强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和病人发现,广泛采纳和实施全程督导化疗;加强老年患者和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是降低结核病死亡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陶立军 《中国药房》2008,19(15):1197-1199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与结核分支杆菌接触中有一半人会被感染,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终生都将有成为结核病患者的危险性,在结核菌感染者中有10%的人会发病。当前,全球结核病疫情再度上升,全世界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有8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是当今世界单一致病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世界总死因的第7位^[1]。我国结核病患者人数居世界第2位,每年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全球结核病出现第三次回升,究其客观原因:OHIV感染,②高感染人群和高危人群的流动,③多种耐药病例的出现,主观原因是对结核回升无警惕性,决策者对结核病控制的放松和不重视,人群中结核病服务覆盖面不足,资金投入减少和人群对结核知识的缺乏。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严重,结核病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而这些主要体现在肺结核上,由于种种原因,在肺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上存在许多值得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3.
综合医院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现70%和治愈85%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是世界银行(WB)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1年10月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一届遏制结核病合作伙伴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2005年全球结核病控制目标。会上,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控制结核病的承诺。2004年3月,在以“信守承诺”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遏制结核病合作会议上,我国政府再次重申了对控制结核病的承诺。作为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自1992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涂阳肺结核治愈率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由于结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出现回升局面,导致WHO发出“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的警告。至今,耐药、耐多药结核病(MDR-TB)已遍及世界的任何角落,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最危险因素之一。2000年我国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调资料显示:初始耐药率为18.6%,获得性耐药率达46.5%,耐多药占17.1%。2000年全球平均原发耐药率为1%,获得性耐多药9.3%,  相似文献   

15.
<正> 针对全球结核病疫情恶化的情况,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防痨肺病联合会定于每年3月24日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旨在唤起公众对结核病作斗争的意识。当德国科学家科霍1882年3月24日在柏林宣布发现了结核杆菌时,人们才找到了肆虐整个人类多年的病魔。100多年以来,虽有不少抗结核病药物被发现,但每年仍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主要是14~55岁的青年和中年人。近几年,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全球有1/3人口感染了结核杆菌,其中99%的结核病死亡者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药率  相似文献   

16.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结核病防治(结防)知识知晓率到2005年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的目标。为了解公众对结防知识知晓情况,本研究在我省石家庄市开展与妇联、村医等部门合作实施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以提高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7.
痰荧光双标记定量检测对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海利 《上海医药》2002,23(9):411-412
目的:探讨痰荧光双标记定量检测对诊断结核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组共300例住院患者的痰液运用PE5700扩增仪采用结核杆菌核酸扩增荧光检测试剂进行荧光双标记定量检测。结果:结核病组的检出阳性率为63.5%,非结核病组的检出阳性率为3.0%;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63.5%,特异性为97.0%。结论:痰荧光双标记定量检测是一种诊断结核病的新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血播型结核病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对164例播散型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死亡率31.1%,死亡终点事件:多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预测因子为:低CD4细胞数,抗结核治疗延迟.结论 低CD4细胞数的免疫缺陷患者应警惕播散型结核病,由于延迟治疗预后差,临床上对疑似患者建议先行经验性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改进控制措施,制定防治对策。方法查阅1998-2001年学生结核病人登记及2001年治疗病志.逐一核对追访。结果2001年比1998年学生结核病登记呈上升趋势,菌阳病人数上升42.9%,大学、中专、高中学生病人数明显增加,上升118.8%。15—24岁年龄组结核病人每登记100例.就有83例是学生;菌阳病人每登记100例,占有29例是学生。2001年治疗管理43例学生结核病人79.1%是因症就诊,60.8%疗程内规则服药.临床治愈率69.8%,失访率23.2%。结论加大学生结核病教育力度.提高教师、学生的防病意识,及时进行结核病预防性体检,加强学生结核病归Vt治疗管理,推广DOTS技术规范,警惕学校疫情动态,适时开展学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早期阻断传染源,遏制结核病在学校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脑膜脑炎是结核菌侵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结核性脑膜脑炎是最严重的结核病,平均死亡率为22.4%。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结核性脑膜脑炎在早期就能得到确诊和治疗,发展至重症已不多见。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共收治重症结核性脑膜脑炎12例,治愈率达91.7%,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