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仍缺乏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本文对我院1981年1月至1991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44例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本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1岁。以青状年多见2.病因:粘连性肠梗阻21例(47.7%%);肠扭转7例(15.9);腹外疝6例(13.6%);肠套叠6例(13.6%);肠肿瘤3例(6.8%);阑尾炎1例(2.27)。3.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者6小时,最长者达36天,平均4.4天。4.诊断:本组病例入院时诊断绞窄性肠梗阻者  相似文献   

2.
(一)肠梗阻如出现下列情况,需进行手术治疗:(1)绞窄性肠梗阻及肠管极度膨胀的急性肠梗阻。(2)虽然是单纯性肠梗阻,但估计需用手术治疗才能解除梗阻者。(3)单纯性肠梗阻时进行非手术治疗,48小时内症状无明显好转,梗阻不能解除者。(二)绞窄性肠梗阻较之单纯性肠梗阻其临床症状有如下一些特点:(1)腹痛发作急骤,持续剧烈或逐  相似文献   

3.
我们自1985年1月以来,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138例,治疗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138例中,男性98例,女性40例。年龄2~69岁,平均35.5岁。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72例,死亡5例。手术治疗66例,死亡1例。总病死率为4.3%。入院24小时内手术34例,有肠绞窄者11例,死亡1例;入院24小时之后手术32例,有肠绞窄者8例,无死亡。手术组肠绞窄发生率为29%。本组病人既往有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缓解者57例,总发作次数约210次,有腹部手术史者58例,其中有肠梗阻手术史者29例。我们6年66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再发梗阻就诊者2例,占3%。  相似文献   

4.
秦辉远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14-2015
我院2001~2003年采用手术治疗5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现就其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年龄11~78岁。手术58例,治愈52例,死亡6例(其中60岁以上5例)。入院24院小时内手术45例,肠绞窄12例,死亡3例;入院24小时后手术13例,内科保守治疗缓解49例,其中多次(2次以上)反复发作42例。2讨论2.1影响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1)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绞窄与否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有报道粘连性肠梗有10%~25%迟早会发生绞窄,病情急剧变化伴有肠坏死者其手术死亡率4.5%~30%。本组死亡6例全部为肠绞窄患者。(2)就诊时间及手术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以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颐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85例患者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9.8d。12例中转手术治疗后治愈,其中8例非手术治疗时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而中转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40d无效而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胃肠外营养及生长抑素的联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老年完全性结、直肠癌性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本组56例行手术治疗,入院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至5天。术中诊断13例为绞窄性肠梗阻,其中5例术前做出诊断,符合率38.5%。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死亡3例,病死率5.4%,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死亡2例。结论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性梗阻,能够早期并准确地认识到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兴夫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48-1248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分析82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情况,分早期组(发病后24小时手术10例)、中期组(发病后24~48小时手术51例)、延期组(发病48小时后手术21例)。结果:早期组无肠管坏死,住院时间平均9天;中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19.6% ,平均住院时间10.5天;延期组局部肠管坏死10例占47.6% ,多处肠管坏死11例占52.4% ,住院期间复发再手术2例占9.5% ,平均住院时间13天。结论: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最好发病后24小时内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的原因与降低病死率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经手术治疗后36例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绞窄性肠梗阻引起死亡的原因,感染性休克20例,肠坏死继续进展6例,肠瘘、腹膜炎8例,短肠综合征2例。结论绞窄性肠梗阻是急性肠梗阻发展的严重阶段,因此,要降低绞窄性肠梗阻的病死率不仅要注意正确诊断,严格手术治疗原则,正确的术后处理,是降低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绞窄性肠梗阻是较严重的急腹症之一.绞窄性肠梗阻一但形成,临床观察时间越长,肠壁缺血坏死的程度越重.因此早期,及时发现绞窄,积极手术治疗,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的最佳手段.方法 临床观察绞窄可分为闭袢型和肠系膜血栓型,我院外科从2005~2010年共收治绞窄性肠梗阻患者8例,均手术治疗.结果 其中肠坏死者7例,5例因系带卡压或肠扭转造成肠坏死,2例因肠系膜血栓形成造成肠坏死.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确诊仍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是农村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科在1968—1972年内共收治肠梗阻553例,占同期外科住院总人数的5.6%,兹就其中急性机械性肠梗阻547例分析如下: 一、一般资料:本组547例中单纯性肠梗阻114例(20.8%),绞窄性肠梗阻433例(79.2%)。男女比例为2.5:1。10岁以下儿童占55.7%。433例绞窄性肠梗阻中并发中毒性休克者15例,11例死亡,其中直接死于中毒性休克者8例。二、治疗及结果:治疗应从整体观念出发采取综合措施,并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肠套叠:本组201例小儿肠套叠经直肠注气复位成功者105例(52%),手术治疗96例(48%)。本组成人肠套叠34例,17例手术,另17例直肠注气复位成功。  相似文献   

11.
本院1982~1988年共收治肠系膜血管阻塞7例,死亡4例。7例均手术探查证实,现将诊治过程及体会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2岁,平均54岁。肠系膜动脉栓塞4例,肠系膜静脉血栓3例。其中表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例,绞窄性肠梗阻2例,下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及机械性肠梗阻者各1例。发病距入院时间最短者2小时,最长者4天。合并有心房纤颤4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粘连性绞窄性肠梗阻的病理因素、人为因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愈,行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术19例。结论过于强调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是引起肠坏死的主要原因。当粘连性单纯性肠梗阻有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趋势时,应及时、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3.
周宏 《江苏医药》2001,27(8):630-630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其中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可达 30 %。我院自 1989年~1999年间共收治 60岁以上肠梗阻病人 2 12例 ,其中手术治疗 10 8例 ,死亡 13例。本文就高龄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中的一些问题讨论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0 8例中男 61例 ,女 4 7例 ;年龄 62~ 8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12小时以内 13例 ,~ 2 4小时 11例 ,~ 4 8小时 12例 ,4 8小时以上72例。入院至手术时间 :2小时内 5 7例 ,~ 6小时2 6例 ,~ 2 4小时 14例 ,2 4小时以上 11例。二、病因及合并症 本组小肠扭转 2 9例 ,肠粘连 35例 ,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及术式的合理选择.方法:对我院外科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12~36小时内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再经48~72小时的治疗,逐渐恢复排气捧便,住院5~7天出院.74例绞窄性肠梗阻,26例采取急诊手术治疗,48例经过12~24小时非手术治疗无好转者,中转手术治疗,根据术中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结论:针对病因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式,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成功的关键.极积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发病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肠梗阻致精神障碍临床少有报道。我院自1976~1993年共手术治疗不同类型的肠梗阻527例,其中术后出现精神障碍12例。发病率占同期肠梗阻手术的2.29%,较一般胃肠手术(0.5%)高出约4倍。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发病年龄32~78岁。12例均为下段肠梗阻。其中单纯性肠梗阻8例,绞窄性肠梗阻4例;并发休克5例。自肠梗阻至手术时间为2~5天,术前均有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68例的治疗过程,分析与死亡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治愈59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9.12%;5~10岁病例的死亡率13.04%(6/46);60岁以上者13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38.46%,与总死亡率和5~10岁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术前确诊为绞窄性肠梗阻共46例,死亡4例,死亡率8.7%;术前未确诊的22例因其他原因行剖腹探查时确诊,术后死亡9例(死亡率40.91%)。两组死亡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MOF、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ARDS和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和儿童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降低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赖天宏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7):2611-261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1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保守治疗全部治愈,其中肠梗阻1周内缓解4例,2N内缓解9例,3周内缓解2例。缓解出现时间为5~10天,平均7.3天,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宜先行非手术治疗,安全、效果好;手术治疗困难且易发生术后并发症,还应严密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8.
潘亮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75-2276
目的:探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指征。方法:总结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结果:治愈32例,好转3例,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单纯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非常重要;单纯性小肠梗阻可先行保守治疗,而绞窄性小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294例小儿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其中手术治疗184例,治愈154例(83.6%),非手术治疗110例,治愈86例(78.2%)。早期轻型病例应首选非手术治疗。腹膜炎、肠梗阻、休克、大量便血为主要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绞窄肠梗阻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经手术治疗后的绞窄肠梗阻患者中,治愈22例,死亡4例,死亡率为15.4%.结论:对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要进行早期诊断,把握好适当的手术时机,以提高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治愈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