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皮损特点及治疗.方法 收集18例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的临床资料,并从发病诱因、皮疹特点、病理、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均为急性起病,明确的用药史;皮疹广泛,有非毛囊性脓疱;组织病理:角质层下和棘层上部可见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为急性起病,皮损广泛,有特征性的非毛囊性脓疱,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2.
Reiter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26岁。腰骶部疼痛4月,双眼视物模糊伴多处皮肤糜烂2月,加重7天。HLA-B27阳性。左上臂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层下海绵状脓疱和表皮银屑病样增生,真皮浅层明显水肿,血管周围较多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诊断:Reiter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6岁。全身皮肤逐渐出现红斑、脓疱半个月,血常规示血小板492×109/L。皮损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层下脓疱形成,颗粒层变薄,部分消失,棘层肥厚,部分呈棒槌状伸入真皮,海绵水肿,见Kogoji微脓肿,真皮浅层组织疏松,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外渗,散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诊断:儿童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并血小板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以皮肤表现为主的6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7年西京皮肤医院收治的313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资料。结果滴状银屑病31例,主要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斑块状银屑病60例,主要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寒冷等。红皮病性银屑病42例,主要诱因为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撤药。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60例,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妊娠、药物等。掌跖脓疱病60例,大部分无明确诱因。连续性肢端皮炎60例,大部分无明确诱因。6型银屑病具有相似的典型病理表现,包括角化不全、Munro微脓疡和/或Kogoj海绵状脓疡、颗粒层变薄或消失、表皮银屑病样增生、真皮乳头血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等。所有病例中98例(31%)出现不典型病理表现,其中滴状4例(13%),斑块状3例(5%),红皮病性12例(29%),泛发性脓疱性41例(68%),掌跖脓疱病12例(20%),连续性肢端皮炎26例(43%),包括浆液渗出、表皮不规则增生、非中性粒细胞性海绵水肿、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真皮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结论各型银屑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相似的典型组织病理学表现,不典型病理表现的出现可干扰疾病诊断,需要在鉴别诊断时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80岁。肛周皮疹伴疼痛3个月。患2型糖尿病3年。皮损组织病理示:溃疡处表皮缺如,真皮中浅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其间血管纤维束样变性,中性粒细胞浸润;皮损边缘表皮增厚水肿,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诊断:坏疽性脓皮病。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浅表性大疱型坏疽性脓皮病。患者女,58岁。四肢红斑、水疱、溃疡伴疼痛9d入院。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有一大脓疱,脓疱两侧表皮内有较多中性粒细胞侵入,两侧表皮有明显细胞间及细胞内水肿,真皮浅层及中层有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明显核尘,核碎裂,真皮胶原纤维间水肿,皮下组织有部分区域出血。类似于典型坏疽性脓皮病,但是在真皮中的位置更表浅。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米诺环素,雷公藤多苷治疗,2个月后痊愈。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20岁.躯干、四肢出现毛囊性丘疹、脱屑1个月.皮肤科检查颈部、躯干及四肢弥漫红色及暗红色斑片,其上密集分布粟粒大毛囊性丘疹,部分丘疹顶端可见针尖大脓疱.血常规及骨髓检查均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棘细胞层不规则增厚,毛囊及真皮内有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毛囊内嗜酸性粒细胞小脓肿.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2岁。因全身起红斑脓疱2年,加重1周入院,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皮内可见嗜中性粒细胞移入,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嗜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诊断:脓疱型银屑病,经过阿维A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是一种少见全身无菌脓疱病,容易和泛发性脓疱银屑病(GPP)相混淆,现将10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报道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53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5年,加重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外毛根鞘细胞间水肿,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毛囊内见脓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内毛囊及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给予雷公藤多苷、米诺环素等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11.
报告l例寻常性银屑病并发成人型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患者男,36岁.因全身红色斑疹伴白色鳞屑反复发生20年.躯干、双上肢出现环状排列的水疱10d伴瘙痒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水疱,疱内、真皮浅层和真皮乳头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皮损周围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显示基膜带Iga、IgG呈带状沉积;取患者血清行BP180NC16A(大疱性类天疱疮18 000抗原的近膜片段)-ELISA检查显示阴性;以盐裂正常人皮肤为底物,取患者血清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显示IgA、IgG呈带状沉积在真皮侧.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并发成人型线状TgA大疱性皮病.  相似文献   

12.
表皮内脓疱     
1组织病理读片 图1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皮突延长,表皮内水肿,呈海绵状,在海绵样水肿的网眼中见有较多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的微脓种,真皮乳头层水肿,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有较多中性粒细胞及核尘。  相似文献   

13.
报告1例脓疮性血管炎.患者女,74岁.双下肢反复红斑、脓疱伴瘙痒1年余.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病史7年.皮肤科检查:双下肢对称分布张力性脓疱丘疹.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表皮疱,疱液中大量中性粒细胞,疱下方真皮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真皮小血管纤维蛋白样变性,符合脓疱血管炎表现.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该病有效,但减药过快、感染均可造成该病复发.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者发现,IL-8与银屑病发病有密切关系,脓疱性银屑病皮损中有比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IL-8持续升高.2004年7月至2006年2月,我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脓疱性银屑病、寻常性银屑病及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IL-8水平及皮损处IL-8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5.
脓疱性银屑病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以突发泛发性红斑与无菌性脓疱伴寒战高热、中性粒细胞增高及C反应蛋白增高为特征。该病常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近年来陆续发现,IL36RN、CARD14、AP1S3基因突变与脓疱性银屑病的发生有关,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综述脓疱性银屑病遗传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隐翅虫皮炎诱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1例Exa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例隐翅虫皮炎诱发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患者男,51岁,胸前接触隐翅虫毒素1~2天后,四肢、躯干出现与原发部位皮损不同的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成群浅表脓疱,针帽至粟米大小。组织病理示:角层下脓疱,真皮浅层不等量炎性细胞浸润。诊断: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  相似文献   

17.
儿童von 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认识,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有vonZumbusch型临床表现。男女发病之比为1.9∶1,平均年龄5.8岁。其中10例做了T细胞亚群抗原测定,CD4+下降,CD8+平均值增加,CD4/CD8比值异常。17例患儿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质形成细胞变性,表皮水肿,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移入,棘层上部海绵样脓疱形成,真皮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vonZumbusch型脓疱性银屑病为一种少见的疾病,临床及组织病理上具有特征性,去除诱发因素,及时控制感染,可在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定期监控下,首选阿维A(新体卡松)口服治疗,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白介素8(IL-8)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 CSF)水平.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IL-8和GM- CSF的水平并与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及正常人群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IL-8和GM- CSF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结果: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组皮损处IL-8水平和GM-CSF水平与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 0.05).二者浓度呈正相关(R=0.896,P≤0.05).结论:IL-8和GM- CSF可能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9.
报告1例疱疹样脓疱病.患者,女,33岁,妊娠31周,手指反复脓疱20年,泛发全身红斑、脓疱1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角层下裂隙,棘细胞间水肿,伴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Kogoj海绵状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给予强的松1 mg/(kg·d),阿奇霉素预防感染等治疗,患者皮疹消退与少量复发持续交替,孕36周...  相似文献   

20.
报告2例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2例患者均为女性,自觉皮损瘙痒剧烈;其中1例出生后即发病,皮损双侧分布,表现为角化性丘疹、斑块和浸渍、糜烂;另1例6岁发病,皮损单侧分布,为炎性、角化性丘疹及斑块。组织病理改变主要为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浅层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炎性线状疣状表皮痣在临床及病理上不同于线状银屑病和线状苔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