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病例介绍 1.1 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9岁.因"双下肢皮疹10 d,腹痛、关节痛2 d"入院.患儿10 d前出现双下肢皮疹,初起为粉红色斑丘疹,继而色泽加深,变为暗紫色,有瘙痒,并有逐渐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胃肠道受累的超声表现,并探讨超声对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腹部超声表现,根据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与否,有无呕血、鲜红血便、柏油样便分为合并消化道出血组14例和无合并消化道出血组24例。结果有25例患儿出现胃肠道管壁增厚,厚度为4~11 mm,超声表现为管壁弥漫性增厚,在长轴切面上可见黏膜层呈波浪样,在短轴切面呈面包圈征,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血流信号丰富。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肠壁增厚的比例为92.8%,明显高于无消化道出血患儿的5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经济实惠、方便快捷、安全无辐射、开展广泛,易被患儿及其家属接受,能够显示过敏性紫癜患儿胃肠道受累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亦称许-享氏血管炎(Schonlein-Henoch vascuoitis),是学龄期儿童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2/3的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因而称为腹型过敏性紫癜,表现为严重腹部绞痛,伴呕吐、血便。笔者回顾分析了10例以急腹症就诊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并行CT和US扫描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探讨CT和US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消化道损害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紫癜(honch-schonlein purpura,HSP)多见于学龄儿童,其病理改变较为广泛,可涉及肾脏、消化、心血管等多个系统,神经系统较少受累,而且神经系统表现无特异性,以往对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脑电图改变的HSP报道较少。近年来,有关HSP的神经损害报告有所增多,我院2004~2007年诊治  相似文献   

5.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8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腹痛及皮肤紫癜,其中7例(38.89%)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腹痛部位多变而不固定,以脐周多见,腹部无固定压痛点,部分患者无腹部体征.内镜检查可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形成,食管黏膜正常,十二指肠最重,严重者十二指肠降段整个肠壁呈紫红色血肿样隆起,表面糜烂、渗血、覆白苔.大肠黏膜还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结论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痛部位多变,腹部体征较轻.大多数患者存在胃肠黏膜改变,内镜检查可协助诊断,可减少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变态反应性小血管炎,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或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炎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为进一步提高对HSP的认识,本次研究对收治的53例HSP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人以消化道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过敏性紫癜患者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该院2005年7月~2010年5月住院以消化道症状突出且行胃镜及肠镜检查1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腹痛11例(84.6%),呕血、黑便7例(53.8%),其中呕血4例(30.8%),OB(+)11例(84.6%).食...  相似文献   

8.
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冬梅  王娜  孙玉凤 《临床荟萃》2007,22(21):1593-1594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也称Schonlein-Henoch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分为皮肤型、关节型、腹型、肾型及混合型[1,2],病理改变为毛细血管炎和坏死性小动脉炎,可由感染、药物、食物等诱发,特别是一些含特殊蛋白质的食物如海鲜类  相似文献   

9.
小儿过敏性紫癜与HLA-DRB1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与HLA-DRB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2年-2005年因过敏性紫癜住院患儿79例。用SSP/PCR方法,分析HLA-DRB1基因多态性。过敏源及血清IgE检测用ELISA方法。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HLA-DRB1*18的基因频率为10.1%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HLA-DRB1*18等位基因者发生过敏性紫癜的相对危险性近似值(OR)为2.76。结论HLA-DRB1*18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联,HLA-DRB1*18可能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的特点,以提高对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37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37.8%患儿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腹痛严重而体征轻微,腹痛部位不固定。胃镜检查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点片状出血、多发浅溃疡。十二指肠降部黏膜病变最严重,食管黏膜正常,未见胃溃疡。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可早于皮肤紫癜,早期胃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小儿过敏性紫癜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肾损害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8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治疗组6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二组的疗效。【结果】128例均有皮肤紫癜,88例合并消化道症状(68.7%),78例合并关节症状(61%);肾损害57例(44.5%),其中男性(64.9%)高于女性(35.1%)(P<0.05),紫癜复发者(61.53%)高于初发者(32.89%)(P<0.01);同时发现紫癜合并其他系统症状越多,肾损害发生率越高(P<0.01)。治疗上加用西咪替丁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P发病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春冬季节发病为多,原因以感染为多见,男性及反复复发者、合并多系统症状者肾损害发生率较高。加用西咪替丁能明显提高疗效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的临床特征,寻找与之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治疗的221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原因。结果儿童HSP患儿发病年龄2~14岁,平均(7.02±2.7)岁,71.3%于冬春季节发病,79.6%患儿发病前有明确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72.8%),其中以胃肠道症状首发(21.3%)易发生误诊;胃肠道及关节受累发生率是62.4%和91.0%;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紫癜,主要分布于双下肢(98.6%);76.3%的紫癜于1个月内消退,而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38.9%,以皮肤紫癜为首发与非以皮肤紫癜为首发的HSP患儿的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33.1%、48.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4,P<0.05);临床类型以血尿和(或)蛋白尿(1~2级)最常见(62.8%),病理类型ISKDC分级以Ⅰ~Ⅲ级为主(94.1%),针对患儿的临床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HSP为儿童常见病,以消化道症状首发时易误诊,也较严重;是否有紫癜性肾炎决定预后。不同临床表现的紫癜患儿予以个性化的护理,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龙纯  杨作成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13-1514
[目的]研究微量元素与过敏性紫癜(HSP)的关系.[方法]对33例HSP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儿童进行了全血6种微量元素检测分析.[结果]HSP患儿的全血铜、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而钙、镁、铁、铅等含量在两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HSP患儿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4.
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209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血清中13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209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有139例检测到1-13种食物特异性IgG阳性升高,总阳性率为66.5%(139/209);特异性IgG阳性率较高(10%以上)的主要致敏食物有2种,分别为鸡蛋(39.2%)和牛奶(38.8%);食物特异性IgG浓度分级结果表明,鸡蛋和牛奶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食物不耐受,而其余多数食物则以引起轻度不耐受(即IgG浓度为+1级)为主。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患儿食物特异性Ig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7岁以下年龄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77.9%)显著高于7-14岁年龄组患儿阳性率(59.8%,P〈0.05);汉族和少数民族两组患儿食物特异性IgG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种食物IgG阳性率比较发现,汉族患儿鸡蛋特异性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患儿(P〈0.05),少数民族患儿鳕鱼特异性IgG阳性率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过敏性紫癜具有密切相关性,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过敏性紫癜病因诊断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2009年1月行肾活检的68例HSPN患儿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分型以血尿和蛋白尿型23例(33.8%)最多见,病理分级以Ⅲ级39例(57.4%)最多见。临床分型中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型(I型)、血尿和蛋白尿型(Ⅱ型)预后较好,其次为急性肾炎型(Ⅲ型)及肾病综合征型(Ⅳ型),而急进性肾炎型(Ⅴ型)预后差;病理分级为Ⅱ级预后好于Ⅲ级(P〈0.05),Ⅲa级以下预后良好,Ⅲb级以上预后差(P〈0.05)。结论儿童HSPN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理损伤的程度基本一致,其预后与临床分型、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安全有效的饮食管理方案.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过敏性紫癜饮食管理的meta分析、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RCT),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quasi-RCT)经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分别对禁食的指征、禁食的时间、恢复饮食的策略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7篇文献,禁食的指征:入院后即给予禁食;禁食的时间:禁食至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出血及腹痛消失后72 h.恢复饮食的策略:①限制饮食: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及腹痛等消失后72 h,给予流质、半流质,48 h后进软食,水果蔬菜逐项添加,禁食易过敏和生冷辛辣、煎炸等食物.②在传统限制饮食的基础上予深度水解蛋白奶粉.结论 对禁食的指征、时间、给予饮食的具体方案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特征及治疗方法,以提高TTP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0年1月至2011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TTP的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8例为原发性TTP,4例为继发性TTP.患者典型临床表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发热、肾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0%,100%,75%和33%,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三联征症状,仅4例患者表现为五联征.所有患者的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升高,其中LDH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者为7例,其LDH水平为521~2 936 U/L,平均值为1 258 U/L.5例患者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其中4例治愈,治愈率为80%(4/5);7例患者行血浆输注治疗,仅1例治愈,治愈率为14%(1/7).血浆置换治疗治愈率显著高于血浆输注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TTP患者起病多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LDH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TTP的参考指标;血浆置换是TTP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尿微量蛋白的相关因素。方法:3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别在病后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尿微量蛋白。结果:ALB、β2-MG、α1-MG在1周、4周、3个月和6个月,IgG在4周、3个月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性别、病程、发病形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伴有腹痛症状IgG与无腹痛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后的一周至半年都存在肾脏损害,伴有腹痛者更明显,且不受性别、病程、发病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