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是金元时代李东垣的著名方剂之一,本方系遵从<内经>"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原则而立,是调理脾胃、益气升阳的代表方.药用黄芪、人参(现多用党参代用)、白术、当归身、升麻、柴胡、陈皮、炙甘草等八味药组成.方中黄芪,性味甘微温,补脾益气之中,兼有升举阳气之效,同时其补气之中又有外达之性,可固表止汗,如此一药三功,益气、升阳、固表皆俱,用于方中标本兼顾,甚为得当,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健脾,以增强主药补中益气之功;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化痰湿而醒脾气;当归身补血和营,配以升麻、柴胡升举阳气,协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有温中而不伤阴,甘补而不呆滞之妙.主治脾胃气虚而致的气虚身热、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头痛恶寒,渴喜热饮、不思饮食或饮食无味,舌质淡苔白,脉虚软无力及胃下垂、久泻、便秘、月经过多、喑症、失眠、阳虚外感等证属中气虚陷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中医辨证分析,加减运用治疗脾胃气弱,中气不足或清阳下陷等病症,收到良好的效果.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三则病案探讨补中益气汤在产后小便失禁、食后即便、盗汗等病症的临床疗效,显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病机所致的各种内科杂证均可应用。为临床合理准确应用补中益气汤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用三则病案探讨补中益气汤在产后小便失禁、食后即便、盗汗等病症的临床疗效,显示补中益气汤对脾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病机所致的各种内科杂证均可应用.为临床合理准确应用补中益气汤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述之病为虚实夹杂症.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发病时以标实为主,平时虚中夹实,或以虚为主;尤以脾胃是关系到心肺肝肾升降浮沉的主要枢纽.提出李东垣《脾胃论》观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气虚证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气虚发热、便秘、眼睑下垂、不寐验案四则.  相似文献   

5.
胡斌主任中医师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及教学五十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获益匪浅,现将胡师运用补中益气汤双向调治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陆萍 《江苏中医药》2011,43(10):58-60
杨翠兰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临证经验丰富,辨证论治独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多种内科疾病。笔者有幸跟随杨老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3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李杲《脾胃论》,为补气升阳的代表方,亦是甘温除热的重要方剂。笔者在临床用以治疗气虚下陷而致的多种病证,每奏良效,兹介绍验案三则如下。例1无痛性血尿袁某,女,32岁。1992年5月初诊。主诉:2年来尿血时作时止,劳累后更易复发。曾经西医多次检查,未能明确病因。刻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腰酸,小腹坠胀,脉虚软无力,舌质淡,苔薄。此乃脾虚气陷之尿血症,治当益气补中摄血法。拟补中益气汤加味:炙黄芪明克,炒白术15克,潞党参30克,炙甘草6克,炒陈皮10克,当归10克,柴胡6克,升麻6克…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为内伤脾胃、中虚气陷而设。方以黄芪补益中气为主 ,辅以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 ,助黄芪补中益气 ;升麻、柴胡升举阳气 ,助黄芪升阳之力 ;当归养血 ,陈皮调气。可是 ,从对人体气机升降的作用来看 ,方中黄芪、党参、炙甘草性味甘温 ,均为补气药配伍同用 ,大补中气 ,更加入白术健运脾胃 ,助中气化生 ,使气机升降的动力来源有了保障。而中气的盛衰是运转和发动人体气机升降的关键。笔者用该方治疗中焦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引起的疾病屡屡获效 ,现举 2例以飨读者。例 1.姜某 ,男 ,4 2岁 ,1999年 8月 3日来诊。患者 5年来饮食失…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生 《四川中医》2002,20(12):76-76
补中益气汤主要功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临床亦可用于“阴火以乘土位”的口臭,“阳不交阴”之失眠,同时也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的前额冷痛、呃逆之证。说明只要病机吻合,合理加减配伍,一方可治多病。  相似文献   

10.
徐新平 《江西中医药》2004,35(11):54-54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欲人知百病,由脾胃衰而生也。”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强调脾胃对人体的重要性,主张升阳益气,自制补中益气汤。本人在20年临床实践中运用补中益气激发治疗疑难杂症,活人数以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列举验案5则,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袁兴石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0):629-629
补中益气汤 ,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功能。笔者以此方治疗强的松伤阳、慢性肝胆病、胸肋间久痛等症 ,均获良效 ,现将验案 3则介绍如下。1 强的松伤阳柏某 ,男 ,73岁。 2 0 0 2年 1月 2 9日初诊。狼疮性天泡疮纠缠于身 ,已历 3年有余 ,一直口服强的松等药 ,半年来 ,全身畏寒 ,  相似文献   

12.
13.
补中益气汤原出于李东垣所著的《脾胃论》.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而设,李氏明确指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伤其内不足,不足者补之";他又指出"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经日:"劳者温之,损者温之";又云:"甘温除大热".李氏的医学思想体系,就是重在脾胃,着眼于温补脾胃之气,本方剂的组成原则,就是"虚者补之","陷者举之","劳者温之",治疗脾气虚弱或清阳下陷,以及脾胃内伤的发热诸证.  相似文献   

14.
15.
补中益气汤临床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中益气汤方出《脾胃论》,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首方,临床应用甚广。东垣立方指出“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笔者根据这一理论,临证对某些疑难病证治疗,每收到满意疗效,举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临床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健脾、益气、升阳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之证。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妇女乳泣、乳汁自出、缺乳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补中益气汤源自元代名医李杲《脾胃论》,是临床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笔者近年来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科疾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中益气汤源自元代名医李杲《脾胃论》,是临床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代表方剂,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笔者近年来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科疾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  相似文献   

20.
唐润霞 《河南中医》2006,26(5):76-76
不同的疾病,若其病机相同,就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此谓之“异病同治”。此类例子很多。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2例患者,一为长期发热,一为泄泻,均获治愈。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