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生于慢性肾脏病后期。其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痰瘀毒互结,病位在脾肾,治疗应以补脾益肾、祛湿泄浊、活血解毒通络为法。从“阳虚瘀毒”理论出发,运用扶正泄浊保肾汤联合龙牡通络方(结肠透析)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显著,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由于肾性贫血病程缠绵,症状复杂,故临证治疗时应辨别主次缓急,随证治之,加减合法,方可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马莹  吕静 《山西中医》2020,(11):1-2+5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肾性贫血的病机为气血亏虚、脾肾不足,病位涉及脾、肾两脏。该病证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之候。在治疗过程中脾肾兼顾,可提高临床疗效。此外,在疾病发展中亦有湿浊、气滞、血瘀等兼夹证,治疗时不可偏执一端,应注意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3.
慢性咽炎从毒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慢性咽炎"三因"致病说,素因(平素体质)是慢性咽炎形成的内因,主因(余邪滞留、瘀血、痰浊)是贯穿本病之始终、迁延难愈的病理基础,诱因(猝感外邪、七情郁火、烟酒辛辣食物及粉尘刺激、过度劳累、用药不当等)是病情易于反复和症状加重的关键因素,临床辨证可分为邪毒阻咽、阴虚火旺、阳虚寒凝、脾胃虚弱、湿热内蕴5型,而毒、瘀互结是其共同病理特点,故解毒活血利咽是本病的基本治法.以自拟解毒活血利咽汤为基本方,结合辨证参以泻火解毒、滋阴降火、补.肾通阳、健脾益气、清热除湿5法,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4.
基于毒损肾络的中医理论,从瘀毒损伤肾络角度出发,认为糖尿病日久,产生瘀毒这一病理产物,瘀毒又损伤肾络,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旨在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补虚活瘀法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张海云 《陕西中医》2010,31(8):1104-1104,F0003
肾性贫血,临床常见,该病属祖国医学“虚劳”、“血证”范畴,但又不同于其它贫血的中医辨治,是由于脾肾虚衰,湿浊羁留,壅滞三焦,痰瘀内结,气机运行失常所致脏腑气血阴阳俱衰之证,其病位在脾肾两脏,病机为正虚邪实或虚实夹杂。因此,在探索。肾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施治中,我们采用泄浊保元之法,临床收到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毒损肾络"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慢性肾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的病理基础是毒损肾络,并探讨其现代病理生理学机制可能是肾内微炎症.提示解毒通络益肾法可通过抑制肾内微炎症,而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邵章祥主任医师从瘀毒损络论治高血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章祥主任医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络病理论阐明高血压病与络病密切相关,揭示瘀毒损络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机理,瘀毒损伤心络是高血压病变的关键,并根据高血压病瘀毒损络的病理特性和不同分期,进行辨证施治,提出高血压病应从瘀毒损络论治,重在复元祛毒舒络,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出“舒络降压胶囊”,对于治疗高血压病二、三期眩晕头痛、心悸乏力等症,疗效明显,不仅有明显降压作用,还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保护人心脑肾的功能,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邢小一  马晓燕 《吉林中医药》2016,(4):335-337,346
马晓燕教授将肾性贫血病机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肾络不荣为本,内毒瘀阻,肾络不通为标。其中,内毒包含病因和病机双重概念,既是中医病因学中导致疾病发生对人体造成损害的致病因素,也是疾病发展进程中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复而诱导疾病的演变,再次侵害人体,恶性循环。内毒瘀阻、肾络不通为肾性贫血在慢性肾脏病中后期的主要病机,故以解毒、排毒、抗毒之法论治,强调"审因论治"以解毒,通腑、利尿、敷脐、药浴以排毒,扶助正气以抗毒,尤以调理脾胃为重。全方位、多途径祛毒外出,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11.
正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感染性心肌炎最常见类型,部分患者急性期后仍有病毒活动,重者可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则演变为扩张性心肌病。现代医学对其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主要就是休息、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笔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邪毒和瘀血是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患者单纯予西医基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效果。结果:治疗组22例患者显效5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18例患者显效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55.5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能显著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升高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 ,气虚为本 ,瘀毒为标 ,久病入络 ,痹而不通 ,治疗应以化瘀解毒为原则 ,佐以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发病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我们认为"肾络瘀阻"能更好的概括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活血通络与脾肾双补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基本治则,并创立了双丹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这对于进一步探讨慢性肾衰的辨治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的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为本,瘀毒为标,久病入络,痹而不通,治疗应以化瘀解毒为原则,佐以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16.
探讨湿、浊、瘀、毒导致肾性高血压的机制及其在本病中的演变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肾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指出临床上从痰湿中阻、瘀血阻滞、浊毒内盛等不同方面进行辨证,运用祛湿化浊、化瘀解毒之法清除体内湿、浊、瘀、毒,临床常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大鼠的影响,并探讨该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的方法复制CKD-RA大鼠模型。将造模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组,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尿素氮、肌酐、EP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留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1)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EPO组治疗后尿素、肌酐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中药高、中剂量组显著低于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EPO组治疗后TNF-α显著下降;中药高、中、低剂量组、EPO组血清EPO均较前显著升高;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E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中药低剂量组血清EPO数值低于EP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EPO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18.
浅谈从肝脾肾论治桥本甲状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王旭 《四川中医》2012,(1):32-34
桥本甲状腺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又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根据传统中医理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转归及预后方面与肝、脾、肾三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有着密切关系,提出了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三脏论治的观点,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应以调肝补脾益肾为基本大法,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从痰瘀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动脉粥样硬化与痰浊、瘀血、毒邪密切相关。从痰瘀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 ,一要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痰浊、瘀血、毒邪的轻重不同 ,正确地选法用方 ;二要把动脉粥样硬化放在脾、肾、肝等“脏腑失调”这个复杂的“关系网”中 ,从相互作用的矛盾关系上来认识其发病机制和辨治规律 ;三是从痰瘀毒论治不可拘泥于热毒 ,要重视阳虚寒凝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 ,注意发现在病理情况下 ,中医证型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之间的内在联系 ,找出寒热辨证的规律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以肾脏功能的损伤为主要表现,并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在延缓病情、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笔者提出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其不仅是本病的致病因素,更是重要的病理产物,是本病发生发展、迁延难愈的关键。在治疗上提出以“益肾元、解肾毒”为大法,并根据不同兼夹辨证施治,采用药对,长治缓图。以“肾毒”立论拟定的经验方苏茵解毒方,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上均显示出明显的效果,并已制备成院内制剂临床使用,在疗效及经济效益方面均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