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诊断子宫内膜癌(合并宫腔积脓),中度贫血。2诊断依据及分析2.1一般情况患者,56岁,因"绝经5年,间断性阴道流血伴下腹痛4月余,发热1月余"就诊。14月前出现少量鲜红色阴道流血,持续1周后自行停止。23月前再次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阵发性下腹痛、恶心,予止血药物后好转。31月前出现发热、腹胀、下腹痛,体温38℃~39℃,伴恶心加重,予头孢唑肟抗感染治疗2周效果不佳,近一周来阴道分泌物色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绝经后阴道流血(PMB)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患者,发生绝经后反复阴道流血(RPMB)的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因RPMB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北京协和医院15年间因PMB就诊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918例中,有RPMB患者112例,首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RPMB患者中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8.04%(9/112),与PMB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7.95%(73/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7例(12.50%)患者在接受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诊断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结论:首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的RPMB患者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未增加。反复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应警惕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相似文献   

3.
绝经10年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误诊为子宫内膜癌1例严建军谢军勤患者62岁,孕5产2,阴道间断排液7年,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余,于1992年3月7日以“子宫内膜癌”入院。患者1982年闭经,既往月经规则,1987年底出现阴道间断少量排液,色淡红,无臭味。在...  相似文献   

4.
1 诊断 绒毛膜癌Ⅰ期 2 诊断依据 患者,69岁,绝经25年,因"不规则阴道流血1年,明显增多1月"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反复少量阴道流血,予抗感染、止血治疗.1月前阴道流血量明显增多,多于以往月经量,伴血块.以绝经后阴道流血,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术.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56岁,因绝经后间断阴道流血伴下腹痛4月余,发热1月余就诊。患者绝经5年,于4月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鲜红,持续1周后血止未予重视。3月前再次出现阴道流血,量少,伴下腹痛、恶心,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大小约89mm×90mm×72mm,轮廓清,形态规则,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内膜清晰,厚10 mm,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少年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7~2017年收治的青少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延误诊断的情况。结果:1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共收治子宫内膜癌患者3312例,其中16~24岁青少年患者为21例(0. 63%)。首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者20例(95. 2%);所有患者均合并贫血(100. 0%),其中10例(47. 6%)为重度贫血; 14例(66. 7%)患者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首诊症状的患者平均确诊时间为35个月,其中有性生活史者确诊时间为15. 0±14. 3月,无性生活史者确诊时间为64. 0±33. 1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要症状者11例(55. 0%),在确诊前按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长期行药物治疗,8例(40. 0%)行中药治疗,1例(5. 0%)因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所有该类患者(100%)初次就诊时均未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妇科查体,且未进行定期随诊。结论:青少年子宫内膜癌较为罕见,以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易误诊。对于长期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年轻女性,应及时行B超检查及妇科查体并定期密切随诊,必要时行有创的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71岁,因"绝经后阴道流血4个月"于2017年1月12日于我院就诊。自然绝经17年,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如月经,持续1天左右,间隔3~4天一次,未诊治。2016年12月于外院行阴道镜检查,病理提示:低分化腺癌。我院妇科查体:老年外阴,阴道畅,少量流血,穹隆似受侵,宫颈可见菜花样肿物,接触性出血(+),子宫萎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合并子宫腺肌病癌变临床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依靠术后病理明确诊断,其治疗多依据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预后尚不清楚。报告了1例57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的女性患者,彩色超声提示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厚9 mm,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进一步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术,术后病理提示子宫内膜腺癌合并子宫腺肌病癌变。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Ⅰa期合并子宫腺肌病癌变,术后定期随访,未见复发征象。  相似文献   

9.
阴道出血是妇科常见的临床症状,我院妇科门诊1985年至1986年3月治疗46例阴道出血患者,其中31例出血原因不明者,做了诊断性刮宫并作病理检查,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见附表附表46例阴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年龄阴道出血时间绝经时间诊断刮宫8~10天少于20天大于1个月1~3年3年以上20-40 5 141-50 5 2 1 651-76 17 13 4 15 17 24表中阴道出血时间是指阴道出血到就诊时间。表中绝经时间是指患者就诊时的绝经日期。本文经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包括B 型超声检查11例,宫颈刮片43例,尿妊免试验3例,血hCG 测定5例)明确诊断15例;宫外孕1例;绒癌1例;子宫肌瘤5例;老年性阴道炎4例;宫颈癌4例。其余31例诊断不明,遂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年龄小于50岁7例,病理报告分别诊断为不全流产1例,功血2例,子宫内膜增殖2例,子宫内膜息肉1例,子宫内膜癌1例。年龄大于50岁24例,病理报告诊断为子宫内膜增殖8例(其中5例有内膜增殖伴有息肉),破碎子宫内膜3例,萎缩子宫内膜2例,慢性子宫内膜炎2例,子宫内膜癌9例。讨论本文46例阴道出血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12例,恶性变2例。年龄大于50岁的34例,恶性变的13例。而恶性变的15例中有14例为已绝经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3~1/5由于恶性病变引起,距绝经时间越长,恶性率越高。Banerjee 报告250例妇女老年病,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57.1%,宫颈癌占19.5%。本组子宫内膜癌9例,宫颈癌4例。本组31例行诊断性刮宫中,年龄大于50岁的24例,良性病变15例,占诊断的63.5%。从中提示任何年龄的妇女,子宫内膜对雌激素都有反应。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是由肾上腺、卵巢产生,量虽少,但持续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绝经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主诉 ,造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可能为子宫内膜癌、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和炎症等。及时地对绝经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诊断是很重要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阴道B超、针吸、诊刮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出血的诊断 ,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方法 本试验取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8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共 1 0 9例 ,每位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和分段诊刮术 ,其中 31名患者在行分段诊刮前行针吸术 ,74名在诊刮的同时行宫腔镜检查。结果 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厚度≤ 4mm ,无内膜癌和增生性疾病发生。针吸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小 ,对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与分段诊刮相似 ,均为 6 6 7%。分段诊刮的病理和宫腔镜下诊断完全一致者占 71 6 2 % ,有近 30 %漏诊。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 1 0 0 % ,特异性为 85 71 %。分段诊刮和宫腔镜结合对子宫内膜的病变检出率最高。结论 对于绝经后出血的患者 ,可先行阴道B超 ,如超声提示内膜厚度≤ 4mm ,在没有高危因素的情况下 ,可免于分段诊刮 ,但应密切随诊。在子宫内膜厚度 >4mm无高危因素下 ,可行针吸术代替分段诊刮。如阴道B超示有异常回声或存在高危因素 ,则应行分段诊刮和 或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临床上少见,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1 35岁,G2P1,因“停经60天,下腹痛伴少量阴道流血3天”于2003年8月30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03年7月1日,性状同前,2003年8月1日少量阴道流血,1天净,未就诊,无恶心、呕吐。2天后又开始少量阴道出血,色鲜红,伴下腹痛。29日晚腹痛加剧,阴道出血量较前增多,呈阵发性,无血块及肉样组织排出。曾在外院就诊,查尿HCG阳性;B超示:子宫增大,宫腔内不均质区,转来我院,门诊以“不全流产”收入院。患者于14年前人流1次,术后因宫内组织残留而先后…  相似文献   

12.
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肿瘤,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月经过多以及绝经后阴道流血,具体表现与一般妇科疾病较为相似,术前诊断困难,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主要针对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治疗措施进行综述,以为临床处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报告 患者,51岁,因月经紊乱1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余于2011年9月7日入院.患者月经初潮14岁,未绝经,平素月经规律,经量正常.1年前出现月经周期紊乱,但经量及经期正常,一直服中药治疗,未见明显疗效.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多量流血,色鲜红,持续10天左右,流血自行停止,血止2天后再次出现阴道流血,量中,色暗红,伴小血块,伴头昏,无晕厥,入我院就诊.门诊行B超检查,拟诊断"子宫内膜癌"收入院.24岁结婚,25岁生育,G3P1,人工流产2次.2003年因外伤行脾脏切除术+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无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肝炎等病史,有输血史.入院检查:患者体胖,身高167em,体重72.5 kg,体重指数26.0 kg/m2,血压113/63 mm-Hg.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阴道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与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配合,可对诊断起到互补作用。术前磁共振成像能辅助内膜癌诊断及分期。确诊则依靠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细胞学、内膜取样及血清标志物的发展有望实现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有增加趋势,如何寻找一种简便可靠、安全高效的筛选诊断器具,已有很多摸索。本文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宫颈大体无异常者,施行宫颈刮片、颈管与官腔微毛刷扫擦直接涂片法分析三段涂片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以便确定诊断方法与器具的使用价值。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自1985年11月至1987年4月,对47例绝经后阴道流血,妇检视诊宫颈、阴道无明显炎症或肿瘤者施行三段涂片检查。为获取全子宫标本,选住院手术者17例.门诊30例。二、年龄43~78岁,其中以51~60岁居多.占29例,61岁以上10例。三、绝经年限绝经后出血为绝经1年以上者,故本组年限为1~26年,2年内10例,3~4年8例,5~10年18例,11~15年6例,16~20年3例,>20年2例。四、流血情况时间以几天~3年不等,34例在1个月以内,半年内6例,1年内4例,超过1年3例。流血量除7例似月经量外,余均为点滴少量、淋漓出血或咖啡色分泌物。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2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 ,其发病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研究旨在对我院 10年来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阐明本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预后及其相关因素 ,为治疗提供参考。一、临床资料1 资料来源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2 0 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为 (5 7± 11)岁 (2 5~ 89岁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者 187例 ,占 90 8%。其中 ,绝经者 15 0例 ,占 93 8% (15 0 16 0 ) ;未绝经者 37例 ,占 80 4 % (37 4 6 )。2 诊断 :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绝经后宫腔积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绝经后宫腔积脓的诊疗经过。结果:临床表现有下腹坠痛或隐痛不适45例(81.82%)、阴道流液32例(58.18%)、阴道流血15例(27.27%),发烧18例(32.73%)等。经超声检查宫腔有积液29例(52.73%),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并有压痛38例(69.09%),宫颈口或探针探查宫腔可见脓液溢出41例(74.55%)。明确诊断44例(80.00%),误诊11例(20.00%),其中误诊为卵巢囊肿4例,因子宫穿孔误诊为外科急腹症7例,误诊患者均在剖腹探查术中明确诊断。55例患者中有41例采用经阴道扩张宫颈引流保守治疗,14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1例患者采用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腹腔引流术,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或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结论:绝经后宫腔积脓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误诊,B超对诊断本病有一定参考价值。充分的宫颈扩张引流是绝大多数宫腔积脓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的关键,发生子宫穿孔及合并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的患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穿孔的程度和患者的耐受能力而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复合回声(EEC)厚度对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术前接受超声检查的20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活检或子宫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为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Ⅰ型(121例)和Ⅱ型(84例)子宫内膜癌超声特点,对EEC厚度、是否有宫腔内积液或病变、子宫肌层肿物、子宫大小和附件肿物及绝经后阴道流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10.2%)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EEC≤4 mm,其中Ⅰ型1例(4.8%),Ⅱ型20例(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9%Ⅰ型和25.0%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且EEC≤4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型子宫内膜癌中,EEC≥5 mm 56例,≤4 mm 20例,显示不清8例。20例EEC≤4 mm患者中发现≥1项异常超声表现:4例(20.0%)宫腔积液,5例(25.0%)宫腔占位病变,8例(40.0%)子宫肌层占位病变,14例(70.0%)子宫增大,2例(10.0%)附件区占位病变。结论子宫内膜线薄,特别是合并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时不能完全排除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应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并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复合回声(EEC)厚度对Ⅱ型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术前接受超声检查的205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以活检或子宫切除术后组织病理学为标准,回顾性对比分析Ⅰ型(121例)和Ⅱ型(84例)子宫内膜癌超声特点,对EEC厚度、是否有宫腔内积液或病变、子宫肌层肿物、子宫大小和附件肿物及绝经后阴道流血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1例(10.2%)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EEC≤4 mm,其中Ⅰ型1例(4.8%),Ⅱ型20例(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9%Ⅰ型和25.0%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且EEC≤4 m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型子宫内膜癌中,EEC≥5 mm 56例,≤4 mm 20例,显示不清8例。20例EEC≤4 mm患者中发现≥1项异常超声表现:4例(20.0%)宫腔积液,5例(25.0%)宫腔占位病变,8例(40.0%)子宫肌层占位病变,14例(70.0%)子宫增大,2例(10.0%)附件区占位病变。结论子宫内膜线薄,特别是合并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时不能完全排除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应刮宫或宫腔镜检查并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患者 ,6 0岁 ,G4P2 ,因绝经 8年 ,不规则阴道流血 4个月于2 0 0 2年 2月 2 1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则 ,5 2岁绝经 ,绝经后 8年 ,即入院前 4个月开始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色淡红 ,无腹痛 ,无尿频、尿急等 ,半月后曾到多家医院诊治 ,给予盆腔B超检查、宫颈活检、诊断性刮宫及血CA12 5检查 ,除血CA12 5多次异常外 (波动于 90~ 115kU/L) ,余项检查均未提示明显异常 ,阴道流血症状持续存在 ,故门诊拟“绝经后阴道流血待查”收入病房。患者有“冠心病”史 10年 ,否认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 ,家族中有一兄长因“胃癌”过世 ,余无特殊。入院时体格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