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镜手术结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1年9月至2016年12月接受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9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9例患者中,初次治疗完全缓解8例,复发1例,初次治疗结束后中位随访时间37个月(3~58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其中7例患者共妊娠8次,妊娠成功5例,4例患者足月或近足月活产儿。治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体质量增加,2例出现乳房胀痛,1例肝功轻度异常,1例轻度宫腔粘连,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有强烈生育愿望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方案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11月至2007年9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6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诊疗经过、近期疗效及妊娠结局。结果6例患者接受了以高效孕激素和反复宫腔镜检查与病灶去除为主的联合治疗,患者中位年龄31岁。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高分化2例、中分化3例),中分化腺棘癌1例,6例雌、孕激素受体均阳性。1例治疗3个月获部分缓解,1例治疗不足3个月而未评估。其余4例均在治疗3~6个月内获完全缓解,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第2、4个月自然妊娠,新生儿均存活,其余2例暂未受孕。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年轻且有强烈生育愿望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宫腔镜检查和定位活检可作为首选的评估和监测方法。肿瘤控制后应尽快妊娠,完成生育后应适时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在保留生育功能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Ⅰa期E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3例行宫腔镜手术,其中31例患者为宫腔镜下病灶电切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作为电切组,22例患者为宫腔镜下诊刮术联合高效孕激素治疗作为诊刮组,每3个月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妊娠结局,并评估宫腔镜电切的临床价值。结果 (1)电切组与诊刮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7.1%(27/31)和72.7%(16/22),复发率分别为22.2%(6/27)、6/16,妊娠率分别为29.6%(8/27)、3/16,成功分娩率分别为5/8、2/3,宫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12.9%(4/31)、9.1%(2/22),均为轻中度粘连;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复发率、妊娠率及宫腔粘连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腔粘连不是EC患者复发及妊娠的影响因素(P>0.05)。(2)电切组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案、随访及生育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以及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A组12例患者采用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B组12例患者采用单纯孕激素治疗,所有患者密切随访至2019年2月。结果 A组完全缓解率为83%,B组完全缓解率为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组获得完全缓解时间为(6.33±2.23)个月,B组获得完全缓解时间为(6.75±2.03)个月;A组的部分缓解率为17%,B组的部分缓解率为33%,上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获得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BMI≥30与不能获得完全缓解相关(P=0.01)。A、B两组妊娠率分别为25%和8%,两组患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安全有效,宫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方案的完全缓解率高于单纯孕激素治疗方案。肥胖(BMI≥30)是影响患者完全缓解的危险因素之一,建议患者在治疗以及随访过程中应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自愿接受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的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且随访资料完整。所有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宫或宫腔镜下病灶切除+刮宫,其中7例联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250 mg/d,MPA组),9例联合醋酸甲地孕酮(160 mg/d,MA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缓解、复发及生育等情况。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54个月(17~90个月),其中12例(75.0%)完全缓解,3例(18.8%)部分缓解,1例(6.2%)无反应,MPA组和M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4%(5/7)和77.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中有3例在完全缓解后复发(MPA组1例,MA组2例),复发平均时间为42个月。16例患者中有8例(50.0%)完成了妊娠(其中1例2次妊娠),有6次(66.6%)妊娠顺利生产,3次(33.3%)流产。结论: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对于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治疗是有效的,其中MPA和MA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均存在着一定的复发风险,所以应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严密的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24例及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6例,分析应用大剂量孕激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2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完全缓解20例(83.33%),部分缓解0例,疾病稳定1例(4.17%),疾病进展1例(4.17%),疾病复发2例(8.33%);20例完全缓解中1例未婚,余19例中成功妊娠10例(52.63%),其中4例足月分娩,3例孕中期双胎流产,2例孕早期流产,1例孕早期随访中;2例疾病复发患者继续药物治疗后均完全缓解,其中1例自然受孕后足月分娩。6例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完全缓解3例(50.00%),部分缓解0例,疾病稳定2例(33.33%),疾病进展0例,疾病复发1例(16.67%);疾病稳定2例最终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余4例保留生育功能患者目前未成功妊娠。结论:密切随访下,大剂量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的子宫内膜癌早期及癌前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联合二甲双胍药物转化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5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屈螺酮炔雌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30例胰岛素抵抗型PCOS的子宫内膜癌前及癌早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高效孕激素治疗失败者16例,首次确诊者14例。30例患者中,诊刮病理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者2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高分化G1级者10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期评估,治疗后每3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30例(100%)患者治疗3~6个月后均获得完全缓解。2例(6.7%)复发。有生育要求的13例患者中,6例(46.2%)成功妊娠。结论:对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早期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采用屈螺酮炔雌醇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高于单一孕激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采用孕激素治疗以保留患者子宫的疗效,并随访其治疗后的生育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991年至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5岁以下、接受孕激素治疗(以醋酸甲羟孕酮为主)的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其中,子宫内膜样癌8例(内膜癌组),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17例(不典型增生组).孕激素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期评估,治疗后每1~6个月诊刮以评价疗效,对有生育要求者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内膜癌组患者孕激素治疗前经全面的分期评估,证实为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除1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尚未评估疗效外,内膜癌组其他7例及不典型增生组17例患者治疗后有效者分别为6例(6/7)、17例(100%);缓解者分别为5例(5/7)、14例(82%);缓解后复发者分别为1例(1/5)、3例(21%),复发时间为缓解后6~30个月;随访缓解后要求生育的14例患者中,内膜癌组4例患者尚未生育,不典型增生组10例患者中4例妊娠共7次.1例自然受孕后失访;3例经促排卵治疗后受孕并足月分娩,其中1例产后人工流产3次.结论对于要求保留子宫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年轻患者,孕激素治疗是一种治疗选择.孕激素治疗前应对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期评估,辅助生殖措施的介入有望提高治疗后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其诊治理念也不断更新.首先.在临床诊断与分期方面,宫腔镜、超声及腹腔细胞学等检查的意义增加.宫腔镜检查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并定位活检,已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痛重要手段:超声及腹腔细胞学检查对肿瘤分期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其次,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显示良好应用前景:放化疗、激素治疗等辅助疗法对中晚期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有一定疗效.最后,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不断更新.在保证治愈率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女性生育功能已成为妇科肿瘤治疗新理念,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孕激素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已有不少报道.  相似文献   

10.
正宫腔内多部位、多灶性病变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药物或机械方法全面抑制病灶增殖或去除病灶是提升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完全缓解率的重要一环。另一方面,作为承担胚胎种植和发育重要功能的器官,在子宫内膜癌治疗过程中尽最大可能保护正常子宫内膜功能是改善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治疗完全缓解后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如何平衡去除子宫内膜病灶和保护正常子宫内膜功能之间的矛盾是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6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治愈80%(54/68),有效10%(7/68),无效10%(7/68)。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近期疗效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5月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14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72例保守治疗无效、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其中12例同时行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59例行单纯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内突壁间肌瘤切除术(直径≤5.0cm),9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8.5%,TCRE后62例无月经,8例月经减少,68例月经正常。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年轻未生育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保守治疗药物包括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s)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是年轻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新型治疗方式,在缓解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等方面优于传统保守治疗,但目前关于手术操作及术后激素治疗尚无统一标准。肥胖EC患者应治疗肥胖以降低复发风险,其中以减重手术效果最为显著、持久。现已证实减重手术对体质量指数(BMI)≥35 kg/m2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是有效干预。建议BMI≥35 kg/m2或BMI≥30 kg/m2且合并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年轻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若经非手术治疗肥胖疗效不佳,可考虑以减重手术作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40岁以下者相对少见,只占所有病例的2.1%~14.4%.其治疗方法主要为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同时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此种手术治疗尽管对早期肿瘤的治愈率高,但患者却丧失了生育能力.一般情况下,年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有不孕史的未孕妇女,渴望保留生育功能.现已有早期子宫内膜癌采用反复子宫内膜诊刮及激素(通常为孕激素)治疗成功且保留生育功能的报道.保守性治疗尽管可行,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诸如恰当的治疗前评估,孕激素治疗的期限及剂量,完成生育后子宫切除的必要性等.因此,本文复习近年的国内外文献,就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治疗前评估、治疗方法及结局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对年轻未生育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来说,保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传统保守治疗药物包括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s)等。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是年轻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新型治疗方式,在缓解率、妊娠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等方面优于传统保守治疗,但目前关于手术操作及术后激素治疗尚无统一标准。肥胖EC患者应治疗肥胖以降低复发风险,其中以减重手术效果最为显著、持久。现已证实减重手术对体质量指数(BMI)≥35 kg/m~2的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是有效干预。建议BMI≥35 kg/m~2或BMI≥30 kg/m~2且合并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的年轻早期高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若经非手术治疗肥胖疗效不佳,可考虑以减重手术作为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行宫腔镜手术发生严重并发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0  
Xia E  Xia E  Chen F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10):596-599
目的:探讨行宫腔镜检查和宫腔镜电切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2921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B超扫描;对2221例患行宫腔镜电切术,同时行B超或腹腔镜监护,结果:发生严重并发症35例,其中出血9例,经宫腔球囊置入、电凝、填塞或子宫体切除治愈;子宫穿孔11例,经保守治疗、腹腔镜或子宫切除治愈,空气栓塞1例,经抢救存活,术后感染4例,经抗生素治疗治愈,尿道电切前列腺(TURP)综合征5例,经利尿及静脉输注盐水治愈,子宫内膜去除-输卵管绝育术后综合征(PASS)4例,经扩宫、排出积血,行宫腔粘连或子宫切除治愈,术后8年发生子宫内膜癌1例,再次手术治疗,结论:行宫腔镜检查,以球囊压迫宫腔可有效控制出血,应注意B超腹腔镜监护不能完全防止子宫穿孔,控制灌流液压和手术时间,可减少TURP综合征的发生。行宫腔镜电切术后应加强随访,早期发现PASS和子宫内膜癌,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于早期局灶型子宫内膜癌,宫腔镜直视下活检诊断比诊刮或分段诊刮更为准确,且能够观察宫颈是否受累,结合影像学可在术前初步判断肿瘤扩散范围。宫腔镜手术电切病灶后配合大剂量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宫腔内左炔诺孕酮释放系统(LNGIUS)等,也可用于经严格选择的早期、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的安全性,选取30(1970~2000)年间就诊的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75例,其中年龄<40岁,需保留生育功能的13例首先进行孕激素治疗,其病理均经再次证实,进行随访。结果:13例平均年龄31(23~40)岁,6例在不孕症诊治中发现子宫内膜癌,其中4例有无排卵病史,另外7例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就诊发现子宫内膜癌。13例中11例诊刮标本为高分化腺癌,2例为中分化腺癌。全部患者接受孕激素治疗至少3个月,多数患者采用醋酸甲地孕酮160mg/d,其他还有醋酸甲羟孕酮(MPA)600mg/d、己酸孕酮2g/周或3g/周、炔诺酮5mg/d等…  相似文献   

19.
早期子宫内膜癌标准治疗是剖腹手术分期,全宫加双附件切除,高危者辅加放疗。这种治疗无疑将失去生育功能。有部分患者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并以孕酮作为首次治疗,虽然这并非标准治疗,但曾有报道单以孕酮治疗以保留生育功能。 单用孕酮治疗的子宫内膜癌21例,其中作者单位7例,年龄19~41岁。病理学为子宫内膜癌G1级。甲地孕酮每日160mg,口服3个月。4例治疗后取子宫内膜随访未见残瘤。随访7~46个月示初治有效。2例初治有效后复发,其中1例21个月时复发,再用甲地孕酮治疗,仍有效,但该患者以后因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锥切术后需二次手术且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患者的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既往因CIN行宫颈锥切术[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后由于切缘阳性、术后病理升级、随访中发现病变残留或复发以及持续细胞学异常需再次手术治疗,且要求行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手术的患者35例。二次手术指征包括:锥切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7例),病理较活检升级或可疑早期浸润(8例),术后病理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Ⅲ)且患者自身对癌症过分恐惧要求手术(1例),随访中发现病灶残留或复发(17例,其中病灶残留5例,复发12例),持续细胞学异常(2例)。术式采用宫颈锥切术23例,宫颈切除术+改良缝合术12例。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疗效及预后。结果 35例患者平均年龄40.85岁(27~56岁),手术时间平均23.62min(10~37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m L(5~30m L)。手术均顺利,均无副损伤及大出血等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宫颈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病理较术前病理降级17例,升级6例,与术前病理相符12例。全部患者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3~63个月),均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二次手术术前未绝经患者32例,术后均无月经改变,且2例患者术后成功妊娠,均顺利妊娠至足月剖宫产分娩。结论对于宫颈锥切术后需再次手术的CIN患者,二次宫颈锥切术、宫颈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同时能够保留子宫及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