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输液室用药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对急诊输液室用药流程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列出可能的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方案,计算干预前后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并调查干预前后护士、病人对输液室用药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降低,病人以及护士输液用药满意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用于改进急诊输液室用药流程,可促进输液用药安全,提高病人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HFMEA)在优化神经外科住院病人预约检查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HFMEA模式对神经外科住院病人预约检查流程进行危害分析,找出失效模式和失效原因,针对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措施改进,对流程改进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检查流程执行规范率较改进前提高了27.78%,病人满意度提升了8.34%(P均0.05),改进后护士知识掌握率达到100%。[结论]运用HFMEA模式优化了预约检查流程,提高了专科预约检查流程落实的规范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门诊临时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4年12月实施FMEA分析改进后收治的1 82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2014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 74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成立项目小组,应用FMEA确定门诊输液室与护理有关的流程,计算风险危急值,选择风险危急值高的前三项失效项目制定改进措施,评估改进效果。[结果]药物配制错误、病人核对错误、医嘱未双人核对,医嘱核对错误是风险危急值前三位的失效模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风险危急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应用于门诊输液管理中,能够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输液室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门诊输液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满意度的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及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不到位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病人对排队等候满意度由改进前85.4%提高到改进后的96.0%,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满意度由89.2%提高到95.3%。[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并且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意识,满足病人对用药知识的需求,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输液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六西格玛五步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门诊输液室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通过调查分析,确定门诊输液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点,采取相应措施对影响满意度的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及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不到位的关键因素加以改进,并与改进前进行比较.[结果]病人对排队等候满意度由改进前85.4%提高到改进后的96.0%,护士交代用药知识及注意事项满意度由89.2%提高到95.3%.[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病人排队等候时间,并且促进了护理人员的健康宣教意识,满足病人对用药知识的需求,提高了门诊输液室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在降低病人陪检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病人陪检过程进行管理,查找隐患,改进措施,提高病人安全性。[结果]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不良事件、安全隐患发生率下降;检查及时率和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优化病人陪检流程,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降低硬式内镜集中消毒供应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的理念对硬式内镜集中消毒供应流程的潜在风险进行前瞻性分析,针对不安全因素落实持续改进措施,以降低硬式内镜集中消毒供应流程的风险。比较改进方案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RPN)、硬式内镜器械损坏及包装错误情况、手术医生及手术护士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结果]最高5个失效模式的RPN值较改进方案实施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100分;器械损坏率由0.091%下降至0.019%;包装错误率由0.189%下降至0.079%;手术医生及护士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满意度由78.22%提升至96.78%(P0.05)。[结论]运用HFMEA理论对硬式内镜集中消毒供应流程进行分析改进,有助于降低其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8.
陈芸娥  何淑宁 《全科护理》2011,(34):3181-318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的改进.[方法]运用约束理论中的思维流程改进法,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临时静脉输液取药流程进行改进.观察流程改进前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及病人的满意度.[结果]流程改进后病人输液等候时间缩短,满意度提高.[结论]护士配置不足是系统的关键流程,医院临床护理配送组在临时静脉输液流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流程改进,可缩短病人输液等候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在降低病人陪检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病人陪检过程进行管理,查找隐患,改进措施,提高病人安全性.[结果]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不良事件、安全隐患发生率下降;检查及时率和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优化病人陪检流程,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0.
姚玲莉  陈丽文   《护理与康复》2016,15(8):796-798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室用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确立主题,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项目团队,绘制门诊用药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风险指数分析,据其结果制定并落实相应改进措施。结果门诊输液室风险指数由实施前958分降至220分,风险指数下降率77.0%;用药错误率由0.040‰下降至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降低门诊输液室用药错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全科护理》2011,9(13):1189-1190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方法]在护理工作流程中的排班模式、连续基础护理、出院流程、计划输液、日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沟通、护士工作持续改进分析等方面制订、实施新流程并形成制度。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持续改进后各项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可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黄琼  梁斯羽 《全科护理》2014,12(9):783-784
[目的]探讨终极查对方式在基层医院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6月和2013年7月—2013年8月的急诊输液病人查对情况,比较传统查对,对实施终极查对方法后护士执行医嘱正确率(包括输液顺序、药水没滴完即拔针等)、病人对护士查对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终极查对的支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医嘱执行准确率、护士支持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终极查对方法进行急诊输液查对可确保医嘱准确执行,病人满意,护士支持。  相似文献   

13.
周革霞  李倩  邵京华  张晴  王硕 《全科护理》2020,18(11):1368-1371
[目的]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肾病科病人尿标本采集流程进行分析与优化,建立肾病科病人尿标本标准化采集流程。[方法]应用FMEA对尿标本采集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制订具体改进措施,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值、病人尿标本采集与送检质量、病人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宣教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病人理解不到位、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不清晰、多人管理、职责不明确等失效模式的RPN值与实施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病人标本留取方法与留取量正确率分别由85.75%、91.19%上升至97.41%、98.59%;条码漏扫率与标本丢失率分别由12.69%、7.51%下降至4.71%、3.29%,病人满意度由91.41%上升至9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对肾病科病人尿标本采集与送检流程进行管理,对提高病人尿标本采集与送检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对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方法] 在护理工作流程中的排班模式、连续基础护理、出院流程、计划输液、日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沟通、护士工作持续改进分析等方面制订、实施新流程并形成制度.比较流程再造前后护理质量情况.[结果] 持续改进后各项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P均<0.05).[结论]护理工作流程再造可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评估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用药流程易发生的失效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实施前和实施后血液透析静脉用药的差错发生情况、血红蛋白、血钙、血磷指标的达标率及失效模式的失效模式风险优先指数(RPN)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后,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用药差错率从0.374%下降为0.097%;病人静脉用药RPN下降,病人的血红蛋白、血磷、血钙达标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满意度评分由(89.13±5.78)分提高到(95.43±6.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用药流程运用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可有效减少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用药差错的发生,改善病人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结合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方法]运用FMEA法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流程进行改进,针对高风险因素,使用根因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比较风险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改进后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由16.3%降低至2.08%(P0.05),病人住院天数由(11.88±5.84)d降至(9.67±4.63)d(P0.05);优先风险系数(RPN)显示,FMEA结合RCA实施后居于前5位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150分,干预前后RPN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结合RCA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的管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急诊输液室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发生病人投诉和纠纷的原因与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急诊输液室2004年9月~2008年11月发生的病人投诉和纠纷进行分析,找出显性和隐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和管理对策。结果:在急诊输液室发生病人投诉的主要原因有:环境标示不清楚、流程复杂、等候输液时间长、服务态度欠缺、护士沟通和专业技能欠缺、收费问题以及病人维权过度等。结论:及时掌握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显性和隐性不满,主动进行有效沟通和自我管理机制改进,规避风险,可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降低门诊输液室投诉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7—12月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分析改进后收治的6 4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5年1—6月收治的7 1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成立项目小组、应用前瞻性质量分析工具失效模式与效应模式根据门诊输液室的工作现状,梳理流程、分析产生投诉可能的原因和潜在隐患,通过计算危机值,对护理风险预警度分级、制订方案、落实改进措施,评估实施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后患者对门诊输液室的危机值降低70%。实施前后投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管理可有效改善输液治疗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投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理论(FMEA)在临床护士标准预防执行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某院急诊科、ICU、手术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科、肿瘤科125名临床护士进行3个月的观察,了解其标准预防执行现状。按FMEA研究步骤对临床护士标准预防的执行情况进行干预,组成团队讨论临床护士执行标准预防的失效环节或情境,分析失效的原因,制订评分细则后计算风险优先指数,根据最高风险优先处理的原则,制订并实施干预措施。[结果]实施FMEA干预后各科室临床护士标准预防的风险优先指数值明显降低,标准预防执行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FMEA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士标准预防执行率。  相似文献   

20.
舒适护理运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急诊科临时输液室的舒适护理模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急诊输液患者运用舒适护理的前后各100例对输液环境、护士的技术操作及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改善输液环境、合理安排护士班次、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等,使病人的总体满意度由71.5%上升到95.5%。结论舒适护理运用于急诊科临时输液室,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