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达安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14-114
<正>五善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善证。七恶为心恶、肝恶、脾恶、肺恶、肾恶,以及脏腑衰败、气血衰竭,见于临床的七种恶候。《外科精义》云:"痈疽证候,善恶逆从,不可不辨。"所谓"善恶逆从",是根据病人的全身和局部情况,概括总结出来的4个辩证要点。疡科医生,往往要通过"善恶"、"顺逆"来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灵枢》玉版篇在讨论痈疽预后时认为关键在于"逆顺"。"以为伤者,其白眼青黑,眼小,是一逆也;内药而呕者,是二逆  相似文献   

2.
梦中悲哭是指患者卧则梦见悲伤之事,醒后一如常人,或甚至从睡梦中哭醒,哭后稍舒,莫可名状.多缘于情志刺激,常见于妇女,但男子秉性内向者亦可得之.清*吴师机以为:"情欲之感,非药能愈;七情之病,当以情治."<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者?"言语开导就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状态、情感障碍等,运用言语交谈进行疏导,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心因,改变其内心虐恋的认知,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今结合病例,谈点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的温病学名著<温热论>开篇说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中有"逆传"一语,注者各抒己见.至王孟英之注出,后世以为言之成理,遂尊其说,令成一温病学之新名词,却不知孟英亦误.真是"良可慨矣"!  相似文献   

4.
正善原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国语·晋语》称:"善,德之建也。"是"恶"的反义词。今天看来接近"价值观"的含义,如"慈善"事业。与人为善是国人的传统美德,引申了讲:"为人处世需胸襟宽容,豁达大度;心理失衡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  相似文献   

5.
张明  王玉生 《中医杂志》2004,45(8):635-636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说:"(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对温病初起挟风挟湿的治疗,制定了原则性的大法.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更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是对教育理念的再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在发现、甄别、挖掘、提炼药学专业课程中的政治思想、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基础之上,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构建以“思政元素”为核心的药学专业“课堂教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性辛味苦,气温,有毒.<汤液本草>谓"入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功善温经、止痛、理气、燥湿.<本经集注>记载吴茱萸"蓼实为之使,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  相似文献   

8.
<正>1"痓病"考《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及《释名》等书皆未见"痓"字,"痓"字则首见于张揖著作之《广雅》。《广雅·释诂》卷三下说:"痓,恶也",是"痓"字"从疒"而"训恶",是乃"恶病"无疑矣。在中医药学古代文献里,余见到所谓"恶病"者凡有四焉,其一,《急就篇》卷四说:"痂疕疥疠癡聋盲。"王应麟俌注"疠,疾疫,民皆病曰疫"。段玉裁注《说文·疒部》  相似文献   

9.
上品:泽泻     
《光明中医》2014,(8):1610-1610
味甘寒。主风寒湿痹,凡挟水气之疾,皆能除之。乳难,乳亦水,利故能通乳也。 消水,使水归于膀胱。养五脏,益气力,水气除则脏安而气生也。肥健。脾恶湿,脾气燥,则肌肉充而肥健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皆涤水除湿之功。能行水上。水气尽,则身轻而入水不没矣。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五善七恶与疡科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善七恶学说是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太平圣惠方》继承历代医家的经验.加以归纳总结,最早创立了五善妇恶学说,价科正宗》始创五善七恶配合五脏之说,所言善恶,与疡科症状吻合,条理清楚。易学易懂,至今临床仍然应用。疡科疾病,病情变化多端、了解、掌握五善七恶的要旨,对判断疾病的善恶顺道,指导疡科临床,提供了可遵循的指标,为正确诊治疡科疾病,创造了条件。同时,我们认为:善恶顺逆的判定,要根据病人体质强弱.季节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局部及全身症状的轻重.治疗的正确与否.综合分析,才能判断正确。1五善七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正1 背景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条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医学类教师队伍是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双馨人才和提升自身  相似文献   

12.
遂以滋肾丸数服,以泻肾中火邪,补真阴之不足,忌酒辛热之物.其妻与六味地黄丸,以养阴血;受胎五月之后,以黄芩、白术二味作散,啖五七服.后生子至三岁,前证不复作矣.李中心诚服,曰:先生乃神医也.遂从而学之.其子今已年壮"(卷九).本条引自点校本<医方类聚>,以影印本<东垣试效方>错讹较甚."李叔和"与"李和叔"似是一人,苦无善本可征.如系传抄致误,则李杲弟子又增一人矣.  相似文献   

13.
中医祛风六法在皮肤科应用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发胜 《光明中医》2006,21(6):I0001-I0001
风邪致病因素在皮肤病成因中占重要地位,经曰:"风为六淫之首""风为百病之长",然而其"善行"、"数变"、"轻扬"、"游走性强"、挟湿、挟燥、挟热、挟寒之邪侵犯机体的病机特点,在临床辨证治疗皮肤病中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迎随补泻之法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此外,《灵枢·小针解》亦有:"迎而夺之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更进一步指出了"迎泻"、"随补"之意。下面谈谈笔者对迎随补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拙作《叶案初探》发表于《中医杂志》,迄今十七年矣.作《初探》时,以为叶氏对温病学说之贡献,已为人所共认,故置而不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本文将专就其有关温病学说方面加以探讨.何谓辛凉轻剂叶氏在《温热论》中有"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之语.后人遂以为叶氏治温病用药专尚轻淡,温病学派中自己也有这样看法.其实不然.银翘散一方虽然不一定出自叶氏,但总属"叶派"之方,方中银花、连翘就是清凉解毒之药,方后加味且有知母、黄芩、栀子之属,银翘散何尝轻淡?须知轻非轻淡之谓,是轻可去实之义.其具体用法,首先指发表药煎药时间不能过长,而宜频服.吴鞠通说得很清楚:"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  相似文献   

16.
上品:泽泻     
内容:味甘寒。主风寒湿痹,凡挟水气之疾,皆能除之。乳难,乳亦水,利故能通乳也。 消水,使水归于膀胱。养五脏,益气力,水气除则脏安而气生也。肥健。脾恶湿,脾气燥,则肌肉充而肥健也。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皆涤水除湿之功。能行水上。水气尽,则身轻而入水不没矣。  相似文献   

17.
国之大计在于教育,教育大计在于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高校跻身"双一流"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怎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提出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从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教师质量、推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养真集》在对于衰老的论述中指出:"人有三宝:曰精、曰气、曰神。老来之精惟恐竭,精竭则死。老来之气惟恐泄,气泄则死。老来之神惟恐离,神离则死。"这充分说明.在人体生命中,"精"、"气"、"神"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三宝固?《养真集》又云:"精何以不竭,必也远色乎。气何以不泄,必也寡言乎。神何以不离,必也无欲乎。神不可以强留。心息相依神自留矣,气不可以轻泄,忘言守中则气不泄矣。精不可以漏失,还精补脑则精不漏矣"。这就是说如果能将"色"、"言"、"欲"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即能三宝固。张景岳在《类经》中又说:"善养生者,…  相似文献   

19.
癥瘕亦称"积聚".积聚之名,首见于《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作."《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载:"其病不动者,直名为症.若病虽有结瘕,而可推移者,名为瘕.瘕者,假也,谓虚假可动也."癥瘕,现指腹腔内有包块肿物结聚的疾病.癥者,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者,假聚成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体虚复感外邪、饮食情志所伤以及他病日久不愈而引起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  相似文献   

20.
药王孙思邈,唐代道士,自幼聪颖,及长,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兼通佛典。18岁立志学医,北周宣帝人成元年(579)隐居太白山,学道、炼气、养形,深研养生之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养生学家。孙思邈在《摄养枕中方》中写道:"余研核方书,盖亦久矣。搜求秘道,略论无余。自非至妙至神,不入兹录。诚信诚效,始冠于篇。"说明孙思邀的养生术是亲身实践后证实有效才收入在文的,他的一百零二岁高龄足可为此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