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幼儿园教师的认知共情、伦理敏感性、道德认同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本移情量表、职业倦怠问卷(教师版)、幼儿园教师伦理敏感性问卷以及道德认同问卷对631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认知共情显著负向预测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P<0.001);伦理敏感性在认知共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1,Boot 95%CI为-0.14~-0.06;道德认同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β=-0.16,P<0.01)。具体而言,相较于低道德认同,高道德认同的幼儿园教师,其伦理敏感性对职业倦怠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结论 认知共情、伦理敏感性、道德认同低的幼儿园教师易出现职业倦怠,缓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要重视个体认知共情能力和道德心理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式选取2018年12月在四川省成都市6所医院工作的12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问卷、职业认同量表、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倦怠量表。结果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呈负相关关系(r=-0.719、-0.596,均P0.01);职业认同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600,P0.01),正向预测心理资本(β=0.289,P0.01);心理资本负向预测工作倦怠(β=-0.451,P0.01);心理资本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7%。结论心理资本在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关注护士的职业认同感,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建设,从而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孙远  叶书兰 《职业与健康》2015,31(7):882-884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组织承诺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216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17.0和AMOS 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高校教师的职业认同(r=-0.229,P<0.05)和组织承诺(r=-0.135,P<0.05)均与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结构方程显示,高校教师的组织承诺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结论职业认同直接影响职业倦怠,也通过组织承诺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南京市3所三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分析自我复原力在手术室护士工作卷入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3—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3所三级医院的314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复原力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卷入量表对手术室护理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314名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69.79±10.94)分。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工作卷入直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560,P<0.01),正向预测自我复原力(β=-0.580,P<0.01);自我复原力直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350,P<0.01)。工作卷入以自我复原力为中介变量对职业倦怠有间接负向预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203(P<0.01)。结论 南京市3所三级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手术室护士工作卷入与自我复原力越高则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自我复原力在工作卷入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提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人文关怀、职业心理培训等方式增强护士自我复原力,提高工作卷入对职业倦怠的积极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职业使命感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深圳市6所医院的486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职业使命感处于中上水平,导向力维度得分偏低;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韧性得分偏低;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低成就感得分偏高。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护士职业使命感对其心理资本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P0.01)对其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P0.01);心理资本能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36,P0.01);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乐观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士职业使命感可以对其心理资本产生正向影响,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护士的专业自信、乐观水平和积极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扶贫干部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并分析焦虑和民族差异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2019年9-10月,以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凉山州17个市县1 360名基层扶贫干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弹性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职业倦怠问卷进行调查,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心理弹性、焦虑、民族与职业倦怠间的关系,采用宏程序Process验证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焦虑的中介作用和民族的调节作用。结果 凉山州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发生率为79.82%,16.22%处于重度职业倦怠,其心理弹性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42,P<0.001);焦虑在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95%CI:-0.20~-0.1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8.81%;中介路径后半段受到民族的调节,即相比少数民族,焦虑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在汉族中更显著。结论 心理弹性能够通过焦虑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扶贫干部职业倦怠,焦虑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受到民族差异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防护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对职业认同、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在线职业防护认知-行为、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职业认知-行为、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514名护理人员有效问题,职业防护认知-行为得分均分为(49.87±7.43)分,从条目均分来看,职业防护行为评分较高,职业防护认知评分较低,职业防护认知中病原认识评分较高,暴露风险评分较低。职业认同评分为(111.09±16.29)分,大多数护士的职业认同评分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职业自我反思、职业挫折应对、职业社会支持、职业认知与职业社交技能。职业倦怠评分为(44.45±6.71)分,各维度条目评分由高到低为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低和去人格化。职业防护认知-行为评分与职业认同评分呈正相关(r=0.491、0.472,均P<0.01),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性(r=-0.301、-0.265,P<0.01或P<0.05),且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性(r=-0.519,P<0.01)。职业认知-行为对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均具有影响,且在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效应(占43.72%)。结论 护士的职业防护认知-行为对职业认及职业倦怠具有影响,培养职业防护认知-行为有助于提高职业认同、减轻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医学生感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感恩问卷(GQ-6)、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共情量表(IRI-C)、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SSS)对四所高校共2788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感恩显著正向预测共情和亲社会行为(β=0.25,0.24;P<0.001);(2)共情在感恩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β=0.38,t=22.24,P<0.001);(3)感恩与共情的关系(即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β=0.05,t=3.23,P<0.01)。结论:感恩能直接预测亲社会行为,也能通过共情的中介作用影响亲社会行为,且中介作用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2016年2 - 12月期间,应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能力调查表、职业承诺调查表、职业倦怠调查表对三甲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职业承诺、职业倦怠之间关系及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2 103名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总得分为(104.43±15.04)分,职业承诺总得分为(46.32±7.26)分,职业倦怠总得分为(48.85±5.18)分。护理人员共情能力与职业承诺呈正向相关关系(r = 0.382,P<0.01),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r = -0.379,P<0.01),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向相关关系(r = -0.421,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可以通过职业承诺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职业倦怠程度。职业承诺中介效应为0.178,95%的可信区间为(0.141~0.474),占总效应的29.72%。结论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共情能力、增强职业承诺感来改善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影像科护士的共情能力、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共情能力与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10名影像科护士,采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幸福感指数量表(IWB)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回收率为96.67%。203名护士的IRI-C总均分为(2.46±0.44)分;MBI-HSS问卷中情绪耗竭均分为(2.71±0.54)分,情感淡漠均分为(1.53±0.32)分,个人成就感均分为(2.53±0.56)分;IWB总均分为(10.49±1.29)分。影像科护士的IRI-C总分与MBI-HSS各维度评分呈明显负相关,与IWB评分呈明显著正相关(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影像科护士的共情能力对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具有中介效应(0.599,95%CI为0.413~0.815)。结论影像科护士的共情能力是职业倦怠对主观幸福感负面影响的保护因子,在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赟颖  金青 《健康研究》2021,41(3):263-267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其职业满足的关系,探究护士内在正念程度在职业倦怠、职业满足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研问卷、内在正念程度感知问卷(MAAS)、职业满足水平问卷(IWB)、职业倦怠问卷(NBS)调查神经内科护士24名,分析三者间的关系.结果 职业倦怠对护士的职业满足存在负向评估作用(β=-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诸暨市外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和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诸暨市4家医院外科护士26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资本问卷(PCQ-24)、组织承诺量表(OCS)及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BI-GS)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有效调查样本247名,其PCQ-24、OCS、MBI-GS均分依次为(3.58±0.42)、(3.35±0.61)、(2.15±0.41)分;PCQ-24、OCS评分与MBI-G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582、-0.491,P0.05),而PCQ-24与OCS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74,P0.05);组织承诺对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有部分中介作用(β=-0.337,P0.05)。结论心理资本及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且组织承诺在其中有部分中介效应,提高护士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水平有利于降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河南省健康管理学科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现状, 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 于2023年3月1日至5月1日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和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河南省6家三甲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郑州院区)健康管理学科的护士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4份, 收回有效204份, 有效率100%。分析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 同时将一般资料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对健康管理学科204名护士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 职业认同中等水平者114名(55.9%), 低等水平者25名(12.3%), 职业倦怠者137名(67.1%)。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244, P<0.01)。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 认知评价、挫折应对、社会支持、婚姻状况、年龄、职务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健康管理学科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职业认同水平越高, 职业倦怠感越低, 且婚姻、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共情疲劳与职业认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北京市2所三甲医院174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护士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QOL)和职业认同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4名ICU护士中,95.98%的护士具有共情疲劳.中/重度共情疲劳率为78.16%,其中共情满意度评分为(22.11±4.03)分,职业倦怠评分为(35.74±6.21)分,二次创伤压力评分为(34.11±5.14)分.ICU护士的职业认同总评分为(104.16±10.79)分,标准化值为69.44%,其中,职业认知评价维度评分最高,为(32.49±6.01)分;职业自我反思维度评分最低,为(9.03±1.34)分.Pearson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ICU护士的共情满意与职业认同呈明显正性相关性(r=0.629,P<0.01);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压力与职业认同呈明显负相关性(r=-0.342、-0.312,P<0.05).结论 ICU护士普遍存在共情疲劳且共情疲劳程度较高,共情满意度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性,而职业倦怠、二次创伤压力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性.应充分关注ICU护士的心理健康并提供支持与帮助,这对缓解共情疲劳、提高职业认同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山西省乡镇社区工作者工作稳定性的现状,探讨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在组织支持感和离职意愿间的关系,为今后维持乡镇社区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山西省60个县及乡镇的800名社区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问卷对其进行调查,SPSS 22.0和AMO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乡镇社区工作者的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总分分别为(37.39±10.14)、(37.12±8.95)、(72.28±21.54)和(12.85±4.66)分。乡镇社区工作者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愿的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在组织支持感与离职意愿间的中介效应为-0.16(95%CI:-0.220~-0.109),占总效应的64.00%。结论 乡镇社区工作者的组织支持感可负向影响离职意愿,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在组织支持感和离职意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在组织支持感和离职意愿间起双重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志愿者群体共情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及公正敏感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国509名志愿者,使用共情量表(IRI)、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公正敏感性量表(JS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志愿者抑郁情绪为(11.52±7.73)分,幻想为(11.56±5.10)分,共情关注为(14.45±4.23)分,观点采择为(14.71±4.44)分,个体忧伤为(10.71±4.68)分,旁观者公正敏感性为(26.85±10.55)分;共情关注、观点采择维度对抑郁情绪均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5、-0.23,均P0.01),个体忧伤维度则对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3,P0.01),旁观者公正敏感性也对抑郁有正向预测作用(β=0.16,P0.01);旁观者公正敏感性能够减缓个体低幻想对抑郁情绪的负性影响(β=-0.11,P0.05)。结论志愿者的旁观者公正敏感性在共情与抑郁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江苏省徐州市社区护士品格优势、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21年6月—2022年3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徐州市社区医院护士810名,采用品格优势问卷(three-dimensional inventory of character strengths,TICS)、积极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ive scales,PANAS)、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TICS总分为(10.66±1.60)分,PANAS总分为(29.41±7.53)分,MBI总分为(36.64±20.81)分,社区护士品格优势与积极情绪呈正相关、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52、-0.337,均P<0.01),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491,P<0.01)。品格优势对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积极情绪是品格优势与职业倦怠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为-0.188,占总效应的42.1%。结论 护士品格优势、积极情绪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品格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生共情能力在压力与医患关系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自编情况调查表、压力知觉量表和杰弗逊共情量表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800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57份。采用SPSS 24.0和Mplus 6.0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结果本研究中,583名(77.0%)医生医患关系良好,174名(23.0%)医生医患关系紧张。男女医生医患关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44,P<0.05);男女医生压力得分分别为(26.76±4.51)和(26.21±4.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05);男女医生共情能力得分分别为(104.85±16.57)和(111.79±11.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1,P<0.05)。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男性医生共情能力在压力与医患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13.10%,女性医生共情能力在压力与医患关系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医生压力水平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医生共情能力在压力与医患关系间发挥了中介效应,但是不同性别的医生共情能力在压力与医患关系间发挥的中介效应不同。男性医生压力不仅可以直接负向影响医患关系,还可以通过降低其共情能力来间接影响医患关系;而女性医生压力则完全通过降低其共情能力来影响医患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糖尿病痛苦与自我管理的关系以及健康认知评价对其的中介效应。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河北省唐山市3个区县314名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累积评分量表、糖尿病痛苦量表、健康相关认知评价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使用Amos分析四者关系,Bootstrap行中介作用检验。结果 (1)共病系数、自我管理、健康认知评价、糖尿病痛苦得分分别为12.62±0.48、43.99±0.88、-9.52±0.80、45.80±0.89。(2)糖尿病痛苦能直接影响自我管理(β=-0.530),也能通过健康认知评价(β=-0.281)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自我管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29.6%。(3)共病系数能正向预测糖尿病痛苦;负向预测健康认知评价。结论 健康认知评价在老年2型糖尿病共病患者痛苦与自我管理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共病系数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痛苦和产生负向的健康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的关系。方法运用高校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278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整体水平和情绪枯竭、身心疲惫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均P<0.05),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单位认同、对象认同、社会认同和教龄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