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48例,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CDSS、PANSS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SS、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CDSS、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别,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培养患者的积极心理,缓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促进机体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积极心理学理论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精神病程度、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实施积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精神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在苏州市广济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1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52例、试验组52例。对照组施以精神康复常规护理,试验组施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精神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标准化精神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atrics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结果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护理前,MCCB各项目评分以及CG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MCCB个项目以及CGI量表疗效指数(Efficacy Index,EI)维度组内比较均显著提高,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CGI量表病情严重程度(Severity of Illness,SI)、疗效总评(Global Improvement,GI)维度评分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护理各维度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精神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康复水平,在获得理想护理满意度方面同样具有优异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7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精神病评定量表、幸福进取感得分以及自残或伤人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精神病评定量表、幸福进取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残或伤人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及康复,减少伤人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对照组(37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DSS评分、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对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各项评分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护理后SF-36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临床效果可观,不仅可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心理,也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进取感及健康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性健康教育与一般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比较2组幸福进取感、健康状态、抑郁发生率、疾病复发率的差异。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自我肯定、幸福感、克服困难、学习成长、人际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t=4.293,P<0.001),抑郁发生率、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225,P=0.022;χ2=6.400,P=0.011)。 结论 康复护理中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幸福进取感,改善其健康状态,同时有效降低抑郁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收治的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康复护理。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 MCMQ)、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对2组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9.648,P<0.001),回避和屈服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t=17.646,P<0.001;t=9.743,P<0.001);观察组SDSS得分低于对照组(t=17.129,P<0.001);GQOLI-74得分高于对照组(t=13....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学理论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康复期的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积极心理品质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幸福感、自我肯定、目标管理、克服困难、人际关系、学习成长评分及总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症状和副反应评分及总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病人积极心理品质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科住院患者康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134例精神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认知情况[采用标准化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健康状态[采用健康评定评量表(SRHMS)]及社会功能[采用疗效康复评定表(IPROS)]。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MCCB、SRHMS、IPROS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能有改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提高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健康状态,对精神科患者康复指导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该院治疗的9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治疗10周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成套测试系统(MCCB)、精神分裂症精神症状(PANSS)量表评分,并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CCB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数字序列、连线、空间广度、语言流畅、符号编码、持续操作及情绪管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显著高于对照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能显著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精神症状,改善认知功能,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研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与康复组66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则行针对性康复治疗与护理措施,将2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入组前与出院随访6个月后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康复组的BPRS、SDSS、SCL-90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包括心理干预、松弛干预、行为矫正干预、运动干预等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及预后的效果,减少对患者本身及社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13.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它可调节病人的情绪、行为,丰富病人的生活,缩短住院时间,促使病人在行为技能上顺利地由医院过渡到社会做好准备。现将我院1998年6月~12月9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男性58例,女性33例,年龄15~60岁,平均为(30.99±9.2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2-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其中青春型23例,偏执型30例,未定型36例,分裂样精神病2例,文化程度:文盲2例,小学22例,初中43例,高中或中专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5月,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第155中心医院内科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心理干预。在实施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情感平衡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结果干预前、后,护士情感平衡量表得分分别为(4.34±1.71)分和(6.55±1.14)分,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分别为(7.11±1.99)分和(9.22±1.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干预,能显著提升护士工作幸福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发挥其潜能,是稳定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郑婕  高美玲 《当代护士》2006,(11):70-71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也随之由疾病为中心转为以病人为中心,尤其是以整体的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作者对6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开展临床护理与心理-康复护理相结合的一体化护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宝钗  王玉真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87-2288
我们采用半开放式管理、教学与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28例,均为我院长期住院、封闭式管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时间5~25年,平均16年(包括在其它医院的住院时间),目前病情稳定,均为男性,年龄31~63岁,平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30例长期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提供尽量趋于家庭化的住院环境、药物治疗、工娱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法、半开放性治疗,结果示综合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的BPRS、SANS评分比较P<0.01,标准分差异有显著性,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卫生习惯及精神退缩方面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社会兴趣、激惹、精神病性表现差异无显著性,P>0.05.认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渐进式康复护理指导及取得外环境支持能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对家庭社会的适应能力,采用社会和独立生活技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少能使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有所减轻,复发的频率有所降低.其最终目的是减少患者的精神衰退和生活疏懒,同时为患者回归社会后能参加一定的活动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是缩短住院时间回归社会和家庭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为期8 w的、以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为措施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不实施该康复措施.两组采用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康复效果的综合评价.结果 治疗前,所有量表评分两组间均元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对恢复和重建良好的行为和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