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贵阳市高校教师慢性疲劳、饮食、运动及心理健康状况,了解饮食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对慢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在贵阳市大学城的8所高校中随机选取960名高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获得有效问卷880份。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高校教师饮食和心理健康状况对慢性疲劳的影响。结果在880名调查对象中,33.4%的高校教师存在慢性疲劳,5.1%的教师有心理疾病倾向;不同的大豆及坚果、牛奶、蔬菜、水果、鱼虾和垃圾食品摄入水平的高校教师疲劳状况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13~58.536,P0.05);慢性疲劳和非慢性疲劳的高校教师每一种心理症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14的得分与SCL-90的9个维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CL-90各维度得分与躯体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均有正相关关系(r=0.154~0.387,P0.05)。结论饮食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可能是高校教师慢性疲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国内以往的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1],但目前高校离退休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要低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本研究在综合某省中医学院在职教师和离退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以上两类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在职教师及离  相似文献   

3.
保定市4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教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工作量越来越大。另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使高校教师心理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给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为了解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笔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建立心理健康对教学校能感影响的路径模型.方法 以520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应用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质显著相关.(2)心理健康不但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同时又是人格特质对教学效能感影响的中介变量.结论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学效能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减轻高校教师压力,增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自编的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和健康自测量表进行调研。结果工作压力的平均得分是60.63分,心理健康的平均得分是209.29分,二者相关系数为0.257(P0.01)。结论上海市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总体状况比较好,受年龄和教龄的影响显著。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受教龄影响显著。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在不同维度上的相关部分显著。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维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泸州医学院255名教师进行测查,测查时将评定时间跨度由最近1星期改为最近3个月,并对SDS量表标准分大于60分的教师进行面谈.[结果]SCL-90测验结果,90%以上的教师各因子分小于2;SDS、SAS测验,有近10%的教师有抑郁、焦虑情绪,但未检出符合抑郁症诊断的个体.[结论]高校教师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教师存在强迫、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对高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庆高校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提供实证基础。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所高校的152名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校教师普遍存在中等程度职业压力,有中度及严重职业压力者占全部受试的70.0%。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在职业发展、工作负荷方面感受到的职业压力呈显著差异(P0.01),硕士学历教师在这两方面的压力高于其他组;不同职称的教师在职业发展、工作负荷、工作保障这三个维度上感受到的压力有显著不同(P0.01),工作负荷方面副教授组高于其他职称组,另两个方面讲师组高于其他职称组。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较差,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结果看,重庆市高校教师的8个症状因子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且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为60.5%,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教师比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省市的检出结果。结论重庆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学校管理及制度、工作负荷及职业发展三个方面,其根本的压力来自各高校对教师科研工作量及科研质量的要求。只有从源头上优化评价体系,才能缓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检索2004-2014年国内外数据库中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研究中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文献,以加权均数差(WMD)作为效应量,采用Meta分析比较高校教师与全国常模量表得分,以及不同性别、不同职称间高校教师量表得分间差异。结果共纳入56篇符合标准的文献。高校教师SCL-90量表总分、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WMD分别为11.24、0.21、0.16和0.22。男性教师的总分(-3.86)、躯体化(-0.07)、抑郁(-0.06)、焦虑(-0.07)、恐怖(-0.06)因子得分均低于女性。初级职称教师的人际关系(-0.09)、恐怖(-0.10)因子得分低于中级职称教师;其躯体化(-0.19)、强迫(-0.13)、人际关系(-0.12)、抑郁(-0.12)、焦虑(-0.10)、偏执(-0.12)、精神病性(-0.09)因子得分均低于副高级职称教师;其躯体化(-0.23)、抑郁(-0.16)因子得分低于正高级职称教师。结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和社会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克俭  李双  王莎 《中国校医》2005,19(4):398-399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54名高校教师进行测量并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人际关系、抑郁、焦虑3项因子得分与常模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意义(P<0.01),躯体化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教师均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高校教师常见的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探索出相应的措施,为推行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管理和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武汉市3所部属综合性大学的332名教师,采用"个人资料问卷"及"高校教师压力量表"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以压力的高低程度为应变量,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校教师总体压力水平偏高,男教师的压力明显高于女教师(P<0.05),硕士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压力较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教师压力显著增大(P<0.05),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压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影响高校教师压力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管理及制度、个人职业发展、人际关系、自我身心、工作负荷和学生方面等.结论教师压力的影响因素涵盖社会的、组织的、教学的、环境的、人际关系的、心理的等方面.社会、学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维护和促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人际交往、学习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安徽省3所医学类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992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际交往和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各因子的得分高于常模(P=0.000),人际交往能力差异和不同学习状况对所持有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结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关注,且心理健康状况与人际交往、学习状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反应,包括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1]。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2-4]。为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开展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笔者于2010年3月对南京市5所高校的教师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心理干预措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所高校29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与SCL-90各因素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心理干预,达到社会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婚姻家庭和个人层面的协调,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探讨其主要形成因素,为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对4109名教师采用自编的《生活方式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压力量表》(NPI)进行测试。并将在职和退休教师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生活方式量表中:在职教师对生活方式的关注程度明显弱于退休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PI量表的调查中,在职教师的压力感受明显强于退休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SCL-90量表的测试中: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弱于退休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职教师在心理、压力、生活方式等影响下,亚健康的比例较退休教师高,亚健康状况可通过自我调节而改善。  相似文献   

15.
赵云龙 《现代预防医学》2014,(15):2769-2772
对十年(2001-2010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横断历史研究,选取的文献统一使用SCL-90为研究工具,共计74篇,包含的高校教师人数为85 574人。结果发现:(1)十年来,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其变化量在0.0%~8.0%;(2)近十年来,年代对高校男教师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三个因子影响的效果量d分别为-0.56、0.46、0.57,其变化量在5.0%~7.0%之间;高校女教师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四个因子的年代效果量d分别是0.63、0.57、0.54和0.48,其变异量在5.0%-9.0%之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逐渐形成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模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该实施意见着重强调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又要为高校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服务[1].为了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笔者对某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心理干预措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0所高校296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与SCL-90各因素有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人格解体、成就感低落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需要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的心理干预,达到社会层面、学校管理层面、婚姻家庭和个人层面的协调,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校教师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中文版工作内容问卷对云南省某综合大学在职教师1 208名(男579人、女629人)进行社会心理因素测评,同时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短版对教师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整了相关因素后,男性随着工作自主性和工作社会支持的降低,出现不良生理和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增加(P<0.05);女性则随着工作要求的增加,出现不良生理和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也增加(P<0.05);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男女教师出现不良生理和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均增加(P<0.05);与低要求-高自主组相比,男性中,低要求-低自主组出现不良生理和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68倍(95%CI:1.03~2.73)和1.87倍(95%CI:1.15~3.05),而高要求-低自主组出现不良生理和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分别增加到2.21倍(95%CI:1.23~3.99)和3.96倍(95%CI:2.19~7.14);女性中,高要求-低自主组出现不良生理和不良心理健康状况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80倍(95%CI:1.05~3.08)和2...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高校教师的健商状况并分析其与学历、年龄、性别、专业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对山东省4所高校的826名教师进行健商调查。结果显示,男性高校教师的健商得分总体低于女性教师,体育专业教师的健商得分低于非体育专业教师;随着学历层次和年龄的增长,高校教师的健商得分逐步提高。提示,高校应加强健康文化教育,强化高校教师健康意识,建立健康检查制度和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发挥其在体育场地和体育人才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了解高校教师亚健康现状,探讨其主要形成因素,为改善高校教师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对4 109名教师采用自编的《生活方式量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压力量表》(NPI)进行测试.并将在职和退休教师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生活方式量表中:在职教师对生活方式的关注程度明显弱于退休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PI量表的调查中,在职教师的压力感受明显强于退休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SCL-90量表的测试中: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弱于退休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职教师在心理、压力、生活方式等影响下,亚健康的比例较退休教师高,亚健康状况可通过自我调节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