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贲门部增生性息肉的临床、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5年3月532例确诊为胃贲门部增生性息肉患者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结果贲门息肉最好发于齿状线处(378例,71%),组织来源主要为胃柱状上皮(436例,82%)。仅16例(3%)息肉组织合并肠化生,8例(2%)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0.2%)合并癌变。110例(21%)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大部分(277例,52%)合并糜烂性食管炎,14例(3%)合并Barrett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最常见病因为胃食管反流病(330例,62%)。结论胃贲门部增生性息肉是黏膜对损伤的过度再生所致,可能与胃食管反流病及H.pylori感染有关。要注重病史以及内镜检查时注意观察息肉周围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抗反流黏膜切除术治疗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胃肠中心收治的不伴有食管裂孔疝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16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2例,比较手术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咽喉反流合并声带息肉的关系。方法:2018年1月—2020年9月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咽喉反流合并声带息肉患者20例(合并反流组)及同期一般资料匹配的未合并咽喉反流的声带息肉患者20例(单纯息肉组)均行支撑喉镜手术切除声带息肉,比较两组息肉大小、位置、HP检出率、手术疗效以及HP在声带息肉、声带黏膜组织中的定植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息肉复发情况。结果:与单纯息肉组比较,合并反流组HP阳性检出率更高(85.0%比55.0%),息肉长径>4mm、双侧息肉患者更多(P<0.05)。术后3个月,单纯息肉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合并反流组(95.0%比65.0%,P<0.05)。合并反流组声带息肉HP定植率明显高于单纯息肉组(90.0%比55.0%,P<0.05)。两组声带黏膜HP定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比35.0%,P>0.05)。合并反流组声带息肉HP定植率显著高于声带黏膜(90.0%比35.0%,P<0.001)。两组术后6和9个月的声带息肉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上胃肠动力障碍性常见疾病,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的降低或者一过性松弛以及食管裂孔疝等原因,致胃食管反流频繁,过多胃、十二直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损伤食管下端黏膜引起烧心、返酸、胸痛等症状及反流性食管炎 ,可导致食管溃疡、狭窄甚至癌变和短食管[1-2].根据其内镜下表现,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s食管.GERD十分常见,在西方国家,人群中约有7 %~15%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老年人1/4患有此病.  相似文献   

5.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贲门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行贲门肿瘤手术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经左胸第7肋间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行贲门肿瘤手术25例. 结果 20例贲门腺癌,4例鳞癌,行近端胃大部和食管下段切除,残胃-食管胸内吻合术.1例贲门部增生型息肉,行胃底切开,肿瘤摘除术.全组患者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 结论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对相对早期的贲门癌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为更好的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医学情报。方法对连续入组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数据。问卷内容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心、反流、非心源性胸痛、反酸等临床症状表现频率和程度方面来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4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386例(82.1%),糜烂性食管炎患者84例(17.9%)。糜烂性食管炎组与非糜烂性反流病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资料中大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非糜烂性反流病,非糜烂性反流病和糜烂性食管炎的反流程度及相关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相比,糜烂性食管炎患者有更明显的非心源性胸痛和烧心症状。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影响全球数百万人。近年来,GERD内镜治疗技术进展较快,如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内镜下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内镜下射频消融术等治疗方式不断的应用与完善。在此,笔者就已开发的针对GERD特定内镜设备和术式进行介绍,并总结GERD内镜治疗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主要治疗方法为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随着内镜及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以选择接受内镜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将对内镜下治疗技术(射频治疗、经口内镜下贲门缩窄术、抗反流黏膜切除术、内镜下胃底折叠术)及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黑斑息肉病及其合并恶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总结黑斑息肉病及其合并恶变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 对1982年2月至2001年8月间收治的28例黑斑息肉病(其中5例并发消化道恶性肿瘤)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3例(46.4%)有明确的家族史,皮肤黏膜色素沉着(100%),腹痛(78.6%)。便血(57.1%)为主要临床表现,恶变(17.9%)。肠梗阻(67.9%),消化道出血(57.1%)为主要并发症;恶变患确诊时的平均年龄30岁,22例予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10例予息肉切除,恶变的5例予肠切除,恶变的病理组织学分型均为黏液腺癌。结论 黑斑息肉病患是典型的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发病年龄轻。病理分化程度较差。故应定期复查内镜,内镜高频电凝切除术是提高黑斑息肉病远期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内镜和腹腔镜治疗的单位之一,经过30余年的发展在内镜ERCP诊治胆管、胰腺疾病,腹腔镜治疗复杂性肝、胆、胰、脾、胃肠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贲门失迟缓症、微创减肥(内镜胃内水球、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十分常见。作为一种以反流、烧心为主诉的功能性疾病,GERD的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和微妙。长期胃内容物和胆汁反流不仅可以引起黏膜炎性改变.而且可以诱发鳞状上皮的柱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和食管癌。因此。控制症状、治疗并发症并对肿瘤高危患者做出有效随访和干预,是治疗GERD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改变生活习惯可以治疗绝大部分GERD。外科抗反流手术指征包括PPI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并发症和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腹腔镜微创抗反流技术的推出.极大地提高了抗反流手术的接受度,但远期并发症并未减少。因此.如Linx磁力环在内的更多新的外科手段急待推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伴或不伴食管黏膜损伤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在食管动力方面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有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的患者,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72分,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分为糜烂性反流病(ERD)组和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组,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结果NERD组与ERD组UESP平均值数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其余指标UESRP平均值、LESP最小值、LESP平均值、LESRP平均值、LESRP最大值、DCI中NERD组均高于ER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ERD组平均年龄明显小于ER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NERD组患者身高较ERD组偏低,体重较轻,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也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BMI的增加,可能增加GERD患者食管黏膜损伤的风险。此外,糜烂性反流病患者较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上、下食管括约肌动力障碍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消化道无蒂及亚蒂息肉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4月,胃息肉85例(88枚)、大肠息肉62例(113枚),直径〈1.0 cm 95枚,1.0~2.0 cm 101枚,2.0~3.5 cm 5枚;无蒂72枚,亚蒂129枚。最多一例为5枚。采用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治疗直径〈2.0 cm的无蒂或亚蒂胃、大肠息肉;透明帽负压吸引切除(EMR-C)治疗直径〉2.0 cm的无蒂胃息肉,圈套困难的直径〈2.0 cm的无蒂及亚蒂胃息肉;分片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治疗直径〉2.0 cm的亚蒂胃息肉,直径〉2.0 cm的无蒂、亚蒂大肠息肉。结果 1枚胃窦部扁平息肉行EMR-C;5枚直径〉2.5 cm的大肠亚蒂、无蒂息肉行EPMR;其余均行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术中、术后无出血、穿孔。术后病理检查增生性息肉69枚,管状腺瘤64枚,炎性息肉47枚,管状绒毛状腺瘤10枚,绒毛状腺瘤5枚,锯齿状腺瘤2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2枚),腺瘤伴局部癌变2例(2枚)。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2例中,1例行肠段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病变残留;1例EMR术后6个月未复查。腺瘤伴局部癌变的2例中,1例即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直肠黏膜局部缺损,未见病变残留,区域淋巴结转移癌;1例拒绝手术,亦未复查。16例胃息肉及10例肠息肉术后1年内镜复查,2例肠息肉术后2年肠镜复查,均未见息肉复发。结论采用EMR治疗无蒂和亚蒂息肉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又称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由于食管胃交界部(esophagogastncjunction,EGJ)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端括约肌(10weresophagealsphincter,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误吸人气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状[1]。贲门失弛缓症在我国缺乏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镜下可表现为食管黏膜糜烂、溃疡等,称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也有部分患者内镜下可无RE表现,称为非糜烂  相似文献   

16.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表现及内镜下食管微量射频治疗疗效。方法对7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予24h胃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胃镜检查,并在内镜下施行射频治疗。结果19例以反酸、烧心、嗳气、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主;48例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等呼吸道症状为主,3例表现为胸骨后或后背部疼痛诊为冠心病;胃镜见贲门口松弛56例(80%),仅20例(28.6%)有反流性食管炎;24h胃食管pH监测63例,见轻度酸反流18例(28.6%),中度18例(28.6%),重度21例(33.3%),无酸反流6例(9.6%);食管测压检查58例,见食管下段括约肌(LES)静息压力低下33例(56.9%),正常2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立即复查胃镜,65例贲门口包绕内镜紧密,5例较前缩紧。随访60例6~12个月,50例明显缓解,以呼吸道为主要表现者尤为明显,7例有所缓解,2例复发(其中1例已再次治疗,哮喘又立即消失),1例一直认为治疗不满意。结论射频用于GERD患者的治疗常起到立竿见影的缓解作用,方法相对简捷、价廉、安全,对诊断明确的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GERD患者特别值得提倡。似乎有必要提出由反流所引起的发生在胃食管交接处、咽、口鼻腔和喉气道的一个临床症候群,胃食管-喉气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验。方法 分析4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接受经胸腔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切口6—8cm,行食管下段肌层切开,上方超过狭窄1cm,下方切口至胃壁肌层0.5~1cm。全组均未行抗反流手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d。1例围手术期死亡,死因为食管黏膜破裂合并多重细菌感染;2例损伤食管黏膜予以修补;其余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行黏膜修补者术后3d进食。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28例行食管pH监测无病理性反流,与术前DeMeesr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合理掌握胃食管连接部的肌层切开范围可有效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8.
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经验. 方法 2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中度9例,重度16例 ,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经左胸腋后线第7或第8肋间进胸,切口6~8cm,行食管肌层切开.全组均未行抗反流手术. 结果全部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0天.1例患者因损伤食管黏膜,于术中予以修补,其余患者术后无并发症.随访全部患者,吞咽困难消失,无胃食管反流症状.8例术后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无病理性反流. 结论经胸小切口行食管黏膜外肌层切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合理掌握胃食管连接部的肌层切开范围可有效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毅  孟刚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3):235-237
目的 探讨胃肠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的诊断、病理学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1984年~1999年经治的12例IFP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2例均表现为胃肠道粘膜下息肉样肿块,以纤维血管增生,呈特征性排列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病变组织表达纤维和肌纤维母细胞标记。本组均经手术切除或内镜下摘除。11例获随访,其中2例出现复发,均予再次手术切除;其余病例均恢复满意。结论 IFP是胃肠道少见的良性病变,可能是对感染、异物或损伤等的过度反应;病理上有特征性组织学改变,应注意与胃肠道肿瘤或其它息肉样病变的鉴别;手术切除或内镜下摘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不同类型胃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瘤变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825例胃息肉进行分型并对息肉组织和背景黏膜的肠上皮化生(肠化)、异型增生和瘤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息肉检出率为4.3%(1825/42003);胃底腺、增生性、腺瘤性、炎症性及并发息肉(2种息肉同时发生于同一病例)分别占62.5%(1141/1825)、32.2%(587/1825)、0.8%(14/1825)、1.7%(31/1825)和2.8%(52/1825)。增生性息肉息肉组织肠化发生率(5.3%,31/587)和异型增生发生率(6.8%,40/587)均高于胃底腺息肉(0.2%,2/1141;0.4%,4/1141)(均P〈0.001)。增生性息肉息肉组织癌变率为0.3%(2/587),其余类型息肉组织未发现癌变病例。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病理变化对比分析,各型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肠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息肉组织(均P〈0.05),并且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肠化程度重于息肉组织(均P〈0.05)。胃底腺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异型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息肉组织(P=0.000),且背景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重于息肉组织(P=0.000)。息肉病例背景胃黏膜瘤变率(0.5%,7/1355)高于息肉组织(0.1%,2/1773),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瘤变病例数分别为3例、1例和3例。结论胃息肉检出率较低;增生性息肉的息肉组织可以发生癌变;息肉背景胃黏膜存在癌前病变及瘤变,内镜检查时应重视对息肉背景胃黏膜的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