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面临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成为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主要策略之一。本文从健康老龄化理念出发,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应对健康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政策进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实践及发展面临的挑战,为我国进一步促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发展、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9,(9):1256-1260
医养结合服务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新型养老模式,促进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以江门市典型医养结合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运行特点,指出医养结合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社会认可度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老年医学人才缺口大、医保政策未健全等现实问题。提出加强老年医学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健全医疗保险政策、完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加强推广宣传等相关建议,以期促进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的主体形式,其难点在于“医养结合”,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社区“医养结合”。社区医养结合的主要形式包括社区在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服务外,或通过与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协议,或设立卫生服务站、卫生室,为社区内老人提供护理、康复和医疗服务。居家医疗服务包括医疗机构通过家庭病床、上门巡诊、家庭医生签约,以及通过医联体、“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方式提供的医疗服务。然而,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基层社区居家养老如何实现“医养结合”?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传统的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健康养老需求,因此,为老龄化人口提供医疗和健康养老双重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健康老龄化产业”应运而生。文章在简要梳理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与健康老龄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医药医养结合在健康老龄化产业中的作用及其优势,并在描绘中医药医养结合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不同依托单位的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现状、成果以及遇到的各种困难,为建设医养结合型健康养老服务提供借鉴依据。方法 2019年1月对江苏省24家依托于不同单位的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与现状、遇到的困境、医护服务人员缺失程度和各主体在服务过程中作用缺失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3.33%的医养结合机构为半自理老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八成机构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83.33%)和重大疾病转诊服务(79.17%),仅有50.00%的机构考虑帮助老人实现心愿;70.83%的机构认为政策保障力度不足、制度障碍是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遇到的最大难点;83.33%的机构认为医生和护士资源最为缺乏。结论应注重老年人精神需求,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医养结合政策体系,提高医疗资源供给力度;完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医养结合多方主体协同。  相似文献   

6.
目前人口老龄化相关问题已经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保障老龄人口的健康不仅是民生问题,也切身关系到社会公民的自身利益。机构养老的“医养结合”是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养老服务方向。中医药“主动健康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集合了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现代科技医疗服务手段,能够为老龄人口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提高老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构建中医药“主动健康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并对该模式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百色市成立首个医养结合联合体“颐养园”,医院与多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联合,通过医生、护士、药师、康复人员等多专业人员介入,形成定期巡诊、开设内部门诊、家庭服务病床、转诊绿色通道等模式,充分发挥中医及民族医药优势,实行分级养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初步打造“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结合,建立医院与养老机构“双向结合、联合运行”的特色联合体运行模式,该工作模式及相关制度为医养结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为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及对促进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养结合提供了更好的实现方式,“互联网+”和医养结合相融合可以解决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对称的问题,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从而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本文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论述“互联网+”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关系存在的问题,为最大化整合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提出建议,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文献回顾分析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性质、服务模式、基本配置、服务内容和医疗质控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机构开展诊疗项目不能满足老人就医需求、医疗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受限、部分老人存在着养老思想落后固化等问题。未来应该适度放宽医保政策,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就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增加对老年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龄、失能、空巢的老年人增多,对医疗、养老的双重需求日益增加。医养结合旨在将传统养老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是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医养结合人才现状及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从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研究医养结合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医药手段进行养生保健已经是当前社会的流行趋势。然而,目前医养结合机构的建设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对于中医药主动健康的概念及建设标准认知欠明晰。本标准结合中医药主动健康概念,依托智慧医养云平台信息技术,对示范应用基地的建设提出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选址、区域组成、设计等全方位的要求,以期提高医养机构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规范性,促进我国中医药“主动健康式”医养模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亟需探寻出科学有效的养老模式,在缓解我国养老负担的同时,为我国老年群体提供健康及医疗保障。"医养结合"具有整合医疗资源、满足老年群体精神需求、提升老年群体舒适度、改善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等优势,但现阶段仍存在缺乏有效监管、权责分配不明确、养老服务供需严重失衡、服务项目有限、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本文结合均安地区实际情况对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支持体系进行了探究与分析,以期不断完善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升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使我国医疗事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养结合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养老服务模式,因其能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更好整合,从而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的特点,已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抉择。本文对西南大学医院“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剖析,以期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持续创新发展。基于对西南大学医院“医养康护体智”六位一体养老服务模式的分析,文章发现其具有如下特点: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养老人才队伍的素质;整合高校资源,发挥学生志愿团队的力量;强调人文关怀,关注入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重视宣传推广,促进业界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卫生》2020,(1):89-89
为了适应新挑战、新要求,有效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积极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工作”,由省级牵头研究推动“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工作。各市卫生行政监督执法机构从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中小型医疗机构、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口腔诊疗机构等医疗机构中,结合区域特点,自主选择一项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推动各级卫生行政监督执法机构继续深化全省医疗美容行业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并要求各地各级按照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带来老年人对于医疗服务需求剧增,在养老机构推进并实现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全面融合,是解决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养老机构发展医疗服务,但是在政府部门政策协同、服务人员职业发展、服务项目供给规范和运营资金成本投入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由此提出建立健全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管理体系、加快形成举办医养融合养老机构的多元化格局、推动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全面对接融合、增加惠及机构入住老年人的资金投入途径、加强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等建议,以完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以山东省立第三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的医疗联合体内“1+N+H多层联动、综合医养”医养结合模式的构建并运行,形成了涵盖医院—康复护理院—社区—家庭的全流程医养服务体系,解决了医养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老年人医疗、康复、长期照护等各环节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为医养结合实践提供了思路。经过3年多的实践,初步建成了基于医疗联合体和互联网的医养结合平台,实现了医疗、康复、慢性病管理和长期照护互相衔接,线上和线下互相融合的综合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N+H多层联动、综合医养”模式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双重服务的需求,顺应了国家提出的建立“9073”养老体系的政策导向,是提高医养结合服务覆盖面和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医养结合是以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核心,合理优化配置医疗养老资源。通过回顾总结日本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医养结合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养老产业多元化融合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转型、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培养和发展中医药医养服务等问题,对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构建提出多维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部分接收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提供现状、经验及困境。方法: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江苏省20家接收失能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性质、随访服务、特色养老和医疗相关服务等。结果:70%医养结合机构的性质为医养合作一体化;随访服务内容相对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存在缺失;为失能老人提供服务,离不开政策和政府财政的支持;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缺乏激励机制等困境。结论:20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医疗和养老服务的同时,应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开展重点随访服务,提供多层次服务,开通危急重症“绿色通道”。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有效激励制度,全面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走“医养结合”之路就成为中国养老模式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服务收费水平偏高,服务内容单一僵化;政府多头管理,政策扶持落实难等。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供给主体的服务方式,依据服务客体需求设定服务内容以及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医养结合是解决当前老龄社会医疗和养老问题的创新性模式,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医养结合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学术界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简要的综述,并对医养结合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