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桂枝汤作为《伤寒论》开宗明义第一方,被誉为“群方之冠”,凡学习中医之人几乎没有不从桂枝汤入门的。中医治疗上,桂枝可用于发热、关节痛、头痛、腹痛、下痢、头昏、遗精、心悸、浮肿、瘀血、耳鸣等病证。桂枝的药效并不单一,适用范围很广。可以说,桂枝是中医最难用的药物之一,也是颇具魅力的药物之一。张机(字仲景)在其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取桂枝汤之意加减化裁的系列方剂有26首,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文章从桂枝汤的病机、结构、服法禁忌、争议等方面入手论述桂枝汤,旨在为临床运用桂枝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试析桂枝汤     
仲景《伤寒论》是中医必读之经典巨著之一,它为中医学术奠定了理法方药基础,对我国中医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诊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桂枝汤组方严谨,配伍精当,可谓《伤寒论》113方之首。古人对桂枝汤亦多有论述,本文试述学习桂枝汤的几点意见。一、桂枝汤主证及其病机《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从上述两条原文中可以看出,太阳中风的证治是桂枝汤的主要适应证。“太阳中风”概括了上述两条内容。桂枝汤证即是头痛、  相似文献   

3.
乐山市首项中医科研成果——《桂枝汤方证应用研究》书稿最近通过技术鉴定。这项研究课题以《伤寒论》中具有典型与代表意义的“桂枝汤方证”为对象,以病机为核心,立足临床应用,融合著名老中医江尔逊副主任医师及部分中青年中医的实践经验,运用中医传统科研方法,全面、系统地剖析了“营卫不和”的本质,创造性地阐发了“营卫  相似文献   

4.
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汉·张仲景),是治疗胸痹疾病常用经典名方之一。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搜集枳实薤白桂枝汤相关中医古籍63部,筛选出有效中医古籍36部,系统梳理枳实薤白桂枝汤的历史源流、药物组成、主治病证、剂量、炮制、制法煎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由枳实、薤白、桂枝、厚朴、瓜蒌五味药物组成,具有通阳散结,祛痰下气的功能,主治“阳气被遏,心气郁滞,痰瘀郁生,痰之邪阻结在心胸或胸肺”所致的胸痹胸满、胸痛、喘息咳唾、短气。同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现代临床应用文献共计70篇,主治系统疾病范围为循环系统(51篇),占比72.85%;内分泌系统(4篇)占比5.7%;呼吸系统(9篇)占比12.85%;消化系统(6篇)8.57%,其中以循环系统中“冠心病(中医为胸痹)”为主,其中医证型主要为痰热痰浊内阻证,痰浊痰瘀痹阻证,寒凝痰瘀气滞证,胸阳不振、痰瘀互结型等为主要临床特征。古代医籍记载应用与现代临床应用是保证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因此,该文通过对经典名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古代医籍整理挖掘及现代临床应用的统计分析,旨在为其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文献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冠。鉴于《伤寒论》乃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之鼻祖,兹结合桂枝汤浅谈方剂的一般意义,钦望教正。一、方剂主辅佐使配伍的意义方剂的组成,应遵循主(君)辅(臣)佐使配伍的原则,体现“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精神。方剂的主药是不可缺少的,占主要的成分,居主导地位;辅药协从辅助主药,以加强其治疗作用;而佐使药仅是使方剂发挥全面有效作用的必要补充和合理配合部分,按处方之实际需要而定。所以,《素问·至真重大论》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说明了方剂并不是所  相似文献   

6.
试析《温病条辨》以桂枝汤开篇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神机气立学说”分析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时邪、伏气与人体正气密切相关,并结合临床经验体会分析“发表不远热,攻里不无寒”,强调外感热病初起,或发病时间较长仍以表寒证为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桂枝汤为开篇第一方,符合温病学的卫气营血理论及临床实际状况,具有中医温病学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早在东汉末年撰写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拟定了中医临床第一方——桂枝汤。纵览历代名医名家,对桂枝汤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可谓详尽,但罕有提到桂枝汤在中医食疗学中的地位和意义,为此,笔者冒昧提出如下管见,以争鸣于同道。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应属发汗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四川中医》1985年第7期《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一文,很受启发。本人认为,桂枝汤的主要作用是解肌发汗,当属发汗剂。其理由如下: 一、方药分析桂枝汤共由五味药组成: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每味药大多具有多种功效。1.桂枝的功能,《本经疏证》说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等六大功能,它在各类方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在桂枝汤中重在解肌发汗,调和营卫;在五苓散中  相似文献   

9.
“抵当乌头桂枝汤”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其文云:“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北京中医研究院所编(金匮要略语译》以小字批云:“《千金》、  相似文献   

10.
《四川中医》两次发表桂枝汤功用的专题讨论,最后认识接近统一,都认为桂枝汤不是发汗剂,而是止汗剂。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有三个问题需要讨论。一、桂枝汤证有无外邪《伤寒论》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这里由于“中风”,故“阳浮”而发热,是外邪作用于人体的反映。95条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卫强”是指风邪犯于卫分,反映了邪气盛实的一面。42条云:“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此条更明,直言桂枝汤可解外邪。由  相似文献   

11.
吴东腾 《光明中医》2008,23(10):1507-1507
桂枝汤源自张仲景之《伤寒论》。徐彬在《金匮要略论注》中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妇人痛经3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桂枝汤配伍严谨,组方有度,誉为《伤寒论》“群方之冠”。近年来,桂枝汤的临床运用颇为广泛,尤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显示出古方今用的强大生命力。本文侧重突出中医特色,拟就桂枝汤运用方面的资料,分多种外感病与内伤诸杂病综述如下: 一、多种外感病桂枝汤可用于多种外感病。为了便于反映辨证论治特点,将资料中属营卫不和,或与外感有密切关系,以及某些过敏性疾患,均列此类分述: (一)感冒外感风寒表虚证,以桂枝汤如法  相似文献   

13.
方剂配伍 ,由来已久 ,但能以处方学原理来阐发前人方剂者 ,实自成无己释仲景方为始。成无己 ,宋·聊摄 (山东阳谷县 )人 ,后划入于金 ,故又称为金人。“所难者惟创始耳” ,作为第一个释方医家 ,其释方的特点和价值又是什么呢 ?1 释方不离气味理论“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四卷 ,前三卷俱言症 ,惟第四卷为药方论 ,凡分析桂枝汤等二十方 ,悉本《素问》四气五味论以言药之性 ,君臣佐使以论方之制”(《中医各家学说》) ,即便成氏在《注解伤寒论》中 ,注其 112方 ,更是无不引据《素问》“阴阳气味之说以畅发”(同上 )如释桂枝汤方云 :“《内经》…  相似文献   

14.
桂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李永俊阿左旗制鞋厂中医诊所(750300)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一书,是治疗太阳中风证的主方,被称为“群方之首”,在《伤寒论》113方中应用桂枝汤随证加减近70方,约占63%。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疗效卓著,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药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清代温病学家吴瑭在其著的《温病条辨》首方选用桂枝汤,曾引发中医学术界极大争议。笔通过对《温病条辨》中吴氏本人有关桂枝汤的论述进行全面研究,揭示吴氏首方运用桂枝汤的原意是微和表阳。  相似文献   

16.
代建忠  崔敏 《河南中医》2005,25(3):74-75
药证,是中医用药的指征和依据,也称药物主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单元。仲景首先使用了以药名证的提法,如“桂枝汤证”、“柴胡证”,一旦相应证出现,用是药必具宏效。药证是构成方证的基础,方证是放大了的药证,二者本质上一致。仲景用药源自《神农本草经》较多,笔者在此推测仲景所本之方源于《神农本草经》。后世医家均在《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基础上探讨旋覆花、代赭石的主治证及功效,以此二药组方用于临床主治反胃噎食,咳嗽痰喘,气逆不降者,靡不神效,很有临床研究价值。在用方化裁中,旋覆花、代赭石每每配对使用,且在剂量上很有考究。  相似文献   

17.
晋献春,重庆市名中医,擅治疑难杂症,谙熟经典,尤推崇《伤寒论》,他认为位于《伤寒论》群方之首的桂枝汤,不但是一汗方、解表方。且是一补方、和方。现将他临床应用桂枝汤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乡同道。  相似文献   

18.
<正>桂枝汤来源于《汤液经法》中的“小阳旦汤”,《医宗金鉴》将它誉为“群方之祖”。其出自《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其为群方之冠,食疗之首,备受历代医家重视。清代医家莫枚士所著《经方例释》[1]记载,《伤寒论》中以桂枝汤加减化裁衍生的有30余方,可见桂枝汤适用范围之广泛[2]。1桂枝汤方证桂枝汤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桂枝汤证的本证,即是太阳表虚证。  相似文献   

19.
手足汗出是人体局部异常出汗的一种临床症状,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经久不愈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手足汗出的病因病机纷繁复杂,按《中医内科学》中“阴虚”或“阳虚”的传统思维方法治疗往往疗效欠佳。此文介绍运用《伤寒论》柴胡桂枝汤治愈1例“休作有时”的手足汗出疑难医案的思路与方法,为临床治愈此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更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疾苦。  相似文献   

20.
桂枝汤现代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枝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其组方虽只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5味药,但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古代医家将其作为“汗剂”“和剂”“补剂”使用,与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的体温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双向调节、促汗腺分泌、降血糖血压、保护心脏等作用相呼应。桂枝汤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也有明确的疗效,现代药理也表明芍药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故可通过相关实验研究桂枝汤在抗过敏或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挖掘桂枝汤在抗过敏或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现代药理作用。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桂枝汤中的单药或其复方的提取物进行更深一步的化学成分分析,进一步挖掘桂枝汤的作用功效,扩大桂枝汤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