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 DM)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胰岛素产生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高血糖症[1]。近几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飞速增加,国际糖尿病联合会估计,到2045年,将有7亿成人患有糖尿病[2]。  相似文献   

2.
<正>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慢性肝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特征是肝实质细胞中脂肪堆积增加[1],发病机制复杂,通常与氧化应激、炎症和胶原纤维组织以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进行性NAFLD从简单的脂肪堆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而形成肝胶原纤维组织,最后发展为肝硬化,成为导致肝移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2]。  相似文献   

3.
周围血管病变(PVD)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2],其特点为全身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及闭塞,引起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缺血、坏死[3]。胰岛素抵抗(IR)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PVD与IR的相关性极为重要。IR影响因素中,血管生成素样因子2(ANGPTL2)是一个重要的炎症介质,通过加速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产生,增强IR[4],并且产生血管炎症。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患病率急剧上升。肥胖患者中肌少症的发生率较高[1]。肌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的综合征,常表现为骨骼肌质量、力量和(或)功能降低[2]。目前全球有5000万的肌少症患者,预计205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5亿[3]。肌少症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因素。目前,肌少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衰老、全身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缺乏体力活动以及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4]。  相似文献   

5.
金伟  邬一峰  刘淼 《现代实用医学》2023,(12):1596-1599
<正>冠心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1-2]。临床上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手段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通常表现为小血管病变及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等,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ISR)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4]。目前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尚不清晰。糖尿病患者长期的血糖代谢失调会逐步累及血脂代谢紊乱,致使高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5]。炎症对于冠心病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并且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风险因素[6]。  相似文献   

6.
<正>肥胖是指机体脂肪总含量过多和/或局部含量增多及分布异常的慢性代谢性疾病[1]。全球超20亿人存在超重或肥胖问题[2],其中腹型肥胖更易诱发糖尿病、高脂血症、代谢综合征、冠心病等[3-4],成为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与肥胖、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肥胖是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通常与代谢缺陷有关,而代谢缺陷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进展[2]。  相似文献   

8.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1]。NAFLD已逐渐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与代谢综合征(MetS)、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2]。大量研究证实,NAFLD的发生与肝细胞缺氧及缺氧诱导因子(HIFs)相关。本文对HIFs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可引发生育期妇女月经周期失调、无排卵性不孕的内分泌疾病,该类患者多伴随代谢功能异常[1]。临床报道显示,约46%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且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在23%左右,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扰[2]。目前人们公认胰岛素抵抗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殖功能障碍及糖脂代谢异常的病理基础[3]。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胆碱能抗炎通路(cholinergicantiinflammatorypathway,CAP)研究的进一步深入[1-4],迷走神经刺激疗法(vagusnervestimulation,VNS)已作为一种新型疗法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5-6]、系统性红斑狼疮[7]、炎性肠病[8-9]、干燥综合征[10]、外科术后神经炎症[11]、局部炎症反应[12]等急慢性炎症治疗。动物实验研究发现,VNS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全身炎症反应[1],甚至,有学者认为,VNS可作为一种潜在疗法,预防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相关炎症风暴,  相似文献   

11.
<正>脓毒症可以引发宿主反应失调,从而导致胃肠功能障碍和肠道菌群紊乱[1]。肠道菌群紊乱通过对代谢和能量平衡的影响,从而改变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2]。同时,老年脓毒症患者存在胃肠道功能退行性改变,肠黏膜萎缩,出现胃肠功能障碍概率高,程度重[3]。常规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药物有限,且对于老年人群并发症多,临床使用受限[4]。本文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脾胃气虚证患者,研究其对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李红燕  罗一青  祁冰 《吉林医学》2023,(12):3502-3507
<正>2型糖尿病(T2DM)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伴血脂紊乱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患者数量居全球第一。据估计,2045年我国20~79岁成年人患糖尿病人数将上升到1.744亿人,仍将排名全球第一[1]。患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者,约30%可并发眼病,血糖没有控制好的晚期糖尿病患者100%有眼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眼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2]。除了眼表疾病,其他眼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高眼压和视网膜病变、虹膜睫状体炎等也被发现与糖尿病相关[3-4]。T2DM患者由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使维持其正常眼表结构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其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增强[5],增加了眼部微生物入侵、细菌、病毒繁衍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之中2型糖尿病占比超过九成[1],当糖尿病患者持续处于高血糖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2-4]。通过饮食干预来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5-9]。可将天然安全的低糖物质进行合理复配,并制成营养粉、馒头、蛋糕等形式进行食品干预[10-12]。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腰痛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之一,涵盖痛觉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非特异性疼痛等类型,不同类型的疼痛经常叠加在一起[1]。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有70%~85%的人群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腰痛[2]。慢性腰痛致病因素众多,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致残,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3]。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治疗慢性腰痛成为一个热点问题。针刀治疗可以直接松解腰部粘连组织从而缓解腰部组织的压迫,缓解疼痛[4]。红外线治疗通过温热刺激局部组织,改善组织代谢,加速炎症消散,消除疼痛[5]。本课题组于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开展针刀疗法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慢性腰痛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何希  刘雨  胡良皞 《中国医刊》2024,(3):243-247
<正>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胰腺纤维化疾病,其特征在于胰腺实质和导管系统的不可逆损伤。腹痛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常伴有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1]。由于胰周血管与胰腺极为密切的解剖关系,CP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侵蚀、纤维化牵拉、囊肿压迫等可能导致多种血管并发症,如静脉血栓形成(vein thrombosis,VT)、胰周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A)、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pancreatic portal hypertension,PPH)等,发生率分别为3%~41%[2]、4%~10%[3-4]、2.7%[5],而CP引起的动脉栓塞十分罕见。这些并发症与重度上消化道出血和高死亡率相关[6]。CP患者血管并发症的5年累积发生率为3.2%,10年累积发生率为10.0%,15年时增加至24.5%[2]。本文就CP合并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展开阐述,希望有助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以不同程度视力下降和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异性表现,严重时可致盲[1]。据研究统计,DR患者占糖尿病患者20.86%[2],是全球首位致盲性眼病。目前,玻璃体切割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是治疗DR的高新技术,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如复发性出血、视网膜脱离和高压眼等[3]。研究发现[4],延续护理使患者出院后仍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存在较多缺陷,  相似文献   

17.
孙旦  黄海丽  张培华   《四川医学》2022,43(8):832-835
<正>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全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最新研究表明2019年全球有4.63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45年全球约有近7亿糖尿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来源于发展中国家[1]。研究显示,中国大陆糖尿病患者总数估计为1.298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约为4.1%[2-3]。皮肤难愈性溃疡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病变及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炎、周围血管病变、胶原异常等,导致皮肤创面难以愈合,常发展为慢性溃疡。持续的高血糖导致上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促血管生成信号通路障碍和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此外,高血糖时由于白细胞功能受损,导致免疫功能异常,相关部位免疫反应不足,使糖尿病溃疡更难愈合[4]。  相似文献   

18.
<正>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9%,且处于增长趋势[1-2]。痤疮发病与雄激素介导的皮脂生成、角化过度、痤疮角质杆菌定植及与先天性和适应性机制相关的炎症反应有关。因此,抗雄激素分泌、抗感染及靶向特定因子的生物抗体治疗已成为研究焦点[3]。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胰腺组织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腺腺泡萎缩及纤维化,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伴假性囊肿等并发症[1-2]。在全球范围内,CP发病率为9.62/10万,患病率为(36~560)/10万[3-6],死亡率为0.09/10万,CP患者以男性为主,男性患者数量约为女性的2倍[7]。CP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腹膜后疾病诊断技术包括CT、磁共振、超声内镜等的应用逐渐增多相关[8-9]。CP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防治并发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疼痛是CP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而疼痛模式是决定临床采取何种治疗手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急危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研究表明,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1],可能与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离异/丧偶、性别、急诊PCI等因素相关[2-3];而焦虑抑郁通过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增强体内炎症反应等,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影响PCI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