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虚劳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虚损、气血亏虚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叶天士重视体质在虚劳形成、病证演变、调护原则、方药运用等方面的作用。虚性体质是导致虚劳发生的根本因素,偏颇体质类型决定了虚劳的不同病证转归。叶天士创建性地将虚劳调护区别于一般疾病诊治,并结合虚劳患者的体质特点使用血肉有情、柔剂阳药进行调补治疗。文章从体质角度切入,探析叶天士辨治虚劳病的临证思路,佐证了中医辨体论治的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以期为虚劳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对于杂病的造诣颇深,对于痹证有较为丰富的论治,《临证指南医案》是叶天士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痹证医案较多,也独具特色,较好地反映叶天士的辨证论治思想体系和用药特点.叶氏对于仲景治疗痹证的思想加以继承发扬,在治疗上具有疏风宣肺、补益中焦和温肾壮督等理论特色,用药上根据不同病情讲究芪术同用,善用寒凉以及...  相似文献   

3.
黄芪是中医临床中重要的补气药。早在汉代,张仲景就已经将其配伍规律记载于《金匮要略》中。清代著名医家、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广泛涉猎医书、汲诸家之所长,在临床中对经方进行灵活加减使用,故本文以应用黄芪之经方为例,对《临证指南医案》与《金匮要略》进行对比研究,以应用黄芪之法为切入点,探究其在临床中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发现,叶天士在对张仲景7首经方中体现的益气利水法、益气温阳法、益气调营法与益气建中法继承的同时,不拘泥于疾病与证候,重视病机,扩大方剂的主治范畴;不拘泥于方药,重视治法,善用经方合方,是古方今用的典范。:益气利水法以黄芪主益气祛湿,结合“络病学说”,将水气病扩大至痹证;益气温阳法以黄芪配伍乌头补气温经,创制芪附汤;益气调营法继承营卫辨治观,并结合气血理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益气建中法则不拘泥于虚劳之病,扩展至内妇科疾病,同时创制归芪建中汤等。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因此系统梳理古代名家的学术思想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临床医师在遣方用药时如何做到继承与发展古今医家学术思想提供直接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虚劳首见于《金匮要略》,叶天士在继承张仲景虚劳辨治基础上又多有发挥.研究《增补临证指南医案·虚劳》医案发现,叶天士对虚劳病因认识全面,如四诊合参,重视观察患者的行动、肌肉、饮食增减;精于脉诊,常左右对举以辨阴阳;注重天人一体,因时而治,认为"交节病加",辨治方面,偏阴虚者主张用药贵纯、重在调摄,阴阳两虚者主张柔阳守阴、...  相似文献   

5.
高敏 《吉林中医药》2013,33(3):312-314
《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脑卒中门所列32个医案,试图从中探求叶天士论治脑卒中的病因病机特点、治法及用药规律,叶氏通过对前贤理论的继承创新,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为后人治疗脑卒中提出了很多精辟的理论法则及组方.经总结和归纳后认为:叶天士论治脑卒中的主要病机是肝肾阴虚,阳化内风.以涵养肝肾,补虚养阴为治疗大法,同时又重视调五脏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在用药规律上完全体现了他所倡导的厚味滋阴,甘味熄风,但也并未一概的排斥温热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桃李芬芳 后继有人 叶天士去世后,他的学生忙完老师的丧事,恋恋不舍地相继离开了老师的家乡,各自发展去了。 顾景文回到家乡时,带走了随老师在洞庭湖上随手所记的《温热论》初稿。当时泛舟湖上,老师随口而出,自己随手而记,语句未加琢磨,尚欠精炼。回到家乡后,他潜心研读,广访名师,广查资料,对《温热论》认真加以  相似文献   

7.
探究叶天士从脾胃论治虚劳。叶天士认为虚劳多由病后病情迁延日久,气血阴阳久久虚耗,脏腑组织无以充养所致,若此时脾胃愈虚,气血生化乏源更甚,则虚劳愈渐。对于虚劳的治疗,叶氏重视脾胃的作用。其从脾胃论治虚劳主要体现为:运用轻清上浮且甘凉濡润的药物治疗上损;选择甘温或甘寒之药补益中损;采用培补中焦脾胃为主的药物治疗下损;予以培补中焦之法治疗阴阳失调且病情复杂的虚劳病证;并指出要注意养生调摄、顺应节气、分时服药。叶氏补益脾胃治疗虚劳的学术思想,为现代医家治疗慢性消耗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提供了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临证指南医案》肺系病相关医案,总结叶天士治疗肺系病治法特色,归为守病机,以肺为枢,宣、清、养三法择机而施;法阴阳,以平为期,善养阴不离益阳;治喘证,分虚实两端,肺实肾虚为喘证之纲;融三焦,中满分消,水道通畅祛邪有路.对后世医家治疗肺系疾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相似文献   

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伤寒论》的主要方剂之一,叶天士拓展了该方的运用思路,该文通过学习、传承《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医案,分析总结出叶天士运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经验规律,包括其病因病机、主症临床特点及用药化裁规律、临床应用效果,以备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中医症状鉴别诊断方法对《临证指南医案·胁痛》的病案进行总结,发现叶氏对胁痛的本症描述有胁胀夜甚、响动则降、左胁闪闪、胁下坚满、食入则安、重按得热少缓、进食痛加、晡暮病剧;常见伴症有咳血、呕吐清涎、周身寒凛、暮夜五心热、嗌干、易饥呕涎、心嘈如饥。通过分析其各自的症状特点、病因、病位、病机和相应的选方用药,以总结叶氏治疗胁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茯苓为精纯之品,其质重,其气清,其味淡,重能培土,清能益金,淡能利水,兼及肺脾肾三脏,故在通调三焦病症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叶天士强调"久损重虚用甘缓法",茯苓味甘平,力不峻,因而他常配用于治虚之剂中,而获佳效.  相似文献   

12.
温病的治疗关键是祛邪,而“透”法尤其重要。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对“透”法运用具有精辟论述,具体体现在对卫、气、营、血各分证的治疗中,用药也很有特色。文章对叶天士“透”法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叶天士对《脾胃论》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 ,精于外感内伤之治 ,善于化裁运用古方 ,对内外妇儿各科造诣颇深 ,受东垣学说影响 ,重视脾胃病证的辨证和治疗 ,强调脾胃分治 ,创立胃阴学说 ,倡导甘润养胃法 ,发展了东垣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胃腑以通为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胃腑以通为补”的理论渊源,临床实践,以及通与泻,通与补,通法的运用变化等方面探析叶天士“胃腑以通为补”观点的内涵、运用原则、规律、方法。认为叶氏这一观点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临床使用经方是否需加减化裁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话题。从常识而言,可辨证施治即因人而异再加以量体裁衣。若药方不加减化裁而使用原方,便有刻舟求剑、对号入座之虞。笔者认为经方临床使用是否需加减化裁,值得研究。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个阶段显现的方证是否典型,何去何从全由临床现场的脉症所决定。借用徐  相似文献   

16.
李莎 《河南中医》2016,(9):1515-1517
因妇人具有经、胎、产的特殊生理过程,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其著作《温热论》中特别指出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及规律。在治疗胎前温病时,一定要时时注意保护胎儿,防止正气受到损伤,邪热内陷威胁胎元。诚如叶氏云:"然须步步固护胎元,恐损正邪陷也"。产后温病的治疗,应本着勿拘于产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使邪气得去,正气得安。热入血室的治疗要兼顾经期的特殊生理,配以活血行气,祛邪通络。  相似文献   

17.
康宜兵 《光明中医》2016,(2):188-189
清代医家叶天士认为脾属己土,脾宜升则健,脾主运化;胃属戊土,胃宜降则和,胃主纳。脾胃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传输,但各有特点,临证当分而治之。通过反复研读《临证指南医案》中胃脘痛篇,可归纳出其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治胃先治肝、治分气血、久病入络、温通胃阳、顾护胃阴、肝风内中等,在临床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研究叶天士对《伤寒论》黄芩汤方证的拓展运用,以管窥叶天士对《伤寒论》的认识与证治发挥。方法采用自行研发的"医案查询统计分析系统,对《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黄芩汤的运用从症状、病机、方药等方面,采用频次计数法挖掘整理。结果符合检索要求的医案71例,涉及症状90种,主要为纳呆、痢、疟、泄泻、呕吐、腹痛等;病机出现总频次为114次,主要为热内结、少阳胆热、肝胆相火、火郁胆胃胸脘等;与黄芩、芍药配伍的药物115种,主要为黄连、人参、干姜、枳实、半夏、陈皮等。结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运用黄芩汤治疗病机为少阳气分里热的痢疾、泄泻、疟疾等病证。为《伤寒论》中以胆火上炎、里热为甚的少阳病证的治疗指明以清泄里热为主,兼以顾护阴液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与薛生白,清代同一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擅长温病治疗。笔者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两位医家治疗湿热痞证的医案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用药特色。叶氏与薛氏治疗湿热痞证均以湿热分治、三焦分消为原则,用药以苦、辛、温为主,理气化湿,重视脾、胃、肺三脏的气机调节,但在具体药物选择上有所不同,两者共用药物中,厚朴、杏仁、陈皮、滑石使用频率均较高。叶天士还好用半夏、黄芩、黄连、茯苓;薛生白较多用茯苓皮、草果、藿香。药物配伍方面,两位医家均喜用陈皮、厚朴,厚朴、杏仁配伍;叶氏还多用半夏、杏仁,半夏、黄芩,滑石、杏仁等;薛氏则用厚朴、陈皮、茯苓皮三者相互配伍为多。两位医家治疗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对临床治疗湿热类痞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